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查表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查表(一)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原辅料进货验查1.1 原辅料存放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2 专库管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3 标签标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4 索证索要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5 制度具备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6 现场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生产过程控制2.1 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2 更衣室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3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4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5企业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6 生产投料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7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8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9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0 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1 现场人员卫生防护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12 回收食品处置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安全自查表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出厂检验现场检查3.1检验室仪器设备、化学试剂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2应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员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3出厂销售成品是否具有出厂检验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4自行出厂检验企业实验室是否具有测量比对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5 委托检验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6 成品留样情况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7 成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产品标识标注情况4.1 食品标识标注项目齐全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销售台帐情况5.1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不安全食品召回6.1通知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2 召回产品处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3 整改措施的落实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6.4 召回处理报告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食品安全自查表自查项目序号自查情况自查不符合项说明管理制度与记录7.1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2 执行备案收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3 从业人员管理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4 委托加工包装标识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5 消费者投诉处理及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6收集风险监测及评估信息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7.7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自查结论自查人员签名:自查日期:企业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章)。

食品安全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查表
□是□否
4.产品检验结果注:采取抽查方式
4.1
企业自检的,应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有检验相关设备及化学试剂,检验仪器设备按期检定。
□是□否
4.2
不能自检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否
*4.3
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是□否
*4.4
□是□否
*3.7
未发现使用药品、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
□是□否
*3.8
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与企业申请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一致。
□是□否
*3.9
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记录。
□是□否
3.10
生产现场未发现人流、物流交叉污染。
□是□否
3.11
未发现原辅料、半成品与直接入口食品交叉污染。
□是□否
*3.3
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是□否
*3.4
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
□是□否
*3.5
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是□否
3.6
生产或使用的新食品原料,限定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的新食品原料范围内。
□是□否
1.5
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是□否
1.6
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
□是□否
1.7
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的使用情况并有相应检查记录,生产场所无虫害迹象。

校园食品安全自查表

校园食品安全自查表
校园食品安全自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xx负责人:xx自查时间:xx年 8月 21 日
自查项目
自查内容
自查情况是否
符合规定
存在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


一、许可管
理及信息
公示
1.食品经营许可证合法有效,实际经营地址、许可项目等事项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致

2.在就餐区等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原料进货来源等信息

6.每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生产经营台账真实完整

三、原料控
制(含食品
添加剂)
7.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8.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并留存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购进凭证,货票同行,进货查验记录完整真实

9.采购畜禽肉类具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采购猪肉还具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非洲猪瘟检测合格证明

18.从业人员未有在食堂内吸烟等行为

五、食品贮
存及加工
制作
19.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类别的食品和非食品(如食品包装材料等),分设存放区域,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20.在散装食品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21.不在餐饮加工场所贮存和添加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等部门发布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四、从业人
员管理
14.从事切配、烹饪、面点、饮料调配、传菜、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15.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佩戴戒指等外露饰品,疫情期间宜戴口罩、手套上岗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一、企业资质与人员管理1、企业是否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2、许可证上的许可范围是否与实际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相符。

3、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4、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明,并在有效期内。

5、企业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二、食品原材料采购1、是否建立了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采购的食品原材料是否有合法的购货凭证。

2、采购的食品原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有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

3、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了资质审查和评估,并定期更新供应商名单。

4、食品原材料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过期、变质的原材料。

三、食品生产加工过程1、生产加工场所的环境是否整洁卫生,是否有积水、垃圾等。

2、生产加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有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用台账记录。

4、是否按照生产工艺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

5、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相应的监控记录。

四、食品包装与标识1、食品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无毒、无害、无污染。

2、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标注了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3、食品标签上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清晰,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五、食品储存与运输1、食品仓库是否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2、食品是否按照分类、分区、离地离墙的要求存放,是否存在混放、积压等情况。

3、食品运输工具是否清洁卫生,是否具备保温、冷藏、冷冻等设施设备,并能正常运行。

4、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损坏。

六、食品检验与检测1、是否建立了食品检验检测制度,配备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人员。

