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试题3答案
网课博弈论考试题及答案

网课博弈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博弈论中,两个参与者的博弈被称为()。
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多人博弈D. 双人博弈答案:D2. 在博弈论中,参与者在决策时不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决策,这种博弈被称为()。
A. 合作博弈B. 非合作博弈C. 完全信息博弈D. 不完全信息博弈答案:B3. 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是由哪位数学家提出的?()A. 冯·诺依曼B. 约翰·纳什C. 约翰·冯·诺依曼D. 约翰·纳什·冯·诺依曼答案:B4.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参与者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这种博弈被称为()。
A. 独立博弈B. 完全信息博弈C. 不完全信息博弈D. 零和博弈答案:A5.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参与者的收益增加,另一个参与者的收益也会增加,这种博弈被称为()。
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合作博弈D. 竞争博弈答案:B6.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
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合作博弈D. 完全信息博弈答案:B7.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的收益矩阵是对称的,这种博弈被称为()。
A. 对称博弈B. 不对称博弈C. 完全信息博弈D. 不完全信息博弈答案:A8.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在决策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收益矩阵,这种博弈被称为()。
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零和博弈D. 非零和博弈答案:B9.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在决策时能够观察到其他参与者的行动,这种博弈被称为()。
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静态博弈D. 动态博弈答案:A10.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在决策时不能观察到其他参与者的行动,这种博弈被称为()。
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静态博弈D. 动态博弈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博弈论中,以下哪些是博弈的类型?()A. 零和博弈B. 非零和博弈C. 合作博弈D. 非合作博弈答案:ABCD12.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些是博弈的分类方式?()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静态博弈D. 动态博弈答案:ABCD13. 博弈论中,以下哪些是博弈的策略形式?()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纳什均衡D. 支配策略答案:ABD14.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些是博弈的结果?()A. 纳什均衡B. 帕累托最优C. 核心D. 优势策略均衡答案:ABCD15. 博弈论中,以下哪些是博弈的参与者?()A. 玩家B. 参与者C. 策略D. 收益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是指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下,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收益。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博弈论中,参与者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这种博弈被称为: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零和博弈D. 非零和博弈答案:B2.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A. 所有参与者都获得最大收益的状态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能获得更大收益的状态C. 没有参与者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大收益的状态D. 所有参与者都获得相同收益的状态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策略类型?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随机策略D. 确定性策略答案:D4.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指的是:A. 参与者合作可以获得最优结果B. 参与者背叛可以获得最优结果C. 参与者合作可以获得次优结果,但背叛可以获得最优结果D. 参与者背叛可以获得次优结果,但合作可以获得最优结果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A. 参与者B. 策略C. 收益D. 概率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博弈论是研究具有冲突和合作特征的决策者之间互动的数学理论。
在实际生活中,博弈论的一个例子是拍卖。
在拍卖中,买家(参与者)需要决定出价(策略)以赢得商品(收益),同时考虑其他买家的出价策略。
2. 描述纳什均衡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它在博弈论中如此重要。
答案:纳什均衡是指在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并且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时,没有参与者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预测参与者行为的方法,即在均衡状态下,参与者没有动机去改变他们的策略。
3. 什么是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都完全知道博弈的结构和其他参与者的收益函数。
而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对博弈的结构或其它参与者的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
