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无线路由传输速率的秘密

合集下载

无线路由器无线传输标准

无线路由器无线传输标准

无线路由器无线传输标准无线路由器是一种能够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且能够支持多台设备连接使用的网络设备。

在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中,有一些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决定了无线路由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标准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首先,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标准主要包括了IEEE 802.11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无线传输速率和频段。

其中,802.11b是最早的无线传输标准之一,它工作在2.4GHz频段,最高传输速率为11Mbps。

而802.11g标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传输速率至54Mbps。

而802.11n和802.11ac标准更是在传输速率和频段上都有了质的提升,能够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其次,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标准还包括了MIMO技术。

MIMO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缩写,它能够利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率。

通过MIMO技术,无线路由器能够在同一时间内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满足了多设备同时连接的需求。

这项技术在802.11n和802.11ac标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无线路由器的性能。

另外,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标准还涉及了频段的选择。

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中,5GHz频段相比于2.4GHz频段具有更少的干扰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因此越来越多的无线路由器开始支持5GHz频段。

通过合理选择频段,可以有效避免无线信号的干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

最后,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传输标准还包括了安全性的考虑。

WPA和WPA2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线网络加密标准,它们能够有效地保护无线网络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选择无线路由器时,需要注意其是否支持这些加密标准,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无线加密与传输速度详解

无线加密与传输速度详解

速度与安全哪种无线加密方式才最好?随着“蹭网卡”的兴起,广大无线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给无线网络加密已经成为无线用户的必备工作。

然而很多使用11n无线路由的用户却发现,在设置了无线加密方式之后,无线传输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速度与安全”真的不能兼得吗?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通过实际测试为你解答。

认识主流无线加密方式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流的无线加密方式,也就是在无线路由器的安全设置中常常出现的WEP、WPA和WPA2这三种加密方式。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保密)。

只从名字上来看,WEP似乎是一个针对有线网络的安全加密协议,但事实并非如此。

WEP标准在无线网络出现的早期就已创建,它的安全技术源自于名为RC4的RSA数据加密技术,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必要的安全防护层。

目前常见的是64位WEP加密和128位WEP加密。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iFi网络安全存取)。

WPA协议是一种保护无线网络(WiFi)安全的系统,它是在前一代有线等效加密(WEP)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解决了前任WEP的缺陷问题,它使用TKIP(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是IEEE 802.11i标准中的过度方案。

WPA有两种认证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使用802.1x协议进行认证(面向企业用户);一种是称为预先共享密钥PSK模式(面向个人用户),因此我们只测试WPA-PSK加密。

WPA2,即WPA加密的升级版。

它是WiFi联盟验证过的IEEE 802.11i标准的认证形式,WPA2实现了802.11i的强制性元素,特别是Michael算法被公认彻底安全的CCMP(计数器模式密码块链消息完整码协议)讯息认证码所取代、而RC4加密算法也被AES(高级加密)所取代。

与WPA加密相同,WPA2同样有两种认证模式可供选择,因此我们同样只测试面向个人用户的WPA2-PSK加密。

路由器限制带宽的原理

路由器限制带宽的原理

路由器限制带宽的原理1.队列管理(QueueManagement)队列管理是一种基于缓冲区的流量控制算法。

路由器在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将其放入缓冲区中,并按照一定的优先级或规则进行处理和转发。

通过调整缓冲区的大小和设置不同的处理优先级,可以实现对不同流量的限制和调节。

2.流量整形(TrafficShaping)流量整形是一种通过修改数据包发送的时间间隔,来限制网络流量的传输速度的方法。

路由器在发送数据包之前,会根据预先设置的带宽限制,对数据包的发送进行调整。

常见的流量整形算法有TokenBucket和LeakyBucket。

TokenBucket:路由器维护一个令牌桶,根据设定的速率周期性地往桶中添加令牌。

每个令牌代表发送数据包的许可。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时,如果桶中还有足够的令牌,路由器就会发送该数据包,并从桶中减去对应的令牌。

