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导学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
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6.通过“做一做”“说一说”等栏目,培养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1.力的描述。
2.重心的确定。
【自主学习】一、力和力的图示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做。
2.前面的物体是,后面的物体是。
3.作用:推、拉、压、吸引、排斥、摩擦等4.条件: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一种作用。
5.力的作用效果(1)只要一个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2)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是。
6.力的三要素:决定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2)力的方向: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比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力的方向不同力作用的效果不同(3)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如果用方框或圆圈代表物体作用点就画在其中心,如果画的是实际物体作用点就画在实际受力的点上。
如果用质点代表物体作用点就是该点。
7.表示力的方法(1)力的图示:可以用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线段上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2)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8.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类力可命名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力、分子力等。
②按力的效果分类力可命名为:支持力、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吸引力、排斥力、向心力等。
高中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标要求【知识和技能】⒈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⒉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⒊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力的类别⒋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⒌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和方法】⒈通过研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⒉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⒊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的物体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知道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力、重力、重心的概念。
力的图示和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力、重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具弹簧、弹簧秤、木块、海绵、不规则的薄板、细线、曲尺…教学过程新课准备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看书P54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看书P54后举例。
【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其它物体对它作用。
新课教学1.力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力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N测量:测力计(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例】木块浮于水面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
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2.重力(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全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上画一段(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学生活动: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生:根据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绳子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木板的重心.师:很好,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现象了,这里面包括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支持这种说例1,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例图3三、重力和重心的特点例3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图4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师:在这个例子中,倾斜的墙面对小球有没有弹力的作用呢:墙和小球之间好像应该有弹力.:不好判断,因为二者虽然接触但是它们的形变情况从图中观察不: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接触,充分条件是挤压产生形变.在上图建议做法:选择器材:从弹簧组中选择一只弹簧(实验桌上有的钩码各一盒,选择50g的钩码质量比较小,容易调节,另外增加一个不会损坏弹簧首先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距离是否合适,标尺面与弹簧上的指针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便于读数一、弹力的产生例1例2图7支持力、压力的方向都要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见解析图分别画出图8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例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图9放着三个质量和直径均相同的光滑图10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图11师:用弹簧测力计轻图3一、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例1例例例4图7图8例1图1.2个例2图2例图3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与压力大小无关.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例图4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B对它的压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图5 .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如图6所示是工厂传输货物的装置,物体在皮带的带动下,以速度v沿直线匀速向右运动,物体图6B.2个图7方木板、白纸、弹簧秤90°角的同学图3 .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图4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图5 图6=120°,则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如图6所示)..共点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例1例2图7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C和OD,夹角为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例3图8.两绳对日光灯拉力的合力大小为G.两绳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共点力且都与竖直方向成45°F2=22G,C图9B.50 3 ND.100 3 N30 N,方向水平向与分力F1的夹由题图可知,D项中手臂受力是B项中的2倍,肯定不是最小,排除,得到F=2cos最大,F最小..知道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生:可以看到薄木片被压弯,这一个效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是由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引起的,它产生了一个使物体向下压的效果.师:我们能不能把木片竖直放置而使物体静止呢?如果不能,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它静止?当然不能,应该用一个绳子拉住物体才能使它静止.。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1:力和力的图示情景:运动员踢球、雨滴自由下落、投掷铅球、火箭发射、压缩海绵等等问题:上述问题中的现象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问题:力作用于物体会产生哪些作用效果?总结:自然界中,物体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物体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力。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__________,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_____物体和_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
3、力的表示方法⑴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应用: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学习任务2:重力情景: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问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物体的下落是什么力作用导致的呢?问题: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总结:1、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G=_ __,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_____,不同地点因g值不同而不同。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
(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学习任务]任务1:探究力的作用是否具有相互性.任务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任务3:辨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异同.任务4:牛顿第三定律应用.任务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梳理教材(1)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对______的作用,每个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_________。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_______和_________。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_________。
(2)牛顿第三定律。
①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②表达式:F=-F′(负号表示二者方向相反)。
