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合集下载

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永久锁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永久锁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永久锁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永久锁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永久锁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高家庄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 柳林矿区南部, 井田距中阳县城西约20km, 北距柳林县城20km, 行政区划分大部分属吕梁市中阳县下枣林乡、武家庄镇管辖, 西北部属柳林县陈家湾乡及金家庄乡管辖。

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0°56′37″~111°02′15″;北纬37°16′15″~37°19′44″。

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高家庄井田与中阳县城、柳林县城之间均有县、乡公路相通, 从柳林县或中阳县东至太原、西至陕西省吴堡县, 均有公路相通。

孝柳铁路从本井田北部通过, 该铁路从南同蒲铁路介西支线的孝西站起, 经中阳县、柳林县至穆村镇, 全长116km。

矿区交通较为便利。

风井井筒设计净径为Φ8.0m, 设计深度为622.5m, 净断面为50.24㎡, 井口设计标高+1132.0m。

现风井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 具备永久锁口施工相关条件, 为了保障井筒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特编制本措施。

后附锁口施工装备配备表。

2、工程内容及工程技术特征永久锁口施工高度为12m, 标高+1132.0m~+1120.0m。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

野川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二O一二年八月十六日目录一、预防瓦斯及火灾安全技术措施 (4)二、井壁安全管理措施 (5)三、打眼安全技术措施 (6)四、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1)五、防止水害管理措施 (12)六、机电安全管理措施煤(岩)层赋存特征 (13)七、运输提升安全管理措施 (16)安全技术措施一、预防瓦斯及火灾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治瓦斯的措施1、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巡回到迎头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爆破工要做到“一炮三检”并记录好,班组长利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

监控传感器悬挂在迎头外5m处井璧一侧,垂直悬挂,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井壁的一侧。

2、井筒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使用电钻;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3、严格执行炮眼布置,装药量、炮眼装填的规定。

(二)、预防火灾措施1、回风立井改造工程井筒施工采用风钻打眼,钢筋混凝土立模浇筑,爆破喷雾防尘,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电缆线和人为火灾。

回风立井通风机房材料库防灭火工具齐全(施工的回风立井井口距通风机房40米),工作地点备有灭火器、沙子等灭火器材。

该区域通风设施齐全、安全可靠。

防灭火水源来自地面沉淀池、静压水池(V=200m3)用水泵→回风立井→迎头2寸胶管接至迎头。

2、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健全完善防火管路系统(与防尘共用),管好用好本工作面防火管路,装备及设施。

完善检测措施,做到一氧化碳超限不作业。

(三)、避灾路线1、若迎头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

迎头→回风立井→地面。

2、若迎头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火灾事故,迎头施工人员应按如下线路进行撤离。

迎头→回风立井→地面。

二、井壁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井筒帮壁管理制度。

探立井煤层回风大巷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探立井煤层回风大巷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043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探立井煤层回风大巷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探立井煤层回风大巷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工程概况:浙江中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州东辰工贸有限公司卫东冲沟煤矿的探立井C10煤层回风巷连接处,位于探立井井筒标高+1212.00米处(连接处巷道顶板标高)的西侧,距探立井井口427.10(连接处巷道顶板)~431.6米(连接处巷道底板)。

井筒连接处巷道开口位置坐标为X=4669232.28,Y=15281956.99,H=1212.00,方位角为270°,掘进坡度为3‰下坡。

设计采用锚网喷+砌筑钢筋混凝土联合支护,半圆拱形,总长度7.5米。

探立井井筒在施工到C10煤层回风巷连接处顶板上5米起至底板向下5米止,总长度14.5米的井筒段,采取补强支护,原井筒采用的C35素混凝土永久支护改为钢筋混凝土支护,砌壁厚度450mm,其余锚网喷支护规格不变。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验证钻孔柱状图资料:回风井井底连接处段自上向下岩性依次为粉砂岩(1.4米)、C10煤层(1.6米)、粉砂岩(1.6米)、煤泥(0.25米),粉砂岩(10.2米),岩层较稳定,对施工较为有利。

