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为什么要吸烟

合集下载

浅析中学生吸烟喝酒的心理问题

浅析中学生吸烟喝酒的心理问题

浅析中学生吸烟喝酒的心理问题晋城市凤鸣中学王玛莉吸烟喝酒,对于成年男性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行为,但最近几年,吸烟喝酒的现象在中学生中逐渐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行为,同学生日、朋友聚会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吸烟喝酒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成瘾.据我这几年做学生管理工作的调查总结,百分之八十以上有吸烟喝酒行为的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倾向。

有人认为学生吸烟喝酒是受影视剧的影响,是受社会的影响,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在于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因素,要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必须对中学生的这些心理做准确科学的分析把握,才能在做思想管理工作中对症下药。

中学生吸烟喝酒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一切事物都有一种新鲜感,都有浓厚的好奇心,都想试一试。

吸烟喝酒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吸烟喝酒,或者自己心目中的偶象,比如父亲或崇拜的球星、影星等有吸烟喝酒的行为,他们就会去摹仿,去满足这种追求新奇的心理。

中学生吸烟喝酒有一种标新立异的心理。

中学生的青春期,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自我的意识、表现的欲望日渐增强,总想在同学中表现出一种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个性,他们或追求服装上的独特,或追求发型上的个性,或追求行为上的新异,那么吸烟喝酒就会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这最能成为他们是男子汉、是成年人的标志了。

中学生吸烟喝酒还应该有一种摆阔的心理。

由于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家庭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总想在同学中表现自己经济上的优越,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就吸好烟,喝名酒,以期让同学对自己产生一种羡慕或崇拜,在同学中有高高在上的地位。

吸烟喝酒,在有些家长看来也许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他们认为,孩子很快会长大成人,当他们走出校门外接触社会时,吸烟喝酒肯定会成为他们生活中必须行为,不妨让孩子练练,所以对这种现象不加制止,听之任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行为如果过早地出现在学生中,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健康的影响,当他们的行为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当他们的需求在家长那儿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用一些过激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甚至有的学生为了买烟买酒,会去偷钱,会去要挟同学勒索钱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抽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抽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抽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抽烟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抽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社交因素现代社会中,社交交际被视作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一些中学生而言,抽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社交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抽烟成为了他们融入社交圈子、赢得友谊的方式。

此外,随着中学生社群之间的相互影响越发紧密,不少从众心理作用也使得中学生趋于模仿他人的抽烟行为。

二、压力释放中学生阶段是一个学业压力、家庭期待以及日常生活压力叠加的敏感时期。

面临来自学业的挑战和来自家庭的期待,中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学生往往借助吸烟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

抽烟通过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瞬间带来愉悦感,使中学生得到短暂的放松。

三、个体因素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未成熟,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抽烟对身体的不良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

他们对健康后果的轻视和对风险的错误认知,使得一些中学生在抽烟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抽烟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成长。

此外,一些中学生也存在追求成熟或者叛逆的心理,将吸烟视为炫耀个性和成长的标志。

如何应对中学生抽烟问题?一、加强教育宣传中学生对抽烟危害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宣传来提高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宣传教育,向他们传递抽烟的危害和后果,以期引起他们的警觉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社会宣传,形成全社会对中学生抽烟的高度关注。

二、建立积极健康的管控机制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起多方合作的管控机制,共同关注和监测中学生的抽烟行为。

学校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抽烟行为及时进行揭发和处理,增加惩罚的力度。

家庭应积极参与中学生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督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社区应当积极提供支持,配合学校和家庭开展抽烟行为的干预和辅导工作。

学生吸烟情况范文

学生吸烟情况范文

学生吸烟情况范文
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尝试吸烟。

吸烟不仅损害健康,也可能导致成瘾。

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应该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下面我就学生吸烟的现状及对策写一篇范文。

一、学生吸烟的现状
1. 吸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调查显示,近几年初中和高中吸烟学生的人数持续增加。

部分学生沉迷于吸烟带来的刺激感和满足感,上瘾后很难戒除。

2. 集体吸烟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学生会结伴吸烟,产生不良的群体心理。

集体吸烟往往在校外进行,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

这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3. 吸烟原因复杂
好奇心理、同伴影响、减轻压力等复杂社会心理因素促使学生吸烟。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对策
1. 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还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指导学生采取正面的方式释放压力。

2. 严格校园管理
学校要制定禁烟制度,加强对校内外的巡查力度,杜绝学生在校园吸烟。

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通报家长。

3. 家长关注子女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举止,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还要建立良好的家教,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学生吸烟现象值得关注。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学生吸烟的不良行为,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人为什么要吸烟?

