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

合集下载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201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2012

第五章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5.1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整流变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在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电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Uct ,改变Ug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α,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以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图如图5-1所示。

图5-1 实验系统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 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总电阻值R 。

(2) 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感值L 。

(3) 测定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组的飞轮惯量GD 2 。

(4) 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 d 。

(5) 测定直流电动机电势常数C e 和转矩常数C M 。

(6) 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 M 。

(7) 测定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U d =f(U ct )。

(8) 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U TG =f(n)。

五、预习要求学习教材中有关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各参数的测定方法。

六、实验方法为研究晶闸管-电动机系统,须首先了解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 、总电感L 以及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T d 与机电时间常数T M ,这些参数均需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具体方法如下:(1)电枢回路总电阻R 的测定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 包括电机的电枢电阻R a 、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R L 及整流装置的内阻R n ,即R = R a 十R L 十R n (5-1)由于阻值较小,不宜用欧姆表或电桥测量,因是小电流检测,接触电阻影响很大,故常用直流伏安法。

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须测量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U d0,而晶闸管整流电源是无法测量的,为此应用伏安比较法,实验线路如图5-2所示。

调速实验1-4

调速实验1-4
六、实验报告
1、简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释。
2、画出U/F曲线。
3、画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n=f(Te)曲线。
4、思考题:如何改变电动机的加速度、减速度?
5、写出实验小结。
实验四速度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3)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不要超过额定值使用,转速也不要超过1.2倍的额定值。以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或发生意外。
4)DJK04与DJK02-1不共地,所以实验时须短接DJK04与DJK02-1的地。
实验二、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2、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⑴、通过触摸面板上LO/RE切换键进行切换。
⑵、通过对输入端子参数(n36~n39)的设定来切换。
1、 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
触摸面板操作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用面板上的RUN键和STOP/RESET键来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另一种是用于参数设定。
1) 指示灯显示说明
正常时:接通电源后,RUN灯闪亮、ALARM灯灭。指示灯FREF、FOUT、IOUT、MNTR、F/R、LO/RE、PRGM中有灯亮,指示窗口有数据显示。
U09:显示过去最后一次发生过的异常内容。
U10:制造商管理用。
F/R:灯亮时,可用 或 键,选择电动机的运转方向(正/
反转)。 FOR:正转 rev:反转
LO/RE:灯亮时,可用 或 键,选择本地/远程模式。
rE:远程 LO:本地
PRGM:。灯亮时,可用 或 键,选择要设定的参数,再用
键显示该参数的内容,用 或 键修改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环节特性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定晶闸管触发电路及整流装置特性Ud=f(Ug)或Ud=f(Uct);2、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U TG=f(n);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图实验接线原理图1、测定出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d、移相控制电压Uct,便可得到晶闸管触发及整流特性Ud=f(Ug)或Ud=f(Uct);2、测定出测速发电机的输出U TG,电动机的转速n,即可得到测速发电机特性U TG=f(n);3、由Ud=f(Ug)或Ud=f(Uct)曲线可求得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曲线Ks=f(Ug),求Ks可用公式Ks =UgUd∆∆求得。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将电动机加额定励磁,使其空载运行,逐渐增加控制电压Ug(Uct),分别读取对应的Ug 、U TG 、Ud 、n 的数值若干组,即可描绘出特性曲线Ud =f (Ug )及U TG =f (n ),由Ud =f (Ug )或Ud =f (Uct )曲线可求得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曲线Ks =f(Ug),求Ks 可用公式Ks =UgUd∆∆求得。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并绘出Ud =f (Ug )、U TG =f (n )、Ks =f(Ug)三条曲线;七、注意事项1、给定单元的RP1从最小值处调起,每次停机前将RP1调回到最小值;2、由于电动机电枢回路、励磁回路未串接电阻,不要接短路;3、因U TG 、Ug(Uct)的数值较小,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10V 或50V 档测量。

