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缩合反应

合集下载

第五章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第五章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第五章缩合聚合⽣产⼯艺第五章缩合聚合⽣产⼯艺5.1 概述含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经缩合反应析出⼩分⼦化合物⽣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为缩聚反应。

单体分⼦中所含有的反应性官能团数⽬等于或⼤于2时,⽅可能经缩聚反应⽣成聚合物。

线型缩聚物:发⽣缩聚反应的单体所含反应性官能团数全部为2体型缩聚物:部分单体含有的反应性官能团数⼤于2 b超⽀化聚合物的概念ABx(X≥2) 型的单体的缩聚反应⽣成可溶性的⾼度⽀化的聚合物。

这种聚合物不是完美的树枝状⼤分⼦,⽽是结构有缺陷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称为超⽀化聚合物。

超⽀化聚合物的特点结构⾼度⽀化;分⼦内带有⼤量官能团;分⼦内存在三种类型的单元;较低的粘度;良好的溶解性超⽀化聚合物的合成缩聚反应:官能团A和B可通过某种⽅式活化;活化后的A和B之间可相互反应,但⾃⾝之间不会反应;官能团A和B的反应活性不随反应进⾏⽽变化;分⼦内不会发⽣环化反应?加成聚合开环聚合:从环状化合物出发来制备超⽀化聚合物。

环状单体本⾝没有⽀化点,⽀化点是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

可以认为它是⼀种潜在的ABx型单体。

⾃缩合⼄烯基聚合超⽀化聚合物的应⽤⾼分⼦催化剂;光学材料;药物缓释剂;加⼯助剂;分⼦⾃组装;液晶;⼤分⼦引发剂和交联剂线型缩聚物:主要⽤作热塑性塑料、合成纤维、涂料与粘合剂等。

⼀次合成的,即直接⽣产⾼分⼦量合成树脂。

体型缩聚物:热固性塑料、热固性涂料以及热固性粘合剂的主要成分。

少数品种具有松散交联结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则可⽤作合成橡胶如聚硫橡胶、硅橡胶等。

不熔不溶的⼤分⼦,仅可在加⼯应⽤过程中最终形成,即在热固性塑料制品成型过程中,涂料进⾏涂装以后以及粘合剂粘结施⼯以后,通过固体交联过程⽽形成5.2 线型⾼分⼦量缩聚物的⽣产⼯艺5.2.1 线型缩聚物主要类别及其合成反应⼯业⽣产中利⽤缩聚⽣产的线型⾼分⼦量缩聚物主要有以下⼏种。

聚酯类包括聚对苯⼆甲酸⼄⼆醇酯(PET)、聚对苯⼆甲酸丁⼆醇酯(PBT)、双酚A型聚碳酸酯(PC)聚酰胺类包括聚酰胺(尼龙)-66、聚酰胺-610、聚酰胺-1010、聚酰胺-6等。

