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含氟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含氟酸性废水处理方案

含氟酸性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项目总论本工程为新建废水处理系统,废水主要来自车间硅片清洗过程以及洗气塔产生的高浓度含氟酸性废水。

处理出水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1.1 方案介绍水洗塔排水,尾气处理装置排水以及硅片清洗废水等酸性含氟废水均排入到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氟化物的去除率设计为95%以上。

废水处理处置采用化学处理方法:酸碱调节pH和二级化学沉淀。

基本原理:H+ + OH- = H2OCa2+ +2F- =CaF21.2 设计参数该工程设计规模为150 m3/d,对废水处理系统的构筑物进行土建、工艺、设备、电气和自控等进行设计、施工、安装及调试。

1、原水性质:含氟生产废水2、设计水量:Q=150 m3/d3、进出水水质:1.3 设计原则1、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废水处理选用工艺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少,工程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的方案。

2、设计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规范及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根据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单元构筑物设计,并充分注意节能、力求高效。

4、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污泥产量,并考虑污泥的最终处置。

5、设计中充分考虑防止二次污染,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围环境。

1.4 设计标准及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2008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用户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第二章 工艺流程及原理2.1 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2.2 系统对外界要求进水管:用户应将各处废水进水管送至废水间内指定位置便于供方进行废水供水碰管,进水管管径建议≥DN50为宜,流量Q≥6.3吨/小时。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含有氟离子(F-)的废水。

氟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过程中,如电镀、冶炼、化肥制造等。

由于氟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有效处理和处理含氟废水成为了工业环保的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利用适当的沉淀剂加入到废水中,使氟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钙、氯化钙等。

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相对简单,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氟离子,但处理效果受废水pH值、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种类的影响。

2.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使其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陶瓷吸附剂、聚合物吸附剂等。

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吸附剂的选用和再生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高效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使废水中的氟离子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分离与去除。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反渗透膜、离子交换膜等。

膜分离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维护费用较高。

4.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氟离子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副产物的处理和再生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氟离子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生物处理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资源消耗少等优点,但微生物的选用和培养条件的控制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含氟废液的处理方法

含氟废液的处理方法

含氟废液的处理方法
含氟废液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离子交换法:使用含氟废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将废液中的氟离子与树脂中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以实现废液的处理和回收。

2. 蒸发法:将含氟废液进行蒸发,使水分蒸发掉,留下含氟溶液。

然后通过冷凝和结晶方法,将含氟物资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 沉淀法:向含氟废液中加入适量的钙氢氧化物(Ca(OH)2)或钙氟化物(CaF2)等沉淀剂,使废液中的氟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氟化钙(CaF2) 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压滤等方法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4. 化学法:根据废液中不同的成分进行相应的化学反应处理,以实现废液中氟化物离子的沉淀或转化为无毒或无害物质的方法。

5. 浓缩和固化法:通过浓缩含氟废液,使其体积减小,然后将其固化为无害的固体废物,通常通过添加固化剂或与其它废物混合,制备成块状,便于储存和运输。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废液成分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回收。

同时,也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确保废液的安全处
理。

工厂含氟废水的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工厂含氟废水的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工厂含氟废水的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处理流程:1.预处理:o pH值调节:首先,需要根据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和其它杂质成分,调整废水的pH值至适合后续处理的范围。

例如,可以使用石灰乳(Ca(OH)₂)或硫酸铝(Al₂(SO₄)₃)等化学药剂中和酸性废水,使其趋于中性或偏碱性,以便利于氟离子与钙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2.化学沉淀法:o沉淀反应:向废水中加入氯化钙(CaCl₂)或其他能与氟离子形成难溶盐的物质,如铝盐或铁盐,使氟离子转化为CaF₂或AlF₃等沉淀物。

o絮凝沉淀:可能还需要加入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等,促使沉淀物快速聚集长大,易于沉降分离。

