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教育统计学答案(20200627082742)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教育学专业)一、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4.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5.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6. 二列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的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

7. 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业绩反映总体上各种特征的数量是参数。

8. 小概率事件:样本统计量(随机事件)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9. 中位数:在一组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于中央位置上的那个数称为中为数。

10.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字特征量是统计量。

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量是参数。

11. 回归分析:把存在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作为自变量,另一个作为因变量,并建立方程式,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值,这一过程称为回归分析。

12.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1. 从变化方向上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经常性资料、专题性资料。

3.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和圆形图。

4.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5. 统计图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

6. 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7. 统计数据按来源方式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学习统计学的学生,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些统计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描述性统计习题:给定以下一组数据:10, 15, 12, 18, 20, 22, 16, 10, 14, 19。

请计算该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答案:均值: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均值为(10+15+12+18+20+22+16+10+14+19)/10 = 16.6。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中间的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中位数为16。

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众数为10。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

均值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是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在这个例子中,均值告诉我们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16.6,中位数告诉我们大约一半的数据小于16,一半的数据大于16,众数告诉我们10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 概率习题:一个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

如果投掷一次骰子,求得到奇数的概率。

答案:奇数的个数为3个,即1、3、5。

骰子的总个数为6个。

所以得到奇数的概率为3/6 = 1/2。

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这个例子中,奇数的个数是3个,总个数是6个,所以得到奇数的概率是3/6,即1/2。

3. 抽样与估计习题:某市有1000名居民,你希望了解他们对某项政策的态度。

你打算进行一次调查,抽取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结果能否代表整个市民的态度?为什么?答案:这个调查结果不能代表整个市民的态度。

原因是抽样的方式可能引入抽样误差。

如果抽取的100名居民在某些特征上不具有代表性,比如年龄、性别、职业等,那么调查结果可能会偏离整个市民的态度。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doc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doc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福建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试卷年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词解释(20%)1、积差相关: 研究两种现象,两种行为或两个事物,一句话,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时,积差相关是应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就是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3、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大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4、测验的信度:任何测量都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即测量结果不能随测量者、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测量、测量的可靠性问题就是测量的信度问题。

二、简答题(45%)1、怎样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答:现就双向细目表的制作提出如下建议:(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教案、教材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题量以中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答完为限。

(2).双向细目表中反映学生学习水平一维采用“识记(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内容中的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考核目标。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目标分类对应的试题所占分值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8:28:30:24,因课程性质不同,可作适当的调整,但其调整范围控制在10%左右。

《教育统计学》答案

《教育统计学》答案

《教育统计学》答案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先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将总体各单位(或个体)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型,然后按比例或不按比例从每一层中再用简单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

它可抽到总体内各种类型或水平层次的个体,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强,其原则是各层内个体差越小越好,而层间的差异越大越好。

2.检验的适用资料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检验是检验计数资料或次数资料实际观察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分布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的方法,是检验计数资料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用于按一个分类标志分类的资料,检验各类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是否相符合,即吻合性检验;二是用于按两个分类标志分类的资料,检验这两个分类标志(或因素)之间是否独立,即独立性检验。

3.参数假设检验与非参数假设检验有什么区别? 参数检验法主要有检验、检验、检验等,是在假设总体正态分布的前提下,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相应参数的特征,它受样本容量与总体分布形态限制。

在总体分布非正态或分布形态不清时,通过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时,不能直接对总体参数进行检验,而是通过检验其分布情况实现的,这时采用的是非参数检验法。

它与参数检验最大的区别是对样本信息利用不全面。

4.简述解释和运用相关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两变量间存在相关,仅意味着变量间有关联,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第二,相关系数不是等距的测量单位,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第三,相关系数r 受变量取值区间大小及观测值个数的影响较大。

第四,一定的相关系数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才具有意义;在另一种情况下运用便失去了意义。

第五,通过实际观测值计算的相关系数,须经过显著性检验确定其是否有意义。

二、计算题1. 某市去年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八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38%,今年在一些中学随机抽取了八年级学生有1200人进行视力检查,患近视的有520人。

该市教育局长认为今年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比去年有了明显的减退。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17年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17年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2017年及答案解析(1/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1题经济普查每( )年进行一次A.5B.6C.8D.10下一题(2/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2题人口普查10年一次,普查标准时点是尾数逢0年度的( )零时A.12月31日B.12月1日C.11月1日D.11月30日上一题下一题(3/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3题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上一题下一题(4/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4题基本单位统计属于( )统计调查项目A.国家B.部门C.地方D.企业上一题下一题(5/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5题以下不符合统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统计调查内容满足用户所有需求B.保证调查指标易于理解C.科学地确定统计调查方法D.定期对调查项目进行审查上一题下一题(6/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第6题有关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B.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几个产业活动单位C.产业活动单位隶属于法人单位D.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能编制资产负债表上一题下一题(7/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第7题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 )原则分类的A.同质性B.企业规模C.生产期限D.注册经济类型上一题下一题(8/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第8题以下不属于第二产业的行业是( )A.制造业B.建筑业C.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房地产业上一题下一题(9/40)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渤海大学2017级专升本(教育学专业)第四学期《教育统计学》试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6分)1.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的科学。

