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

合集下载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景阳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行动精神,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我乡建设成为郧西县山区特色新型城乡化示范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范围考核对象为各村村委会。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一)组织管理.1.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各村村委会年度议事重要内容,村“两委"高度重视,有研究、有办法、有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具备条件的村要落实保洁人员。

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2。

各村村委会制定有符合村情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效果较好。

(二)宣传教育。

1。

经常采取“村村响”广播、会议、网络、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有关政策、技术标准和工作要求;在集中居住区、主干道沿线刷写宣传标语;村民知晓率、参与率均为100%.2。

积极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对损害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对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

3。

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单,发放给每一位村(居)民.(三)设施管护。

各村村委会要制定相关管护方案,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等设施设备的日常管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资金投入及管护。

1。

各村(居)委会要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对集中收集处理生活垃圾的对象收取一定的垃圾服务费,尽量做到应收尽收。

2。

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

3。

及时公开农村生活垃圾缴费明细等相关内容及治理工作动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五)治理效果。

1.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所有不可用的垃圾进行了定点填埋,无白色垃圾和露天粪坑;2。

集镇、居民点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所有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卫生有专人按时清扫,生活垃圾有专班定期清运;3。

河道沟渠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水面无垃圾漂浮物,沟渠两旁无暴露垃圾,无乱挖、乱占河道现象;4。

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范本

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范本

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范本农村环境卫生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为了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激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完善。

下面是一份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范本:一、考核内容1.户外垃圾清理:按时清理和分类收集村庄周边的垃圾,保持环境整洁,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2.卫生设施维护:保持公共卫生设施的正常运作和清洁,包括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维护和卫生清洁。

3.环境保护宣传: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水源保护:做好村庄周边水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防止水污染。

5.环境整治工作: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积极清除污染物和废弃物,改善环境质量。

二、考核指标及权重1.户外垃圾清理:根据清理频次和清理的垃圾量进行考核,并分配相应的权重。

2.卫生设施维护:根据设施维护情况和居民满意度进行考核,并分配相应的权重。

3.环境保护宣传:根据宣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并分配相应的权重。

4.水源保护:根据水源保护情况和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考核,并分配相应的权重。

5.环境整治工作:根据整治的范围和清理的成效进行考核,并分配相应的权重。

三、考核奖励制度1.优秀村居奖:对在考核中得分较高的村居给予表彰奖励,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先进个人奖:对在考核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荣誉称号。

3.环保模范村居:对在考核中连续多次获得优秀村居奖的村居进行评选,并进行重点扶持。

四、考核惩罚制度1.低分村居警告:对在考核中得分较低的村居进行警告,并进行整改指导。

2.低分个人警告:对在考核中表现较差的个人进行警告,并进行环境卫生培训。

3.考核不合格村居:对在考核中得分连续多次较低的村居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考核不合格处理。

五、考核结果的公示和监督1.考核结果公示: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并公开村居得分和排名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标准(综合考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标准(综合考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标准(综合考评)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评分标准一工作机制(16分)镇(街道)有明确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村(社区)有一支专管员、保洁员、督导员、劝导员、宣教员等组成的队伍,分区块包干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0.2分,扣完为止。

制定镇(街道)、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街道)年度重点工作,列入镇(街道)对村(社区)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村规民约。

(2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0.25分,扣完为止。

完善长效考核机制,加强对管理员、保洁员、农户等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相应的保洁(分拣)、管理巡查等人员工作责任考核制度,有完整的镇(街道)、村(社区)二级自查自纠记录,有村(社区)工作月、季度排名和年度有表彰,村(社区)之间互评互比活动,各村(社区)有垃圾分类农户分类质量评比和相关激励措施。

(8分)以各类名单、考核办法、排名和奖励文件等为依据,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1分,扣完为止。

垃圾分类经费基本保障,出台长效运行政策,有资金使用记录。

(2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1分,扣完为止。

建立镇(街道)、村(社区)二级垃圾分类收处台账制度,保证各自的台账记录完整准确,为每项工作保留痕迹。

(2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1分,扣完为止。

二宣传培训(14分)宣传氛围浓厚,采用广播、宣传栏、墙画、宣传牌、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按实施标准设置分类亭、宣传栏等。

(2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0.25分,扣完为止。

强化宣传,制定宣传计划和宣传读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宣讲活动每季度1次以上,各村(社区)完成对区域内农户、企业、店铺等所有主体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每季度2次以上,以签到单、照片或相关文字材料为准。

完成进校园生活垃圾宣教活动每季1次。

(6分)完成得分,不完成1项,扣0.5分,扣完为止。

建立由党员、妇女、学生、团员、村(社区)干部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并进行日常督查。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
一、分类垃圾投放率考核
根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的要求,通过抽查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率进行考核。

分类垃圾投放率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应坚持户户分类、居民分类的原则,提高分类垃圾投放率。