如果桶中没有足够的令牌,则路由器会暂时阻塞该数据包的发送,直到有足够的令牌。

LeakyBucket:路由器维护一个漏桶,数据包从其上方注入桶中,然后从底部以固定速率漏水。

如果数据包到达时桶还有空余容量,则该数据包被接收并立即发送。

如果桶已满,则该数据包被丢弃。

通过调整漏水速率,可以控制传输速率。

3.基于接口速率限制路由器可以根据接口的实际物理传输速率来进行带宽限制。

通过设置接口的最大传输速率,在发送数据包时,路由器会根据该速率进行限制。

例如,如果接口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那么路由器在发送数据包时不会超过该速率。

这些原理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环境来选择合适数量和组合方式的限制机制,以实现对带宽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通过这些机制,路由器可以有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wifi 破解 原理

wifi 破解 原理

wifi 破解原理WiFi破解是指未授权的用户使用破解技术获取Wi-Fi网络的访问权限,从而连接到该网络并使用网络服务,而无需知道网络的密码。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WPS漏洞利用:Wi-Fi Protected Setup(WPS)是一种简化Wi-Fi网络连接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和安全的连接方式。

然而,一些Wi-Fi路由器实现WPS时存在漏洞,通过对漏洞的利用可以绕过密码的限制。

攻击者可以使用WPS破解工具对目标网络进行破解,尝试所有可能的WPS PIN组合,直到找到正确的PIN码。

2. 字典攻击:字典攻击是一种基于暴力破解的方法,通过使用预先生成的密码列表(称为字典)尝试对Wi-Fi网络进行破解。

攻击者可以使用专门的密码破解工具,如Aircrack-ng或Hashcat,来自动化地进行密码破解。

这些工具通过对网络密码进行暴力破解来尝试匹配正确的密码。

3. ARP欺骗: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的协议。

ARP欺骗是指攻击者通过发送虚假的ARP响应消息来修改网络设备之间的MAC地址映射关系。

通过成功地进行ARP欺骗,攻击者可以将Wi-Fi网络流量重定向到自己的设备上,从而截获和查看网络流量,并可能访问敏感信息。

4. 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指利用人类心理学和社交技巧来获取机密信息的技术。

在Wi-Fi破解中,攻击者可能会通过欺骗目标用户提供网络密码,例如通过伪装成网络管理员或提供虚假的Wi-Fi访问点等方式,骗取目标用户的信任并暴露密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都是非法的,并且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破解他人Wi-Fi网络是一种侵犯隐私和非法入侵的行为,严重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遵守法律法规,仅在得到合法授权的情况下使用Wi-Fi网络。

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解析

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解析

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解析无线路由器是家庭和办公室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能够提供无线互联网连接,并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到同一个网络。

然而,许多人在享受无线网络的便利时,对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了解甚少。

本文将解析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网络性能。

一、传输速度概念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一般以兆比特每秒(Mbps)为单位进行衡量。

较高的传输速度意味着更快的数据传输和下载速度。

然而,无线路由器的实际传输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号干扰、设备连接数量和网络拥塞等。

二、无线传输速度标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无线路由器使用的是802.11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不同速率的无线传输。

常见的无线传输速度标准包括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

1. 802.11b:这是最早的无线传输速度标准之一,其最高速度为11Mbps。

802.11b标准在现代网络中已相对过时,但仍适用于一些基本的网络需求。

2. 802.11g:802.11g标准在802.11b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最高传输速度为54Mbps。

大多数家庭和办公室网络都使用802.11g标准的无线路由器。

3. 802.11n:802.11n标准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传输速度标准之一,其最高传输速度可达300Mbps或更高。

802.11n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远的覆盖范围,使其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

4. 802.11ac:802.11ac标准是最新的无线传输速度标准,其最高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Gbps甚至更高。

802.11ac使用了更高的频率和更多的天线,以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信号覆盖。

三、影响传输速度的因素虽然无线路由器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标称的数百兆甚至千兆,但实际使用时却往往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传输速度的因素:1. 信号强度: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物理障碍物、距离远近或干扰源而减弱。

WiFi跑不满千兆的原因,今天终于搞懂了

WiFi跑不满千兆的原因,今天终于搞懂了

WiFi跑不满千兆的原因,今天终于搞懂了拉了千兆宽带,买了标称1300Mbps 的无线路由器,为什么WiFi 还是跑不满千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知道这个 1300Mbps 是怎么来的。

