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的危害 研究性学习教案.
吸烟有害健康教育教案

吸烟有害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吸烟行为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戒烟的方法和技巧3.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三、教学重点1.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戒烟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2.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吸烟行为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吸烟者的肺部和健康人的肺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吸烟对肺部的危害。
2.新课学习a.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教师通过讲解吸烟导致的各种疾病,如肺癌、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让学生了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b.戒烟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介绍戒烟的几种方法,如逐渐减少烟量、使用替代品、心理干预等,让学生学会如何戒烟。
c.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3.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或家人吸烟的经历,以及如何劝导他人戒烟的方法。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吸烟导致疾病恶化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吸烟者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帮助其戒烟。
5.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劝导他人戒烟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沟通和引导。
六、课后作业2.观看一部关于吸烟危害的纪录片,并写一篇观后感。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程度。
2.学生戒烟的决心和行动。
3.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
八、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教师通过展示真实病例资料,如患者因吸烟导致的肺部病变的CT 扫描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吸烟的恶果。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期吸烟的人肺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位患者因为吸烟,他的肺已经变得像黑色碳块一样,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呼吸。
”2.戒烟的方法和技巧教师邀请一位成功戒烟的志愿者分享经验,让学生了解戒烟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对话示例:志愿者:“我之前一天抽两包烟,后来我用了尼古丁替代疗法,同时加入了戒烟支持小组,那里的同伴给了我很多帮助。
查找吸烟的危害教案

查找吸烟的危害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吸烟的危害教学目标:1. 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 掌握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3. 培养学生拒绝吸烟并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吸烟的定义和常见烟草制品。
2. 吸烟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3. 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4. 吸烟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烟草制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
主体活动:1. 吸烟的定义和常见烟草制品(10分钟):- 介绍吸烟的定义和常见烟草制品,如香烟、雪茄、烟斗等。
- 引导学生了解烟草制品的外观、成分和使用方式。
2. 吸烟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危害(20分钟):- 分享研究结果,说明吸烟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如肺癌、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 强调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包括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特殊敏感性。
3. 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20分钟):- 分组讨论吸烟对个人健康、经济和社交生活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吸烟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如家庭关系破裂、经济负担加重、环境污染等。
4. 吸烟与环境污染的关系(15分钟):- 分享吸烟与环境污染的关联,如烟蒂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 引导学生思考吸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活动:1. 学生小组展示各自的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和态度。
2. 教师总结吸烟的危害,并鼓励学生拒绝吸烟并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烟草制品。
2. 吸烟与健康的研究结果。
3. 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案例分析。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2. 学生展示的讨论结果和对吸烟危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拒绝吸烟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态度和意识。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健康教育机构的代表来校开展吸烟危害的讲座或工作坊。
吸烟有害健康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

吸烟有害健康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吸烟有害健康安全教育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烟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对人的健康危害大。
让学生知道过量的酒对人的脑肝胃都有伤害作用。
使学生懂得中小学生绝对不能吸烟、喝酒。
教学重点:吸烟、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看漫画:吸烟=坟墓,让学生发表观后感,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分小组说一说吸烟的危害看一看烟对人类的危害(文字资料)说一个实验结果。
