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标题: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家长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障孩子的健康。

本文将从预防、饮食、饮水、药物治疗和就医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预防小儿腹泻1.1 定期洗手:腹泻病原体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和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定期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1.2 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生吃水果、蔬菜和未经煮沸的水,尽量选择熟食,确保食物卫生。

1.3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整洁,避免孩子接触脏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二、饮食调理2.1 补充水分:小儿腹泻时会大量失水,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剂或者温开水。

2.2 饮食调理:避免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2.3 注意观察:观察孩子的饮食情况和大便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避免食物过于油腻或刺激性。

三、饮水指导3.1 补充电解质:小儿腹泻时会大量失水和电解质,家长可以选择口服补液剂或者含有盐分的食物,如清淡的粥类。

3.2 饮水温度:给孩子饮用的水最好是温开水,不要过热或过冷,有助于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3.3 饮水量控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过量导致水中毒。

四、药物治疗4.1 抗生素使用:小儿腹泻多数为病毒感染引起,不宜滥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2 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适量补充有助于缩短病程。

4.3 止泻药物: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使用止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五、就医建议5.1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5.2 遵医嘱用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5.3 随访复查:腹泻症状缓解后,家长也应定期带孩子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知识

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知识

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知识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或学龄前儿童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是指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且量多,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性腹泻、营养不良、过敏性腹泻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知识。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儿腹泻往往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如细菌、病毒等。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小儿腹泻非常重要。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动物后等时刻要彻底洗手。

另外,要保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或不洁食物,尽量喝烧开水。

2.合理饮食,注意膳食调理小儿腹泻后消化功能较弱,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因此,在小儿腹泻期间,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病情,合理调配饮食。

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刺激性食物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3.加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小儿腹泻往往与感染有关,因此,加强免疫力对预防小儿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应确保孩子接种疫苗,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此外,要注意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孩子接触病原微生物。

4.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病因。

根据病情的轻重,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用药方面,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持续腹泻、脱水等危险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

5.适当休息,加强护理小儿腹泻期间,孩子的身体较为虚弱,容易疲劳。

因此,家长应给予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温适宜,保持环境整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家长要加强对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知识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儿童秋季疾病防治课件PPT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儿童秋季疾病防治课件PPT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尽量不给孩子吃雪糕、喝冷饮、不吃凉饭凉菜。 冰箱里的食物取出后不要立即吃,要恢复到常温后再给孩子吃。饮食要 清淡,不多吃油腻的东西。一日三餐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每天的饮食尽 量保证有:蛋、新鲜蔬菜和水果、谷物、肉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
04 体 液 不 足 如何护理 PART FOUR
体液不足如何护理?
➢ 体液不足Biblioteka 何处理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 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 感染;呕吐重者应用止吐 药。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口服ORS补液
•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 克,氯化钾1.5克;
•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 升。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
! 小儿秋季腹泻症状
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 繁,大便每日10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 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 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 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 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之五: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睡眠可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精神状态,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所 以说拥有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晚上最迟十点以前能入睡,早晨最迟七点之前能起床,中午要有1-2个小时的午 睡时间,尽量每天能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体液不足如何护理?
口服ORS补液
5~13岁
2~4岁 12~23月
4~11月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小儿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便便呈现稀糊状或者水样,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困扰。

因此,对于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饮食、护理、就医和康复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一、预防1.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居室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病菌传播。

1.2 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随地吃东西,不食用过期食品,不喝生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3 避免接触传染源:教育孩子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接触,特别是腹泻病人,防止交叉感染。

二、饮食2.1 补充足够的水分:腹泻时,孩子的水分流失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孩子多喝开水、米汤、淡盐水等。

2.2 注意饮食调理:腹泻期间,孩子的肠胃功能较弱,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

2.3 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三、护理3.1 保持肛周清洁:每次更换尿布后,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孩子的肛周,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2 注意保暖:腹泻时,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感冒,应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受凉。

3.3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腹泻可能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和疼痛,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情绪,关心孩子的感受。

四、就医4.1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腹泻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匡助。

4.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止泻药等药物,遵循用药时间和剂量,不可随意停药。

4.3 定期复诊:腹泻康复后,还需定期复诊,确保孩子的康复情况。

五、康复5.1 调整饮食结构:康复期间,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5.2 增加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肠道蠕动,改善肠胃功能。

5.3 定期复查:康复期间,定期复查肠道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小儿腹泻及护理范文

