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笔记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一、二要点概括(汉语言文学本科)《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革命和战争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
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传统的资本主义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人与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世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博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以理性为基石的西方哲学;博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费罗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总结而言,20世纪的欧美文学与以上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遍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界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次意识。
20世纪外国文学史小抄重点

20世纪世界文学一方面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文学包含诸多反传统的文学派别,主要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1.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主要文学流派之一。
“黑色”的含义是绝望、恐怖、残酷和痛苦,黑色幽默的作家强调世界的荒谬、混乱、神秘莫测以及人与环境的不协调,用喜剧的手法来处理不幸、痛苦和丑恶。
作品所引发的笑声是一种苦笑、惨笑、绝望的笑,主要代表作家是海勒,其代表作品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主人公尤索林。
2.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小说主人公是克莱特,小说着重描述了克莱特是如何由一个单纯的青年沦为杀人犯的过程,说明了造成这种悲剧人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繁荣和道德堕落的矛盾状态。
3.海明威的“冰山原理”:通过省略的方式,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最大限度的藏在形象之中,使之含而不露。
根据这一原理,海明威在创作中形成了简洁、清新的文体风格和结构。
在表现复杂的的思想感情时,常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手法等。
4.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通过桑提亚哥和鲨鱼的搏斗来展现人和自然的搏斗,象征精神是不能被打败的。
桑提亚哥名义上是普通的老渔夫,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他的“硬汉精神”。
5.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盛行于美国,其特点是作家退出小说,取消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
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伍尔夫飞《墙上的斑点》,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6.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叶芝和艾略特。
其中的诗人代表是叶芝和艾略特。
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是表现西方精神危机的一部史诗般的著作。
7.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儿子与情人》、《查特莱妇人的情人》和《虹》,作品中过多描写性爱,表现西方人在精神上的状态。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范文2篇)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范文2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范文2篇)》。
第一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读书笔记《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英国特雷.伊格尔顿著。
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一般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界的最新代表人物。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出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批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
本书的目录是:序,导言,1、英国文学的兴起,2、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3、结构主义与符号学,4、后结构主义,5、精神分析,结论:政治批评,参考书目,中外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本书确定本世纪文学理论变化发展的开端是在1917年,革命于俄国形式主义。
首先,伊格尔顿在导言中分析论证了文学是什么,通过对文学定义的假设分析及对相关价值判断标准的判定,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并不存在”。
伊格尔顿在书中为我们勾勒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三条主要脉络。
一条是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理论,一条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条是精神分析理论。
下面来分而述之:一、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海德格尔的方法一般被称为“诠释现象学”,以区别于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先验现象学”,因为它建立在历史解释问题而非意识先验问题的基础上。
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的天空下,沉思地综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是一个起统一作用的本质—传统,一切有效的作品都属于这一传统。
