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和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标准差C. 众数D. 偏度答案:B3. 教育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5. 在教育统计学中,使用哪种方法可以计算出数据的集中趋势?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6.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尖峭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D8.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9.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B10.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
答案:偏度2.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分布的尖峭或平坦程度。
答案:峰度3.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集中。
答案:集中4.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均匀。
答案:离散5.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答案:均值6.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间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教育统计学总复习(含答案)

h教育统计学总复习一、问答题1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用来描述或概括获得数据的基本情况,显示其基本特征。
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数据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
2为什么要使用抽样推断,而不用全体研究原因:3样本容量的大小对统计研究有何影响?影响:4变量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能否相互转换?5数值变量就是连续变量吗?为什么6频数分布的作用是什么7什么是集中量数,哪些属于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8什么是差异量数,哪些属于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指表示一组数据彼此间的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又称为离中趋势。
9平均数和标准差有哪些特点平均数使用广泛,简单易懂,能反映一组数据资料的集中趋势,包括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标准差的单位和原始数据的单位一致,且对极值得敏感程度较低,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数据离散程度越小,数据月整齐和集中,反之就情况相反。
10差异系数的概念与应用11什么是百分等级,有哪些应用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因此,8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8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换句话说,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越低。
运算公式为:PR=100-{(100R-50)/N|},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指总人数(样本的总人数)。
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语文成绩是80分,排列第5名,则其百分等级为:PR=100-{(100*5—50)/30}=85,百分等级为85即指,在100名被试中,语文成绩低于小东的80分的有85人12什么是标准分数,有哪些应用对于来自不同均值的和标准差的总体的个体数据,往往不能直接对比,需要将其化为统一规格、尺度的数据后再比较。
教育统计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统计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数学学科,研究的是教育领域的统计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统计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制定教育政策和改进教育方法,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来评估教育效果和指导个别教育方案的设计。
以下将对一些教育统计学的真题进行解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统计学知识。
1.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教育统计学是指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教育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数据的收集方法、统计数据的描述和绘图方法、教育数据的推断统计方法、教育实验设计和教育评价方法等。
2.什么是教育数据的收集?教育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搜集教育实践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
这些数据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测试评估、档案记录等途径收集得到。
收集的数据可以是定量数据,比如学生的分数、学生的背景信息等;也可以是定性数据,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等。
3.教育统计学中的统计数据描述和绘图方法有哪些?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数据描述方法包括中心趋势度量(比如平均数和中位数)、变异程度度量(比如方差和标准差)以及分布形状度量(比如偏度和峰度)。
另外,教育统计学还常用的绘图方法有直方图、柱形图、折线图等。
4.教育数据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哪些?教育数据的推断统计方法是指根据抽样数据对总体教育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值,比如通过学生学业测试成绩的样本数据来估计学生整体的平均学习水平。
假设检验则用来检验某个教育假设是否成立,比如检验两个学校的教育成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教育实验设计和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教育实验设计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来评估教育方案的效果。
常见的教育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前后测设计、双盲实验设计等。
教育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对教育方案的效果、教学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1:[判断题]要了解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差异量。
参考答案:正确一、名词解释题1、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2、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3、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微型课程是一种容量很小的课程,它一般是作为短期的选修课程,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的课程。
二、简答题1、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班级教学的不足: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活动往往需要教师加强控制,因此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一致,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由于班级教学常常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虽然对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3、教学环境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健康功能、美育功能。
4、布置有意义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该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学习任务应该与训练目标相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应该是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任务应该是积极有效的。
教育统计学真题

教育统计学真题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通过给出教育统计学的一些典型真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统计学的方法和概念。
一、选择题1. 教育统计学的目的是:A. 收集教育数据B. 描述教育现象C. 分析教育问题D. 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2. 下列哪种图表最适合呈现离散型教育数据?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正确答案:A解析:离散型教育数据是指数据的取值是不连续的,例如学生的学历分布情况。