小儿腹泻及护理范文

小儿腹泻及护理范文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包括1-5岁的幼儿)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腹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感染、消化问题或饮食不当引起。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腹泻,正确的护理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小儿腹泻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原因:1.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感染、食物或水源感染以及呼吸道传播。

2.消化问题:消化酶不足、肠道吸收功能不良或食物过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腹泻。

3.饮食不当:婴儿喂养不当、早期断奶、过度灌肠或吃了过多油腻食物等也会引起腹泻。

4.药物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促进胃排空药、抗肥胖药等,也会引起腹泻。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1.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腹泻时,婴幼儿易出现脱水,所以需要补充适量的液体。

婴儿可以继续喂养母乳或配方奶,并给予适量温开水。

对于较大的幼儿,可以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

如果腹泻严重或脱水症状明显,应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2.调整饮食:腹泻期间,要注意婴幼儿的饮食质量和种类。

婴儿可以继续喂养母乳或者配方奶,但要避免给予含果汁、高脂肪或含糖量高的食物。

较大的幼儿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煮蛋等,避免过多的脂肪和蔬菜纤维。

此外,避免饮用牛奶和果汁,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拉肚子的症状。

3.保持肛周清洁:腹泻期间,要保持婴幼儿的肛周清洁,及时更换尿不湿。

每次更换尿布后,应用温水和无香味的肥皂清洗肛门区域,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4.维持卧床休息:腹泻时,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处于充血状态,适当的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腹痛和腹泻的症状。

鼓励孩子多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参加活动,以免加重腹泻的情况。

5.避免传染:小儿腹泻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为了预防腹泻的传播,要注意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接触和分享其他孩子的餐具、杯子和玩具等物品。

确保孩子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避免过度拥挤的场所。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引言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患儿腹泻的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帮助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行为指南,以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支持。

护理措施1. 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患儿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如果患儿正在母乳喂养,母亲应继续喂养,增加喂奶次数以补充水分和营养。

•如果患儿正在饮用奶粉,应按医生或护士的建议调配适当浓度的奶粉,并根据需要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患儿已经可以进食固体食物,应选择易消化、不刺激肠道的食物,如米粥、香蕉等。

同时,要确保患儿充足地饮水,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2. 考虑使用口腔补液盐溶液口腔补液盐溶液是一种用于补充体液的有效方法。

如果患儿腹泻严重或有明显脱水的表现,医生或护士可能会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有助于恢复体液平衡。

3. 避免给予不必要的药物大多数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细菌感染。

因此,在没有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家长应避免给儿童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药物。

这些药物不仅不会缩短病程,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抗药性的产生。

4.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腹泻会导致肌肤反应,如红疹和潮湿。

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对于预防皮肤炎症和感染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使用温和的皂液和温水轻轻清洁患儿的臀部和腹部区域。

•每次更换尿布时,应使用柔软的棉布或无纺布擦拭干净皮肤,并确保将腿部和臀部的皮肤彻底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香精,以免进一步刺激皮肤。

5. 注意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的卫生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特别容易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为了防止病情的蔓延,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家人和护理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在与患儿接触之前和之后。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如有可能,应将患儿独自留在一个房间,以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堕堕塑堡
C H IN E S E C O M M UN I W D O C TO R S
重 体 内脱 水程 度 。 因此 , 腹 泻 时 不 必 禁 食
,应多补充水分 ,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 , 如米 粥 、 面 条 、 牛 奶 、 肉汤
之类。
大肠 杆菌的作用 , 比理 体会
越得 多 。 除患 结核 、心 肾及 其他慢性 疾 病 外 ,均应提倡母 乳喂养。 应注意正 确的喂 养方法 ,做到定 时哺乳 , 避 免在夏 季 及 小
小 儿 腹 泻 的预 防及 护理 体 会
王 冬凌
糖 ( 2 平 匙 ) 和 1 .7 5 g 食 盐 ( 半 啤 酒 瓶 盖 ) ,做成 口 服 补液 。 由于腹 泻 的孩 子 对
4 7 6 0 00 河南省商丘 市 第三 人 民 医 院
液体的需求量 比平时增加 ,所 以在开 始时
小 儿 腹 泻 是 一 组 由 多 病 原 多 、 因 素 引 起 的大便次数增 多和大便性状 改变 为特 点的儿科常见 病。 好发 于 6 个月 ~ 3 岁 婴 幼 儿 , 一 年 四 季 都 可 能 发 生 但 , 以 夏 秋 季最 多 ,是仅次 于 呼 吸 道感染 的第 2 位常 见病 、 多发病 。 近 年来 , 该 病 的发 病率 和 病死率 已 明显 下 降,但 由于 婴 幼 儿 年龄 小 ,抵抗力弱 , 腹 泻 仍会给婴幼 儿 造成一 定 的伤害。 现 就笔者工 作二 十多 年来在 小儿腹泻的预 防及 护理 方 面 一 些 体会介 绍如下 。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护理方面,饮食护理和水分补充是关键措施。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以减轻症状加重的可能性。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也至关重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安排和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导致腹泻发作。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小儿腹泻患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不仅仅是对症治疗,更是对孩子健康的全方位关注和呵护。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儿童、饮食、水分补充、刺激性食物、观察、症状变化。