2.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总和称为。

3.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的样本。

4.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

5.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6. “65、69、72、87、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 “78、69、53、77、5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8. 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9.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10.有7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分别为:80、65、95、70、55、87、69分,他们的全距是。

11.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5分,平均分是85分,其差异系数是。

12.比较某班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把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转化为。

13.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14.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

15. 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则它们的相关系数是。

1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7.质与量的相关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二列相关、相关和多系列相关。

18.品质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Φ相关和列联相关。

20. 某班50个学生中有30个女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21.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

22.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需要判断两个样本是相关样本还是。

23. 单纯随机抽样能保证抽样的和独立性。

24. χ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

25.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26. 单向表χ2检验是对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即单因素的χ2检验。

27. 双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28. 双向表χ2检验是对的数据进行的χ2检验,即双因素的χ2检验。

29.假设检验的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检验。

2017年电大年秋季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答案

2017年电大年秋季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答案

四、简答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

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

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

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作业20170802
1. (单选题)从含有N 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 个元素作为样 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本题6.0分)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6
2. (单选题)从含有N 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 个元素作为样 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样本量为 n 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 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本题6.0分)
A 、简单随机抽样
3 B 、整群抽样
B c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D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B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3. (单选题)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 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 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
法称为()(本题6.0分)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6
4. (单选题)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 然后再从所剩 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 直至抽取n 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 样方法称为()(本题6.0分)
B

3 A 、重复抽样
3 B 、不重复抽样
3 c 、整群抽样 d D 、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6
5. (单选题)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 为()(本题
6.0分)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6
从各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样方式称
B

6. (单选题)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 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
6.0 分)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6
7. (单选题)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群,然后 再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 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
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本题6.0 分)
B A 、简单随机抽样 、n
D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抽取n 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这样的抽取方式称为()
(本题 B

得分:6
8. (单选题)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 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 是()。

(本题6.0分)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6
9. (单选题)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D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本题6.0分) C 、 B 、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B 、
得分:6
10. (单选题)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 的名单按拼音排列后,每个 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方式是()(本题6.0分)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6
11. (单选题)为了解女性对某种品牌化妆品的购买意愿,
调查 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

本 题6.0分)
3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B

C 、方便抽样 3
D 、自愿样本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6
12. (单选题)研究人员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的地选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6
13. (单选题)下面哪种调查方式下的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
()(本题6.0分)
B 、分层抽样
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
)(本题6.0分) 判断抽样
分层抽样
方便抽样
自愿样本 系统抽样
B

a D、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6
14.(单选题)下面哪种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
进行估计()(本题6.0分)
A、系统抽样
3 B、分层抽样
B c、整群抽样
3 D、判断样本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6
15.(单选题)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

(本题
6.0分)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 C、滚雪球抽样
D、判断样本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6
16.(问答题)自填式、面访式、电话式各有什么长处和弱
点?(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自填式优点:调查成本最低: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适合于敏感性问题的调查自填式的缺点:较低的回收率:不适用于较复杂的问题调查:调查中回答问题的情
况不受控制(比如多人采用相同的回答):调查周期长•
面访式优点:较高的回答率:调查员可以对回答进行解释•确认•澄清,避免含糊不清的回答。

面访式的缺点:调查成本高:不适用于敏感问题:调查员的素质会影响调查质量。

电话式优点:速度快:便与调查控制: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
电话式的缺点:受电话安装情况的限制:在涉及复杂问题,或问题较多时,容易被
标准答案:略解析:自填式优点:调查成本最低;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适合于敏感性问题的调查。

自填式缺点:较低的回收率;不适用于较复杂的问题的调查;调查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不受控制(比如多人采用相同的回答);调查周期长。

面访式优点:较高的回答率;调查员可以对回答进行解释、确认、澄清,避免含混不清的回
答。

面访式缺点:调查成本高;不适用于敏感性问题;调查员的素质会影响调查质量。

电话式优点:速度快;便于调查控制;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

电话式缺点:受电话安装情况的限制;在涉及复杂问题,或问题较多时,容易被拒绝回答。

得分:0
点评:
17.(问答题)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 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
为:A .好;
B .较好; C

般; D

较差; E .
差。

调查结
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E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要求: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⑷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屮数抵分析一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
E 16
(1)顺序数据(2) ( 3)
逆字押仔后*制作累计频数介布丧:
接收频数累计频敕徇
C323232
B212153
D171770
E161686
A1414100 (4)
标准答案:略
解析:
(1) 顺序数据
(2) 用数据分析一一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率
E 16
D 17
C 32
B 21
A 14
(3) 用数据分析一一直方图制作:
(4)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
接收频数频率(%)累计频率(%)
C3232 32
B2121 53
D 17 17 70
E 16 A 14 16
14
86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