第五章缩合反应

第五章缩合反应

O CH3 CH2N(CH3)2
70%
O
(H3C)2NH2C
CH3
30%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机制:
HCHO + R2NH
OH H-C-H
NR2
CH2COR' SN2
CH2COR' H-C-H + OH
NR2
应用范围:
1、含有活泼氢原子部分
(1)几乎任何含有—COCH— 原子团的化合物
(2)酸,尤其是乙酰乙酸和丙二酸类 (3)上述酸的酯类 (4)酚类 (5)硝基烷、炔类、吲哚,α—甲基吡啶
CH=CHCHO
C6H5CHO
+ CH3COC6H5
NaOH/H2O/EtOH 15~30℃
C6H5
H
C=C
H
COC6H5
若两个碳原子上都有α—活泼氢,则可能得到 两个不同的产物:
CHO + CH3COCH2C2H5
1-位缩合 OH
CH=CHCOCH2C2H5
3-位缩合 OH
CH3COC=CHC6H5 C2H5
C6H5CHO + C6H5CHClCO2C2H5
C6H5
Cl C6H5
C— — C
HO
CO2C2H5
C6H5
C6H5
C— — C
H O CO2C2H5
关环反应有利于生成酯基官能团和β—碳原子上较大基团呈
反式的立体异构。
第七节 Wittig 反应
[(C6H5)3P— CH2]Br + C4H9Li (C6H5)2C=O + (C6H5)3P=CH2
常用的催化剂:硫酸、盐酸等。
平衡常数为:
K= [RCOOR'][H2O] [RCOOH][R'OH]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五章 缩合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五章 缩合反应
NaOH
(CH3)2CHCH2 CH C COCH3 H
含α -活 泼氢的醛、 酮的交错缩合
H2O 30
(CH3)2CHCH2 CH
C COCH3 H
甲醛与含α -活泼氢 的醛、酮交错缩合
(CH3)2C CHO + H C H H
O
K2CO3 14 ~ 20
(CH3)2C
CHO (50%)
CH2OH
COOR
Na
+ X
NaX
第四节 其他缩合 达参反应
1.催化剂
2.α -卤代酸酯的结构 3.羰基化合物的结构
第四节 其他缩合 达参反应
i C4H9
CH3COCl/AlCl3 20 ,3~3.5h
CH3 i C4H9 C O
(95%)
CH3 i C4H9 C O C H COOCH(CH3)2 NaOH/H2O i C4H9
O
H + C2H5O
CH3 C
OC6H5+ H
H (2) HCl O (1)NaNH2 CH3 C C COOC2H5
(2)H
C
OC2H5 (1) EtONa, COOC2H5 回流10h 85 ~ 90 C O C6 H5CH C O H
OC2H5 C O
O C COOC2H5 + C6H5OH
C6H5
反应机 理
O H OO H H RCH2 C C COOC2H5 + C2H5O (1)C H ONa RCH2 C C COOC2H5 + C2H5OH 2 5 RCH2 C OC2H RCH2 C RC COOC2H5+C2H5OH R5 + H C COOC2H5

第五章缩合反应

第五章缩合反应

1. 含α–活泼氢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

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①反应物结构。
只含一个α -H醛进行自身缩合时,得到单一的β -羟基醛加成 产物。含二个以上α -H醛进行自身缩合时,得α ,β -不饱和醛
稀碱溶液和 较低温度下
酸催化或 高温度下
1. 含α–活泼氢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

酮分子间的自身缩合,反应活性低,缩 合的速度慢,平衡偏向左边



第一节 醛酮化合物之间的缩合
一、自身缩合
1. 含α–活泼氢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羟醛缩合反应(Aldol Condensation) 含α–活泼氢的醛或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β–羟基醛或酮, 或经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的反应
1. 含α–活泼氢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

反应机理
碱作催化剂
Perkin反应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三、雷福尔马茨基反应 (Reformatsky)
醛或酮与α -卤代酸酯和锌在惰性溶剂中反应,经水解后 得到β –羟基酸酯(或脱水得α ,β -不饱和酸酯)的反应 叫Reformatsky反应。其通式为:
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1、反应物结构
①α–卤代酸酯的结构。α–溴代酸酯使用最多。
①亚甲基组分的结构 乙酰乙酸及其酯、丙二酸及其酯、丙二腈、 丙二酰胺、苄酮、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等。 ②羰基组分的结构 芳醛和脂肪醛均可顺利地进行反应,其中芳醛
的收率高一些。
酮类如 何反应?
1.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①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有:醋酸铵、吡啶、丁胺、哌啶、甘氨酸、氨-乙醇、 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并可使用微波加速反应 若用TiCl4-吡啶作催化剂,则用于位阻较大的酮类化合物,收率较 高。

