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贴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86例分析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86例分析

[ ]王平 .中医内服外敷治 疗x J腹 泻 18例 [] 3 lL , 2 J .河北 中 医,20 ,2 02 4
( ) :6 0 9 7.
泻4 0例两组 ,分别采用暖脐膏 ( 吴茱 萸、肉桂 、丁香 、五
倍子 、干姜 、黑胡椒 、制附片 ) 、清热膏 ( 葛根 、苦参 、木
香 ) 敷 脐 治 疗 。 药 品 制 备 ;取 上 述 中药 等 量 研 末 过 筛 ,混
刘 东泉
重 庆 市 巫 溪 县 中医 院 ,重 庆 巫溪 45 0 080
【 摘
要 】 目的:探讨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 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 : 取患儿观察组 8 选 6例和对照组 8 例 ,观察组 运用脐部 中药敷贴 , O
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复方丹参液封闭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 西药治疗 。结 果:观察组显效 6 9例 ,有效 8例,无 效 3 ,总 有效 率为 例
2 治 疗 方 法
《 幼幼集成 》 中说 :“ 夫泄 泻 ,无不 由于脾 胃,盖 胃为 水谷之海 ,而脾 主运化 ,使 脾健 胃和,则 水谷 易化 ,而为 气血 以荣卫 。若 饮食失 节 ,寒温 不调 ,以致 脾 胃受伤 则水
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而泄泻作 矣。 因 ”
病程数小时 ~2天。两组 均有 水样 腹泻 ,呈水 样 或蛋 花汤 样便 ,每 日5—2 次不 等。大便 镜检显 示 :未 见 明显异 O余 常 ,或 以脂肪为 主 ,或极 少量 白细胞 ,余 无特 殊 。观 察组 与对照组均伴轻度 一中度脱水 、酸 中毒 ,无 重度脱水 病例。 伴发热分别为 2 2例 、l ,伴 呕吐 4 9例 2例 、3 7例。两组无 显著差异 ,具有可 比性 ( 0 0 ) P> .5 。

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还 常 伴有 发 热 与 呕 吐等 症 病毒 等 病 毒 检测 阳 性或 致病 性 大肠 杆 菌等 细 菌 培养 阳性 ;监 护 大便 性 状 改 变 为特 点 的儿 科 常见 病 , 4 , J L 脾 胃发 育 尚未 完 善 , 消 化 机 能较 弱 , 所 以无 人 知情 同意 。其 中男 3 2例 , 女2 8例 ; 年 龄最 小 3 月, 最 大 3岁 , 状 。一 般 来 说 ,
贴, 每贴可 以贴敷 l 2个小时 , 一 日1 次, 连用 3 天( 每次需间隔 统 计 学意 义 f P < 0 . 0 5 ) 。
8 ~ l 2 小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之 , 止泻贴外敷 的应用为治疗小儿泄泻提供了一种安全 、
1 . 3 观察 指 标 : 痊愈 : 治疗 后 大 便 次 数 及 性 状 完 全 恢 复 正 常 , 其 有效 的新 方法 。 它 症状 体 征 消失 。显效 : 治 疗后 大 便次 数 明显 减 少 , 其 它 症 状体 参 考文 献 征 明显 改 善 。 有效 : 治 疗后 大便 次 数减 少 , 其 它 症状 体 征好 转 。 无 [ 1 I ] 徐凤 鸣. 健 脾 止 泻 烫 治疗 小 儿腹 泻疗 效观 察 [ J ] .河 北 中 医 , 效 无 达 到上 述 标 准甚 或恶 化 口 1 。有效 为痊 愈 +显 效 + 有 效 。 同 2 0 0 3 , 2 5 ( 1 ) : 2 7 . f 2 】 王淑华. 七 味 白术散 治 疗 小 儿腹 泻 5 8例 [ J 】 .中国 乡村 药 , 时观 察 呕 吐 、 发热 消失 时 间。 1 . 4统计 方法 : 采用 S A S 1 3 . 0 软件进行 分析 , P < O . 0 5 为显 著性差异 。 2 0 0 2 , 2 5 ( 1 ) : 2 7 . 【 3 】 黎 阳喜 _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婴 幼 儿 迁延性 及慢 性 腹 泻 5 6 例【 J 】 . 现 2 0 0 5 , 2 1 ( 5 1 : 5 7 6 — 5 7 7 . 2 . 1疗 效 对 比:治 疗组 的有 效 率 为 9 0 . 0 % ,对 照 组 的 有 效 率 为 代 医药卫 生 , [ 4 ] 滕 久祥 , 彭芝 配 . 九香 止 泻肠 溶 片对 急性 腹 泻模 型 小 鼠腹 泻指 7 0 . 0 %, 组 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o 5 ) 。见表 1 。

