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诗歌赏析解析及试题解析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诗歌赏析解析及试题解析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诗歌赏析解析及试题解析【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③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诗意辅助解读】1. 诗题:寄江州白司马。

“寄”,是赠诗。

“江州”是地名,“司马”为官职,“白”为姓。

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

江州,亦指今江西省九江市。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知“白司马”即白居易。

从诗题可以看出是本诗是诗人赠给被贬友人白居易的。

2.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得无:副词,常和“耶”“乎”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意为“恐怕、是不是、莫不是、该不会,怎能不”。

如: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聊斋志异·促织》译:恐怕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③惠远东林住得无?译: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是不是去住过?这里是诗的一种猜测,从诗人的主观角度上来讲,认为友人白居易被贬九江郡司马,有可能会到庐山东林寺住上一两天。

2021届高考语文1月考试古代诗词赏析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专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1月考试古代诗词赏析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专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

(8分)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好事近·渔父词[宋]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宋史·文苑传》说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之后,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受诏入仕,累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被弹劾免官,晚年寓居嘉禾(今浙江嘉兴)。

有词集《樵歌》三卷行世。

19.南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云:“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便与《鹧鸪天》“几曾著眼看侯王”神韵类似;《好事近》中的“活计绿蓑青笠”又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唐代诗人《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妙境。

(2分)20.《鹧鸪天》是南渡之前的作品,《好事近》则创作于朱敦儒被弹劾免官之后。

请简析两首词中“山水郎”和“渔父”形象的异同。

(6分)19.粪土当年万户侯张志和20.同:从“留云借月”“晚来风定钓丝闲”等句可以看出,二者都醉心山水风月:从“玉楼金阙慵归去” “梅花”意象和“摇首出红尘”等可以看出,二者都高洁自守,对世俗名利不屑一顾。

(2分)异:“山水郎”疏狂傲世,洒脱不羁,他能“给雨支风”,又可“留云借月”,竞日以诗酒自娱完全不将世间的侯王公卿放在眼里,是词人早年个人形象的写照:(2分)“渔父”性情散淡,深沉内敛,他不直接表达对红尘俗世的不满,只是摇头而走,他独坐江头,悠然垂钓。

将万千心事融入水天一色的澄明月夜,反映了朱敦儒晚年的心境(2分)(写出“疏狂傲世,洒脱不羁”“性情散淡,深沉内敛”或意思相近的表达即可,不能结合词作分析适当扣分。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部分)(44张)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部分)(44张)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 馔。
•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 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 之间,三覆已论:又,古刑人,君为之 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 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 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 无冤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 敢谏的执着态度。
•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 示众的极端刑罚。
•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 食素或减少肴馔。
•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 掌管刑狱的官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2021年新高考1卷古诗文阅读10-16题 课件(30张PPT)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2021年新高考1卷古诗文阅读10-16题 课件(30张PPT)
2021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卷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
10~16题
1
信息类1~5:“诗画异质”(朱光潜+钱钟书)
小说6~9:卞之琳《石门阵》
古文10~14:《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诗歌15~16:《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
作文23:“体育之效”“强弱之变”
2
选材新宠——《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 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 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 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300多万字,另有《考异》、 《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 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⑤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 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 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7
边读边做选择题,选定离手不纠结。
10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 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①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 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 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 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 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②上与群臣论 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 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 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 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③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

2021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1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1年江西⾼考语⽂真题答案解析⼀、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中信息的能⼒。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仔细辨别真伪对错。

C项,以偏概全。

⽂中第4段说“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本的⽂体特征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本层⾯也是成⽴的”,也就是说远读的⽅法也适⽤于单篇⽂本。

那么C项所说的“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规模的⽂本集合还是单篇⽂本”就不严密了。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法的能⼒。

A项所说⽂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本,理解错误。

⽂本第⼆段开头所述区分“技术”与“理解”是在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理解”,理解⽂本具体内容还必须依靠⼈。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本观点、态度的能⼒。

做此类题时,第⼀步,把握题⼲信息要点;第⼆步,选项逐⼀对应⽂本相关语句,核对、⽐较、分析,最后判断正误。

A项说⼈⽂研究主体,在数字⼈⽂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向计算机的转变。

与原⽂⽭盾,原⽂说“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本基础上所建⽴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句话,⼈的阅读不可替代”。

C项所说的数字⼈⽂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本都进⾏数据化并做研究,缩⼩了⽂本概念内涵和外延。

数字⼈⽂的价值,不仅仅是对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本进⾏数据化,⽽对⼤规模的⽂本集合进⾏数据化研究。

D项“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数据时代⽂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其中“⽂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原⽂⽆依据。

(⼆)实⽤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对⽂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

同时涉及对读图信息能⼒的考察,解答此类题,⾸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中找到相关的句⼦,查看相关图表,最后进⾏对⽐辨析,看是否存在⽆中⽣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判断正误。

2021届高考考生古诗文背诵篇目推荐教育部新增高考背诵篇目72篇

2021届高考考生古诗文背诵篇目推荐教育部新增高考背诵篇目72篇

2021届考生古诗文背诵篇目推荐教育部新增高考背诵篇目72篇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孚”“小子何莫学夫《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2.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13.过秦论(上)贾谊14.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礼记》15.陈情表李密16.归去来兮(并序)陶潜1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9.石钟山记苏轼20.登泰山记姚鼎(三)选修(12篇)21.《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2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23.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24.《孟子》一则(敢同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25.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不能也)《庄子》26.谏逐客书李斯27.兰亭集序王羲之28.滕王阁序王勃2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3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31.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2.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而声名自传子后)曹丕33.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诗歌前四句是为了突出曹霸的画技而作的铺垫。

先看前两句,“画工如山”是形容画师众多,“貌不同”是说所画之马都不逼真。

这两句意思是说,先帝的御马玉花骢许多画师都画过,每个画师画得都不同,但都不逼真,暗含玉花骢难画之意。

这是第一层铺垫。

再看后两句,这两句是描写真马。

“迥立”“生长风”写出了真马的昂首挺立、气宇轩昂,暗含画家要画出此马的神采实属不易。

这是第二层铺垫。

参考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白话诗歌]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第1页共1页。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水仙子 舟中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水仙子 舟中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水仙子舟中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答:
解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

“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拟和排比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

[白话诗歌]
一叶孤舟在夜晚停泊在洞庭湖边。

岸上的灯火与这船儿相对着,闪闪发光。

船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

我不禁推开船窗,大雪漫天飞舞。

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地要同风雪争先。

雪花与大风激战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纠缠在一起。

我朗声大笑了起来,心情无比畅然。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