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预习检测例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这二力平衡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若甲对绳的拉力比乙对绳的拉力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C.若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的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例3:一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用手竖直向下压木块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点拨: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平衡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例4: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4)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和分析力2.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3.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三要素及重心的确定一、知识梳理:1.运动状态变化只要一个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还是速度的改变或者是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则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2.力的概念和效果(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2)力的图示:力可以用线段来表示,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线段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3)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 ,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3、力的性质:二、重力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二、例题分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压弹簧,手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对手没有作用力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一定不是受力物体针对训练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例2】漂浮在水面上小球重为4 N,用力的图示表示小球所受到的力.画出力的图示的步骤:针对训练2: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20 N,试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例3】 (2017·徐州高一检测)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针对训练3:如图所示,一被吊着有一定厚度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球壳内剩余细沙组成的系统的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三、巩固练习:1.(2017·合肥高一月考)在图中,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受到的重力都是8 N,试画出物体A 所受重力的图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必修一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教材分析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研究,“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出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对于力的相互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刚开始分析物体受力时,可以把施力物体找出来以便在分析时不会凭空增加力的个数.力的三要素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以后作力的分析草图时必须用到的一种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学生多加练习,特别是对力的示意图更要加以重视,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重心的理解,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但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密度分布都有关系.理解重力可以从演示实验入手进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难点的很好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2、重心的概念四、学情分析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五、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六、课前准备多媒体,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2019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章末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相互作用一、复习目标1.复习本章所有知识点.2.掌握基本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解题方法.二、复习过程㈠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概念2.力的性质㈡重力1.概念2.方向3.大小㈢弹力1.条件2.方向3.大小(胡克定律)㈣静摩擦力1.条件2.方向3.大小㈤滑动摩擦力1.条件2.方向3.大小㈥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2.方法①平行四边形定则②三角形定则㈦力的分解分解的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进行分解.②正交分解.三、考点典例探究一.摩擦力例1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拴一个物体,如图所示。
物体A和B重力均为20 N,水平拉力F=12 N。
若物体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物体A和B的受力情况,并计算各力的大小。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B.μ1(m +M )gC.μ2mgD.μ1Mg +μ2mg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木板上,当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使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α分别为30°、45°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2B. 32C.12D.33跟踪训练2:(2017江苏盐城高一检测)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 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A 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 受摩擦力,方向与F 相同二、物体的受力分析例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2个B.3个C.4个D.5个跟踪训练3: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上放置一铁块b,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竖直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与铁块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跟踪训4:(多选)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右图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知识点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4.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知识点三重力和重心5.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知识点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方法技巧练】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9.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达标测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C.两个力都是5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在奥运摔跤赛场上,甲用力把乙摔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 .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 .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B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到一个下滑力作用C .放在水中的木块会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D .运动员跳远,腾空后能前进几米,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推力 5.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 .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C .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D .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B .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 .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踢力的作用D .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是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 7.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A .马跑得快的缘故 B .马蹄大的缘故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8.在图甲中木箱P 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 N 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 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 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9.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秤示数为29.4 N ,则用天平测此物体质量时,示数为多少?当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时对物体所受的拉力而言,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此时秤的示数是多少?(g 取9.8 N/kg)10.一个质量为60 kg 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为588 N ,在月球上的重量为98 N .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的触摸高度为0.5 m ,那么在月球上的触摸高度为多少?第2节 弹 力1.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力的产生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__________.2.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__________物体的接触面,分别指向被压和被支持的物体.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它的方向沿绳指向绳____________的方向.3.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 成________,表达式为F =______,其中比例系数k 叫__________,其单位符号是________. 4.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 .就是物体的重力B .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C .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D .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5.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 .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有时也可以产生弹力作用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D .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6.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 N 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 cm ,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________N/m ,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____ N/m ,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10 N ,弹簧的伸长量是____ cm.【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弹力的产生1.关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弹性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 .产生弹力的物体一定发生弹性形变C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②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对它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③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知识点二 弹力的方向3.按下列要求画出图中弹力的方向:(1)搁在光滑竖直墙与水平地面间的棒在A 、B 两处受到的弹力;(2)搁在光滑半球形槽内的棒在C 、D 两处受到的弹力;(3)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4.