第5章 缩合反应分解

第5章 缩合反应分解

O
H+
R CH CH2 + H C H H2O
OH R CH CH2 CH2OH
5.9 安息香缩合反应
两分子苯甲醛在热的氰化钾或氰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通过 缩合反应生成α-羟基酮的反应,称为安息香缩合,也称苯偶 姻反应。
CHO
2
NaCN,EtOH
C CH O OH
α-萘满酮是生产选矿阻浮剂和杀虫剂的重要中间体,以 苯甲醛为原料,通过Stobbe 反应进行合成。
(CH2COOEt)2
CHO
EtONa
COOEt CH=CCH2COO-
H+,Δ
-CO2
CH=CHCH2COOH H2,Pd/C
H+
CH2CH2CH2COOH
O
5.6.3 Darzens反应
醛、酮与α-卤代羧酸酯在强碱的作用下,缩合生成α,β环氧羧酸酯的反应。
COCOOEt -CO
COOEt
5.4.2 酯酮缩合
O
COOEt
CH3 C CH3 + COOEt
EtONa
O CH3 C CH2 COCOOEt
O + HCOOEt NaH
O CHO
5.5 Mannich 反应
含活泼α-H的化合物(如醛、酮、酸、酯、酚、炔类化合 物、杂环化合物等)与醛(如甲醛)在酸的催化下,与伯、仲 胺反应,α-H被氨甲基取代生成氨甲基化衍生物的反应 称为Mannich 反应,或氨甲基化反应,氨甲基化衍生物被 称为Mannich 碱。
R
X
C O + H2C
R'
Y
有机碱
-H2O
R
X
CC
R'

缩合反应

缩合反应

应用:合成稠环,如甾类,萜类化合物
27
2. 不饱和烃的-羟烷基化反应(Prins反应)
28
Mechanism
29
30
应用: A: 制备1,3二醇
HCOOH + HCHO
OCHO OCHO H2O
OH OH
B: 制备1,3二氧六环
酸性树脂 + HCHO
O
31
3. 安息香缩合(Benzoin Condensation)
2
第一节 -羟烷基、卤烷基、氨烷基化反应
一、-羟烷基化反应
➢ 羰基位碳原子的-羟烷基化反应(羟醛缩合) ➢ 不饱和烃的-羟烷基化反应(Prins反应) ➢ 芳醛的-羟烷基化反应(安息香缩合) ➢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羟烷基化反应
3
1. 羟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
65
1.芳烃的β-羟烷基化 在Lewis酸催化下,芳烃与环氧乙烷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 生成-芳基乙醇的反应。
66
2.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羟烷基化
H2C(COOC2H5)2 EtONa CH(COOC2H5)2
CH2 CH2
COOC2H5
O /EtOH HC COOC2H5
CH2CH2OH
Michael 受电体:,-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 ,-烯醛类、,-烯酮类、,-炔酮类、 ,-烯腈类、,-烯酯类、,-烯酰胺 类、杂环,-烯烃、,-不饱和硝基化 合物等。
70
Mechanism:
O
O
Base
RCH2EWG
RCHEWG
OH
R EWG
O
R EWG
定义:含有-活泼氢的醛或酮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自 身缩合,或与另一分子的醛或酮发生缩合,生成-羟基 醛或酮类化合物的反应。

缩合反应

缩合反应

6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一般指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分子形成较大的分子的反应,此外缩合反应也可以发生在分子内。

缩合过程常伴有小分子消除。

通过缩合反应可以形成碳碳键、碳杂键,进而达到增碳、引入官能团以及成环等目的,在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内容主要为含活泼氢化合物(醛、酮和酯)之间的缩合反应。

6.1alpha-羟烷化、alpha-卤烷化和alpha-氨(胺)烷化反应指在底物分子的某位置引入alpha-羟烷基、alpha-卤烷基和alpha-氨烷基的反应。

alpha是指羟基(卤素和氨(胺)基)直接与引入的烷基的碳相连。

6.1.1alpha-羟烷化(1)羰基alpha碳的alpha-羟烷化(羟醛缩合)具活泼氢的醛(酮)在碱(或酸)的催化下,自身或交叉缩合,生成beta-羟基醛或酮的反应。

最初是因为烯醇负离子对一个醛(aldehyde)加成得到醇(alcohol)而得名(aldol)。

反应机理为烯醇(负离子)对羰基的亲核加成。

①具活泼氢的醛或酮的自身缩合反应可以是碱催化的。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生成的beta-羟基醛或酮可以发生消除而生成烯,如丁醛的羟醛缩合反应。

也可以用酸催化,比如硫酸、盐酸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

碱能催化的原因在于碱可以夺取底物的质子,使其形成烯醇负离子;酸能催化的原因在于酸既能质子化羰基,使之更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也能帮助烯醇式的形成,又能催化脱水。

对称酮缩合产物单一。

对于不对称酮,不论碱催化或酸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含氢较多的alpha碳原子上,得到beta羟基酮或其脱水物。