人为什么要吸烟?

人为什么要吸烟?一、社交习惯吸烟作为一种社交习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

很多人喜欢在与朋友聚会或商务场合吸烟,以维系与他人的关系。

吸烟可以成为人们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尤其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吸烟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因此,为了融入社交圈子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些人会选择开始吸烟。

二、消除压力面对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选择吸烟来缓解紧张情绪。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吸烟过程中的吸入和呼出动作,也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

尤其是在工作或学习紧张的时候,吸烟成为一种短暂的放松方法。

三、镇静效果一些人吸烟是为了寻求镇静效果。

当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或失眠时,吸烟可以帮助他们平静下来。

这是因为吸烟产生的尼古丁可以使人体释放出一种促进放松的化学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成为了一种暂时缓解不适的方式。

四、习惯性行为对于一些人来说,吸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行为。

当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或情境出现时,他们会下意识地拿出烟盒,点燃一支烟。

这种行为有时与情感有关,比如在思考问题或回忆过去时吸烟。

有时也与某些动作或环境相联系,比如和喝咖啡、喝酒等配合吸烟。

习惯性吸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五、广告诱导烟草行业长期以来对吸烟的宣传和广告也是吸引人们吸烟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通过电视、广播、杂志,还是通过品牌赞助活动,烟草公司都在不断地向公众宣传吸烟的潮流、时尚和魅力。

这种广告诱导让人们对吸烟产生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从而引发了许多人的兴趣并试图尝试吸烟。

总结:虽然吸烟可能给人带来短暂的愉悦和放松,但作为一种有害的行为,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器官产生损害,并增加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吸烟。

尽管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吸烟,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从而减少吸烟的人数,为健康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中学生吸烟心理探秘

中学生吸烟心理探秘

中学生吸烟心理探秘
一、标新立异心理。

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
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一心理。

二、追求风度心理。

三、好奇玩玩心理。

这部分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制
力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
不可收。

四、交际心理。

这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上香烟外交的影响,借香烟来拉关系,搞交际,显示哥们之间的情义。

五、摆阔心理。

这些学生不买烟则已,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
路”“剑”等中外高档名烟。

想以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
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六、屈从心理。

俗话说:“近墨者黑”。

一些学生受到伙伴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
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或压力,也吸上了烟。

通过以上心理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学校在解决学生吸烟问题上应做到
以下几点:
一、重在治本。

学校除了严令禁止学生吸烟,对违者给予惩罚外,更重要的是在心理
的深度上加以疏导、纠正,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否则,只会煞一时之风,而不能持久,达不到根治的目的。

二、防微杜渐。

学校应从开端、苗头抓起,某学生、某班级一有吸烟的端倪,立即组
织人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让它有所发展,否则成了习惯,改正就难了!
三、齐抓共管。

中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分析

中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分析

中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分析【摘要】中学生吸烟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心理角度对中学生吸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

文章分析了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特点,包括受众群体、吸烟频率和方式等方面。

然后,文章从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同龄群体和学校教育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导致中学生吸烟的原因。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宣传教育等建议。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深入地探讨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以促进中学生吸烟问题的有效解决。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吸烟的原因和影响,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吸烟、社会心理、家庭环境、同龄群体、学校教育、防控措施、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社会背景中学生吸烟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吸烟已经成为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广泛认识和重视。

令人担忧的是,中学生吸烟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而且呈现出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社会背景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家庭、同龄群体、学校教育等,都可能对中学生吸烟行为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中学生吸烟问题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特点,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中的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发展和变化,深入剖析这些因素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机制,对有效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吸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中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分析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吸烟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揭示吸烟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特点、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影响以及学校教育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地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吸烟行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学生吸烟心态及应对策略