3.固液分离:o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让沉淀物自然下沉,然后通过底部刮泥机收集上部清澈的废水。

o过滤:对于细小的悬浮物或未能有效沉淀的氟化物,可进一步通过砂滤、斜板沉淀池或者压滤等方式进行固液分离。

4.深度处理:o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或专用的除氟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方式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o离子交换法:使用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剩余的氟离子。

o膜处理技术:如反渗透(RO)、纳滤(NF)等高效分离技术也可用于深度脱氟。

5.最终处理:o中和与pH调整:确保处理后的废水pH值符合排放标准,必要时再次进行中和调节。

o消毒:如果废水还需回用或直接排放,可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害化。

注意事项:•精确计量:投放化学药剂时要精确控制剂量,防止过量导致药剂浪费或不足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pH监控:持续监测废水的pH值变化,以确保最佳反应条件。

•安全防护: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能有毒有害,操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沉淀物处置:沉淀出的含氟固废需要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妥善处置,不可随意堆放。

•水质检测:处理后的废水需定期进行氟离子浓度和其他污染物指标的检测,确保达标排放。

•节能与资源回收:考虑在处理过程中如何节约能源,并探索氟资源回收的可能性,如通过热处理得到氟化盐再利用。

含氟废水的多种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的多种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的多种处理方法含氟废水处理有多种方法。

这里整理了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环瑞GMS 系列除氟药剂法、吸附法、电析法、除氟药剂法、电凝聚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反渗透法、液膜法、微生物处理法、诱导结晶法。

一、除氟剂法:主要分为液体除氟剂GMS-F4和固体除氟药剂GMS-F6,该产品主要成分为铝铁硅无机聚合盐,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在水中快速水解,产生大量带正电荷的聚合胶体,胶体中含有多个羟基配位体,能够在废水中与氟离子实现交换,交换容量大。

在交换以后,胶体半径大幅度降低,与游离氟离子产生强电荷吸附形成共沉淀。

除氟剂是一种专为解决废水中氟去除难题研发的药剂,它适用于各行业污水氟超标治理;反应速度快,去除率可达95%以上。

(1) 相对钙盐,去除过程产生的污泥量极少,形成的氟化物沉淀不会逆转;(2) 环瑞除氟剂是一种多功能高效除氟剂,在强化去除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3) 沉降速率快,吸附效率快,去除率高。

在相同的条件下除氟效率是活性氧化铝的2-4倍,是沸石分子筛的8-10倍,可大大降低处理成本;(4) 反应快速、投加量少。

除氟混合反应仅需5-10分钟左右,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工艺过程中投加处理,药剂投加成本比钙盐除氟剂、氧化铝离子交换吸附等经济;(5) 产品中不含钙质,不会造成系统管道等组件堵塞;(6) 产品中无游离氯离子,压滤液对生化系统无影响;(7) 处理设备简单,投加即可见效,无需复杂调试;(8) 不含钙质,长期使用不会造成管道、阀体结垢、堵塞现象。

二、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含氟废水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普遍应用于高浓度含氟废水中。

是将某些化学药品加入含氟废水中,从而生成难溶性氟化物或者利用共沉淀吸附氟离子,再用自然沉淀或者过滤材料等方法使沉淀物与水溶液分离,以达到除氟的目的。

常用的试剂是石灰和氯化钙。

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是指含有氟化物的废水,通常来自冶金、化工、电镀、制革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含氟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

吸附法通过将含氟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利用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

此外,膜分离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通过特定的膜对含氟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将废水中的氟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此外,离子交换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氟离子进行交换,将氟离子吸附到树脂上,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去除。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生物体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生物降解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方法。

生物降解法通过将含氟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此外,植物吸附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方法,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植物体内,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四、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方法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总之,针对含氟废水的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净化废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希望各行各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重视含氟废水处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含氟废水环保处理方案

含氟废水环保处理方案

含氟废水环保处理方案含氟废水是指含有氟化物物质的废水,主要来源包括化工、冶金、电子、制药等行业。

由于氟化物具有毒性和腐蚀性,直接排放或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保处理。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含氟废水环保处理方案。

首先,对含氟废水进行预处理。

将含氟废水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定的pH值范围(通常在7-9之间),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工艺。

此外,还需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工艺的负荷。

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去除氟离子。

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使其中的氟离子被捕捉并去除,从而实现废水中氟离子的高效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优点,是常用的氟离子去除方法之一。

然后,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深度处理。

调节废水中的pH值和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使废水中氟离子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沉淀物,从而实现氟离子的进一步去除。