②芳醛与具活泼氢的醛或酮的缩合芳醛与具活泼氢的醛或酮的缩合可生成b羟基芳丙醛(酮),并进一步消除生成更稳定的芳丙烯醛(酮),即Claisen-Schmidt反应。

消除产物以反式构型为主,如苯甲醛与苯乙酮的缩合。

这与过渡态的稳定性有关(反式共平面消除)。

芳醛与两个alpha位都含活泼氢的酮反应时,酸催化倾向于在含氢较少的位置缩合,碱催化与此相反。

缩合反应——精选推荐

缩合反应——精选推荐

缩合反应第五章缩合技术本章教学设计⼯作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及本课程的实训,完成以下三个⽅⾯的⼯作任务:1. 围绕典型药品⽣产过程,会采⽤醛酮缩合法⽣产羧酸酯类产品;2. 利⽤氨甲基化技术⽣产医药中间体;3.会利⽤缩合反应技术进⾏β–苯丙烯酸、β–羟基酸酯、α,β–不饱和酸酯产品的⽣产。

学习⽬标1.掌握醛、酮化合物之间发⽣缩合反应的类型、⾃⾝缩合、交错缩合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

2.掌握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亚甲基化反应(Knoevenagel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3.掌握Perkin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4.掌握Reformatsky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5.熟悉酯缩合反应的类型,掌握酯—酯缩合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酯缩合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学时安排课堂教学8学时现场教学4学时实训项⽬项⽬⼀:苯妥英钠的制备(安息⾹缩合)项⽬⼆:维⽣素B6中间体的制备(克莱森缩合的操作)学习⽬标1.掌握缩合技术的概念、常见的重要缩合反应的类型;2.掌握醛、酮化合物之间发⽣缩合反应的类型、⾃⾝缩合、交错缩合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

第五章缩合技术第⼀节醛酮化合物之间的缩合☆⼀、羟醛缩合具有活性α–氢的醛或酮在酸或碱催化作⽤下⽣成β-羟基醛(或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其通式表⽰如下:1.同分⼦醛、酮⾃⾝缩合(1)反应历程RC H 2CR/OBRC HCR/OHBBHBRC H 2 C C H C R/OR/RO RC H 2 C C H C R/OHR/RO在羟醛缩合反应中,转变成碳负离⼦的醛或酮称为亚甲基组分;提供羰基的醛或酮称为羰基组分。