中学生吸烟心态及应对策略

中学生吸烟心态及应对策略靖边五中杜芳柏我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烟民之最,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烟民的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尽管吸烟有害的宣传常见诸报端、电视荧幕、香烟盒上,但吸烟的人数并未减少,而且还大有向青少年学生蔓延的趋势。

中学生吸烟的各种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好奇型。

在家里,许多家长茶余饭后往往朝沙发上一躺,继而点上一支香烟,吞云吐雾的,还美其名曰:“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在社会上,待人接物,走亲访友等社会活动,无一不是烟搭桥。

在学校,有的教师一下课,立即就点上一支香烟。

这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使他们产生了想尝试一下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尝试着吸烟。

二、欣赏型。

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往往受着影视剧中人物的影响,觉得他们吸烟很神气,有风度,有气质。

特别是他们所崇拜的影视明星,对他们的诱惑就更大。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追星族”。

不少影视明星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学生的心灵,让这些中学生如痴如醉,有的学生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位学生坦言:“某影视明星吸烟的神态、动作,简直是绝了!班上几位同学抽烟,处处都在模仿他。

”现在的影视剧,男女主角吞云吐雾的气派镜头充斥屏幕,怎能不引起中学生中“追星一族”的模仿呢?三、时尚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给予学生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

有部分家长每月给学生的零花钱多达上百元,这无疑给学生讲排场而吸烟创造了物质条件。

学生的攀比往往体现在比谁抽的烟档次高上,不少学生抽的香烟大多是一些中高档香烟。

在中学生眼里,吸烟已经开始成为了一种讲排场、显示身份的时尚,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完全没有抽过烟,而被同学嘲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少男子汉气概等。

有的学生本来不喜欢抽烟,但由于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吸烟,固有的从众心理、不平衡心理,于是也就在开始并不很愿意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加入抽烟一族的行列。

四、消遣型。

一些中学生因厌学、父母离异、受到挫折、无聊等诸多原因,于是整天沉溺在吞云吐雾的日子里,想借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中学生吸烟现象

中学生吸烟现象

中学生吸烟现象在戒烟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中“烟民”的数量却有上升趋势。

在中小学生违纪的情况中,因吸烟而违纪的人数占相当比例,而且吸烟常与其他诸如酗酒、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伴随,有滋生蔓延之势,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困惑与不安。

中小学生很明白吸烟是不良行为,又是违纪行为,况且学校对吸烟者的处分也颇为严厉,但吸烟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有关专家经过调查认为,有以下主要心理原因:一、模仿心理中小学生年龄偏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弱,模仿性强,自制力差。

他们觉得家长、老师吸烟的动作很潇洒,于是刻意去模仿成年人吸烟时表现出的悠然自得、其乐无穷的神态,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体现了“成熟美”,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烟民行列。

二、猎奇心理中学生正处在多梦的季节、多思的年华,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中的许多学生来自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从小受吸烟习俗的影响很大。

平时,他们看惯了家长吸着烟做事,老师吸着烟上课,领导吸着烟讲话,对这些吸烟的行为充满了疑惑,极力想法去“探索和实践”,去亲自体验吸烟的滋味。

三、攀比心理有的学生本来不吸烟,但看到同学和朋友吸烟而自己不吸烟,觉得自己不和群,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于是你传我一支,我敬你一支,在这种“礼尚往来”中,不知不觉地加入了烟民的行列。

进而他们觉得吸的烟品牌低未免太“寒酸”,吸高档烟才能体现“身份”、“派头”。

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互相攀比,所吸烟档次越来越高。

四、逆反心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吸烟是违纪行为,老师和家长也三令五申不准吸烟。