议一议看了以后的感想。
分小组说一说酒对人的危害。
听老师讲一讲为什么不要喝酒抽烟。
三、作业:烟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板书设计:烟酒对人的危害吸烟的危害(尼古丁气管肺喝酒的危害(脑胃肝)吸烟有害健康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一、活动要求:1、了解吸烟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2、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材料:、幼儿做好的调查表。
三、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分析调查表-交流分享(一)谈话导入:认识禁烟标志出示课件(禁烟的标志)请幼儿观看。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禁止吸烟的标志)"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不能吸烟)(二)分析调查表教师请一名幼儿述说自己的调查表:1、吸烟会使人咳嗽。
2、吸烟会引起肺癌。
3、吸烟会使牙齿变黄。
4、吸烟会引发火灾……5、有相同调查结果的幼儿举手,教师统计数字。
6、请幼儿观看课件,巩固吸烟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危害:(1)咳嗽;(2)牙齿变黄;(3)肺癌;(4)影响下一代;(5)影响他人;(6)污染环境;(7)引发火灾(三)交流分享1、教师提问:哪些地方不能吸烟,可以贴禁烟标志?(幼儿讨论)2、教师小结:汽车站、电影院、医院、幼儿园、公共汽车、加油站等公共场所不能吸烟。
3、向幼儿宣传世界无烟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许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列车,处处禁烟。
吸烟危害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认识到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拒绝吸烟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 吸烟的危害2. 拒绝吸烟的方法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2. 培养学生拒绝吸烟的信心和决心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吸烟危害相关资料3.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吸烟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吸烟有哪些危害?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二、主体部分1. 讲解吸烟的危害(1)PPT展示吸烟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教师详细讲解吸烟对肺部、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损害,以及吸烟与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关系。
(3)分析吸烟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如家庭经济负担、子女成长环境等。
2.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吸烟危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吸烟带来的严重后果。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拒绝吸烟?如何帮助身边的人戒烟?3. 拒绝吸烟的方法(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2)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参加戒烟活动,寻求专业帮助。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吸烟的危害,呼吁学生拒绝吸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拒绝吸烟的决心。
四、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吸烟危害的作文。
2. 向家人、朋友宣传吸烟危害,帮助他们戒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吸烟的危害、案例分析、拒绝吸烟的方法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拒绝吸烟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2. 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吸烟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学生的警惕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拒绝吸烟的信心和决心。
4. 课后作业要具有实际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拒绝吸烟的理念。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调查与研究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方法验证香烟是否有毒性,从而去体验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情况,让学生去体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明确香烟的危害,倡导无烟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主体1、活动学校:2、活动班级:八年级3、指导教师:4、活动小组:三、活动背景1979年轻7月23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
1979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已经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影响和危害他人,对社会、国家、民族都会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
中国有几亿烟民,其中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是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香烟,或者偶尔以好奇之心品尝香烟,从而走向吸烟的漫漫长路的,如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在中学时代不沾染吸烟恶习、并且终生不吸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一是对香烟的毒性进行研究,二是调查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
四、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1、主要任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各小组通过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研究目标和已学知识,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最终确定主要待调查和研究的问题。