食品安全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查表
附件1
食品安全自查表
单位(项目)名称填表人:时间:
检查项目
结果
管理制度与环境卫生
食品相关岗位是否定岗定人
是否定期对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消毒
食堂位置是否远离厕所、垃圾站、污水沟、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
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环境是否整洁
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是否有效
废弃物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食品加工经营过程
加工经营用设备设施是否清洁
餐用具清洗或消毒后是否沥干、烘干,及时将消毒后的餐用具放入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
餐后是否及时清洁打扫,保持餐饮服务场所、后厨设施、设备、加工制作台面、容器、工具、餐饮具的通风、干燥。
从业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是否经过食品安全培训
从业人员操作时是否有从事与食品加工无关的行为
从业人员是否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上岗操作
禁止购买和食用超过保质期或被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禁止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次加工制作食品
禁止购买和食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禁止使用陆生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加工制品
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是否存在交叉污染
严禁加工食用四季豆、发芽土豆、草乌附子附片、野生菌、火烧肉、撒茶等食品
食物烧熟煮透,成品宜当餐供应,不得隔顿供应,供应凉菜的需有专用操作间或专门操作区域,学校食堂严禁供应凉菜
严禁外购半成品(如豆粉、魔芋等)、成品(如熟卤肉制品、泡发食品等)、其他凉菜作为食品加工原料或菜品
检查项目
结果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是否安全、无害、健康
食品留样
50人以上用餐的食堂应每餐留样,可以使用食品冷藏柜,100人以上用餐的食堂应设置专门的食品留样储存柜,留样由专人负责
每餐每份样品留样125g,使用密闭容器,留样存放48小时以上,留样温度0℃-8。C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表一、生产过程管理1. 设备卫生a. 生产设备是否干净、整洁,无污垢、异味和霉菌;b. 设备通风状况是否良好,无积尘和异物;c. 设备有无生锈、老化、损坏等现象;d. 是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清洁。

2. 原料检查a. 原料采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无合格检验证书;b. 来源地是否可靠,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或带有毒害物质的原料;c. 原料储存是否符合要求,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与有毒物质混存。

3. 加工控制a. 加工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操作和卫生习惯;b. 加工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无害虫和害兽存在;c. 加工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d. 加工过程中是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不受外界污染。

二、产品安全质量1. 产品外观a. 产品外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变形等情况;b. 包装标签是否齐全、清晰,标注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原料成分。

2. 化学安全a. 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b. 检测产品中的化学指标是否合理,如无铅、无苯等。

3. 微生物检测a.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进行过微生物检测;b.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无致病菌和变质迹象。

4. 保质期管理a. 产品的保质期是否明确标注,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b. 是否对产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符合质量要求。

三、库存管理和追溯1. 库存管理a. 是否有合理的仓储管理制度,避免商品过期存放或混存;b. 库存管理人员是否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时处理异常产品。

2. 追溯管理a. 是否建立了产品追溯记录,包括进货信息、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b. 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情况。

四、员工卫生健康1. 健康证明a. 员工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每年进行定期体检。

2. 个人卫生a. 员工是否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b. 是否定期进行身体清洁和手部消毒。

3. 培训教育a. 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b. 员工是否理解并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做到文明生产。

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和监督检查表

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和监督检查表

附件2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
学校名称(盖章):
自查人员: 检查时间: 年月日
(本检查评价表一式三份, 由学校加盖公章后, 一份报餐饮监管单位, 一份报教育部门, 一份学校留存)附件3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
..2.★项为关键项,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该单位现场评定为零分。

3.对不同餐饮服务场所, 允许有合理缺项, 最终得分采用标化分。

标化分=100×实得分/应得分
应得分=100-合理缺项总分。

最后得分: 应得分: 标化分:
检查人员人(签字): 年月日
被监督人(签字): 年月日
(本检查评价表一式三份, 由被监督单位盖章后, 一份监管单位留存, 一份教育部门留存, 一份学校留存)。

社区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

社区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

社区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1. 食品进货管理- 是否与正规供货商签订了进货合同?- 是否及时收集并保留了食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照?- 是否定期开展食品供应商的安全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是否建立了食品质量检验记录,并保留至少三个月?- 是否定期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抽检?抽检记录是否完整?2. 食材储存管理- 是否对食材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标识?- 是否合理利用存储空间,防止交叉污染?- 是否确保食材存储温度符合要求,并有相应记录?- 是否对容易变质的食材进行有效的保质期管理?- 是否定期检查并清理食材存储区域?3. 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 是否明确制定了食品加工和烹饪的操作规程?- 是否规范操作员的穿戴和卫生惯?- 是否对原料进行充分清洗和加工处理?- 是否控制好食品加工的时间和温度?- 是否保留了食品加工和烹饪操作的记录?4. 餐具清洗和消毒- 是否制定了餐具清洗和消毒的操作规程?- 是否使用符合要求的洗碗机和消毒设备?- 是否针对不同类型的餐具采取相应的清洗和消毒方法?- 是否定期对洗碗机和消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是否保留了餐具清洗和消毒的记录?5. 卫生管理- 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明确责任人?- 是否制定了食堂的日常清洁和卫生消毒计划?- 是否保持食堂的通风良好、整洁干净?- 是否制定了废物处理方案,并做好分类和垃圾收集工作?- 是否对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培训?此食品安全自查表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和完善。