含α–活泼氢的酮分⼦间的⾃⾝缩合,因其反应活性低,加成过程中和产物的空间位阻⼤,所以其⾃⾝缩合的速度慢,平衡偏向左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香醛与酸酐在同酸酐相应的酸的羧酸钠盐、钾盐 (或叔胺)的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β–芳丙烯酸 类化合物的反应称为Perkin反应。
通式
2.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 反应物结构对结果影响较大
①芳醛的结构。
芳醛连有吸电子基活性增加,连接的吸电子愈多,活性越强, 反应越易进行,并可获得较高收率;
3. 芳醛与含α–活泼氢的醛、酮的交错缩合 Claisen–Schimidt缩合
在操作中,常采取下列措施:
先将等摩尔的芳醛与另一种醛或酮混合均匀,然后均 匀地滴加到碱的水溶液中;
或先将芳醛与碱的水溶液混合后,再慢慢加入另一种 醛或酮。并控制在低温(0~6℃)下反应。
3. Claisen–Schimidt缩合
金属镁,会引起卤代酸酯的自身缩合,但其活性比锌大, 常用于一些有机锌化合物难以完成的反应
②溶剂。缩合过程需无水操作。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二甲 苯、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甲氧基甲(乙)烷,二 甲基亚砜等。
③温度及其它。由于本反应一般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所以适 宜温度为90~105℃。反应可一步完成,也可以分两步完成。 如果先将α–卤代酸酯与锌粉作用,形成锌试剂后再与羰基化 合物反应,可以避免羰基化合物被锌粉还原的副反应,提高 收率。
3.应用
Darzens反应的结果主要是得到α,β–环氧酸酯。α,β–环 氧酸酯是极其重要的有机合成、药物合成中间体,可 经水解、脱羧,转化成比原反应物醛或酮多一个碳原
子的醛或酮。例如:
第三节 酯缩合反应
概念
酯与含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在醇钠等碱性催化 剂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脱去一分子醇得到β–羰基化 合物的反应叫酯缩合反应。又称Claisen缩合。 含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通常有:酯、酮、腈等。其 中酯类与酯类的缩合应用广泛,较为重要。
: 酸酯。具体过程如下
2.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 反应物的结构对结果影响较大。
①羰基化合物的结构
脂肪醛的收率不高,其它芳香醛、脂肪酮、脂环酮以及α,β-不饱和酮等均可顺 利进行反应。
②α–卤代酸酯的结构。
催化剂 本反应常用的催化剂醇钠、醇钾、氨基钠和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等。醇钠最常
用,叔丁醇钾效果最好。对于活性差的反应物常用叔丁醇钾和氨基钠。
催化剂 催化剂除使用碱金属氰化物外,镁、钡、 汞的氰化物也可以使用。VB1作为一种辅酶也可催化 该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
二、交错缩合
加料次 序
1.含α–活泼氢的醛、酮的交错缩合
反应物活性差别大时,在碱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缩合,控制条件 得单一产物。
醛为羰 基部分
二元醛酮可发生分子内缩合形成环状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 Robinson环化反应。
Mannich反应产物经加热消除胺后,生成α,β–不饱和酮,催化氢 化还原,制得比反应物酮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
氢解反应
Mannich碱或其盐酸盐在活性镍催化下可进行氢解,从而制得比 原反应物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
置换反应
Mannich碱可被强的亲核试剂置换,如将吲哚的Mannich碱用氰 化钠处理,再经水解可制得植物生长素β–吲哚乙酸。
反应条件
①催化剂 常使用与羧酸酐相应的羧酸钠盐或钾盐。钾盐好于钠盐。
②温度及其它 羧酸酐是活性较低的亚甲基化合物,而催化剂羧酸盐又是弱
碱,所以Perkin反应的温度一般要求较高(150~200℃)。但是反 应温度太高,又可能发生脱羧和消除副反应,生成烯烃。
Perkin反应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三、雷福尔马茨基反应 (Reformatsky)
四、Mannich反应
概念
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与甲醛(或其它醛)和胺缩合,
生成氨甲基衍生物的反应称Mannich反应,亦称α–氨烷
基化反应。
通式
1.反应机理
酸催化下的反应过程
碱催化下的反应过程
2.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结构
①活泼氢化合物 可以是:醛、酮、酸、酯、腈、硝基烷、炔、酚类以及某些杂环化
连有给电子基时,活性降低,反应速度减慢,收率降低。 芳基丙烯醛(ArCH=CHCHO)也能进行反应,脂肪醛则不能反
应。
②酸酐的结构
酸酐具有两个以上α–活泼氢时,其产物均是α,β–不饱和 羧酸。
高级酸酐的制备困难,可采用该羧酸和其他酸酐代替, 首先形成混和酸酐,再进行缩合
2.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第二节、醛、酮与羧酸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缩合
一、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亚甲基化反应(Knoevenagel
反应)
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在弱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脱质子以碳负离 子亲核试剂的形式与与醛或酮的羰基发生羟醛型缩合,脱水得到 α,β-不饱和化合物.
