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生物多样性10.3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素材(2)沪科版解析
高中生物 第三册 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生物多样性学案沪科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2、描绘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3、了解人类所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后的恶果,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课前预习】1、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丰富多彩的以及它们生存的千变万化的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物质基础。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是由于、植被遭到破坏、等原因造成的。
【教学过程】[引入]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大森林,或者一些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
物种分丰富。
但是如今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生物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少,要想使现存的生物继续繁衍下去,就需要我们去加以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物种的繁多、遗传信息差异以及生态系统的多种多样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物种繁多的国家,阅读课本比较我国物种资源在全世界所占比例。
[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请讨论回答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环境的污染、森林的砍伐、滥捕乱猎等导致生物的多样性衰减。
阅读资料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衰减的原因:1、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2、伐林垦荒导致栖息地的丧失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衰减会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稳定性失调,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那么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呢?1、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2、建设自然保护区3、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4、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课堂练习】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三个基本方面的是()A、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生物遗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建设自然保护区B、迁地保护C、人工繁殖濒危物种D、物种入侵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B、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C、由于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D、由于生物适应性降低4、下列选项中,与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人类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B、人类的文化与艺术行业C、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水循环D、地球生命的进化和发展5、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保护野生生物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等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行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6、人类使用的普通电池,如果长期大量地随意丢弃,可导致()A、温室效应B、重金属污染C、酸雨形成D、臭氧层形成【教(学)后记】。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第3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沪科版知识点练习第十四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生物多样性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沪科版知识点练习第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根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c、d表示四种溶液,M为萝卜块浸入溶液后增加的重量,则a溶液浓度最低
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
的是
C、若M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条捕食链a、b、c、d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则c为初级消费者
D、若M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a、b、c、d表示四类有机物,则表示蛋白质的是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其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种生物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B、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江苏沿海一带,迅速扩散后会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C、④是指物种的多样性
D、②是内、外因素影响
【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度生物第三册[第3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沪科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九十
![2019-2020学年度生物第三册[第3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沪科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九十](https://img.taocdn.com/s3/m/8f05558c4028915f804dc28b.png)
2019-2020学年度生物第三册[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沪科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九十第1题【单选题】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 )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B、基因流动减少C、基因频率不稳定D、不能自由交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d表示四种溶液,M为萝卜块浸入溶液后增加的重量,则a溶液浓度最低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C、若M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某条捕食链a、b、c、d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则c为初级消费者D、若M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a、b、c、d表示四类有机物,则表示蛋白质的是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下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突变的利与害可因生物的不同生存环境而异B、突变的利与害可因人类的需求不同而异C、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害,但对生物进化有利D、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利,对生物进化也有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其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生物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B、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江苏沿海一带,迅速扩散后会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出现的是( )A、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C、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D、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其它生物因素影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据图所阐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表明,害虫种群在B点时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比在A点时高B、若乙图所示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起始密码子C、丙图表明,如图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在图中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与温度无关D、丁图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1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 3万年历史。