开始回答之前先说明一下,这期只讲802.11ac,也就是WiFi 5 标准下的无线速率。

如果对最新的 WiFi 6 感兴趣,可以去看这篇文章。

协商速率现在回归正题,1300Mbps 其实是个理论值,也叫协商速率,是WiFi 的发射端(AP 或无线路由器)和 WiFi 的接收端(手机或电脑)根据当前的通讯环境协商出来的速率。

以 Mac 电脑为例,点击右上角 WiFi 图标,同时按下 Option,就可以看到当前的协商速率。

Mac 电脑截图影响无线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一般会通过查询MCS 索引表来判断当前的网速是否合理。

简单来说,MCS 就是一张无线速率表,以上方截图所示的 MCS 索引 9 为例,要达到 1300Mbps 的协商速率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也就是说,在 WiFi 5(802.11ac)标准下,只有在 5GHz 频段、80MHz 频宽、网络设备和终端都满足 3x3 MIMO 的条件下、信号质量非常好的环境中,才有可能达到 1300Mbps 的协商速率。

影响 WiFi 速率的因素看起来有点复杂?没关系,我们逐条解释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影响了你的 WiFi 速率!1. 要跑高速,首选 5GHz先看频段的选择。

简而言之,只考虑网速的前提下,请使用5GHz 频段。

除非升级到 WiFi 6,否则,2.4GHz 频段最高的协商速率只有 600Mbps。

想了解 2.4GHz 和 5GHz 的具体区别,可以先去看看这期视频。

2. 频宽 80MHz 才可能跑满千兆接下来就是频宽的选择。

频宽就像车道,车道越宽吞吐量也就越大,WiFi 速率也就越高。

不过相对应的,频宽越宽,也越容易受到相邻信号的干扰。

虽然5GHz 信道资源更丰富,不过放到家用场景中,能不能用 80MHz 的频宽还得取决于周围邻居...如果隔壁没装WiFi,那当然可以把5GHz 频宽大胆地调到 80MHz,畅享高速 WiFi。

wifi twt 原理 -回复

wifi twt 原理 -回复

wifi twt 原理-回复WiFi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波传输数据的一种技术。

它使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技术,使设备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

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所必需的。

WiFi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射频信号传输WiFi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

无线路由器或基站会通过天线将射频信号发送出去,而接收设备(如电脑、手机等)则利用天线接收这些信号。

射频信号传输的频率一般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

二、频谱利用WiFi技术利用无线电频谱,使用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等技术来实现多设备的同时通信。

在2.4GHz频段中,WiFi技术分成了11个信道,每个信道之间有一定的频率间隔。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配置信道,可以避免相邻设备之间的信号干扰。

三、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WiFi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调制(Modulation)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解调(Demodulation)则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数据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编码多址(OFDMA)等,它们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四、数据封装WiFi技术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来封装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正确传输。

最常用的WiFi协议是802.11系列协议,其中包括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

每个协议都定义了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宽度和信号编码技术等。

五、安全保护WiFi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最常用的加密方式是WEP、WPA和WPA2等。

这些加密方式分别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安全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网络。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实验研究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实验研究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实验研究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是指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速度。

为了研究和提高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探究不同网络环境和条件对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影响。

3.寻找提高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方法和策略。

实验材料:1.一台电脑2.无线路由器3.不同型号和频段的无线网卡4.速度测试工具实验步骤:1.设置实验环境:将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上,并确保网络连接稳定。

2.选择不同型号和频段的无线网卡,进行传输速率测试。

3.记录并分析每个测试的传输速率结果。

4.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重复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网络环境对传输速率的影响。

5.尝试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如802.11a/b/g/n/ac,对比它们在传输速率方面的差异。

6.探究无线网络传输速率与距离的关系,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7.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提高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方法和策略。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不同型号和频段的无线网卡在传输速率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较新型号的无线网卡传输速率更高,频段较高的无线网卡在传输速率方面也有优势。

2.不同网络环境对传输速率有显著影响。

在拥挤的网络环境中,传输速率往往较低,而在稳定且不拥挤的网络环境中,传输速率较高。

3.不同的传输协议对传输速率也有影响。

较新的无线网络协议一般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4.无线网络传输速率与距离呈反比关系,即距离越远,传输速率越低。

改进方法和策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一些可能提高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方法和策略:1.选择性能较好且频段较高的无线网卡,以提高传输速率。