历史不是一个斗争、割裂和排斥的场所,而是一条连续的链,一条永远流动的河。
伊格尔顿认为,诠释学视历史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力图耐心地消除这一无止境的相互交流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但却导致了一个系统性的交流失败,即诠释学无法面对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人类历史的这一对话至少有半数时间乃是权势者对无权势者的对白,交流双方,比如男人和女人,很少处于平等地位。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笔记及习题正规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笔记及习题(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笔记及习题20世纪西方文学笔记绪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一、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的发展形态一部西方文学史,是西方人的自由精神的发展史。
西方文学精神的演进,大约主要经历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物三个发展阶段。
1857年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一次从新的认识角度和反映角度——亦即作者本人内心体验的角度,反映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没落和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20世纪初,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被物化,人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在心灵深处切实的感到了人是非人的悲哀。
人的内在情感被现实中的物的关系无情的取代了。
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变成了孤独冷漠、荒芜无序的物的天地。
20世纪西方作家用自己的全部创作表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人的本质并不只是异化成了某一种固定的物或仅仅是受某一种物的暴力的戕害。
在他们看来,“自我”丧失使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变成任何一种物的奴隶。
物变成了与人的本质和自由精神格格不入的“暴力”形式。
人的本质在当代被理解为是超自然和社会、超越理性和意义、超越悲剧和苦恼,去开拓无限物质与精神时空的绝对自由。
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原有的看待世界与人之间关系的视点的根本转变。
用现代人本主义取代了传统的人本主义。
2、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3、表现人独特的生存境遇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友谊基本特征。
4、20世纪西方文学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
表现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满和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西方作家在反映异化状况,并以非理性反抗异化,反抗现代文明,反抗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时,对人的非理性又常常表现出忧虑、恐惧甚至否定。
在这种危机意识和悲观情绪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作家们对人的处境及命运与前途的理性思考,依然有着更高意义上的追求。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第一章重点问题1.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ν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3.《变形记》的内容、艺术特点ν4.《饥饿艺术家》、《地洞》的内容ν5.《城堡》的朦胧性所代来的多解性6.卡夫卡小说的特征ν7.对卡夫卡的主要评价ν8.为什么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的奠基第二章重点问题1.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ν2.意识流的三层含义3.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ν4.对意识流小说定义的争论ν5.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6.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我弥留之际》等)、创作特点(评价)ν7.《喧哗与骚动》的内容、班吉叙事的意义8.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简况9.《尤利西斯》的内容、在结构上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对《尤利西斯》的评价第三章重点问题1.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萨特主要作品的内容ν3..“处境剧”(“处境小说”)的含义ν4.《恶心》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5.加缪主要作品的内容ν6.《局外人》、《鼠疫》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ν7.零度写作的含义第四章重点问题1.新小说的革命性、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2.娜塔丽•萨洛特的主要作品,“潜对话”的内涵3.米歇尔•布托尔的主要作品4.克洛德•西蒙的主要作品5. 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嫉妒》的内容、题目的双关含义、艺术特点第五章重点问题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2.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争论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4.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5.《百年孤独》的内容、孤独主题6.《百年孤独》的所反映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特点7.《百年孤独》的叙事特点。
欧美文学笔记整理