回风立井安全出口施工组织措施实用版

回风立井安全出口施工组织措施实用版

YF-ED-J6580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回风立井安全出口施工组织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回风立井安全出口施工组织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汾西瑞泰正行煤业回风立井安全出口工程,总长15.2m,宽2.5m,安全通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

基础开挖深度最深处±0.000以下4.1m,长18.5m,宽6m。

建筑物左侧靠近原有通风机房,有矿方堆放的杂物、砼盖板、管道,右侧有大量石子、木料、皮带、电缆等杂物,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顺畅,在基础开挖前,需先清理建筑物周围的杂物,对该建筑物东南侧的山体进行放坡切土。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挖除杂填土,碾压换填素土回填,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地基采用3:7灰土做换填基础处理,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

2、工程参见单位建设单位:汾西矿业集团瑞泰煤业正行煤矿设计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公司二、编制依据(1)我国现行的有效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各类验评标准;(2)本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调查和现场察看掌握的资料;三、质量及检验评定标准A本工程应达到合格标准B有关质量检验评定如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86)3、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控制规程(CECS 40-9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000---02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C国家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10---2001)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四、施工工艺1、施工部署1.1准备本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是否有效。

矿井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矿井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187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矿井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正式样本矿井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工程概况:巴彦高勒矿井回风立井井筒设计净直径Φ7m,设计净断面38.48m2,井筒全深624m。

表土段深度130.02m,冻结深度635m。

井口设计标高为+1271.4m(实际),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设计深度13.4m,井口连接处底口标高+1258m;内壁净直径7m,荒经8m,外壁净直径8m,荒经90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内壁C30、外壁C35;壁厚1m(其中内、外壁厚度均为500mm)。

井壁结构:内、外壁均为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井壁预留风道口、安全出口,技术特征如下表:名称规格尺寸净(m)宽×高开口方位(自北起算)底口标高(m)风道口 5.4×5.5 a=101°方向线为中线+1261.4安全出口 1.8×2.2 a=30°方向线为中线+1267.4井口连接处及预留风道口、安全出口硐口加强筋钢筋配置如下:外壁内、外层钢筋:竖筋Ф20@250、环筋Ф20@250,内、外层钢筋连接筋为Φ10@500。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野川初步设计,及建设方提供的主扇立井施工布置图,现对原提升立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立井做全矿的总回风立井,总回风立井的深度为(180+11)m=191m.
二、巷道施工方法:
总回风立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该项工程分两段进行施工,第一段由地面926.00m标高向下开始挖至921.901m标高,然后从下往上进行砌碹混凝土浇筑,同时在924.50m标高处,留出主扇引风道,在930.00m标高处留出安全通道,和在931.80m标高处留出瓦斯排放管道,然后再分别施工引风道,安全通道和瓦斯抽放管道,井筒上部达到937.488m标高后停止施工进行地面回填,第2段从921.901m 标高开始向下施工基岩段施工m标高,基岩段扩井共180m。

三、施工规格:
1、回风立井扩井后直径为6m(净),从937.488m到921.901m 标高,井壁浇筑厚度为0.8m,921.901 m标高到m标高基岩段浇筑厚度为0.5m.
2、引风道规格
3、安全通道规格
4、抽放管道规格
详见施工断面图。

四、技术要求:
1、回风立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壁,扩井浇筑后井筒中心到任意一点井壁的距离偏差不得超过共30mm.井壁要垂直并且光滑。

2、钢筋采用Φ= mm,螺纹钢做主圈梁,周围采用Φ= mm的钢筋与主圈梁连接形成整体,圈梁框架详见图。

3、在之间钢梁圈梁要互相联接形成整体。

4、浇筑混凝土时要用振动棒捣实。

5、浇筑砼材料采用C30水泥、砂石比为1:2:2
6、引风道起坡点和变平点必须按照设计数据进行施工,详见施工剖面图。

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安全出口位于回风立井井口西南方向, 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 水平夹角为90°、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303.500m.安全出口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9.80m、制定全长21.4m, 巷道断面均采纳直墙半圆拱型, 自地表向下依次分为上部平巷2m, 中部斜巷8.4m、坡度30°, 下部平巷11m, 共计三部分组成, 净宽×净高=2000×2200mm。