而条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离散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1. 教育数据的收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步骤。
正确答案:抽样、调查解析:教育数据的收集通常需要进行抽样和调查。
首先通过抽样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然后进行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
2. 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中心趋势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析:中心趋势指标用于表示数据集中的一个“typical”或“average”的数值,常见的中心趋势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解答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教育统计学调查方式,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适用场景。
解析:常见的教育统计学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面试调查和观察调查。
问卷调查适用于大规模数据收集,可以快速获得被调查者的信息,但可能受到回答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面试调查适用于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和经验,可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观察调查适用于观察和记录被调查者的行为,有助于研究者直接观察实际情况,但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偏差的影响。
2. 请说明回归分析在教育统计学中的应用。
解析:回归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用于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体- 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 C. 研究对象的样本- 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的特点?- A. 描述性- B. 推断性- C. 数量化- D. 客观性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A. 均值- B. 方差- C. 点估计- D. 区间估计答案:D4. 在教育统计中,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 A. 标准差- B. 方差- C. 平均数- D. 众数答案:C5.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确定总体参数的值- B. 判断样本与总体是否一致- C. 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D. 判断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
- 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回归系数则是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度量,通常表示为斜率。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
- 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数值等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描述和总结,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3. 什么是标准误,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估计的精确度。
在统计分析中,标准误用于计算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以评估估计的可靠性。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如下:70, 80, 85, 90, 95。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 平均数:(70+80+85+90+95)/5 = 84- 中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即85-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这里没有重复的数值,所以没有众数- 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然后求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 、69.5B 、75.5C 、79.5D 、74.6答案:C2. 向下累积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A 、对应次数的总和B 、以下各组次数的总和C 、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D 、对应的总次数答案:C3.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B 、0≤P<1C 、0≤P≤1D 、-1答案:C4.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答案:D5. 有8个数据4 、5 、2 、9 、7 、6 、1 、3,它们的中位数为:()A 、8B 、4.5C 、7D 、9答案:B6. 标准分数是一种相对的:()A 、集中量数B 、变异系数C 、差异量数D 、位置量数答案:D7. 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全距答案:D8.如果r=0.6,r:一-0.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互为相反数B 、nullC 、null 士和:的相关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9.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答案:B10.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A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 、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C 、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D 、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答案:C11.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 、-0.71B 、-0.65C 、0.31D 、0答案:C12. 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 、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答案:C13. 从数据来源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A 、50本B 、50人C 、50公斤D 、50所答案:C14. 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 、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 、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 、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D 、80%以下低于该生成绩答案:D15. 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 、条形图B 、次数直方图C 、次数多边图D 、散点图答案:A16. 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 、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答案:C二、多选题1. 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的假设有( )A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方差相等B 、每个处理条件内的观察都是独立的C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D 、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符合球形假设答案: A B C D2. 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 、X2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符号检验答案:A D3. 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A 、总体正态分布B 、各处理方差齐性C 、总体方差已知D 、各组样本容量相同答案:A B4. 为了了解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共有3种教学方法,选择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课后答案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课后真题及答案王孝玲教育统计学课后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定義變量的取值由()决定。
A、樣本
B、規格範圍
C、研究方法
D、計量方法
答案:B
2.家政電器市場形勢把根據一定的分析方法預測將來家政電器市場的發展情況稱為()。