4、由于实验时装置处于开环状态,电流和电压可能有波动,可取平均读数。

八、思考题比较三条曲线,各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实验二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的测试一、实验目的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学会按要求调试各单元 二、实验内容1、速度调节器的调试;2、电流调节器的调试;3、“零电平检测”及“转矩极性鉴别”单元的调试; 4 、反号器的调试;5、逻辑控制单元的调试; 三、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图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往往采用闭环控制,需要对电流、转速等信号进行反馈,以便稳速和限流,需要用到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可逆调速系统中,在电动机改变转向时,要对电枢电流、转矩极性进行鉴别,通过逻辑控制电路控制正、反桥电路的切换,以防止正、反桥同时工作,避免正、反桥之间出现环流,损坏电源,故要将“零电平检测”、“转矩极性鉴别”、“反号器”、“逻辑控制单元”状态调节好。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档案袋封皮(统一)目录格式:目录1 设计任务1.1 技术数据 (1)1.2 要求完成的任务 (2)2 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的组成…………………………………………………..2.1 双闭环系统总体原理结构方案设计…………………………………….2.2 双闭环系统各组成部分电路方案设计…………………………………2.2.1 晶闸管整流电路及保护电路………………………………………….2.2.2 触发控制电路………………………………………………………2.2.3 系统给定…………………………………………………………….2.2.4 检测电路…………………………………………………………….2.2.5 调节器的选择…………………………………………………………2.2.6 电气控制…………………………………………………………..3 转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计算……………………………………………..3.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计算…………………………………………………3.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计算………………………………………………..4 参考文献……………………………………………………………………….5 附录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设计图纸附件一:设计说明书书格式要求:1 设计任务:1.1 技术数据(1)用线性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作为调节器的转速、电流无静差直流控制系统,主电路由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的V-M系统电动机:额定数据 10KW,220V,55A,1000r/min,电枢电阻Ra=0.5Ω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变压器Y/Y连接,二次测线电压U2l=230VV-M系统电枢回路总电阻:R=1Ω测速发电机:永磁式,额定数据23.1W,110V,0.21A,1900r/min(2)稳态性能指标生产机械要求调速范围: D=10;静态率: s%≤5%(3)动态性能指标超调量:σn %≤15% σi %≤5%扰动产生的动态偏差:(n max-n min)/n min *100%≤10% ;恢复时间: t≤0.5sf(4)对起动、停车的快速性无特别要求1.2 要求完成的任务(1)完成直流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整体设计(2)按性能系统调节器的设计及相关计算(3)在实验室完成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的实验(4)呈交一份不少于5000字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套设计图纸, 一份实验报告2 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的组成2.1 双闭环系统总体原理结构方案设计…………………………………….●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原理图及其描述2.2 双闭环系统各组成部分电路方案设计…………………………………2.2.1 晶闸管整流电路及保护电路………………………………………….●三相整流桥●整流变压器●施加保护电路说明2.2.2 触发控制电路………………………………………………………●触发电路●同步变压器2.2.3 系统给定…………………………………………………………….●电位器给定方式●(+15V,-15V)稳压电源2.2.4 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2.2.5 调节器的选择………………………………………………………●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2.2.6 电气控制…………………………………………………………..电机启动,运行,停车控制及指示,电压表、电流表3 调节器的设计计算3.1 电流调节器(1)已知参数(2)确定时间常数(3)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4)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5)校验近似条件(6)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要求列出查的工程设计表,所用公式必须有序号3.2 转速调节器(1)已知参数(2)确定时间常数(3)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4)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5)校验近似条件(6)计算调节器电阻电容(7)校核转速超调量4 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1]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期号,页码[2] 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5 附录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设计图纸(1)整流电源:三相整流桥,整流变压器,施加保护电路,触发电路,同步变压器,稳压电源(2)系统给定(3)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4)调节器: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附电阻电容计算结果列表)(5)电气控制(启动,运行,停车控制及指示,电压表、电流表)**要求:全部手稿,不收打印稿,不允许有复印图片******主要参考资料1.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教材;2.电力电子技术教材3.电工电子手册;4.电气工程技术手册表的编号:表1-1 ********公式编号:T=a+b-c (3-1)图形编号:电机参数1.电动机:额定数据2.2KW,220V,12.5A,1000r/min,电枢电阻Ra=0.2Ω,Rrec=1.5,ks=35飞轮转矩:Kgm*m=3.1, 过载倍数1.52.电动机:额定数据 2.8KW,220V,94A,1000r/min,电枢电阻Ra=0.15Ω,Rrec=0.3,ks=35飞轮转矩:Kgm*m=3.2, 过载倍数1.53.电动机:额定数据 3.7KW,220V,20A,1000r/min,电枢电阻Ra=0.5 Ω,Rrec=0.8,ks=40飞轮转矩:Kgm*m=3.5, 过载倍数1.54.电动机:额定数据 10KW,220V,55A,1000r/min,电枢电阻Ra=0.6Ω, Rrec=0.7,ks=44飞轮转矩:Kgm*m=4.0, 过载倍数1.55.电动机:额定数据 18KW,220V,94A,1000r/min,电枢电阻Ra=0.7Ω,Rrec=0.5,ks=40飞轮转矩:Kgm*m=4.8, 过载倍数1.56.电动机:额定数据 30KW,220V,159A,1000r/min,电枢电阻Ra=0.5 Ω,Rrec=1.0,ks=35飞轮转矩:Kgm*m=5.9, 过载倍数1.57.电动机:额定数据 40KW,220V,210A,1000r/min,电枢电阻Ra=0.5 Ω,Rrec=0.8,ks=40飞轮转矩:Kgm*m=7.0, 过载倍数1.58.电动机:额定数据 55KW,220V,286A,1000r/min,电枢电阻Ra=0.6 Ω,Rrec=0.8,ks=35飞轮转矩:Kgm*m=10.3, 过载倍数1.59.电动机:额定数据 60KW,220V,308A,1000r/min,电枢电阻Ra=0.5Ω,Rrec=0.9,ks=40飞轮转矩:Kgm*m=10.8, 过载倍数1.510.电动机:额定数据75KW,220V,385A,1000r/min,电枢电阻Ra=0.6Ω, Rrec=0.9,ks=35飞轮转矩:Kgm*m=12.0, 过载倍数1.5每个班,按学号每10个一个轮回。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杨钧 蔡型 编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前 言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自动控制系统必须理论连联系实际。