其中2-2断面采纳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地坪厚400mm;其余断面均采纳单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地坪厚2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 钢筋采纳HPB400螺纹钢。

风硐位于回风立井井口东北方向, 同样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 水平夹角为90°、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1.5m, 制定全长16.29m, 巷道均为矩形断面, 均采纳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其中5-5断面长1.916m, 净宽×净高=5500~5400×7000mm, 混凝土厚度450mm;6-6断面长3.856m, 净宽×净高=5400×5400~4806mm, 混凝土厚度450mm;7-7断面长5.966m, 净宽×净高=5400×5400mm, 混凝土厚度450mm;8-8断面长1m, 净宽×净高=5400×5400mm, 混凝土厚度450~350mm;9-9断面长3.552m, 净宽×净高=5400×5400mm, 混凝土厚度3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 钢筋采纳HRB400螺纹钢。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安全出口施工方案: 首先破除封口盘砼, 再采纳人工挖掘土方, 按1: 1修整护坡并将底板找平, 紧接着铺设垫层、绑扎钢筋、稳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然后混凝土体外涂刷沥青, 最后回填土方并夯实。

回风立井井底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回风立井井底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58145回风立井井底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回风立井井底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工程概况: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岳圣山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位于回风立井井筒+673.00米处,距回风立井井口141米;回风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C30混凝土加钢筋永久支护,砌壁厚度500mm;基岩段采用C25混凝土永久支护,砌壁厚度300mm;3号壁座至精通落底点采用C30混凝土加钢筋永久支护,砌壁厚度300mm。

井筒连接处设计采用砌筑钢筋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300mm,井筒与集中回风巷连接处设计长度10米,连接处巷道掘进高度4250mm、净高3850mm,掘进坡度为3‰下坡。

井底连接处地质条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FJ-1号水文地质探孔综合成果柱状图资料:回风井井底连接处段自上向下岩性依次为石灰岩(3.95米)、15#煤层(2.9米)、泥岩(3.02米)、含铝泥岩(3.34米),岩层稳定,其中啥质泥岩厚度预计3~4米,稳定性好,对施工较为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562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回风立井井口连接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程概况安全出口位于回风立井井口西南方向,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水平夹角为90°、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303.500m.安全出口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9.80m、设计全长21.4m,巷道断面均采用直墙半圆拱型,自地表向下依次分为上部平巷2m,中部斜巷8.4m、坡度30°,下部平巷11m,共计三部分组成,净宽×净高=2000×2200mm。

其中2-2断面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地坪厚400mm;其余断面均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地坪厚2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钢筋采用HPB400螺纹钢。

风硐位于回风立井井口东北方向,同样与回风立井井筒垂直相交,水平夹角为90°、与井壁连接处底板标高1291.5m,设计全长16.29m,巷道均为矩形断面,均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其中5-5断面长1.916m,净宽×净高=5500~5400×7000mm,混凝土厚度450mm;6-6断面长3.856m,净宽×净高=5400×5400~4806mm,混凝土厚度450mm;7-7断面长5.966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450mm;8-8断面长1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450~350mm;9-9断面长3.552m,净宽×净高=5400×5400mm,混凝土厚度350mm。

混凝土强度为C40,钢筋采用HRB400螺纹钢。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安全出口施工方案:首先破除封口盘砼,再采用人工挖掘土方,按1:1修整护坡并将底板找平,紧接着铺设垫层、绑扎钢筋、稳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混凝土体外涂刷沥青,最后回填土方并夯实。