该方法可以使废水中的氟离子去除率达到较高水平,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最后,进行废水的石油化处理。

将经过前几步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等步骤,去除残留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使废水中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以上工艺,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等。

此外,合理管理废水产生过程,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氟化物的生成和排放,也是减少含氟废水治理压力的重要措施。

总之,含氟废水的环保处理方案主要包括预处理、离子交换、化学沉淀和石油化处理等步骤。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确保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注意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实现循环再利用,进一步提高环保效益。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一)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一)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一、实施背景:含氟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高浓度氟化物的废水。

这类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目前,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有吸附法、沉淀法和膜分离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吸附剂易饱和、沉淀效果差和膜分离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经济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二、工作原理:本计划方案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含氟废水。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解产生氢气和氟气,将氟离子从废水中转化为氟气,从而实现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电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三、实施计划步骤:1.设计电化学反应池:确定反应池的尺寸、材质和电极布置方式,确保反应效果最佳。

2.准备电解质溶液: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以提高反应效率。

3.调节电解质浓度:根据废水中氟化物的浓度,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4.进行电解实验:将含氟废水加入反应池中,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反应。

5.收集氟气:将产生的氟气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处理。

6.处理废水:经过电解反应后的废水中氟化物浓度降低,可以进一步进行其他处理方法,以达到排放标准。

四、适用范围:本计划方案适用于含氟废水处理领域,尤其适用于氟化工、电镀、半导体制造等行业产生的高浓度氟化物废水的处理。

五、创新要点:1.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

2.通过调节电解质溶液浓度和电解条件,提高处理效率和废水处理效果。

3.收集产生的氟气,以便后续处理或回收利用。

六、预期效果:1.高效处理含氟废水,将氟化物浓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

2.减少废水处理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收集的氟气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七、达到收益:1.企业可以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避免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而受到罚款或停产等惩罚。

2.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回收利用的氟气可以作为原料再利用,减少原料采购成本。

八、优缺点:优点:1.处理效率高,能够将废水中的氟化物浓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含氟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我国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放水中F-的质量浓度不超过10mg•L-1,而一般条件下氟化钙的溶解度为8.9mg•L-1,因此,处理含氟工业废水的难度较大,很难稳定地控制出水中F-的质量浓度小于10mg•L-1。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

目前,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乳,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但该方法处理后出水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

絮凝沉淀法及吸附法主要用于中低浓度含氟废水。

对于高浓度的含氟废水,为保证出水质量,往往需进行两步处理,先用石灰进行沉淀,使氟含量降低到20~30mg•L-1,继而用吸附剂处理使氟含量降到10mg•L-1以下。

文章结合化学沉淀和絮凝沉淀,在钙盐沉淀的基础上,从配合不同铝盐混凝沉淀以及碱的种类等多种因素上考虑,对福建某化工厂含氟废水进行小试实验,发现采用NaOH调节废水pH,以CaCl2作为沉淀反应剂并辅助PAC的混凝沉淀作用,出水氟离子浓度小于4mg•L-1,达到排放标准,效果稳定。

1试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JJ-4六联电动搅拌器,PHS-25型pH计(上海雷磁厂),PXS-270型离子活度计(上海雷磁厂),E-201-C型pH电极,PF-1型氟电极,217型双盐桥甘汞电极。

Ca(OH)2配制成10%乳液,CaCl2、PAC、Al2(SO4)3配制成10%溶液。

NaF(分析纯)105℃~l10℃烘干2小时后干燥器中保存,配制成所需的不同浓度的含氟水溶液,用于标定氟离子电极。

试验所用废水为福建某化工厂含氟工业废水,该化工厂是集萤石开采、加工、氟化物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氟化工公司,主要产品有氟化氢、氟化氢铵、氟化铵等氟化盐。

1.2试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含氟废水,氟离子浓度为975~1094mg•L-1,pH值2.95~3.23,采用下述方法进行试验:
用Ca(OH)2调节pH值到中性或碱性,反应1h,投加PAC或Al2(SO4)3等混凝剂反应10min,沉淀2h后测定上清液氟离子浓度。

用NaOH调节pH值到中性或碱性,加入CaCl2反应1h,投加PAC作为混凝剂反应10min,沉淀2h后测定上清液氟离子浓度。

2结果及讨论
2.1钙离子浓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石灰沉淀法处理工艺运行成本低,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处理方法。