画出图中各个静止物体A 所受的弹力,各个接触面和点均光滑.知识点三胡克定律的应用5.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弹簧受的拉力有关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有关D.与弹簧本身特征、所受拉力大小、形变的大小都有关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原长为20 cm,竖直悬挂着,当用15 N的力向下拉弹簧时,量得弹簧长24 cm.若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30 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弹簧长多少?【方法技巧练】一、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7.如图甲所示,木板AB和BC成120°固定角,BC板水平,光滑的金属球静止在BC板上,并与AB板接触,问木板AB和BC对球是否有弹力?如果同时将两板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球仍静止,如图乙所示,此时木板AB和BC对球是否有弹力?8.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两个物体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接触面光滑)间一定有弹力的是()二、利用图象分析弹簧弹力随形变量的变化9.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得的几组数(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用cm作单位)(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达标测试】1.关于弹力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绳方向B.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杆方向C.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比值是常数2.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k=F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x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3.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垂直于细杆向上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所示,对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重为G的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加的力F,若F小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增大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7.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 N,则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A.10 N,20 N B.10 N,10 NC.10 N,0 N D.0 N,0 N8.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9.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10.如图所示,两根弹簧原长都是20 cm,劲度系数均为k=20 N/m,小球质量为0.1 kg,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小球的大小,求悬点O到小球之间的距离.(g取10 N/kg)11.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F 和长度l 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 时弹力的大小.12.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 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 0=60 cm ,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 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F?(3)如果用600 N 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 是多少?第3节 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两个物体之间只有________的趋势,而没有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或和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3.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是____________,其中____叫动摩擦因数,只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________、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大小无关. 4.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B .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C .只有相互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作用D .只有相互压紧并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作用 5.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C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D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6.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 .弹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 .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 7.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 .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 .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 .若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仍保持不变【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也一定有摩擦力作用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作用C .只有相互压紧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 .只有相互压紧且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不光滑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B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C .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D .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 知识点二 静摩擦力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能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及正压力有关C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 .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F =μF N 计算静摩擦力4.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F 1和水平向右拉力F 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和方向为( )A .F 1>F 2时,F f =F 1-F 2,方向水平向右B .F 1<F 2时,F f =F 2-F 1,方向水平向右C .F 2=F 1,F f =0D .根据摩擦力计算公式可知,F f 为定值μmg 知识点三 滑动摩擦力5.关于滑动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 =μF N 可知,F 与μ成正比,与F N 成正比B .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 .由μ=FF N可知,μ与F 成正比,与F N 成反比D .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6.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 N 的拉力F 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g 取10 N/kg)( )A .10 N ,水平向右B .10 N ,水平向左C .20 N ,水平向右D .20 N ,水平向左 【方法技巧练】一、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之间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5)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二、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8.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到B摩擦力的作用B.B受到A、C摩擦力的作用C.B只受C摩擦力的作用D.C只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9.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g取10 N/kg)(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达标测试】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3.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如图所示,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瓶子的压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4.如上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一种特殊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水平收回手掌以达到拖拉凳子的目的.如果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子上面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C.凳子在原地不会被拉动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5.如图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前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传送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向前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B.当传送带匀速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C.当传送带向前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向前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D.无论传送带做何运动,木块受摩擦力均为μmg7.三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各个接触面一定都是粗糙的B.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8.2008年9月6日,2008残奥会在北京开幕,我国著名残疾跳高运动员侯斌用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点燃了主圣火.关于侯斌攀绳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侯斌受到绳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侯斌受到绳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C.攀升时侯斌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以上说法均无道理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0.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11.用劲度系数k=490 N/m的轻弹簧,沿水平桌面水平拉一木板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l1=12 cm.若在木板上加上一个质量m=5 kg的铁块,仍用原弹簧拉住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弹簧的长度l2=14 cm,则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0 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3)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专题:受力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并把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