19世纪文学一、概述一、现实主义思潮的产生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持续到20世纪初期,波及法、英、俄、北欧、美国等地。
各国首部:法《红与黑》(1831)、《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钦差大臣》(1836)(名词解释)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既指以细节的真实为基础的文学描写方法,也是一种普遍的态度,它反对理想化,逃避主义以及其他一些浪漫主义特征,更清醒的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二、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英国进入了“维多利亚时代”,成为头号强国,法国成为第二经济强国,金钱成为衡量人们的唯一尺度。
2、科技和哲学的发展、观念的更新。
19世纪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主要成就有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
作家把科学的思维介入文学创作当中。
(理想、逻辑思维)巴尔扎克:法国社会将是一个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哲学对这一文学思潮的产生也起了推动作用。
3、自身发展的结果。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是对社会的反映和批判。
启蒙文学时期文学对社会的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心理描写的注重,对自然风景的描述等等。
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1、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
马克思称狄更斯等人是“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小说家。
”他指出:“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2、强烈的暴露性、批判性、改良性,多写社会中的丑和恶。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词有高尔基提出,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自考《外国文学史》第十一章笔记

第⼗⼀章 2.0世纪⽂学(三)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主义⽂学 ⽂学发展状况: ⼀、存在主义⽂学 术语解释 存在主义⽂学: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
它是现代派⽂学中声势、风靡全球的⼀种⽂学潮流。
2.存在主义⽂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
存在主义⽂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是痛苦的和⾃由选择”。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学的基本主题。
4.艺术上,第⼀:存在主义⽂学寓哲理于形象中。
第⼆:不拘⼀格地运⽤表现⼿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梅勒。
加缪的主要作品:《局外⼈》、《⿏疫》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局外⼈》的现代意识。
《局外⼈》是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创作的。
1.《局外⼈》是反映“荒谬世界荒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
局外⼈莫尔索对⼀切都表现出⼀副⽆所谓的⾯孔,说了许多⽆所谓的话,做了许多⽆所谓的事,萌⽣了许多⽆所谓的念头,但他始终处于⽭盾之中。
2.莫尔索那些介于“有所谓”和“⽆所谓”、“局内⼈”和“局外⼈”之间的表现,是⼀种在荒谬世界⽆可奈何的表现,也是对现实恶势⼒的揭露。
3.作者以“局外⼈”为题,正意反说,包含⾟辣的讽刺。
莫尔索荒谬⾔⾏和⼼理,说明他是消极地对抗荒谬社会的真正的局内⼈。
波伏⽡:(法国⼥作家)《⼥客》、《第⼆性》 ⼆、荒诞派戏剧 术语解释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
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得名。
(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 1.荒诞、抽象的主题。
2.⽀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贝克特。
三、新⼩说派:以物代⼈,创⽴纯粹写物的风格。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第一篇: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第一章古代文学1.2.3.4.5.6.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
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主要特点。
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基本内容。
怎样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应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论述:12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风格比较。
)7.8.9.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应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 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12.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2.3.4.5.6.7.1.2.3.4.5.6.7.8.9.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各自特征。
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名词解释:10“摩西五经”)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各自主要作品。
《罗兰之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什么是骑士文学?它对文学发展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城市文学和城市戏剧的基本特征。
但丁的《神曲》如何表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主要国家文学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成就。