2、活动地点:八年级(11)班教室3、活动时间:1课时4、活动主体:全班学生5、前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查阅资料,了解香烟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6、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7、活动流程:(1)教师分发材料:近30年来,许多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对纸烟的烟雾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对吸烟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现已查明,纸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焦汕和尼古丁等。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教案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章:青少年吸烟现状分析1.1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青少年吸烟的现状,掌握相关数据和信息。
1.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包括吸烟人数、吸烟比例、吸烟原因等。
1.3 教学活动: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第二章: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因素2.1 学习目标:了解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因素,分析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因素,包括好奇心理、模仿心理、逆反心理等。
2.3 教学活动:分析案例,讨论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青少年吸烟的健康危害3.1 学习目标:了解青少年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健康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青少年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健康知识视频,讨论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第四章:青少年吸烟的社会影响4.1 学习目标:了解青少年吸烟对社会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青少年吸烟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家庭经济负担、二手烟危害、社交圈子等。
4.3 教学活动:调查分析青少年吸烟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
第五章:青少年吸烟的预防和干预策略5.1 学习目标:了解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的策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的策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
5.3 教学活动:讨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的策略,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第六章:家庭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作用6.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营造无烟家庭环境。
6.2 教学内容:分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吸烟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家庭教育预防青少年吸烟。
6.3 教学活动: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讨论家庭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作用。
第七章: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作用7.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开展吸烟预防教育。
吸烟的危害 教案

吸烟的危害教案教案标题:吸烟的危害教学目标:1. 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 掌握吸烟对身体的影响和吸烟者的健康风险。
3. 培养学生拒绝吸烟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 吸烟对身体的影响。
3. 吸烟者的健康风险。
4. 拒绝吸烟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哪些危害吗?”2.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更多的吸烟危害。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包括吸烟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讲解吸烟对身体的影响,如导致肺功能下降、皮肤老化等。
3. 解释吸烟者的健康风险,包括吸烟者更容易患病、寿命较短等。
案例分析:1. 给学生提供一些吸烟者的真实案例,让他们了解吸烟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思考吸烟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讨论与分享:1. 分组讨论吸烟的危害和如何拒绝吸烟。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总结与反思:1. 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拒绝吸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吸烟的态度和行为。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吸烟危害的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展览,进一步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
2. 学生对吸烟危害和拒绝吸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
教学资源:1. 吸烟危害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讲座或展览的邀请函和相关宣传材料。
教学延伸:1. 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强化吸烟危害的教育,如生物课、健康教育课等。
2.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调查或研究,深入了解吸烟问题在社会中的影响。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导学案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导学案一、引言吸烟作为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长期稳定。
本文将重点探讨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并提供一份导学案,帮助青少年了解吸烟的危害以及如何远离吸烟。
二、吸烟的危害1. 呼吸系统受损:吸烟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引起咳嗽、咳痰等问题。
长期吸烟还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严重疾病。
2. 心血管系统受损:吸烟会导致心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问题,增加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受损:吸烟会削弱免疫力,使青少年更容易感染疾病,并延长康复期。
4. 影响生长发育: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导致身高停滞或发育不良。