儿童腹泻贴贴哪里

儿童腹泻贴贴哪里

儿童腹泻贴贴哪里
小儿腹泻贴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各种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过敏性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及肠道杆菌群失
调引起的腹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那么儿童腹泻贴贴哪里?
儿童腹泻是直接贴肚脐的,不过那个撕的时候不太好撕下来,宝宝会痛,建议把黏贴的部分剪小一点,减少宝宝黏贴皮肤的面积。

一些人问:腹泻对儿童有哪些危害?
感染
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

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
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

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中毒性肝炎
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他
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婴幼儿腹泻的预后与病儿的体质、病因、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有关。

为了孩子健康,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小儿腹泻102例

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小儿腹泻102例

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小儿腹泻102例目的:研究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102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运用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7 d一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并比较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1%,高于对照组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参苓白术颗粒;止泻贴;腹泻小儿腹泻是儿科多发病,由多因素引起,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便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

属于中医“泄泻”的范畴,感染为其外因,多为病毒感染;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为内因。

传统西药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常适得其反。

参苓白术颗粒加止泻贴不但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易操作、副反应少,更适合患儿。

现通过对本院一年内接诊的102例患儿进行疗效观察并与西医治疗比较。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02例患儿,男56例,女46例,年龄8个月~3岁,平均1.7岁,病程1~5 d,平均2.3 d。

所有患儿全符合泄泻的典型临床表现,每天排便次数3~10次,蛋花汤样便甚至水样便,无腥臭味,部分患儿伴随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蒙脱石散(3g/袋)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片),按年龄大小不同给予口服,同时对症治疗。

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3 g/袋),1岁,3 g/次,3次/d。

加予止泻贴(易泰宁神阙贴)贴神阙穴,4~6 h/次,1次/d。

浅谈穴位贴敷在小儿腹泻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穴位贴敷在小儿腹泻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敷护 理 , 并 对其 临床 效果进 行分析 。 结果 : 穴位贴敷 护理 小儿 腹泻病 具有 明显的疗效 , 减轻 了传 统护理 的工作 强度 。 结论 : 穴位贴敷 护理 小
儿腹 泻病具 有 明显的疗 效 , 减轻 了传 统护理 的工作 强度 , 且操作 简便 、 安全, 值得在 临床护理 工作 中推 广应 用。
2 0 1 3 年第 3 3 期
6 5
浅谈穴位贴敷在/ J  ̄ J L 腹泻病治疗护理 中的应用
王 苗 柯 苗 苗
摘要: 目的 : 探 讨 穴位贴敷在 腹 泻护理 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 0 1 0 年 2月至 2 0 1 2 年1 2月我 院的门诊 及住 院腹 泻患儿 3 2 0 例, 进 行穴位 贴
例 ;年 龄 2 个月 3岁 2 1 4例 ; 3 —1 3 岁 1 0 6例 。病 程 最 长 2 个
表 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统计
月 ,最 短 1 2 h ;重 型腹 泻 4 O 例 ,腹 泻 次数 2 0余 次 /d,最 少 4 次 /d , 人 均腹 泻 次 数 6次 /d 。 其 中脓 血 便 1 6例 , 大 便 白细胞 镜 检 每 个视 野 大 于 5 个6 4例 , 并 发支气 管 肺 炎 1 2 0例 。
症状 。
转, 甚 至 恶化 , 异 常理 化 本组 3 2 0例腹泻患儿均 符合 以上诊断标准 , 其 2 中, 收住 住院治 疗 1 2 6例 , 门诊治疗 1 9 4例 ; 男 1 6 2例 , 女 1 5 8 具体 结 果 见表 1 - 2 .
关键 词 : 腹泻; 穴位 贴敷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2 4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3 — 0 0 6 5 — 0 2