一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做祟,反其道而行之,便要去体验吸烟的感觉。

他们觉得这种逆反行为有冒险乐趣,是勇敢的行为、潇洒的行为,借吸烟来表示对家长特别是对学校的反抗,于是出现了愈禁愈吸的怪现象。

五、解脱心理中小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生活上自理能力弱,在生活、学习、社交、办事中遇到困难往往难以自主,陷入苦闷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为什么会吸烟
烟草是一种可种植的植物,其叶子用来加工成可吸的香烟、口嚼烟以及用于闻的鼻烟等。

由于烟草中含有化学物质尼古丁,因而具有成瘾性。

烟草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除了尼古丁之外,还有40多种致癌物质。

或许有人会天真的认为,吸烟是成年人才会有的行为,但据调查显示,各地中学生(男生居多)吸烟也已成为了一种当代所谓的“流行”趋势。

如此众多的中学生吸烟都是为了什么呢?吸烟对于还处在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十·一”黄金周,我对中学生吸烟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具体如下:
时间:2007年10月2日
调查人:赵岱
调查方式:上网、报纸、书籍等
目的要求:1.通过收集中学生吸烟的有关资料,了解中学生吸烟的基本情况;
2.了解吸烟对中学生的危害;
3.寻找解决或缓解办法。

调查内容:
一、国内目前中学生吸烟的现状
前段时间,四川对6633名人士进行了“你是否吸烟”的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有6085份。

数据结果显示:共有279名中学生有过吸烟行为(且部分已上瘾),男生有267名,占了总率的8.58%,而人们认为较乖的女生竟也有12名吸过烟,占了总率的0.40%;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过的来往的中学生大多都有吸烟行为;调查还显示,中学生身边吸烟的人越多,则中学生吸烟的比例就越高。

问卷调查报告还显示,促使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几大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学习成绩、零花钱、社会关系以及这些“无知”的中学生们所谓的“酷”。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他们怀揣着好奇心,最终使最初的尝试变为上瘾。

当然在众多的中学生,这群年轻的吸烟者当中,父母知晓的只占了0.5%,更多的父母还被孩子蒙在鼓里,当然在这其中,也有极少数的家长对孩子吸烟不以为然,不加管理,不过大多数父母还是及时阻止并进行思想教育。

从调查情况看,中学生吸烟已不是个小问题这么简单的事了。

二、吸烟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可以很肯定的说,吸烟对中学生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具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下:1.吸烟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威胁。

烟是一种可上瘾的东西,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同时,吸烟也是癌症的导火线。

在大多数人眼里,吸烟可引起的仅是肺癌,其实,并不仅仅如此,吸烟还可引起咽喉癌、口腔癌、鼻烟癌、食管癌等,也与膀胱癌、胰腺癌、肾癌、胃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各器官都还尚为发育完全,吸烟必定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吸烟使中学生精神憔悴,无心上学,荒废学业。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经济繁荣的“发光石”。

在他们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父母的期望,还有整个国家和民族兴衰。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如果中国的下一代都是吸烟者,那么这便与以前那些抽大烟的有何分别呢?由此可见,吸烟对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威胁。

3.吸烟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一定的隐患。

现在社会上
的那些个不务正业的青年人(包括部分未成年人)没有几个是不会吸烟的,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人到处都是。

这种现象会使在校的中学生不能很好的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同时也存在模糊的认识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诱发犯罪或是动机。

三、中学生吸烟的对策
1.要尽快建立健全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中学生因吸烟而引起
的社会不良现象;
2.与卖烟者达成共识,要求其不得将烟销售给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如若不履行,应
对其进行适当的处分;
3.相关部门应加强吸烟对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4.对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并大力培养相关教育工作者;
5.加大宣传力度,使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吸烟所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从而
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吸烟对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
6.在社区、学校经常举办有利于中学生(包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吸引中学生(包
括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7.对家长、老师进行简单有效地有关该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他们能第一时间对中学生(包
括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四、禁烟宣传口号
1.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2.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吸烟。

3.吸烟就像慢性毒药,请保重生命,切勿吸烟。

4.吸烟害处多,千万别沾它。

五、总结
总体而言,吸烟对中学生绝对是有很大的危害,这一点毋庸质疑。

怎样使中学生正确地认识吸烟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就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帮助与配合,使祖国的下一代现在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能够为祖国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