直流调速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获得广泛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可采用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可靠, 面板图示化.接线、调试方便。

输入电压~380V、输出直流电压0~220V、直流电流0~20A,连续可调,配2.2KW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机组。

学生通过实验,将全面掌握各控制单元及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

可获得有如在工厂亲手做实验、参加调试典型、实用直流调速系统的教学效果。

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验装置可完成的实验内容如下:实验1.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2.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实验3.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调试实验4.开环调速系统和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实验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实验6.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见图1,面板布置图见图2所示.图2 LZC-1型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装置面板布置图目 录实验一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的测定---------------------------------4实验二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13 实验三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调试----------------------------16 实验四 开环调速系统和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23 实验五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28 实验六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3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9 实验七自动控制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实验一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1.实验目的(1) 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2)-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动化系2005年9月目录实验须知----------------------------------------------------------------------2实验一系统调试-----------------------------------------------------------3实验二参数测试-----------------------------------------------------------9实验三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研究-------------------------12实验四双闭环调速系统动特性研究----------------------------------15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17实验六错位选触无环流可逆系统-------------------------------------22实验七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26实验八双闭环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29附录1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连线图--32附录2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连线图--33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锻炼和提高对实际系统的调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以达到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本领,因此要求每个学生不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课,要求作到:一:实验前预习,要求:1、了解所有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2、明确实验目的,各项实验内容、步骤和做法3、拟定实验操作步骤,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电力拖动》实习指导书(两周版本)

《电力拖动》实习指导书(两周版本)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制定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经劳动部与有关行业部门协商,首批确定了50个工种实施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考核鉴定,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予以确认,为企业合理使用劳动者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和凭证。

同时,竞争上岗,以贡献定报酬的新型的劳动、分配制度,也必将成为千千万万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的动力。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为适应职业技能鉴定的迫切需要,推动职业培训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统一坚定水平,根据我校实际实习的状况,我校电子部组织有关电子电工科组的相关专业教师编写了这本《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习指导书》。

这本实习指导书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主要是对电力拖动的基本控制线路进行实习。

本实习指导书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实习的主要要求;第二部分:实习课题;第三部分:基本电力拖动元器件符号。

编写《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习指导书》有一定的难度,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编者的经验缺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欢迎各使用单位和个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编: 朱莹辉黄钜茂目录(一)实习总体要求 (3)(二)实验课题 (5)课题一: 低压电器的了解 (5)课题二: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6)课题三: 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控制电路的安装 (8)课题四: 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 (11)课题五: 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 (14)课题六: 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16)课题七:电动机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 (18)课题八:CA6140车床线路故障检修 (21)(三)附表:(常用的电器符号) (24)(一)实习总体要求一、目的要求:1、了解常用的低压电器,灵活运用电工工具;2、学会初、中级电拖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3、初步了解控制电路的检修方法。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验指导书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验指导书