止泻贴、止泻饮、洗足煎三联治疗小儿伤食泻60例临床观察

止泻贴、止泻饮、洗足煎三联治疗小儿伤食泻60例临床观察
1 . 2治疗方法 1. . 1止泻贴 自拟止泻贴药物组成 :焙五倍子 、焦 2
门及周围皮肤 ,并扑上爽身粉 ,防止发 生红臀 。 3 疗效判 断 治愈 :症状、体征 消失 ,大便镜检正常;有效 :
症状、体征、 大便镜 检均 有改善 ;无效或效果差 : 症状、体征、大便镜检均无改善。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的提 高 ,小儿伤食泻 已成为 小儿腹泻 中最常 见 的类型 ,而且 有逐 年增加 的趋 势 。近年来 ,笔者采 用止泻贴 、止泻饮加洗足煎三
联疗法 内外结合 治疗小 儿伤食 泻 ,取 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现择 6 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2止泻饮 自拟止泻饮药物组成 :炒山药 3g 2 0, 焦 山楂 lg O ,炒车前子 1g 2 ,葡萄糖 1  ̄3 g 0 0 ,食盐 4 g 将前 3 药加水 6 0 , 成 5 0 , ., 5 种 5 ml 煎 0 ml不足 5 0 0 ml 者, 可加 白开水至 50 ,再加入糖及盐搅匀 。也可 0 ml 按上述比例多煎 , 不拘 总量 , 少量多次频频喂服小儿。
作者简介:刘新勇,男,3 4岁,主治医师。
维普资讯
中华临床 医 学杂 志 ,2 0 0 7年 7月 。第 8 。第 7 卷 期
6 5
止泻 ,焦山楂消食止泻 ,而炒车前子 渗湿 以止泻 ,
诸药合用能健脾消食止泻 。另外 止泻饮 中加入糖和
阳经 ,使经脉 气血流 畅 ,胃气 旺盛 ,对 治疗腹 泻有 良好 的辅 助作 用 。但洗 足止泻 的辅 助作 用 ,机理不 明,尚待进一 步临床观察与 研究 。三 方内服 、外用 消食健脾止泻 ,切合 伤食泻病机 ,又据d J 生理病 ,L 理特 点而组 方,无毒 副作用 ,使用简便 ,经济有效 ,

小儿止泻贴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效果分析

小儿止泻贴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效果分析
1 . 4统 计 方 法
效果一般 。 中医认 为小儿 脏腑娇嫩 , 脾 胃易伤[ 引 。而脐位于 大腹 中
央. 可调理 中焦 。 振奋下焦元 阳。 中药外敷具有扩 张胃肠毛 细血管
从而改善其局部微循环 , 有利 于轮状病 毒在体 内的灭活 , 采用 S A S 1 3 . 0软件分 析处 理 , 有效率 比较用 X 检验 , 评分 比 的作用 ,
表 1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 例)
当前应用 比较多的外 敷贴 剂 . 对于a , J L 常规 内科疾病 的治疗有 很 好 的效果 。 本文 为此具体探讨 了小儿 止泻贴 治疗 小儿 反复腹泻的
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0年 9月一2 0 1 3年 2月 我 院收治 的d , J L 反 复腹 泻
d , J L 反复腹 泻是 临床 上的常见疾 病 ,多为 轮状 病毒感染 引 2结 果
. 1总 有 效 率 对 比 起, 常见于 6个月~ 2岁以 内的婴幼儿 , 好发 于秋冬两季f 1 1 。 d , J L 反 2
复腹泻 是属中医外感 泄泻的范畴 , 感受风寒之邪 . 影响脾 胃运化 ,
在此基 础上给予小儿止泻贴治疗 , 贴 于患 儿神阙穴( 肚 脐) , 每次 1 减退有关H 。 在病原学方面 , 主要为病毒性腹泻 , 包括轮状病毒 , 腺 贴, 每贴可 以贴敷 1 2个 h , 1 次/ d , 连用 3 d ( 每次须 间隔 8 ~ l 2 h ) 。
1 . 3疗 效 标 准
P  ̄ AO k 4 AC { O T I C AL口 E B E A口 c H 药物研究l
H 工 NA H E A L T H 工N口U BT 日 Y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作者:谢斌罗勇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14-02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第二位,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情严重者如不即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病程迁延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健康。