风硐施工方案:首先首先破除封口盘砼,然后人工挖护坡孔桩并灌注,紧接着人工开挖土方并将底板找平,挖土方期间对已挖出的硐室两帮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紧接着铺设垫层、绑扎钢筋、稳立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混凝土体外涂刷沥青,最后回填土方并夯实。

1、人工挖孔护坡灌注桩:沿风硐两侧人工挖掘桩孔,每侧8根,深度由上到下为8m~26m不等。

桩孔直径800mm,桩间距1100mm,桩顶标高距离地面标高-700mm。

然后将在地面绑扎成一体的桩孔钢筋下放至桩孔内,最后浇筑桩孔。

同时在施工20m 范围内打注降水小井。

2、土方开挖:安全出口施工采用挖机整体开挖、人工按1:1修整护坡并找平至设计底板,土方利用自卸车排至矿方指定地点。

风硐施工总体采用人工短掘短支进行开挖,先开挖上部5m,延灌注桩方向安设护壁钢梁并与桩顶钢梁连接支护后,在按照设计底板标高人工开挖、支护至设计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①按照设计掘进断面人工短段开挖,开挖深度不超过1m,开挖后灌注桩空隙间及时采用锚注?20*24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敷设?6.5金属网片(网格100*100mm、搭接长度100mm)并进行喷射100mm厚C20砼支护,直至施工至地表垂直向下5m段后,再延灌注桩方向两侧安设25#工字钢护壁钢梁,安设后再利用?200mm无缝钢管对称焊接后,再用20#工字钢与桩顶预留20#工字钢钢梁焊接连接支护,确保灌注桩稳定。

②上部支护完毕后,继续利用人工短段进行开挖、支护,配合25吨吊车及吊桶进行排土,根据条件情况及时进行护壁支护,直至开挖至设计底板。

③开挖基础土方时,要注意控制好基底标高,防止超挖。

④在基坑四周用土堆积一防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被破坏。

3、钢筋的绑扎:①钢筋为HPB400级钢,连接筋为HRB300级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风硐、安全出口均为50mm。

②根据图纸要求,锁口竖向钢筋直径及间距与井壁结构相同,竖向钢筋在-12m处与井壁结构竖向钢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竖向钢筋在与风硐连接处、安全出口框门处弯折,弯折后水平长度不小于800,其余部分竖向钢筋一直伸至锁口防爆门基础处。

③风硐钢筋下端锚入锁口井壁不少于35d,上端在设计位置以外留出不少于钢筋直径的40d。

④安全出口端部框口钢筋互相锚固35d,沿长度方向的钢筋锚入框口内35d。

⑤钢筋的下料于成型均使用机械加工,人工操作,钢筋的绑扎,采用人工绑扎,搭接长度不少于35d。

⑥钢筋绑扎风硐两帮站筋由于在55°斜坡施工,因此采用由中部断开2次绑扎,搭接长度35d,接头按50%错开。

钢筋绑扎完毕后,经复核无误,报请监理验收,经回复准许下步施工后方可进行。

4、模板工程:①砼有好的成型,有密实的结构实体,没有规则牢固的模板作保障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模板工程必须组织合理,支设规范,加固牢固。

本次模板采用1220×2440mm的建筑木模板组合成形(此模板便于拆卸和组装)。

安全出口采用内外木模板,顶部采用钢管支撑,两帮内外采用12mm螺栓对拉;风硐模板地面以下部分采用只稳内模,钢管支撑,地面以上部分同样采用内外模板,12mm螺栓对拉加固,顶部采用钢管支撑。

②准备工作进场的木模板的强度及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

固定加强用的方木及钢管必须平整、坚固。

用于固定内外模的对拉螺栓,必须检验,强度需符合要求。

③先放出井筒中心线,并挂好线绳,技术员与测量员做好复检工作。

检查无误后,放出模板内经线及模板外径线,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内边线、外边线及控制线。