大学博弈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博弈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博弈论中,非合作博弈是指:A. 参与者之间可以达成协议B. 参与者之间不能达成协议C. 参与者之间必须达成协议D. 参与者之间只能通过合作达到目标答案:B2.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种情况,即:A. 所有参与者都处于最优策略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处于非最优策略C. 所有参与者都处于非最优策略D.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可以单方面改变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结果答案:A3. 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个参与者都选择合作,那么:A. 他们都将获得最大收益B. 他们都将获得最小收益C. 他们都将获得中等收益D. 他们中的一个将获得最大收益,另一个获得最小收益答案:C4. 零和博弈是指:A. 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等于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B. 参与者的总收益为零C. 参与者的总损失为零D. 参与者的总收益和总损失相等答案:B5. 在博弈论中,策略是指:A. 参与者的行动计划B. 参与者的收益C. 参与者的损失D. 参与者的支付结构答案:A6. 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是指:A. 参与者随机选择策略B. 参与者总是选择相同的策略C. 参与者的策略是固定的D. 参与者的策略是预先确定的答案:A7. 博弈论中的“支配策略”是指:A. 无论对手选择什么策略,都是最优的策略B.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是最优的策略C. 只有在对手选择特定策略时才是最优的策略D. 参与者总是选择的策略答案:A8. 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是指:A. 博弈只进行一次B. 博弈进行多次,但每次都是独立的C. 博弈进行多次,且参与者的记忆会影响后续决策D. 博弈进行多次,但参与者不能记住之前的决策答案:C9.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策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最优的,那么这个策略被称为:A. 支配策略B. 支配策略的反面C. 支配策略的替代D. 非支配策略答案:B10. 博弈论中的“共同知识”是指:A. 所有参与者都知道的信息B. 只有部分参与者知道的信息C. 参与者之间的秘密D. 参与者之间共享的信念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博弈论中,如果一个策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最优的,那么这个策略被称为________。
博弈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博弈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A. 纳什均衡B. 混合策略C. 马尔可夫链D. 纯策略答案:C2. 在零和博弈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B. 参与者的损失总和为零C. 参与者的总收益为零D. 参与者的总损失为零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策略类型?A. 纯策略B. 混合策略C. 静态策略D. 动态策略答案:D4.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主要说明了什么?A. 合作总是最优选择B. 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C. 集体理性总是最优选择D. 个体非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理性答案:B5.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个不是纳什均衡的特点?A. 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B. 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佳响应C. 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D.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了自己可能的最大收益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A. 囚徒困境B. 石头剪刀布C. 公共品博弈D. 零和博弈答案:C7. 在博弈论中,哪个术语描述了参与者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A. 沟通博弈B. 非合作博弈C. 同时博弈D. 顺序博弈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博弈论中的结果类型?A. 帕累托效率B. 纳什均衡C. 社会福利最大化D. 个人最优答案:D9. 在博弈论中,以下哪个不是博弈的分类?A. 完全信息博弈B. 不完全信息博弈C. 静态博弈D. 动态博弈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博弈论中的“重复博弈”?A. 参与者只进行一次决策B. 参与者进行多次决策C. 参与者在博弈中没有记忆D. 参与者在博弈中不能交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博弈论是由数学家______提出的。
答案:约翰·冯·诺伊曼2. 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是由______命名的。
答案:约翰·纳什3.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相互独立的,这种博弈被称为______博弈。
生活中的博弈论试题和答案

1.假设三个人要在纸上写下金额,而且不可以说出来。
他们必须在1元到100元之间挑一个整数(包括1和100),所编写数字最小的人则可以得到他所编写的金额。
如果有平手的情形,总奖金则由赢的人平分。
所以如果A写53元,B写22元,C写30元,则B可以得到22元;如果A写53元,B写22元,C也写22元,则B 和C就会各自得到11元,因为他们要平分这22元。
在所有人都很理性的情况下,找出这个博弈的合理结果,并给出分析过程。
(10分)答:(1)假设前提是所有人都很理性,那么,对于所有人,每人写100元都能得到最多的钱,但是这样每个人只能分到100元的三分之一,那么此时如果是A,在第一次博弈中为了得到最多的钱,便会写99元。
(2)当A想写99元时,B、C同样作这样的决策,那么此时三个人就只能每人获得33元,进而,又会重复之前的博弈。
(3)直到最后三个人都写了1元,因为三个人都非常的理性,而三个人之间又不够信任,就只能陷入困境,最终每个人只能会得到1块钱的三分之一。
2.你在9个信封里各装了100元,第10个信封里则没有装东西。
你把这些信封混在一起,小张随便挑了一个信封打开来看。
小李提议让他出一笔钱买下小张所挑选的信封,但他在提出这项建议时,并不知道小张的信封里有没有钱。
小张可以接受小李的出价,也可以拒绝并把信封留下来。
小李应该出多少钱买小张的信封?请说明理由。
(10分)答:(1)如果小张小李都是理性人,那么根据概率方法,小李最多会出90元买信封,所以,小李的出钱范围是1-90元。
(2)而小张知道信封里到底有没有一百块钱,如果信封里有100,那么小李出任意小于100的数,小张都不会同意,在依据小李的出钱范围,小李会出1元。
(3)如果信封里没有100,那么小李出任意小于100的数,小张都会同意,在依据小李的出钱范围,小李出1元才是合理的。
(4)综合而言,无论里面有没有100元,小李都应该出1块钱买信封,如果小张同意,则小李便以1块钱买了一个信封。
“博弈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博弈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
A. 效用B. 支付C. 决策D. 利润2.博弈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A.局中人B.占优战略均衡C.策略D.支付3.在具有占优战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
A.只有一个囚徒会坦白B.两个囚徒都没有坦白C.两个囚徒都会坦白D.任何坦白都被法庭否决了4.在多次重复的双头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努力()。
A.使行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B.使另一个博弈者的利润最小C.使其市场份额最大D.使其利润最大5.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支付的因素是()。
A. 策略组合B. 策略C. 信息D. 行动6.对博弈中的每一个博弈者而言,无论对手作何选择,其总是拥有惟一最佳行为,此时的博弈具有()。
A.囚徒困境式的均衡B.一报还一报的均衡C.占优策略均衡D.激发战略均衡7.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合作,博弈者就在现期合作;但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违约,博弈者在现期也违约的策略称为()。