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生物多样性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着重分析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一、人类活动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森林和自然栖息地被开发用于住房、农业和工业。
这种变化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丧失,严重冲击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气候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显著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迁改变了许多物种的栖息环境,打乱了生态平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物种灭绝。
3.外来物种引入:随着全球贸易和旅行的增加,外来物种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会与本地物种发生竞争,侵占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
4.污染:人类活动排放的工业废物、农业化肥和农药等污染物不仅影响了水土质量,还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这种污染可能导致生物基因的突变、种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灭绝。
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后果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1.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弱: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能更好地提供清洁水源、土壤肥力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
一旦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服务的供给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2.疾病的传播: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使得某些物种繁殖过快,从而成为病原体的宿主,提高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和人类公共卫生领域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3.经济损失:许多行业,如渔业和旅游业,依赖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相关行业可能受到冲击,导致经济损失,同时影响到人们的就业和生活。
4.文化与教育的损失: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生物多样性ppt(25份) 沪科版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红 豆 杉 三尖杉
芦 荟
真菌中提取抗生素
当 归
天 麻
冬虫夏草 茯苓
灵芝
人参
猴头菌
蜂 毒
水蛭素
蛇 毒
树胶
藤条家具
湿地储水
根系与真菌菌丝、土
山体滑坡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美学价值:色彩纷呈的花木及神态各异 的动物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 以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作 为原始母本培育成杂交水 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们模拟苍蝇的 平衡棒研制出运载火 箭的振动陀螺仪
神奇的山水配以绚丽的生物,给人 以美的感受。
水 稻
玉 米
小麦
蔬 菜
水 果
涵养水源: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缓冲 干旱、保持良好水质上起重要作用。
生 态 学 价 值
保护土壤:生物群落能保持和保护土壤, 防止沙化、贫瘠、山体滑坡。
调节气候:植物群落可调节地方、区域 甚至全球气候。 净化空气:植物群落可释放氧气,分解 和固定某些污染物质的作用。
其 他 价 值
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 都需要野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和 适宜的环境。
食用价值:许多植物、动物、菌类都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且营养丰富。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10章生物多样性10.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课件(2)沪科版

遗传多样性
建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遗传多样性的资料,可以图片、文字、数据、 市场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并针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包括 书本表10-1),说出遗传多样性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并能从学科的 角度联系前一章内容遗传与变异分析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原因,感受遗传 多样性的意义。
建议教师讲清 1、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2、遗传多样性的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 3、遗传多样性的来源: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和基用。
拓展 基因工程介绍;PCR技术介绍;(可参见视频) 讨论:环境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辩论:人工诱导物种发生可遗传变异对遗传多样性的利与弊
物种多样性
在物种多样性的教学环节中,出现了一些在前面章节中没 有的名词,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名词加以解释:群落、生态系 统、生物圈
生物圈: /view/7039.htm(参见视频‘生物圈’) 群落: /view/43532.htm(参见视频‘种群与生物 群落’) 生态系统: /view/24042.htm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性目标上看,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在前沿知 识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从遗传的角度认识遗传多 样性并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价值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中,学生只要用心去寻找,很容易发现生物的直接 使用价值,难点就是以怎样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 组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与同学们分享并引起 其他同学的兴趣。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潜在使用 价值,因概念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需要在教学 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介绍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可让学生课前收集数据课上展示,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或视频介 绍的形式让学生对我国物种现状加以了解)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三册第十章《生物多样性》ppt课件2

A.病毒是生命之最
• 种类最多:每种生物都有病毒,而且往 往不止一种。人中至少有病毒近百种, 烟草中有病毒至少24种。
• 最为多样:基因组除双链DNA外,还有单 链DNA,单链和双链RNA,还有反转录
Solanum tuberosum L. (Linn)
5、生物的分界
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Prokaryolae)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植物界(Plantae) 真菌界(Fungi) 动物界(Animalia)
六界系统
古细菌界(甲烷菌、嗜热嗜酸菌) 真细菌界(古细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光合细菌
繁殖最快
• 大肠杆菌37℃培养在牛奶中,12.5 min即 可分裂一次; 一般培养液的菌浓度为108-109个/ml。 24小时产生72代
数量最多
• 如:人体的肠道中始终寄居着100-400种 微生物,为肠道正常菌丛,总数可达100万 亿。
分布最广
如: 万米深海的硫细菌 85公里高空的微生物 地层下128米和427米的沉积岩中的细菌
降解有机物,致病, 作物病害,制药,食 品等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氧气;与人类衣食住 行联系密切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 化碳;有的是高蛋白 食物的主要来源
二、原核生物界
分布广,缺少细胞核和由膜包被的细胞器; 营养方式多种(自养和异养):自养的原核生物 从无机的CO2或其他无机物中获得碳源;根据其 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
简:简单多细胞;单细胞;无细胞结构
低:进化程度低,为原始的生命形式