第二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指导书前言电力拖动实训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将感性认识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树立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敬业、务实、奉献、协作和创新精神。

实训措施:通过统一着装、考勤,安全教育和分配任务等形式,仿真职业环境,使学生不断感受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培养敬业精神;通过高强度的电工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通过在电气线路连接和调试中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务实精神;通过实训项目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综合性、设计型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

同时通过实训进一步对常用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加深理解;熟练地掌握一般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熟悉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

为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调试、维修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能实训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重视并保证质量的完成。

实训要求:1、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验证、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2、进行实训技能的基本训练,会正确运用低压电器,能对照线路图进行实际接线,正确完成各项控制功能。

3、对实验与实训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检查,初步判定是否损坏。

4、线路装接应遵循“先主后控,先串后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上进下出,左进右出。

”的原则进行接线。

按规定的接线图进行接线,接线点应牢固,不能松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张寿明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动化系2012年9月目录实验须知实验一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实验二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研究实验三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动特性研究实验四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实验五矢量坐标变换仿真实验六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七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附录1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及所需挂件附录2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及所需挂件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锻炼和提高对实际系统的调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以达到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本领,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课,要求做到:一、实验前预习,要求:1、了解所有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2、明确实验目的,各项实验内容、步骤和做法3、拟定实验操作步骤,画出实验记录表格等。

二、实验中认真、要求:1、熟知所有设备,认真按实验要求,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内容的实验。

2、测试前,必须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量程。

3、认真记录测试数据和波形。

4、不许带电操作,每次更换线路时,必须断点进行操作,通电前,必须经指导老师检查,方可合闸。

5、同组同学,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三、实验后认真写实验报告1、整理各项实验数据,列成表格,按要求绘制有关曲线,进行分析比较。

2、记录和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四、实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全部在DJDK-Ⅱ型装置上进行。

详见“DJDK-Ⅱ实验装置简介”。

实验一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调速系统各单元电路的调整方法,弄清他们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2、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二、系统组成及所需挂件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一)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试原则①先单元、后系统,即先将单元的参数调好,然后才能组成系统。

②先开环、后闭环,即先使系统运行在开环状态,然后在确定电流和转速均为负反馈后,才可组成闭环系统。

③先内环,后外环,即先调试电流内环,然后调试转速外环。

④先调整稳态精度,后调整动态指标。

(二)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4上的“给定”输出Ug 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ct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 VT1的输出波形,使α=150°(注意此处的α表示三相晶闸管电路中的移相角,它的0°是从自然换流点开始计算,而单相晶闸管电路的0°移相角表示从同步信号过零点开始计算,两者存在相位差,前者比后者滞后30°)。

⑥适当增加给定U g 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用8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面板上“触发脉冲输出”和“触发脉冲输入”相连,使得触发脉冲加到正反桥功放的输入端。

⑧将DJK02-1面板上的U lf 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的“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JK02“正桥触发脉冲输入”端相连,并将DJK02“正桥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拨至“通”,观察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三)控制单元调试①移相控制电压Uct 调节范围的确定直接将DJK04“给定”电压U g 接入DJK02-1移相控制电压U ct 的输入端,“三相全控整流”输出接电阻负载R ,用示波器观察U d 的波形。

当给定电压U g 由零调大时,U d 将随给定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U g 超过某一数值时,此时U d 接近为输出最高电压值U d ',一般可确定“三相全控整流”输出允许范围的最大值为U dmax =0.9U d ',调节U g 使得“三相全控整流”输出等于U dmax ,此时将对应的U g '的电压值记录下来,U ctmax = U g ',即U g 的允许调节范围为0~U ctmax 。

如果我们把输出限幅定为U ctmax 的话,则“三相全控整流”输出范围就被限定,不会工作到极限值状态,保证六个晶闸管可靠工作。

记录U g '于下表中:将给定退到零,再按“停止”按钮,结束步骤。

②调节器的调零将DJK04中“调节器I ”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DJK08中的可调电阻120K 接到“调节器I ”的“4”、“5”两端,用导线将“5”、“6”短接,使“调节器I ”成为P (比例)调节器。

