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猪腹泻问题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案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案咱们养猪的朋友们都知道,小猪要过“三关”,其中下痢关是三关中死亡率比较高的。
一旦仔猪发生腹泻,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发育停滞(僵猪)这些问题都会呈现。
那么仔猪腹泻的原因是什么?仔猪腹泻的防治方案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看下:仔猪腹泻的原因:一、非传染性病因1,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断奶仔猪从初乳变为饲料,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
研究表明,断奶后一周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断奶后仔猪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这为肠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2,营养因子缺乏※缺乏维生素(叶酸、烟酸和泛酸等)、矿物质(锌、硒、铁等),使抵抗力降低。
※病猪排淡黄色、白色、水样恶臭稀粪。
3,日粮抗原过敏※胃肠黏膜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对抗抗原。
※胃肠道中未消化的饲料蛋白质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引发超敏反应,进而导致小肠损伤,表现为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引起功能性变化而腹泻。
※因肠道损伤,病原微生物感染,加剧腹泻病程。
4,应激因素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酶系统尚发育不完全,对各种应激如断奶后母子分离、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环境陌生及温度、湿度变化等非常敏感,产生一系列应激生理反应,导致腹泻。
二、传染性病因1、传染性胃肠炎※存在于猪的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内,10日龄内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死亡少,成年猪几乎无死亡。
※明显季节性,冬春寒冷季节,传染快,呈地方性流行。
※仔猪症状明显,沉郁、发热、排稀粪、呕吐、高度脱水。
2、轮状病毒感染※感染各年龄猪,2-5周龄多发,发病率高50-80%,死亡低7-20%。
※寒冷季节,排黄白或灰暗水样或糊状稀粪,症状轻而缓和。
3、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初生仔猪多发,1-3日龄内最多,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高。
仔猪产生腹泻的不同类型表现

仔猪产生腹泻的不同类型表现!
仔猪在刚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多注意总是没错的,如果稍不注意便会发生腹泻等疾病,仔猪的腹泻又可分为不同和类型,引起腹泻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仔猪发生腹泻的具体原因。
1、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增生性胃肠炎。
其中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白痢。
冬季,气温过低,仔猪腹部受寒冷的应激会导致黄、白痢的发病率增高。
夏季因高温和高湿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而使发病率增大。
由沙门氏菌导致的仔猪副伤寒,多因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而引起。
1、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
3、寄生虫性腹泻:球虫病、蛔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多以20日龄以上的猪较易发生,一般患猪呈慢性经过。
多见仔猪肤色暗淡、被毛粗乱、消瘦、喜卧,粪便有恶臭。
4、非病原性因素:应激(断奶、转群、换料等)、温度(天气骤冷)、低血糖、日粮粗蛋白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不平衡等。
临床上可从日龄、腹泻程度判断主要病原:1-2日龄仔猪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
7日龄后的仔猪腹泻,多由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
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猪急
性、严重的水样腹泻,一般由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
如果发现仔猪群中有发生腹泻和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处理问题一定要找到根源。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导致仔猪食欲下降 , 萎靡不振 、 腹泻。
1 . 3 卫 生
舍使用 之前没 有彻底 消毒 ,或是没有进行 全进全 出, 仔 猪发 生腹 泻 的几率 就要 高 出 5 — 1 0 倍。 1 . 4 补 饲 这个原 因主要是仔猪 叫槽料选择不
当, 叫槽 料 品 质差 , 或 是 受 到污 染 , 仔 猪 采食 后 很 容
月 份 ,各 日龄 的仔猪 都 有发 病 。临床 上 以呕 吐 、 腹 泻、 脱水为特征 , 粪 便 呈 黄绿 色 或 黄 白色 , 呈酸性 。 剖 检 可见 胃胀 满 , 充血 、 出血 , 肠 充盈 , 充血 、 出血 ,
呈半 透 明状 。
仔猪发育不 良, 生长缓慢 , 重者可导致仔猪死亡 , 严
养 猪
哺乳仔 猪腹 泻 的原 因及 防治办 法
王 海金
( 河 北 省 承 德 县 农 牧 局 。河北 承 德 0 6 7 4 0 0)
DO l : 1 0 . 3 9 6 9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5. 1 0. 0 4 9
哺乳 仔 猪腹 泻是 养猪 生 产 中 常见 的疾病 , 不论 是 散 养 户还 是 规模 化 养殖 场 都普 遍 存 在 , 轻 者 会 使