2.优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拥堵,确保网络稳定。

3.选择较新的无线网络协议,如802.11n或802.11ac,以提高传输速率。

4.合理安排设备间的距离,减少信号衰减,以提高传输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很大揭开无线路由传输速率的秘密CBSi中国·ZOL作者:中关村在线白宁责任编辑:张齐【原创】 2011年04月15日评论(53)本文导航∙第4页:300Mbps:8.125MB/s 网线:11MB/s第5页:实际测试成绩汇总原因分析总结MBps不等于Mbps 802.11b仅600KB/s在选购一款无线路由器的时候,哪个参数是你最为关注的?相信绝大多数用户的答案都是无线传输速率。

没错,这个常常出现在产品外包装显著位置的数字,早已成为无线路由器的金字招牌。

但你可了解,这个数字仅仅是一个理论值,相比无线路由的实际传输速率有很大的水分。

那么这块金字招牌的含水量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挤挤看。

挤出第一层水分:MBps≠Mbps常见的无线路由器所标识的无线传输速率均是以Mbps为单位的,于是很多用户就误以为MB和Mb是一个意思,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

MB,全称MByte,含义是“兆字节”;而Mb,全称Mbit,含义是“兆比特”。

其中,MByte是指字节数量,而Mbit则是指比特位数,两者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数量级却是完全不同的。

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 =8bit,即两者是8:1的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300Mbps、150Mbps、54Mbps以及11Mbps这些理论无线传输速率,如果换算成我们容易理解的MB/s速率单位,它们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应该为37.5MB/s、18.75MB/s、6.75MB/s 以及1.375MB/s。

此外,我们所熟知的百兆网线(100Mbps)同样是以Mbps为单位的,换算过来的理论有线传输速率应该是12.5MB/s。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MB和Mb的区别,对无线路由的理论传输速率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么通过对比无线和有线的理论传输速率,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11N(150Mbps和300Mbps)无线路由的实际无线传输速率已经超越了百兆网线的有线传输速率了呢?别急,在挤完两者的水分后,我们再作比较。

挤出IEEE 802.11b的水分1997年,无线局域网的原始标准IEEE 802.11出现,当时它所能提供的无线传输速率仅为2Mbps,且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并不能满足用户对无线网络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1999年,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其中的802.11a标准采用5GHz频段,拥有54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相比采用2.4GHz频段,仅有11Mbps的802.11b标准要更加吸引人,但因为11a标准本身的缺陷问题,光芒逐渐被802.11b标准取代。

最终,IEEE 802.11b成为我们最早所熟知的无线网络标准。

IEEE 802.11b可以提供最高11Mbps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那么这个理论速率的水分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02.11b无线路由器:NETGEAR MR814我们以NETGEAR经典的802.11b无线路由器MR814为例,它在实际测试中的无线传输速率仅为4-5Mbps,换算成KB(1MB=8Mb,1MB=1024K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仅为512KB/s-640K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3分钟左右;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至少要30分钟以上,相比理论的11Mbps的传输速率,慢了近20分钟。

小结:一款符合IEEE 802.11b标准的无线产品,它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11Mbps(1.37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为512KB/s-640KB/s,水分含量高达60%左右。

802.11g:3MB/s 11g+:4.375MB/s挤出IEEE 802.11g的水分2003年,IEEE 802.11g标准推出。

该标准同样采用2.4GHz频段,支持OFDM技术,理论无线传输速率达54Mbps,并向下兼容802.11b标准。

11g是很多无线用户最早接触的无线标准,目前仍属市场主流,仍在家庭、SOHO办公室及中小企业服役。

那么11g标准中54Mbps这个理论速率的水分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测试看看。

我们以D-Link旗下经典的11g无线路由器DI-524M为例(测试软件:NetIQ Chariot v5.4;Endpoint6.0),它的单线程实际测试成绩为:单线程测试曲线单线程平均传输速率:21.624Mbps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看到,DI-524M的测试成绩为21.6Mbps。

而绝大多数11g无线路由器的测试成绩均集中在18Mbps-24Mbps之间,换算成MB(1MB=8M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为2.25MB/s-3M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35秒左右;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至少要6分钟以上,相比理论的54Mbps的传输速率,慢了近3.5分钟。