彼得拉克如何为欧洲抒情诗开辟了新路?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它在欧洲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拉伯雷《巨人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呈现的新特征:① 作家们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巨大差别,意识到绝对逼真地再现历史是不可能与不必要的。
在普遍转向内省的文化与心理背景下,作家们更强调主体对世界的体验、发现与艺术表达,世界呈现为“我”所体验的那个东西。
作家们更关注心理的现实,体现出对现实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②在对心理真是的深刻挖掘成为一种普遍倾向的背景下,客观事物和外部事物的重要性降低了,除了能被上升到象征的高度以外,显然已让位于展示人物意识活动,或用作意识活动发生过程的背景。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趋势。
在不同国家一级处于不同具体环境与拥有不同文学观念的作家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又各不相同。
20 世纪法国文学的新特点:首先,从形式上,法国文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多卷本的“长河小说”。
其次,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再次, 20 世纪法国历史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异彩纷呈。
第四,由于 20 世纪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遂称为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的重要内容。
最后, 20 世纪的法国文学创作中还出现了明显的自传因素。
法国文学20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小说方面:一、长河小说,代表作价有罗曼罗兰《约翰。
克里斯多夫》,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二、心理小说,纪德《伪币制造者》三、社会小说,巴比塞《火线》,《光明》四、乡土小说,让·季奥诺、加布丽艾尔· 柯莱特、莫里斯·热纳伏瓦。
五、不完全属于现实主义流派,如圣埃克苏佩里《南方邮班》,《夜航》《小王子》,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
诗歌方面,主要是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纪尧姆· 阿波利奈尔进行形式创新。
散文诗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出现了克洛岱尔等散文诗人。
戏剧方面,克洛岱尔、季杜洛和阿努伊。
法朗士、纪德、巴比塞、莫洛亚、杜·加尔、阿拉贡、圣埃克苏佩里、马尔罗、杜拉斯等作家的主要作品答:法朗士:第一部长篇《希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
历史小说《黛依丝》。
四部曲《现代史话》。
《企鹅岛》《诸神渴了》。
纪德:《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日记体小说。
《伪币制造者》。
巴比塞《火线》《光明》。
莫洛亚《氛围》《幸福的本能》《天国大旅馆》《栗树下的晚餐》传记文学大师。
杜·加尔《蒂博一家》。
阿拉贡:小说《阿尼赛》。
《现实世界》为总题目的五部小说是:《巴塞尔的钟声》《富贵区》《双层车上的旅客》《奥雷利安》《共产党员》。
圣埃克苏佩里:《南方邮班》《夜航》《人的大地》《小王子》。
马尔罗:《征服者》《王家大道》《人的处境》《希望》。
杜拉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
莫里亚克的创作成就和“苔雷丝系列” 答:莫里亚克的作品:《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蝮蛇结》《热尼特里克斯》。
“苔雷丝”系列《苔雷丝·德斯盖鲁》《黑夜的终止》《苔雷丝在旅馆》《苔雷丝求医》。
莫里亚克的创作成就: 1、侧重描写资产阶级的家庭成员之间对财产的无情争夺,而这种争夺又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的。
2、作为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小说家,莫里亚克在着力解释人性中的恶的同时,也表现了神恩对这些罪人们的感召。
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在沉沦的欲望与渴求神恩的感情升华之间苦苦挣扎。
3、莫里亚克的小说几乎都以波尔多地区为背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4、莫里亚克继承并发展了拉辛的心理描写艺术,尤其擅长描写扭曲的、变态的心理。
罗曼罗兰的创作成就答:罗曼罗兰早期创作了一组“信仰悲剧” ,包括《圣路易》《艾尔特》《理性的胜利》,以及一组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 ,包括《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
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最重要的作品是十卷本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了《欣悦的灵魂》长篇小说《约翰。
克里斯朵夫》的主人公形象的特点、作品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答:①小说塑造的克里斯朵夫的形象是一个集道德理想、行动热情和英雄精神于一身的新人形象。
小说描写了这位德国音乐家与法国诗人奥里维的友谊,以及与意大利女子葛拉齐亚的爱情,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一个理想:把德国的“行动的力量”、法国的“理性精神”以及意大利的“美”三者结合起来,就能造就一种完美的人性。
②作品蕴含着作者对欧洲大陆上两个主要的民族——德意志和法兰西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美好的欧洲的希望和理想。
③本篇小说是一部音乐小说,整个小说仿佛一部宏大的交响曲,不仅描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场面,而且还不断出现对人生哲理的深入阐发,对人生情感的细腻体会。
小说的语言充满哲理性、抒情性,作品中到处都能感受到音乐的气氛,这与作者本人有着深厚的音乐修养是分不开的。
英国文学三位“爱德华时代的作家”的创作成就答:威尔斯:主要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城市下层人们生活的社会讽刺小说,包括《爱情与鲁维轩先生》《吉普斯》《托诺—邦盖》和《波里先生传》,另一类是充满离奇幻想色彩的“科学传奇” ,如《时间机器》《莫洛医生的岛屿》《隐身人》《星际战争》。
贝内特:以描写英国工业小城镇的市民生活而闻名,有“五镇”小说家之誉,第一部小说《北方人》,著名代表作《老妇人的故事》,高尔斯华绥:《福赛特世家》包括三部小说及两部插曲,即《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人的暮秋》(插曲)、《骑虎》、《觉醒》(插曲)、《出租》。