l 0 ~ 2 0 d为 高 峰期 ,发病 率 5 0 %以上 ,死 亡 率 2 0 %
~
3 0 %, 仔 猪发 病时 排黄 色 、 灰 白色 、 白色 稀薄 如水 的
酸性环境 , 刺激肠道蠕动 , 抑制有害菌生长 , 提高仔 猪 的抗 病 力 大 有 帮 助 ; 及时吃到初乳 , 吃足 初 乳 可
毒。
2 . 1 细菌性腹 泻
( 3 )控 制 好 环境 猪 舍要 保 持 干燥 清 洁 , 冬 暖 夏 凉, 通 风 良好 ; 每天 要彻 底 清 扫干 净 , 清 除粪 尿 及 污
小猪崽子拉稀怎么办,断奶小猪光喝水不吃料的原因

小猪崽子拉稀怎么办,断奶小猪光喝水不吃料的原因针对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用丙硫咪唑等药物治疗,而由肠道受损导致的腹泻,用止泻中药后,再使用硫酸粘菌素等能修复猪肠道粘膜的西药。
为防止小猪拉稀,需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种,减少疫病的传播。
一、小猪崽子拉稀怎么办1、小猪拉稀如何治疗(1)当仔猪拉稀后,若是仔猪黄白痢,应给小猪服用利克太保,病情严重时,可搭配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
(2)因肠道受损所导致的腹泻,可用止泻中药,并使用一些能修复猪肠道粘膜的西药,比如硫酸粘菌素。
(3)针对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用丙硫咪唑、伊给菌素等药物治疗。
2、防治小猪拉稀的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保证饲料配方合理,禁止饲喂发霉变质且有毒的饲料,同时注意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易发生应激反应的因素,避免腹泻。
(2)分群饲养仔猪与成年猪,及时隔离治疗病猪,每年春秋2次定期驱虫,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舍干燥。
(3)增强猪的抵抗力,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的传播,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种,并在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
二、断奶小猪光喝水不吃料的原因1、原因一般断奶小猪光喝水不吃料多是因为混合感染圆环病毒和附红细胞体病,可分别注射黄芪+头孢与多西环素。
2、如何正确给小猪断奶(1)先保持原来的饲料配方半个月不变,半个月后再逐渐改喂肥育期饲料,避免饲料改动速度过快,影响小猪食欲。
(2)为小猪提供适口性好的饲料,一般将碎米、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煮熟和浸烫糖化后,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饲喂高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
(3)小猪断奶后应先将其留在原圈,并在调圈或分群前的3-5天,让仔猪们同槽吃食,共同运动,互相熟悉后再调圈或分群。
导致猪拉稀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猪拉稀腹泻的原因是什么平常在饲养猪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拉稀腹泻就是养猪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引起拉稀的原因不同的话那么治疗的方式也不同,那导致猪拉稀腹泻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怎么治疗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导致猪拉稀腹泻的原因及治疗,希望能帮到你。
导致猪拉稀腹泻的原因及治疗1、白痢白痢一般是发生在刚出生不久的小猪身上,它们的各项身体机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造成痢疾的原因是饲养的环境比较脏,其次就是在吸食母乳的时候有细菌感染,所以我们为了防治小猪的痢疾一般会在母猪的史料中加入一些土霉素和钙片,这样既可以补充补助所需要的能量,同时母乳会更健康,对小猪的痢疾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最后就是我们可以给小猪助学生理盐水或者土霉素,这样对痢疾的防治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2、传染性胃肠炎如果是传染性肠胃炎,那么它的症状和普通的拉稀不一样,它会时常有呕吐的症状,而且它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隔离,那么可能等到第二天就不止是它自己拉稀了,而是带着一圈的猪都在拉稀,而且死亡率很高,所以我们一般如果发现有猪出现呕吐并且伴随着拉稀的症状就需要使用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进行注射,同时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可口服的生理盐水,以避免其他猪也受到感染。
3、因喂食引起的肠胃不适我们在喂食的时候不要为了机遇求成就放大量的促生长的饲料,如果使用太多会导致它们肠胃不适,然后拉稀,或者是它们对有些食物吃了会肠胃不舒服,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养猪注意事项。
这时我们可以尽量的是饲料清淡一点,然后拿几颗青霉素打成粉末放入饲料中搅拌均匀进行投喂,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肠胃不适问题,最后当然还可以用农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方法试试,就是将高粱炒熟进行投喂,这样也可以减缓症状。
4、因细菌性病原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如果喂养很科学,由于外界细菌的感染而引起的腹泻问题就必须要通过药剂的治疗才能有用了,一般我们会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注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那么就需要结合益生菌来进行治疗了。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腹泻是指仔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它是仔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仔猪腹泻严重的话,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降低生产效益。