1. 引言1.1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

在孩子患上腹泻时,家长和护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水分补充和症状变化等方面,以确保孩子的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在护理小儿腹泻时,首先要了解引起腹泻的原因。

常见的腹泻原因包括感染性病原体、饮食不洁和食物过敏等。

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要采取正确的饮食护理措施,给孩子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和油腻食物。

在小儿腹泻期间,孩子容易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家长可以给孩子喝水、果汁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帮助孩子补充体液。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和是否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正文2.1 儿童腹泻的原因儿童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饮食不当等因素。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可以引起小儿腹泻。

细菌感染也是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会引起腹泻症状。

寄生虫感染也是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如钩虫、蛔虫等寄生虫会导致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

除了感染因素外,饮食不当也可能成为儿童腹泻的原因。

例如食用过多生冷食物、油腻食物、辛辣食物等,都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小儿腹泻;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82-0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目前对小儿腹泻的治疗主要是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药物治疗。

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小儿疾病 [1]。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

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为主,其致病菌以细菌和病毒感染为主,也有部分是因为喂养不当、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2]。

本人对我院近几年对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小儿腹泻大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其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

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腹泻的频次增多,粪质的改变以及脱水症状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
1.1 脱水程度的判断:观察患儿的脱水症状,如面色,意识,
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尿液及尿液的色、质、量的变化等。

1.2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如低血钾、低血钙等。

1.3 监测四大生命体征的变化。

1.4 大便次数、性状及量。

1.5 观察是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如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等。

1.6 如有呕吐者,观察呕吐物的色、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2 合理喂养,调整饮食
合理喂养、调整饮食是对因治疗的重要措施,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调整饮食和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但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应该对母亲的饮食实施健康教育,如避免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避免高脂肪,油腻之品,在饮食的过程中注意卫生,鼓励母亲多饮水。

6个月以下的患儿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喂养以少量多哺乳为主,暂停辅食,促进小儿的消化和吸收。

但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应适当的添加辅食,但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做到少量多餐。

对于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待病情患者缓解后进行喂养。

那些患有病毒性肠炎的腹泻患儿,大多伴有双糖酶缺失,应该暂停给予患儿乳类食品,可以改用酸奶或者豆浆之类食物替代[3]。

饮食调整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

3 补液的护理
由于小儿腹泻多是以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避免滥用抗生素。

由于小儿腹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因此补液是治疗小儿腹泻最有效的措施。

在补液的过程中应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

补钾的过程中应做到:不宜过早、不宜过快、不宜过浓。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观察补液的效果并及时记录。

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现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在位。

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时,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从而有利于患儿腹泻的尽快恢复[4]。

4 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原则是要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的皮肤清洁、干爽。

由于小儿排便次数的增多,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因此建议小儿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的擦拭,并在臀部涂护臀膏,以免发生臀红。

对于出现臀红的患儿,首先暴露局部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局部进行理疗,采用红外线或鹅颈灯照射,起到抗感染和抑制细菌的作用,但照射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防止局部皮肤发生烫伤。

5 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是特殊群体,家长对小儿疾病倍加担心,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以便更好的消除患儿家长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由于小儿不会用语言
表达自己的不舒适感觉,这时就需要家长配合,并能够把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从而及早的采取措施,使患儿早日康复。

6 预防
任何疾病预防永远是最重要的。

小儿腹泻也是如此。

应向家长讲解小儿腹泻的病因及预后,饮食调整的方法,臀部的护理,口服药喂服的注意事项,指导患儿家属学会病情观察的内容及方法。

嘱家属注意饮食卫生,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餐具的清洁,气候变化时防止腹部着凉,加强体格的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王宇彤. 小儿腹泻不合理治疗76 例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94-95.
[2] 刘志刚. 36 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15-116.
[3] 潘萍. 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8.
[4] 李莉,戴明红,刘丽. 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