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门诊患儿 601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男354例,女 247例;年龄6岁33例;发病时间1天~2周571例,2周~2月21例,>2月9例;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样或稀糊样,或夹有粘液;大便次数10次/d 11例,67例合并轻中度脱水,127例合并不同程度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中医辩证为风寒泄泻238例、伤食泄泻278例、湿热泄泻67例、脾虚泄泻17例,脾肾阳虚泄泻1例。

将 60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1例,对照组30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调理饮食,合并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及细菌感染者均给予口服补液盐补液,抗炎、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口服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

治疗组口服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并予中药神厥穴贴敷。

组方:风寒泄泻:藿香10g、防风10g、苍术6g、茯苓10g、炮姜6g;伤食泄泻:丁香3g、山楂10g、神曲10g、鸡内金10g;湿热泄泻:葛根10g、黄连3g、黄芩10g、黄柏6g、车前子15g;脾虚泄泻:党参10g、茯苓10g、白术6g、吴茱萸3g;脾肾阳虚泄泻:党参10g、茯苓10g、吴茱萸3g、肉桂3g、丁香3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贴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小儿腹泻贴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臨床效果。

方法选取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42例腹泻患儿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71例/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增加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结论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上,小儿腹泻贴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腹泻贴;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

据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腹泻已经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临床上要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快速止泻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以142例腹泻患儿为主要对象,对小儿
腹泻贴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42例腹泻患儿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71例/组。

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26±0.54)岁;病程为8 h~2 d,平均病程为(1.25±0.33)d。

观察组中:男性41例,女性30例;年龄区间为7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27±0.56)岁;病程为9 h~2 d,平均病程为(1.26±0.37)d。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上述各项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1)综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儿均确诊为小儿腹泻,均属于轻型、中型腹泻;(2)发病时间均在48 h之内;(3)无其他脏器类疾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纠正脱水、纠正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患儿服用蒙脱石散(湖北汇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91,3 g),依据年龄决定服药剂量:1岁以下:每日服用三次,共3 g;1~2岁:每日服用三次,每日6 g;>2岁:每日服用三次,共6~9 g。

观察组:用小儿腹泻贴(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12,1.2 g)治疗,每次1贴,贴于肚脐处,每12 h换药一次。

两组患儿的治疗均以3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呕吐、腹泻、发热)基本消失,48小时内大便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缓解,48~72小时内大便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大便状态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142例腹泻患儿的一般资料和组间对比数据均纳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临床疗效等计数型指标用n/%表示,x2检验;平均治疗时间等计量型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检验,以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中: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7%。

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3.09%。

经统计学分析,x2=6.038,P=0.014<0.05,可见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2 两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22±0.56)d,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56±0.74)d,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2.167,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病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消化道感染、营养不良、中毒性肝炎,严重时可能致死。

小儿腹泻贴主要是由丁香、肉桂、荜茇等配伍而成,具有镇痛、解热、止泻、散寒之功效。

并且,腹泻贴是通过贴肚脐给药,可快速将药效扩散到全身,患儿痛苦小,更容易被患儿和家属接受。

本组研究旨在评价小儿腹泻贴在小儿腹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蒙脱石散和小儿腹泻贴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小儿腹泻贴治疗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时间更短,本结果与相关报道中获得的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4],再次体现了小儿腹泻贴在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上,小儿腹泻贴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秀君,马祝霞.浅述中医敷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J].生物技术世界,2016,8(2):63-63.
[2] 包德存.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90-90.
[3] 陈守龙.中医推拿结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10-110.
[4] 步伟全,冯伟伟.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9):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