(一)微生物的种类
1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蓝细菌;
10.3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精)

10.3⼈类活动对⽣物多样性的影响(精)
10.3 ⼈类活动对⽣物多样性的影响
民本中学陆婷婷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知道⼈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物栖息地、污染环境,从⽽影响⽣态系统的多样性。
(3)知道⼈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过程与⽅法
通过课堂中所提供的资料和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感受保护⽣物多样性的迫切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物多样性⾯临的威胁,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类⾃⼰,污染环境最终会危害⼈类⾃⾝的道理。
(2)懂得保护⽣物多样性与每⼀个⼈的⽣活密切相关,并转化为⾃觉的⾏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物多样性⾯临的威胁主要来⾃⼈类的不合理活动。
2、难点
能尝试发现⾝边存在的⼀些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养成保护与珍惜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利⽤⽹络和媒体信息收集与⽣物多样性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制作PPT。
四、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第3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污染的全球化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
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
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
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
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
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
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 000亩的人工山林里,
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
覆盖。
科学家把这种类似薇甘菊的事件,称为“生物污染”。它指某种有害的外来生物侵入并
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与化学污染不同,外来生物可以不断地增殖并扩散到新的地方,还能
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本土物种。
人们对这些有害外来生物的侵入往往简单地当作偶发事件,对它的威胁的认识也很不够。
其实地球上这种侵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随着交通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的不断增加,这
种侵入的频率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且有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外来生物在地球上大部分湖泊和河流系统中、大部分海岸和主要岛屿上都可发现,
并扩散到所有大陆,有的已经形成了污染。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在地中海和亚
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 000公顷的海底。在南欧、尼日利亚、南非、新西兰、
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东南部,ASIAN TIGER MOSQUITO蚊可能会增加传播许多种危险疾病的
风险。这种进攻型叮咬蚊子能携带至少17种病毒,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和其他多种脑炎。从
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
重地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
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了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
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
掉21吨当地的森林(树皮、树芽、树叶等)。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
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科学家担心这种蛇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地
区。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的气候明
显变得比较干燥,湖中的68种鱼有38种已不复存在。
除了主动蔓延之外,人为的盲目引进物种也是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之一。在非洲维多利
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鱼种的灭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
的灭绝。水松树和金合欢属树种的引进本来是用于植树造林,现在却消耗了用于供应开普敦
的地下水。
尽管人类对生物污染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但生态学家仍未发现生物污染过程的自然
规律。
- 2 -
首先,对“入侵者”知之甚少。杂草可以说是最通常的入侵者,但也有很特别的入侵者。
我们对入侵者的“家族”了解甚少,不知道何种生物将是成功的“入侵者”。
其次,对入侵的地点、时间无法预测。一般来说,失衡的生态系统通常要比完整的生态
系统更易受到影响。EURASIAN CHEAT GRASS能在美国西北部2 500万公顷的土地上占居优势,
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地牧民过度放牧所致。但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例如在现存的未受干扰的
夏威夷雨林中,占优势的昆虫常常是外来的。在五大湖中,水质的改善可能帮助了SEA LAMP
REY,因为这种食肉鱼种幼体对污染相当敏感。一种外来生物侵入后,可以潜伏几十年,生态
平衡的改变可导致爆发性侵入。植物侵入的这种潜伏期更为普遍,几乎可以肯定许多外来生
物的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到,根据美国一名研究杂草侵入的专家的看法,外来杂草通
常在侵入30年或扩散到4 000公顷后才被发现。
此外,我们对生物侵入的危害程度无法估计。因为外来生物侵入的危害不仅是取代当地
物种,而且会有惊人的后果。让我们来看看蒙大拿FLATHEAD河流中细小糠虾引进事件。野生
动物保护人员为了增加另一种引进的KOKANEE鲑的饵料数量,在1970年前后引进了糠虾。然
而鲑鱼的习性是在表面捕食,糠虾只在晚上升到表面,鲑在晚上又看不见糠虾,反过来糠虾
还吃掉了鲑鱼鱼苗依赖的浮游生物。结果鲑鱼数量下降,导致熊、捕食鸟和其他依赖鲑鱼的
动物的灭绝,致使许多鹰饿死。
生物污染的危害远非如此,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潜藏着巨大的
威胁。
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山脉、沙漠和海流等作为自然边界将不同生态系统分隔开来。人类
贸易、旅行和其他活动造成的生物污染破坏了这些自然边界的作用。外来生物威胁着本土物
种,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减少乃至灭绝。生物污染极大地威胁着生物的多样性。美国一项试验
表明,新的基因工程植物将所含耐除草剂的基因传给杂草的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得多。Bt
植物不仅会杀死目标害虫,还会杀死一些益虫,而且威胁到这些昆虫的天敌。因此,对基因
植物在批准进行大田种植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和严格的审定。
威胁人类的健康。各种途径造成外来病菌在全球的传播和流行。全球的艾滋病、英国的
疯牛病、日本的“0157细菌”、香港的禽流感、台湾地区的肠病毒等都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
健康。美国近年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计划,1998年更投入4 300万美元用于食品安全的监测、研究与教育。
威胁经济的发展。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美国,外来害虫对森林
的损失每年高达40亿美元。最近,美国发现光肩星天牛(Asian Longhorned Beetle)对一
些树木造成破坏。美方认为是通过木质包装材料从中国传入的,拟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措施,
包括要求中方出口商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木质包装材料处理(加热、熏蒸等)证明。美方的
新规定估计将影响到30%-50%的中国对美出口,对我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许多科学家和土地管理者对生物污染忧心忡忡,但却很少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最近,美国政府正在着手制定一项战略,以协调三十多个联邦机构应付外来生物的入侵。西
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国际植物保
护公约等相关国际条约,减少漏洞;切断外来生物的侵入通道;建立国际生物监控体系和数
据库,克服侵害物种信息的零散;结束自然资源管理者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如牧区外来饲料
植物、用作土壤保护的外来草种;提高人口整体生态意识,使人们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
- 3 -
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