A.一报还一报的策略B.激发策略C.双头策略D.主导企业策略8.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合作策略会导致()。
A.博弈双方都获胜B.博弈双方都失败C.使得先采取行动者获胜D.使得后采取行动者获胜9.在什么时候,囚徒困境式博弈均衡最可能实现()。
A. 当一个垄断竞争行业是由一个主导企业控制时B.当一个寡头行业面对的是重复博弈时C.当一个垄断行业被迫重复地与一个寡头行业博弈时D. 当一个寡头行业进行一次博弈时10.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A.主导策略B.激发策略C.一报还一报策略D.主导策略11.关于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 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B. 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C. 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D. 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12.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 策略是局中人选择的一套行动计划;B. 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C. 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D. 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

博弈论试题及答案【正文】博弈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博弈论是研究:A. 地理分布B. 人类视力C. 决策制定D. 古典文学答案:C2.下列哪个不是博弈论中常见的概念?A. 纳什均衡B. 优势策略C. 输家效应D. 零和博弈答案:C3.描述纳什均衡的最佳方式是:A.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最佳策略B.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达到最佳策略C. 所有参与者都达到次优策略D.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达到次优策略答案:A4.下列哪个案例体现了零和博弈的情况?A. 两国签订贸易协定B. 赌徒在赌博中争夺赌注C. 两家公司合作推出新产品D. 好友一起玩棋盘游戏答案:B5.下列哪个不是博弈论的应用之一?A. 经济决策B. 政治博弈C. 生物进化D. 音乐创作答案:D二、填空题1.博弈论最早由_____________等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答案: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2.博弈论是研究参与者间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学科。
答案:互动行为;决策制定3.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的利益总和恒为_____________。
答案:零4.博弈论中的最佳策略指的是在其他参与者采取某个策略时,使某一参与者的_____________最大化的策略。
答案:利益5.斯坦福大学的_____________教授以其对博弈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答案:约翰·纳什(John Nash)三、简答题1.简要解释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
答: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参与者选择自己最佳策略的情况下,不存在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收益的状态。
简言之,纳什均衡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稳定状态。
2.举例说明博弈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贸易谈判中,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就是典型的博弈论应用。
博弈论习题

博弈论习题一、判断1、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
错,只要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不会增加得益,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了。
本题说的是严格纳什均衡。
2、若一博弈有两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则一定还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对的,NE的基本性质之一——奇数性所保证的。
3、博弈中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一定存在,纯战略的不一定存在。
对4、上策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错,囚徒困境,(坦白,坦白)是上策均衡但不是帕累托最优。
5、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为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到对方行为后再做选择,因此总是有利的。
错,先动优势6、动态博弈本身也是自己的子博弈之一。
错,根据子博弈的定义,整个博弈本身不是自己的子博弈。
7、如果动态博弈的一个策略组合不仅在均衡路径上是纳什均衡,而且在非均衡路径上也是纳什均衡,就是该动态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对,8逆推归纳法并不能排除所有不可置信的威胁、错,逆推归纳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排除动态博弈中所有不可信行为,包括不可信威胁和不可信承诺。
9、颤抖手均衡与第二章的风险上策均衡都是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稳定策略组合,因为她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错,区别很大。
前者是针对很小的犯错误导致的偏离概率的均衡概念,对博弈方的理性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基本接近,且本身是纳什均衡。
10、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每次重复均采用的都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错,对于有两个以上纯策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SPNE在前面某些次重复时采用的可以不是原博弈的NE,例如许多出发策略。
11、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最后一次重复必定是原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对,因为最后一次重复就是动态博弈对的最后一个阶段,根据SPNE的要求,博弈方在该阶段的选择必须构成纳什均衡。
最后一次博弈就是原博弈本身12、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均衡解一定优于原博弈均衡解的得益。
错,对于严格竞争的零和博弈或者不满足合作条件的其他博弈来说,无限次重复博弈并不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得益不一定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 315 Game Theory Problem Set 3 Solutions
Professor Derek Liu
1.a) The normal form of the game is:
The game is zero-sum.