为确保食品安全,社区食堂应加强自查自检工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建议社区食堂与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查日期:
附表2
食品安全自查整改表
序号
项目
发现问题
整改情况
整改结论
负责人 签字
备注
整改人员: 整改日期:
食品安全自查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分值
得分
自查发现问题

资质情况
企业名称、生产场所、法定代表人、生产产品与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否一致,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
2
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年度审查报告齐全。
2
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
1

生产环境条件情况
原料处理和原料加工、包装、储存等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并如实记录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1
销售台账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销售日期及出货交付情况。
1
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及对应的出厂检验报告。
1
成品出入库遵循先进先出原则,运输交付记录信息齐全。
1
十一
不安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
召回制度落实情况
建立不安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召回管理制度并如实、完整记录
1
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1
实际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记录一致。
1
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和领用出库记录。
1
有产品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建立并记录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
1
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委托生产、贴牌生产、分装方式生产。
1
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1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1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
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载明“食品添加剂”,并标明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
1
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添加剂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
1
对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原、辅材料和包装,应当查验供货者生产许可证明。
1


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按批次实现可追溯。
5
1
具备质量受权人。
1

原料控制
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
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并有记录。对于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处理记录。
1
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2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1
生产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着标示。
1
食品广告的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1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
主辅食品管理情况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
1
实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按规定注册。
1
婴幼儿配方乳粉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
1
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并留存检验报告。
1
产品带*号检验项目报告齐全,每年至少做两次带*号项目检验。
1
专设与留样数量相匹配的留样室或留样柜,留样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留样记录完整。
1
建立和保存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1

标识及
广告
预包装食品有标签,其所标示内容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六十七条规定以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食品标准规定,同时向当地县区监管部门报告、登记。
2
有生产环境检测要求的,定期进行检测并记录。
1
人流、物流按要求分开进入车间,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存在交叉污染。
1
现场人员卫生防护符合要求。
1
无违法使用回收食品和过期食品、食品添加剂等
1
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有记录。
1

产品检验
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保存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及时、清晰、真实、完整。
1
现场人员有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工作服干净整洁
1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并妥善保存
1
洗涤剂、消毒剂应当有相应的领用使用记录
1
合理部署虫害监控装置,定期检查,并有监控记录
1
准确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标明捕鼠器、粘鼠板、灭蝇灯、室外诱饵投放点、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等放置的位置。
1
无发现虫害的迹象
1
婴幼儿配方食品应当按照备案的事项生产。
1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有效。
1
实际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规定注册。
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生产。
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1
保存对不安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召回记录和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
1
向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1
监管单位督查、检查或企业自查发现问题是否及时进行整改
1
十二
应急处置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
建立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1
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1
无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
1

生产过程控制情况
厂区内、生产加工场所和生产加工设施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要求并有自查记录。
1
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需检定的生产设备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1
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参数与企业提供的工艺规程一致。
1
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无微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检查“车间洁净度控制”)。
1

人员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保存记录。
2
确定食品安全岗位责任人,该责任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有相关的责任落实情况记录。
1
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
1
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1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
1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管理情况
生产原料和工艺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1
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发生变化的,按规定报告。
1
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
1
记录召回食品的处理情况,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
有消费者投诉处理机构并健全相关制度,做好投诉处理记录。
1
十三
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原料采购验收制度、生产台帐制度、购销记录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包装标识制度、出厂检验制度。
1
建立质量体系,从原料进厂、过程控制、产品出厂等全过程,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生产记录,形成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档案,实现全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可追溯。
1
至少两名有资质的检验员具备相应检测能力。
1
检验设备、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检验仪器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1
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出厂食品进行检验,相关记录凭证按法律规定时限保存。
1
有型式检验要求的,按规定进行型式检验。
1
自行进行出厂检验企业,应有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
1
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1
墙壁、天花板、地板等硬件设施完整、无破损。
1
照明设施满足日常操作需要,并有防护装置。
1
在清洁作业区入口处应有专用的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施。
1
有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1
配备足够的工器具和设备的专用清洁设施。
1
具有适宜的除尘或通风设施。
1
通风排气设施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
1
进、排气口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