5. 心理健康问题:吸烟会使青少年陷入依赖和瘾症,影响学习和社交能力,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如何远离吸烟1. 了解吸烟的危害:青少年需要充分了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参加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获取知识。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青少年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每天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合理饮食等,这些习惯有助于远离吸烟。
3. 寻求支持并建立社交网络:青少年可以寻求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支持,告诉他们自己不想吸烟的决心,并与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交网络。
4. 培养拒绝吸烟的能力:青少年需要学会拒绝吸烟的诱惑,可以在某些场合中说“不”,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5. 加入禁烟宣传活动:青少年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禁烟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和参与活动来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并影响身边的人。
四、总结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青少年而言,应该尽早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破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远离吸烟。
希望通过本文的导学案,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理解吸烟的危害,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健康。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教案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调查与研究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方法验证香烟是否有毒性,从而去体验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情况,让学生去体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明确香烟的危害,倡导无烟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主体1、活动学校:2、活动班级:八年级3、指导教师:4、活动小组:三、活动背景1979年轻7月23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
1979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已经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影响和危害他人,对社会、国家、民族都会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
中国有几亿烟民,其中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是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香烟,或者偶尔以好奇之心品尝香烟,从而走向吸烟的漫漫长路的,如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在中学时代不沾染吸烟恶习、并且终生不吸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一是对香烟的毒性进行研究,二是调查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
四、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1、主要任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各小组通过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研究目标和已学知识,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最终确定主要待调查和研究的问题。
2、活动地点:八年级(11)班教室3、活动时间:1课时4、活动主体:全班学生5、前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查阅资料,了解香烟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6、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7、活动流程:(1)教师分发材料:近30年来,许多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对纸烟的烟雾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对吸烟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现已查明,纸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焦汕和尼古丁等。
气体占90%,其余为微粒(每毫升约含10亿微粒)。
焦油中有多环芳烃、亚硝基胺以及苯芘等40多种致癌物质。
它作用于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释放一种物质,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排血量增加,产生短暂兴奋感。
一氧化碳占烟雾的1%——5%,它与血红蛋白结合比氧大21倍。
由于大量吸烟者血红蛋白质摄氧能力降低,心肌缺氧,因而容易发生冠心病。
还原血红蛋白使动脉内壁水肿,血液循环滞留,血小板和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烟雾中的氰氢酸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使之增生,纤毛脱落。
苯芘、亚硝基胺、多环芳烃等,可能会引发支气管上皮组织发生变异,甚至形成鳞状癌变细胞。
国内外大量医学资料证明:吸烟是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主要病因之一;吸烟能导致冠心病、高心压、消化性溃疡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
由于吸烟人数众多,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烟卷燃烧必然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甚至对婴儿、婴幼儿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吸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公害之一。
(2)联系实际,学生谈个人所见所闻所感(与香烟相关的话题)。
(3)教师出示课题《香烟的毒与害》,初步明确研究目标。
通过活动,认识香烟的危害,倡导无烟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4)学生分组,共6组,组内讨论分工(落实组长、资料员、记录员、发言人等)。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方向、研究目标。
(6)各小组发言人上台发言。
(7)教师归纳,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一是对香烟毒性进行研究,二是调查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
(8)小组讨论。
根据目标和已学知识,确定研究内容。
(9)各小组发言人上台发言。