以便模板安装和校正。

做好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质检员协同测量员,做好标高的复核工工作。

模板底部找平: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可用1:3水泥砂浆或设置承垫条带找平。

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围护,做成八字型。

④钢筋绑扎,预留洞的留置,模板支护完工后,经复核无误,报请监理验收,以及砼浇灌申请,经回复准许下步施工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5、砼工程:①、要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及水灰比,砼每次浇捣300mm,保证砼的出模强度大于0.4MPa,砼养护外部采用棉被覆盖,内部采用煤炉加温。

②、砼施工时的一般要求:1)砼的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监督站的复验报告,并按规定留砼试块。

2)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砼的配制,注意控制塌落度及水灰比。

3)砼运输时间不得高于90min。

4)砼每次浇捣厚度基础500mm,竖壁300mm。

5)在留施工缝处,再次浇捣时采用砼同标高的砂浆进行接缝。

6)砼倾倒时,垂直落差不能大于2.5m,不能用砼料斗直接向模内倾倒砼,应将砼倒在即将浇注的筒壁附近平台铁皮上,人工从平台上铲到模板内。

7)砼运输过程中,不得任意加水,如有析水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后方可使用。

8)除承受垂直力的侧壁外,其他结构的拆模时间必须达到100%强度值时方可拆模。

9)采用棉被覆盖进行养护,视天气、气温情况决定覆盖棉被的层数,养护14d。

当砼表面出现缺陷时,视缺陷情况自行或会同甲方、监理处等单位有关人员研究方案后进行修补。

6、土方回填:按设计要求边回填边夯实,回填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夯实采用蛙式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变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三、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1、钢筋绑扎①、钢筋材质、规格、加工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断痕、刻痕和泥斑。

②、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5d,钢筋间排距均为250mm,间距误差控制在±20mm,排距误差控制在±10mm。

③、钢筋绑扎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扣、缺扣现象,每个接口不少于3道扎丝,环筋、站筋相邻两搭接不得在同一方位。

④、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尺寸,钢筋内外保护层均为50mm。

2、模板工程①、严格按测量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②、宽度:中线至任何一帮0~50mm,高度腰线至底板距离10~30mm,轴线偏移≤5mm,两边高低差≤5mm,接茬平等度≤5mm。

③、模板制作安装拆除都必须按设计、按交底进行,所有柱、梁、板、梯模板均要由木部施工员进行施工图设计,班组制作后应予妥善按图编号,施工班组应按设计拼装就位,不得随便乱装、乱改或任意更改拼装位置。

④、进场原材料经质检人员检查认可,不合格材料绝不允许进场。

⑤、施工班组在模板制作时对原材料必须进行挑选或修改;松板、松骨应过刨;同板松方木断面尺寸应一致,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

拼装缝隙应严密、平整、为防止漏浆,板模拼缝应贴胶纸带。

⑥、模板安装前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板面清理及涂刷隔离剂这两道工序,木部施工员和质检员对此应予认真检查监督。

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须经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质检员复核三关。

3、砼浇筑①、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②、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材料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③、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和混凝土养护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

④、混凝土浇筑后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何一帮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的50mm,净高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50mm。

⑤、轴线偏移≤5㎜,表面平整度≤10㎜,接茬≤15㎜。

⑥、浇筑时两帮对称浇筑,防止挤压偏移。

⑦、采用机械振捣,每浇约300mm高便进行振捣,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布点均匀的原则。

施工时安排专人进行振捣,振捣必须密实,拆模后无“蜂窝”、“麻面”、“狗洞”等现象。

四、安全技术措施1、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①、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焊工工作时必须佩戴眼镜。

②、钻孔时要防止泥浆四溢外流,防止污染环境,泥浆池周围设有防护设施。

成孔后,暂时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孔必须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并有专人看管。

③、导管安装时,导管对接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④、导管安装及砼浇注前,井口必须设有导管卡,搭设工作平台,并且要求能够保证人员的安全。

施工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楚干净,防止拆除导管时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事故⑤、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栽倒而发生伤人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