A、抽樣
B、比較
C、預測
D、評價
答案:C
3.蒐集教育統計資料有以下()等方法。
A、追蹤调查法
B、定点调查法
C、聯屬模式
D、抽樣調查法
答案:A、B、C、D
二、多选题
1.教育統計學的核心內容有()。
A、定義教育統計
B、數理基礎
C、研究技術
D、教育統計學研究
答案:A、B、C、D
2.教育統計資料的分類有以下()等。
A、樣本資料
B、非樣本資料
C、統計資料
D、記錄資料
答案:A、B、C、D
三、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是统计学在教育研究领域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
A、教育資料的標準化原則
B、教育研究的抽樣方法
C、教育研究的統計研究方法
D、教育研究的數據統計分析答案: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下列分布中哪一种是单峰对称分布?( )
A. F分布
B. χ2分布
C. t分布
D.二项分布
2、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
A.全距 (差异量)
B.四分位距(差异量)
C.方差(差异量)
D.标准差(差异量)
3、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
A.二项分布
B. F分布
C.t分布
D.正态分布
4、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
A. Z检验
B. t检验
C.χ2 检验
D. F检验
5、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
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n2小于30。
6、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若r1=0.40,r2=0.20,那么r1就是r2的2倍;
B.如果r=0.80,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7、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
A.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φ相关
C.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二列相关 (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
8、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
A.F值
B. t值
C. χ2 值
D.Z值
9、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差异系数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10、教育统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
A. 描述统计学、量化统计学
B.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量化统计学
C.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多元统计
D. 描述统计学、多元统计、量化统计学
11、统计分析包括()
A. 多元分析与方差分析
B. 回归分析与区间分析
C. 方差分析与区间分析
D. 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12、从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去估计因变量的相应取值的完整分析与计算过程称为()
A. 多元分析
B. 回归分析
C. 方差分析
D. 区间分析
13、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是()
A. 最小二乘法
B. 点二列相关
C. 二列相关
D. 标准差
14、当一个测验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时,它就被认为是可靠的,这一个概念指是统计学中的()
A. 信度
B. 效度
C. 一致性
D. 准确性
15、估计测量一致性程度的指标指的是()
A.效度
B.一致性
C.信度
D.准确性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标准分数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
2、请说出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计算题(每题5分,共2题)
1、某市中学某项测验成绩平均数为70.3。
该市甲校15名学生该项测验成绩为:68、70、65、7
2、60、62、68、75、70、60、72、62、65、62、68。
(1)求甲校该项测验成绩的区间估计。
(2)甲校该项测验成绩与全市是否一样?
2、在教学中甲乙两班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
现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地抽取10名学生,后期用统一试题测验结果如下,问两种实验方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甲班:20 20 16 12 19 13 16 16 20 16
乙班:18 17 16 16 12 9 7 15 13 7
《教育统计学》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C
7.B
8. A
9. A 10. C
11. D 12. B 13. A 14. B 15. C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标准分数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特点:
(1)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成标准分数后,这批标准分数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标准分数大于0时,表示测验成绩在平均数之上;标准分数小于0,表示测验分数在平均分之下;标准分是等于0,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数相等。
(2)标准分数量表的单位是相等的,其零点是相对的。
因此,不同科目的标准分数具有较
好的可比性和可加性。
(3)标准分数本身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4)在一般情况下,标准分数的取值范围在-3—+3之间。
标准分数的意义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比例做出最好的解释。
意义:第一,各科标准分数的单位是绝对等价的;第二、标准分数的正负和大小可以反映出考生在全体考分中所处的地位。
2、请说出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答案要点:
首先对两个样本相应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提出没有差异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然后以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该抽样分布为以零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来考察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是否来自于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为零的总体。
也就是看样本平均数之差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如何。
当样本平均数之差较大,大到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足够小时,就可以从实际可能性上否定零假设,于是应当接受备择假设。
这就意味着,样本平均数之差不是来自于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为零的总体。
也就是说,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确实有本质差异,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是由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不同所致。
如果样本平均数之差较小,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较大,那么,应保留零假设而拒绝备择假设。
这意味着,两个样本平均数是来自同一个总体或来自平均数相同的两个总体,而样本平均数之差是由抽样误差所造成的。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某市中学某项测验成绩平均数为70.3。
该市甲校15名学生该项测验成绩为:68、70、65、7
2、60、62、68、75、70、60、72、62、65、62、68。
(1)求甲校该项测验成绩的区间估计。
(2)甲校该项测验成绩与全市是否一样?
答案要点:
(1)95%的区间估计为:[64.2,69],99%的区间估计为[63.4,69.8]
(2)t=3.03,α=0.01,df=15-1=14,,所以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2、在教学中甲乙两班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
现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地抽取10名学生,后期用统一试题测验结果如下,问两种实验方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甲班:20 20 16 12 19 13 16 16 20 16
乙班:18 17 16 16 12 9 7 15 13 7
答案要点:
t=2.39,α=0.05,df=10+10-2=18,,所以有显著性差异。
F=1.20,α=0.05,分子自由度为df=10-1=9,分母自由度为df=10-1=9,
,所以两组总体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
所以两种实验方法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