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调节器I 的“7”端的输出,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3,使之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将DJK04中“调节器II ”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DJK08中的可调电阻13K 接到“调节器II ”的“8”、“9”两端,用导线将“9”、“10”短接,使“调节器II ”成为P (比例)调节器。

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调节器II 的“11”端,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3,使之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③调节器正、负限幅值的调整把“调节器I ”的“5”、“6”短接线去掉,将DJK08中的可调电容0.47uF 接入“5”、“6”两端,使调节器成为PI (比例积分)调节器,将“调节器I ”所有输入端的接地线去掉,将DJK04的给定输出端接到调节器I 的“3”端,当加+5V 的正给定电压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2,使之输出电压为-6V ,当调节器输入端加-5V 的负给定电压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1,使之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把“调节器II ”的“9”、“10”短接线去掉,将DJK08中的可调电容0.47uF 接入“9”、“10”两端,使调节器成为PI (比例积分)调节器,将“调节器II ”的所有输入端的接地线去掉,将DJK04的给定输出端接到调节器II 的“4”端。

当加+5V 的正给定电压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2,使之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当调节器输入端加-5V 的负给定电压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1,使调节器I 的输出正限幅为U ctmax 。

④电流反馈系数的整定直接将“给定”电压U g 接入DJK02-1移相控制电压U ct 的输入端,整流桥输出接电阻负载R ,负载电阻放在最大值,输出给定调到零。

按下启动按钮,从零增加给定,使输出电压升高,当U d =220V 时,减小负载的阻值,调节“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上的电流反馈电位器RP1,使得负载电流I d =l.3A 时,“2”端I f 的的电流反馈电压U fi =6V ,这时的电流反馈系数β= U fi /I d = 4.615V/A 。

⑤转速反馈系数的整定直接将“给定”电压U g 接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 ct 的输入端,“三相全控整流”电路接直流电动机负载,L d 用DJK02上的200mH ,输出给定调到零。

按下启动按钮,接通励磁电源,从零逐渐增加给定,使电机提速到n =150Orpm 时,调节“转速变换”上转速反馈电位器RP1,使得该转速时反馈电压U fn =-6V ,这时的转速反馈系数α=U fn /n =0.004V/(rpm)。

(四)系统调试 (1)开环电阻性负载ASR、AST接成1:1的比例调节器,断开反馈线,给定电位器从零慢慢增加,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波头是否整齐,有无缺相。

(2)开环电动机负载去掉电阻负载,接入电动机电枢,激磁绕组加入额定电压,发电机作为电动机负载,给定电位器置于零位,合上电源,逐渐增加给定电压,让电机转起来,稳态转速的高低,决定于给定电压的大小。

四、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要求,画出原理图。

2、记下每一步调试的结果,总结调试的步骤的方法。

3、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1)为什么鉴别电源的相序?如果相序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2)可控硅整流装置能否不接负载进行调试,为什么?(3)两个调节器的限幅值分别起什么作用?五、注意事项(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

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

(2)电机启动前,应先加上电动机的励磁,才能使电机启动。

在启动前必须将移相控制电压调到零,使整流输出电压为零,这时才可以逐渐加大给定电压,不能在开环或速度闭环时突加给定,否则会引起过大的启动电流,使过流保护动作,告警,跳闸。

(3)通电实验时,可先用电阻作为整流桥的负载,待确定电路能正常工作后,再换成电动机作为负载。

(4)在连接反馈信号时,给定信号的极性必须与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反,确保为负反馈,否则会造成失控。

(5)在完成电压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时,由于晶闸管整流输出的波形不仅有直流成分,同时还包含有大量的交流信号,所以在电压隔离器输出端必须要接电容进行滤波,否则系统必定会发生震荡。

(6)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不要超过额定值使用,转速也不要超过1.2倍的额定值。

以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或发生意外。

(7)DJK04与DJK02-1不共地,所以实验时须短接DJK04与DJK02-1的地。

实验二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机械特性和闭环有静差及无静差系统的静特性。

二、系统组成及所需挂件详见附录一。

二、实验内容1、系统调试参照实验一调试方法调试。

2、开环外特性的测定①DJK02-1控制电压Uct 由DJK04上的给定输出Ug直接接入,“三相全控整流”电路接电动机,Ld用DJK02上的200mH,直流发电机接负载电阻R,负载电阻放在最大值,输出给定调到零。

②按下启动按钮,先接通励磁电源,然后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给定”电压Ug,使电机启动升速,转速到达1200r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