b) The extensive form version of the simultaneous move game is:
(the green dashed line indicates the information set)
c) The unique NE is in mixed strategy, i.e. the mutual best response is to
randomize the strategy choices. Prisoner plays Climb Wall with probability .5 and Dig Tunnel with probability .5; Warden plays Guards at Wall with probability .5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with probability .5.
d) The extensive form version of the sequential move game where the
warden is the first mover is
The backward induction solution is that if Warden chooses to guard the
wall, Prisoner chooses Dig Tunnel and if Warden chooses regular
inspections, Prisoner chooses Climb Wall. The solution will be different, as the Prisoner can perfectly condition on the Warden’s behavior and so the Prisoner can always win the game.
2.This game is a Prisoner’s Dilemma.
a) Here is one possibl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game:
b) Both players have a dominant strategy: offer rewards card.
c) In equilibrium, Rita’s cool card will also offer 1 free ice cream for
every 10 purchased. If it offered a better deal, Bruster’s would have to
match it and if it offered a worse deal, it would lose business to Bruster’s.
3.Marienbad
a) Obvious: player 1 takes a match from 1 of the two piles. Since the last
player to pick up a match loses the game, and each player must pick up a number of matches from one of the two piles, player 2 will lose.
b) If m=n>1, let us write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matches in the two
piles as (m,m). Suppose after player 1’s first move the configuration is
(k,m), where k is a number between 0 and m-1 (players must remove a least one stick from one pile). If k=0, player 2 can then remove m-1 matches from the second pile, so that when it is player 1’s mov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wo piles is (0,1); in this case player 2 wins the game. If k>0, then player 2 moves the game to (k, k) (mimics the choice of player 1 and equalizes the two piles).
Now it is player 1’s turn again; suppose he moves the game to (j,k). If j=0, player 2 removes k-1 matches from the second pile and wins the game.
If j>0 player 2 moves the game to (j,j). In this fashion, after no more than m-1 moves by player 1, the game must arrive at a configuration such as
(1,p), where p>1 and it is player 2’s move. Player 2 then removes the p
sticks from the second pile and wins the game. (Note: for simplicity I
assumed that player 1 always removes from the first pile, but this
assumption is not crucial since every time player 1 makes a move --unless he has eliminated all the sticks from one of the piles--the two piles have
equal numbers of sticks due to the strategy of player 2).
c) Player 1 can equalize the two piles in his first move. If he then
follows the strategy pursued by player 2 in part b, he will win the game. 4.a)
b) A risk neutral investor treats expected payoffs the same as certain
payoffs. The expected payoff from opening the restaurant is .35 x 300,000 + .65 x 0 = $105,000. Since this is larger than the payoff from not opening the restaurant, $100,000, the risk neutral investor opens the restaurant. A
risk-averse investor might not necessarily follow the same decision. A
risk-averse investor prefers a certain payoff to an uncertain payoff, which has the same expected payoff as the certain payoff.
c)
The answer to part b is unchanged because the investor does not know
nature’s first move.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ve made by nature is indicated by the dashed line (representing a single information set). The game is a simultaneous move game, since the investor does not know
nature’s choice and nature does not know the investor’s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