通过投加Ca(OH)2调节废水pH值,同时钙离子与氟离子形成CaF2沉淀,反应1h后,投加PAC作为混凝剂,投加浓度为400mg•L-1,反应10min后沉淀2h,测定上清液氟离子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氟离子与钙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强,晶格能高,氟化钙的溶解度小。

其溶度积为Ksp=4×10-11(25℃)。

2F-+Ca2+一CaF2↓
从反应方程式来看钙离子浓度越大,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越小。

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下降。

但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 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

2.2不同混凝剂对氟离子浓度的影响
单独采用Ca(OH)2作为化学沉淀剂时,生成的CaF2颗粒细小,难于沉淀,考虑投加混凝沉淀剂协助CaF2的沉淀。

氟离子废水的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为铝盐。

铝盐投加到水中后,利用Al3+与F-的络合以及铝盐水解中间产物和最后生成的Al(OH)3(am)矾花对氟离子的配体交换、物理吸附、卷扫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

本试验中先在废水中投加Ca(OH)2作为化学沉淀剂,反应1h后,投加PAC和Al2(SO4)3作为混凝剂,投加浓度为400mg•L-1,反应10min后沉淀2h,测定上清液氟离子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由表2可见,Al2(SO4)3作为混凝剂,即使在Ca2+投加量较少的条件下,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也优于PAC。

有研究表明,在PAC对氟离子的絮凝沉淀过程中,离子吸附是一项重要的作用方式,当水中SO42-,Cl-等阴离子的浓度较高时,由于存在竞争,会使絮凝过程中形成的Al(OH)3(am)矾花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显著减少[3]。

此外,F-能与Al3+等形成从AlF2+,AlF2+,AlF3到AlF63-共6种络合物,这些铝氟络合离子在絮凝过程中会形成铝氟络合物(AlFx(OH)(3-x)和Na(x-3)AlFx)或夹杂在新形成的Al(OH)3(am)絮体中沉降下来。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Al2(SO4)3投加浓度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本试验中,增大Al2(SO4)3的投加量,出水中氟离子浓度降低。

当Al2(SO4)3投加浓度达到400mg•L-1时,出水氟离子浓度达到11.4mg•L-1,高于表2中相对应数据。

铝盐絮凝沉淀法氟离子去除效果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SO42-,Cl-等阴离子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够稳定。

2.3以NaOH调节pH值CaCl2作为化学沉淀剂对氟离子的影响
废水使用25%NaOH调节pH值至中性或碱性,加入CaCl2(2240mg•L-1)反应1小时后,投加PAC作为混凝剂,投加浓度为400mg•L-1,反应10min后沉淀2h,测定上清液氟离子浓度,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以CaCl2作为化学沉淀剂,出水中氟离子浓度小于4mg•L-1,远小于排放标准中要求的10mg •L-1,也小于氟化钙的溶解度8.9mg•;L-1,且效果稳定。

这是因为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使出水中氟离子浓度大大降低。

3小结及结论
通过对福建某化工厂含氟废水的小试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3.1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下降。

3.2以Ca(OH)2作为化学沉淀剂时,投加Al2(SO4)3作为混凝剂比投加PAC作为混凝剂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更好。

随着Al2(SO4)3投加量的增大,氟离子去除效率增高。

但是铝盐对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作用不稳定。

3.3用NaOH调节废水pH值,以CaCl2作为沉淀反应剂并辅助PAC的混凝沉淀作用,出水氟离子浓度小于4mg•L-1,达到排放标准,效果稳定。

在工程实践中,Ca(OH)2难溶于水,多以乳化液形式投加。

由于出水氟离子浓度随着钙离子浓度增大而降低,以Ca(OH)2作为钙盐,要保证出水效果,要求Ca(OH)2投加量大,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进一步增大,出水pH值要回调。

此外,Ca(OH)2乳化液投加过程中,溶药过程操作难度大,管道容易堵塞,维修频繁。

采用NaOH调节废水pH值,以CaCl2作为钙盐,其溶解度大,溶解投加均方便,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小,耗电少。

同时,CaCl2产生的同离子效应有效降低出水氟离子浓度,稳定出水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