高尔斯华绥指出:小说的基本主题是表现对财产的占有欲与对艺术的美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揭露私有财产对人的感情的腐蚀作用。
吉卜林、毛姆、赫胥黎、奥维尔、戈尔丁、艾丽丝· 默克多、福尔斯、多丽丝· 莱辛的主要作品答:吉卜林:《丛林故事》《丛林故事续集》《勇敢的船长》《黑羊咩咩》《日常作品》《吉姆》。
毛姆:《人生的枷锁》自传色彩。
《月亮和六便士》《刀锋》。
赫胥黎:《奇妙的世界》《加沙的盲人》《永恒的哲学》《天才与女神》。
奥威尔:《游上来吸口气》《在缅甸的日子》《向卡德罗尼亚致敬》《动物庄园》《1984》。
戈尔丁:《蝇王》《继承者》。
艾丽丝·默多克:《在网下》《逃离巫师》《钟》《砍掉的头》《黑王子》。
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
“奥登一代”诗人答: 20 世纪 30 年代的英国诗坛出现了以奥登为代表的年轻的“奥登一代”诗人。
他们用诗歌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在青年中影响较大。
主要代表作家是奥登、路易士、斯蒂芬·斯本德和路易士· 麦克尼斯等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年青诗人。
高尔斯华绥的《福赛特世家》三部曲及其基本主题:高尔斯华绥的《福赛特世家》三部曲包括三部小说及两部插曲,即《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人的暮秋》,《骑虎》,《觉醒》和《出租》。
高尔斯华绥说,小说的基本主题是表现对财产的占有欲与对艺术的美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揭露私有财产对人的感情的腐蚀作用。
福斯特的印度题材作品和他的《小说面面观》:《天使不干涉租的地方》、《一间可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印度之行》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优美的抒情笔调、含义深刻的象征手法,表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骄横跋扈与仗势欺人,反映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和印度人民之间难以化解的种族矛盾。
福斯特的文学评论著作《小说面面观》,对小说创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和论述,是当代西方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构成与鉴赏方面的重要论著。
“愤怒的青年”作家群答: 50 年代,英国文坛上又有一批青年作家崛起。
他们在二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以“愤怒”和“不满”作为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表达了对社会普遍的愤懑情绪以及对命运无能为力的失落感,擅长塑造具有“愤怒“气质的反英雄形象。
这批青年作家被称之为“愤怒的青年”。
命名来自作家莱利·艾伦·保罗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作家们在大战之后普遍感到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对现实感到失望,对未来缺乏希望。
在愤怒心情的驱使下,他们用笔向社会进行抗议。
代表作家有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金斯利·艾米斯《幸运的吉姆》、约翰·维恩。
从艺术上看,愤怒的青年作家群体继承和发扬了英国文学的写实传统,并出色的运用讽刺艺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社会环境的可笑,人物命运的可悲,生活的庸俗和人们前途的黯淡,其作品一般具有活泼生动、嬉笑怒骂的语言风格。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的结构特点:这部小说以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剪裁方法,展现了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知识女性求索生命意义思考完美的两性关系的人生历程,浓缩了现代女性质问生命真谛的浮士德式追求。
这部最品的主人公是女作家安娜,她用四本不同颜色的笔记记录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黑色笔记是关于安娜在非洲生活的记录;红色的笔记讲述了她由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到后来因失望而退出共产党的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试图写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蓝色的笔记是她不同心理状态的描述、相应的心理分析和治疗的记录。
而“金色笔记”则是前面四部笔记在形式上的交汇。
劳伦斯的主要作品和他的创作的两大基本主题;小说《虹》中的“虹”的意象和作品的主题: 1、劳伦斯的主要作品有《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2、劳伦斯创作的两大主题是:对机械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对两性关系的探索。
3、在劳伦斯看来,虹的这端是我们的尘欲世界,那端是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一个完美的婚姻就是一座虹,可以带领世俗男女跨越混乱的尘世,到达更高的境界,以感受生命的真正源泉和人与万物之间的神圣纽带。
缺乏和谐的婚姻,自私封闭的两性关系,永远不可能超越尘世。
从这一点上来看,虹显示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只是他弘扬的不是广义的基督教,而是自然及生命力。
德语文学托马斯·曼,亨利希·曼,黑塞,雷马克,布莱希特,格拉斯,茨威格,伯尔等作家的创作实绩: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约瑟夫四部曲》包括《雅各的故事》《年轻的约瑟夫》《约瑟夫在埃及》《赡养者约瑟夫》。
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臣仆》《穷人》《首脑》。
黑塞《玻璃球游戏》《彼得·卡门青德》《荒原狼》。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凯旋门》。
布莱希特《三分钱的歌剧》《卡拉尔大娘的枪》《第三帝国的恐惧和灾难》《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格拉斯《铁皮鼓》《猫与鼠》《非人的岁月》统称为“但泽三部曲” 。
茨威格《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罗曼罗兰》《精神疗法》《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焦躁的心》《象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