因此,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必不可少。
一、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是预防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饲养场地面、墙壁、屋顶、饲槽、水槽等设施都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仓舍内部需要用甲醛、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二、合理饲喂管理仔猪腹泻多数是由于饲料不合理或不洁净引起的。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饲料的选择和质量:牛奶、豆浆等含乳糖和麦饭石等钙质含量过高的饲料应避免使用;饲料应保证干燥、清洁、新鲜;应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
2、饲料的给予量:仔猪的胃肠道很短,肠道一旦充满食物会影响消化能力,引起腹泻。
因此,要控制好饲料的数量和时间,避免过饱和喂养。
3、饲喂环境的调节:在饲喂仔猪时,要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确保仔猪的饮食环境干净卫生,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率。
三、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疫苗注射和药物预防是仔猪腹泻的有效手段,如对轮状病毒、大肠杆菌、肠炎病毒等病原体进行抗体注射,或者采用抗生素、消毒剂等药物对仓舍和饮用水进行政策化防治。
这对控制仔猪腹泻病毒的传播和遏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合理消毒和隔离措施仓舍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是控制仔猪腹泻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对经过患病猪舍进行消毒,以净化环境,消除病菌。
其次对于患病仔猪需要进行隔离,避免病毒的扩散。
五、操作规程制定将对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转化为操作规程,明确饲喂标准和消毒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合理分配岗位,做好卫生和防疫保护,严格遵守预防原则,建立健全的预防制度。
这对于控制仔猪腹泻的传播,增加饲养效益有着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饲养户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为仔猪生长发育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
仔猪黄、白、红痢
仔猪黄、白、红痢秋末临近,气温逐渐下降,让人头疼的产房腹泻问题逐渐凸显,本文摘自教科书整理出产房常见的仔猪拉稀的三种类型,简单、全面的概括出发病机理,原因,应对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仔猪黄痢(一)综述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和迅速脱水。
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源。
(二)临床症状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
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病理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
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四)预防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药物预防(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
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五)治疗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抗菌:安普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
止泻: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
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一些仔猪拉稀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些仔猪拉稀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哺乳仔猪拉稀原因:1、产房、母猪消毒不彻底或没有消毒导致仔猪被污染。
2、产房里温度太低或不稳定,对仔猪应激太大,导抵抗力下降或致消化不良。
3、母猪由于患大肠杆菌病或者是携带者而导致仔猪发生黄痢、白痢。
4、仔猪由于没有及时吃到初乳而免疫力下降。
5、乳猪由于没有及时补铁而发生贫血。
6、母猪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奶水质量差,仔猪产生的免疫力弱。
7、由于给仔猪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夏天料槽里饲料由于添加太多一顿吃不完而发霉或腐烂了的蔬菜)。
8、由于剪牙、断脐、去势等消毒不严而让细菌感染了仔猪。
9、小猪由于感染了魏氏梭菌而发生红痢。
二、断奶仔猪拉稀原因:1、断奶应激:(1)、由于断奶前补饲不够,小猪消化系统还不能完全适应对饲料的消化。
(2)、哺乳舍与保育舍温差太大,小差猪体温调节能力。
2、换料突然,没有过度期。
3、早晚温差太大,使小猪受凉感冒。
4、由于免疫不全或未做而发生疾病:(1)、猪瘟(猪瘟病毒)(2)、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3)、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病毒)(4)、轮状病毒病(轮状病毒)(5)、圆环病毒病(圆环病毒)三、一些仔猪拉稀的防治措施:1、母猪上床前将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上床母猪也进行清洗消毒。