(10)教师归纳,最终确定研究内容如下:A、香烟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尤具危害作用。
B、香烟在燃烧时肯定发生多种化学变化。
香烟烟丝是否含有有害物质?C、当代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怎样?(11)各小组拟定每项研究内容的研究方法。
(12)教师幻灯展示。
A、香烟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尤具危害作用。
(查阅资料、分析、整理)B、香烟在燃烧时肯定发生多种化学变化。
香烟烟丝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课题组设计了用香烟烟丝浸出液对小白鼠会产生何种作用的实验来验证。
(实验、查阅资料、观察、记录)C、当代中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怎样?课题组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整理)(13)教师统整分组,依据研究内容,重新分组,分甲、乙、丙三大组,每大组14到15人,每大组有两小组,分别完成(1)、(2)、(3)三项研究内容,大组间互质,小组间同质,既分项实施,又可对比借鉴。
(二)、实施阶段1、主要任务:各大组分项实施,甲组(第一大组)研究香烟烟雾对血红蛋白是否有害;乙组(第二大组)完成香烟烟丝浸出液对小白鼠作用的实验;丙组(第三大组)设计调查问卷——《当代中学生对青少年吸烟危害的认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活动地点:八年级(11)班教室、生物实验室。
3、活动时间:甲、乙两组1课时,丙组2课时。
4、活动主体:全班学生5、前期准备:网络、图书查阅资料,购买小白鼠4只、香烟10支、鸡血,布置实验室(显微镜、蒸馏水、烧杯、载玻片、针筒、洗耳球、酒精灯、试管瓶)。
6、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做实验、观察、记录、分析、问卷调查7、活动流程:甲组:研究香烟烟雾对血红蛋白是否有害。
(1)查阅资料。
可上网(教室直接上网)、查阅教科书、上学校图书室。
附图书资源:①《绿色家园》,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编,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年。
②《大众医学》,《大众医学》杂志社,2002年。
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2002年。
网络资源:中国科技信息网、科学美国网、中国科普博览网。
(2)分析整理资料,初步得出结论。
香烟的烟雾成分有焦油、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醛类物质。
有可能是甲烷、乙烷、丙烯等。
此外,还有烟碱,又含有尼古丁。
(3)开展实验。
实验主要是观察鸡血在注射烟雾后有无变化。
用洗耳球、针筒等“吸烟”,再将烟雾注射到含有新鲜鸡血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鸡血取出少许,放在一个载玻片上,同时取少许新鲜鸡血放在另一个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者是否有差异。
结果:甲组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新鲜血液不久就凝固,致使实验无法进行,后经查阅资料,问自然教师,发现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二是用洗耳球、针筒等来“吸”烟,但烟雾产生慢而且少,实验效果不理想,经摸索,改为打气球的手压式塑料气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支烟仅半分钟就被吸完了。
实验中明显观察到通入烟气后,鸡血由鲜红变成暗红,取少许变暗的鸡血与新鲜的鸡血分别置于两个载玻片上,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烟雾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损伤。
乙组:香烟浸出液对小白鼠作用的实验。
(1)烟草浸出液配制。
把6支香烟去掉纸皮、揉碎,放入小烧杯内,倒入蒸馏水50毫升,以完全浸没烟丝,用酒精灯煮沸数分钟,待煮沸溶液呈黄色时,过滤除去烟丝,再将滤液倒入小烧杯中,继续煮沸浓缩,直至呈褐色,最后仅剩下6毫升为止,将制备好的烟草浸出液装入试管瓶中备用。
(2)腹腔注射小白鼠实验。
同学们先将香烟浸出液1毫升注入小白鼠腹腔内,小白鼠在5——15分钟内逐渐兴奋,30分钟后精神萎靡不振,1小时后仍然存活。
(3)皮下注射小白鼠实验。
同学们将1毫升香烟浸出液注入小白鼠皮下,10秒钟后小白鼠出现搔扒兴奋;20秒钟后呼吸加快,焦躁不安;30秒钟后出现原地打转、竖毛发抖的现象;40秒钟后出现头下垂、闭眼、对敲击杯壁无反应等症状;1分钟后死亡。
(4)疑问:小白鼠究竟是被烟丝浸出液毒死,还是注射了一定量的水而死?(5)对比实验。
挑选两只体重一样的小白鼠,向其中一只注射1毫升的生理盐水,另一只注射1毫升的香烟浸出液。
注射盐水的小白鼠依旧活蹦乱跳,第二天仍存活,而注入香烟浸出液的小白鼠出现了皮下注射实验的同样症状并死亡。
丙组: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卷。
(1)小组学习调查法的有关知识,并确定了调查对象、内容等。
通过网上、图书查阅获取调查法的有关知识。
小组讨论,统一思想: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了解当代中学生吸香烟的现有状况;②了解中学生对吸烟的认识及有无戒烟的想法。
(2)设计问卷。
A、每小组收集1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
B、小组成员就如何做好一份调查问卷发表意见。
C、教师进行调查问卷相关知识讲评。
D、丙组全体成员各自设计1份与此相关的问卷。
E、丙组组长整合,教师修正。
F、公布样卷,师生共同讨论修改。
(3)正式问卷。
调查问卷您好!我是七年级学生。
我们在做一个大家较关注的课题——“青少年吸烟究竟对人体有利还是有害?”为了使我们能真实了解情况,请您如实填写,不记名,不讨论,独立完成。
单项选择题:1、您喜欢吸烟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D、有瘾2、您的烟龄已有多长时间?()A、0年B、一年左右C、二年以上3、您想吸烟的主要理由是什么?()A、好奇B、寻求刺激C、跟别人学的D、跟同伴学的4、广播、电视等宣传香烟有危害,您认为呢?()A、有危害B、没有危害C、很多好处D、没想过5、您认为吸烟对学业有影响吗?()A、有B、没有C、没有想过D、不知道6、你认为吸烟对自己身心有影响吗?()A、有害B、有利C、既无利,也无害D、不知道多项选择:7、您喜欢在什么场所吸烟?()A、校外同伴玩时B、校内寝室、厕所C、公众场合D、阴暗角落8、您吸烟时心里有何感受?()A、舒服B、很神气C、解闷D、无所谓D、若你现在吸烟,你想戒烟吗?若想戒,请提出戒烟的方法。
(4)分发问卷。
利用学校班队活动课,完成了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5)分析有关数据。
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接受调查人数为2208 人。
有吸烟经历的38人,占1.07 %以上,其中7人已有两年以上的烟龄,占吸咽人数的18.4%以上。
而多数学生仅因好奇、寻求刺激等简单原因接受了这个隐形杀手。
在这些同学中,尽管有2/3尝试戒烟,可真正成功的不足1/3,可见吸烟容易戒烟难。
半数以上的同学对香烟的危害知之甚少。
31%(685人)的同学认为吸烟对学生不会有任何影响,33%(729人)的同学对此不置可否,60%的同学处于被动吸烟的境地,但仅有47%的同学认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有影响。
幸运的是,86%(1899人)同学认为自己的生命很重要。
(三)、总结阶段(1课时)1、分组汇报。
三大组分别把各组的实验结果、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按原先6组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辨论。
3、收获与体会。
课题组的同学对吸烟有害深信不疑。
班中有个别吸烟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课题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劝告自己的同伴和社会上的烟民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