1.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结构 包括亚甲基及羰基组分的结构
碱的浓度太小,反应速度慢; 浓度太大或碱的用量太多,容易引起副反应。
2.芳醛自身缩合(安息香缩合)
芳醛在含水乙醇中,以氰化钠或氰化钾作催化剂,加 热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羟基酮。
2.芳醛自身缩合
反应机理
2.芳醛自身缩合
影响因素
反应物结构 苯甲醛、某些具有烷基、烷氧基、羟 基等释电子基的芳醛,易反应。
2. 甲醛与含α–活泼氢的醛、酮缩合
概念
甲醛在碱 [ NaOH、Ca(OH)2、K2CO3、NaHCO3、R3N等] 催化下,可 与含α–活泼氢的醛、酮进行缩合,在醛、酮的α–碳原子上引入羟甲基。 此反应称为Tollens缩合,也叫做羟甲基化反应。
2. 甲醛与含α–活泼氢的醛、酮缩合
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和Cannizzaro反应同时发生,是制备多羟基 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芳醛与含α–活泼氢的对称酮缩合 既可以得到单缩合产物,
又可得到双缩合产物。 当使用过量酮反应时,主要得单缩合产物; 当芳醛过量时,则主要得双缩合产物
3. Claisen–Schimidt缩合
芳醛与不对称酮缩合,而不对称酮中两个α–碳原子上 都有氢,酸或碱催化缩合产物不同。
芳二醛、不含α–活泼氢的芳酮以及杂环芳酮也可发生类似的缩合。
合物等,酮的反应应用较为广泛。若有两个或多个活泼氢时,氢可 能会逐步被氨甲基所取代。
②胺的结构 Mannich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原料比和反应条件 一般用碱性强的脂肪胺 当胺的碱性很强时,可利用它的盐酸盐。 不同种类的胺对反应产物也有影响。
③醛的结构 除主要使用甲醛或三(多)聚甲醛为试剂外,其他活性大的脂肪醛 (如乙醛、丁醛、丁二醛、戊二醛等)、芳香醛(如苯甲醛、糠醛
醛或酮与α-卤代酸酯和锌在惰性溶剂中反应,经水解后 得到β–羟基酸酯(或脱水得α,β-不饱和酸酯)的反应 叫Reformatsky反应。其通式为:
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1、反应物结构
①α–卤代酸酯的结构。α–溴代酸酯使用最多。
②羰基化合物的结构。
2、反应条件
①催化剂。除锌试剂外,还可用金属镁、锂、铝等 试剂。使用金属锌粉时必须活化。活化方法:用20%的盐 酸处理,再用丙酮、乙醚洗涤,真空干燥而得。
酮分子间的自身缩合,反应活性低,缩 合的速度慢,平衡偏向左边
若是不对称酮,不论是酸或碱催化,反 应主要发生在取代基较少的羰基α位碳原 子上,得β–羟基酮或其脱水产物
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②催化剂
: 弱碱 Na3PO4、NaOAc、Na2CO3、K2CO3、NaHCO3等; : 强碱 如NaOH、KOH、NaOEt、NaH、NaNH2等。
。 等)亦可使用,但反应活性比甲醛小
2.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催化剂 胺(氨)常为盐酸盐。酸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催化作用;二是解聚作用;三是稳定作用 某些对盐酸不稳定的杂环化合物(如吲哚在冷的盐酸
中就可以发生二聚或三聚化反应)进行Mannich反应时, 可用醋酸作催化剂。如:
3.应用
消除反应
第五章 缩合反应 6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缩合反应的概念、常见的重要缩合反应的类型; 掌握醛、酮化合物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的类型、自身缩合、交错缩
合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掌握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亚甲基化反应(Knoevenagel反应)的主要影
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了解Perkin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了解Darzens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
可得到环状化合物。
O
O
Br
()
Zn/Et2AlCl/THF
O n CHO 35 ,4h
O
(35~68%)
( )n
HO
3.应用
在醛或酮的羰基上引入一个含取代基的二碳侧链。制得比原来的 醛或酮多两个碳原子的醛。
3.应用
酰氯、腈类、烯胺等均可与α-卤代酸酯缩合分别生成β-酮酸酯、 内酰胺等
O OO
3.应用
制备β–羟基酸酯和α,β–不饱和酸酯
CH3CHO BrZnCH2COOC2H5 PhCHO BrZnCH2COOC2H5 Et2O
OH
Et2O
H2O /H CH3CHCH2COOC2H5
OH
H2O /H PhCHCH2COOC2H5
PhCH CHCOOC2H5 (心可定中间体)
具有α-卤代酸酯结构单元的醛、酮,经分子内的Reformatsky反应
高。
②溶剂
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共沸脱水,促使反应向右边移动来提高收率;又可以防止含活性
亚甲基的酯类等反应物的水解。
2.应用
制备α,β–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α,β–不饱和腈和硝 基化合物等
使用弱碱性的,避免羟醛型缩合副反应,在药物及其中间体合 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Perkin反应
概念
1.同酯缩合
反应机理
在乙醇钠的作用下,酯首先形成碳负离子,该碳负离子向另 一酯分子的羰基碳原子进行亲核进攻,得到初始加成物,该加成 物消除烷氧基负离子,生成β–酮酸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