2、临产前对母猪的臀部、阴部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3、产前一个月对母猪做大肠杆菌苗(最好是专场专用苗)。
4、让乳猪及时充足的吃好初乳,一般出生2小时内要吃到初乳(将第一口初乳挤掉,以防细菌感染)。
5、仔猪出生后断脐要正确,将脐带内的血向腹部内挤压,在距脐孔三指处结扎脐带、剪断,断面用5%的碘酒消毒,以防感染(包括剪牙、去势都要严格消毒)。
6、及时补铁,仔猪出生3天内颈部注射含B12铁制剂1ml/头(如生血素、富铁力等),同时在颈部另一侧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0.5ml/头,15——20日龄再各注射一次。
7、产前2——3周给母猪做C型梭菌苗,预防初生仔猪红痢。
8、及时补饲,一般在7—14日龄用代乳宝开始补饲,对个别不吃的乳猪,可直接将饲料塞入仔猪口.9、供给母猪没有腐败、营养全面的饲料(哺乳期母猪不要限饲),保正母猪充足的泌乳,使仔猪获得很强的抵抗力。
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综合防治
1 . 2 . 1 猪传 染 性 胃肠 炎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是 由 传 染 性 胃肠
病 毒 引 起 的 一 种 急 性 传 染 病 。 以呕 吐 、
腹 泻 、脱 水 和 1 0 t 3 龄 内仔 猪 死 亡 率 高 为 特 征 ,5周 龄 以上 的 病 猪 很 少 死 亡 。
1 . 1 细 菌 性 腹 泻
死 率 也 越 高 。 临 床症 状 是 呕 吐 、腹 泻 , 明 显 的脱 水 和 食 欲 缺 乏 。
1 . 2 . 3 轮 状 病 毒病
轮 状 病 毒 病 是 由 轮 状 病 毒 引 起 的 仔 猪 、犊 牛 、羔 羊 、驹 、 幼 兔 等 急 性 胃肠炎 ,仔 猪 较 易 患 病 。 1 0 — 2 8日龄 仔
猪 最 易 感 染 ,并 有 明 显 的 腹 泻 。 早 期 表 现 食 欲 缺 乏 ,不 愿 意 走 动 , 呕 吐 ,
0 . I m l / k g 体 重 肌 肉注 射 。病 毒 性 腹 泻 可 配 合 黄芪 多糖 注射 液 0 . 1 ml / k g体 重 或
者穿 心莲 注射 液 O . 1 m l / k g体 重 或 者 双
4 m l / 头 。待 产 母 猪 调 进 产 房 前 ,必 须 对 产 房 彻 底 清 扫 、 冲 洗 和 消 毒 。 进 入 产 房 和 临产 中 。用 湿 热 的 0 . 1 %高 锰 酸 钾
由 C型 魏 氏 梭菌 的外毒 素 引 起 , 主要发生 于 1 周 龄 以 内 的 仔 猪 。 病 程 短 ,死 亡 率 高 。 以 粘 性 出 血 性 腹 泻 为 主 要 症 状 ,多 数 病 猪 表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腹 泻 ,先 排 软 粪 ,渐 变 黄 色 稀 粪 , 内 混 粘 液 或 血 ,病 猪 消 瘦 ,贫 血 , 生 长 重 肌 肉 注 射 。
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
18 2022年第7期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长沙县路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10142) 罗宇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南方生猪养殖的特点,总结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仔猪腹泻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1.自繁自养模式 自繁自养规模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仔猪0~5天内易发仔猪黄痢;8~15天因贫血易发仔猪白痢;15~21天,仔猪易因补料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规模化养殖场多在21~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1~2周内易发断奶应激性腹泻;28~60天,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腹泻。
2.贩运外购仔猪部分只做育肥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部分是“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场,多是购买6~10千克的断奶仔猪。
仔猪经过长途贩运,易患贩运仔猪腹泻综合征,在进场后5~10天开始出现腹泻、拉稀,生长停滞;因个别猪没有打疫苗,易并发猪瘟等多种疫病。
二、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1.仔猪生理性因素 仔猪因生理发育机能不全,如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不高,易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母乳含铁量低,仔猪自身造血需铁量增加,易患生理性贫血,抗病力下降,易致各种感染造成腹泻;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环境温度要求高,保温不当,易致腹泻。
2.传染性病因 临床上多种病毒感染会引起仔猪腹泻,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都会出现腹泻。
临床上常见的特异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特异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均可引起腹泻。
致病菌随着饲料、饮水、空气等进入仔猪体内生长繁殖,在胃、肠黏膜定植,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此外,寄生虫也可引起发病。
3.非传染性病因 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到位、环境管理不良、饲料不卫生等有关。
仔猪本身消化机能不全,抵抗力不强,母猪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母猪日粮如缺硒、缺少维生素A等,可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哺乳仔猪顽固性腹泻,甚至死亡。
另外因哺乳母猪的疾病和炎症,或食用霉变的饲料,也会引起仔猪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