小结:一款符合IEEE 802.11g标准的无线产品,它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54Mbps(6.7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为2.25MB/s-3MB/s,水分含量高达60%左右。

挤出11g+(108或125Mbps)的水分其实,11g+并不是IEEE 802.11中的标准,因此我们也不能以IEEE 802.11g+来称呼它,我们可以把它的理解为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08Mbps或125Mbps的11g无线产品的统称。

简单来说,就是把11g标准的无线传输速率提升至108Mbps或125Mbps。

下面一起来看看11g+无线产品的水分含量吧。

我们以Buffalo旗下一款符合11g标准的拥有125Mbps无线传输速率的WHR-HP-G54-AP无线路由为例,看看它的实际测试成绩:单线程测试曲线单线程平均传输速率:33.717Mbps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看到,WHR-HP-G54-AP的测试成绩为33.7Mbps。

而目前所有的11g+无线路由器的测试成绩均集中在30Mbps-35Mbps之间,换算成MB(1MB=8M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为3.75MB/s-4.375M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24秒左右;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至少要4分钟以上,相比理论的108Mbps的传输速率,慢了近3分钟。

小结:一款11g+无线产品,它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108Mbps或125Mbps(13.5MB/s-15.62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仅为3.75MB/s-4.375MB/s,水分含量高达70%左右。

IEEE 802.11n 150Mbps:6.25MB/s挤出IEEE 802.11n 150Mbps的水分IEEE 802.11n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标准滞后、产品现行”的尴尬境地,历经七年的等待,直到2009年09月,IEEE才推出了11n的正式标准。

11n正式标准带来了4种速度标准选择,即150Mbps、300Mbps、450Mbps和600Mbps。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150Mbps无线传输速率的水分含量。

我们以华硕 RT-N10+这款150Mbps无线路由器为例,分别看看它的单线程下行和单线程上行的实际测试成绩:单线程下行测试曲线单线程下行平均传输速率:53.451Mbps单线程上行测试曲线单线程上行平均传输速率:52.337Mbps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华硕 RT-N10+的下行和上行测试成绩为53Mbps左右。

而绝大多数的11n 150Mbps无线路由器的测试成绩均集中在45Mbps-55Mbps之间,换算成MB(1MB=8M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为5.625MB/s-6.875M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16秒左右;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至少要2.5分钟以上,相比理论的150Mbps的传输速率,慢了近1.5分钟。

小结:一款符合IEEE 802.11n标准的150Mbps无线产品,它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150Mbps (18.7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为5.625MB/s-6.875MB/s,水分含量高达66%左右。

300Mbps:8.125MB/s 网线:11MB/s挤出IEEE 802.11n 300Mbps的水分看过了IEEE 802.11n 150Mbps无线传输速率的惊人含水量,我们再来看看300Mbps无线产品的表现。

我们以BELKIN“酷玩”这款300Mbps无线路由器为例,一起来看看测试结果:单线程测试曲线单线程平均传输速率:61.811Mbps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看到,BELKIN“酷玩”的单线程测试成绩为62Mbps左右。

而绝大多数的300Mbps无线路由器的测试成绩均集中在60Mbps-70Mbps之间,换算成MB(1MB=8M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为7.5MB/s-8.75M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12秒左右;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至少要2分钟以上,相比理论的300Mbps的传输速率,慢了1.5分钟以上。

小结:一款符合IEEE 802.11n标准的300Mbps无线产品,它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300Mbps (37.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为7.5MB/s-8.75MB/s,水分含量达到惊人的78%。

挤出100Mbps网线的水分看过了理论无线传输速率的实际测试成绩,我们再来看看普通100Mbps网线的实际表现,看看有线网络是否会缩水。

(为保证测试准确,测试设备均为千兆产品)测试曲线单线程平均传输速率:89.131Mbps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看到,普通100Mbps网线的单线程测试成绩为89.131Mbps,换算成MB(1MB=8Mb)后,它的实际传输速率为11.125MB/s,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仅需9秒;而如果要传递1GB的文件,也仅需1.5分钟,相比理论的100Mbps的传输速率,仅慢了十几秒。

小结:普通100Mbps网线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为100Mbps(12.5MB/s),而实际无线传输速率为11.125MB/s,水分含量不足11%。

实际测试成绩汇总原因分析总结实际测试成绩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