二、分类垃圾处理率考核
分类垃圾处理率是衡量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应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考核。

要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健全、齐全,并具备落地处置的能力,确保分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三、宣传推广工作考核
宣传推广工作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对农村宣传推广工作进行考核。

要求农村宣传推广工作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准确、宣传方式多样化,增加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

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培训考核
五、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考核
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考核。

要求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稳定、环境卫生良好、处理效果达标,确保分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

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考核
综合评估以上各项考核指标,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进行考核。

要求分类垃圾投放量增加、垃圾处理率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文明程度提高。

以上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细则,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措施。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只有做到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一、前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治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治理范围涵盖村庄内的公共区域、道路、河道、沟渠、池塘等,以及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

(三)工作重点1、完善垃圾收集设施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设施,确保垃圾有处可放、有车可运。

2、加强保洁队伍建设按照村庄规模和人口数量,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要求。

3、建立垃圾收运体系规划合理的垃圾运输路线,确保垃圾及时清运,杜绝垃圾堆积和随意倾倒现象。

4、开展垃圾清理行动定期组织集中清理活动,对积存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

(四)工作步骤1、宣传发动阶段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2、集中整治阶段按照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垃圾清理、设施建设和队伍组建等工作。

3、巩固提升阶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巩固治理成果,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整合相关资金,用于垃圾治理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工资等。

3、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通报。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一)分类标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3、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果皮、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考核办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考核办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考核办法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根据《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特制定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意见》为依据,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工作责任的原则,通过考核促进各乡镇不断创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考核对象全县各个行政村。

三、考核项目和内容1、组织机构。

行政村领导重视、管理组织机制健全、经费落实,建立健全日产日清的收集垃圾的制度,制定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并启动实施。

建立固定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按本村总人口(包括外来人口)2‰的比例配备专业保洁人员。

2、垃圾收集。

各行政村要配置必备环卫设施(包括扫帚、簸箕、垃圾筒及垃圾清运车等)。

按每XXX户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山区居住人口较松散的行政村,在设置垃圾收集点时可适当放大设置间距;要对村内的环卫设施进行定期管理维护,确保各种环卫设施的清洁、无缺损。

同时要对村辖区内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对辖区内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自查登记。

3、垃圾转运。

各行政村要配备相应的垃圾清扫和运输工具,垃圾运输车辆要保持整洁。

生活垃圾要及时清运,日产日清。

垃圾运输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农用车、拖拉机、平板车将垃圾送往乡镇中转站或填埋场。

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对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4、长效机制。

健全管理网络,积极构建乡镇、村管理网络体系,实现乡镇、村环境卫生管理的全覆盖。

建立与此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的指导、责任的落实、效果的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职责清楚、任务明确、考核正常、奖惩分明。

四、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专项考核,由县农村环境保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保洁办)牵头,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农村生活垃圾现场考核组(以下简称县考核组),对申请验收的行政村进行考核。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目的本考核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考核内容1.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考核各村庄是否建设了合适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分类垃圾桶和投放点的设置情况。

2.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考核各村庄是否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工作,包括讲座、宣传栏等方式的使用情况。

3. 垃圾分类操作规范:考核各村庄居民是否按照规定的垃圾分类方法进行垃圾投放和分类。

4. 垃圾收运管理:考核垃圾收运车辆的运行情况,包括收运频率和收运时的分类情况。

考核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内容,对各村庄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按照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进行评分,包括设施数量、质量和投放点的覆盖范围等。

2.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按照宣传工作的广泛程度进行评分,包括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宣传覆盖面等。

3. 垃圾分类操作规范:按照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规范程度进行评分,包括投放准确性、分类正确性等。

4. 垃圾收运管理:按照收运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评分,包括收运覆盖范围、准时率和分类执行情况等。

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根据考核评分,对各村庄进行排名,前三名为优秀村庄,后三名为需要改进的村庄。

优秀村庄将得到奖励,包括奖金和荣誉称号,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需要改进的村庄将得到督导和指导,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考核频率本考核制度将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持续的监督和改进。

审批该考核制度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实施该考核制度将由相关村委会负责组织和执行,工作过程将透明公正,接受监督。

更新与修订本考核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修订,确保其与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展相适应。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制度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制度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垃圾分类目标(一)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二)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三)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投放正确率8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回收利用率45%以上,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

第三条农村垃圾分类原则(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垃圾分类方案,分类处理。

(三)资源整合,协同推进。

整合各类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四条农村垃圾分类制度(一)垃圾分类投放。

农村居民要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准确投放。

(二)垃圾分类收集。

乡镇政府要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配备分类收集设施,明确收集时间,实行定时定点收集。

(三)垃圾分类运输。

运输单位要根据垃圾类别,采用分类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分类运输。

(四)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处理单位要根据垃圾类别,采用适宜的处理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五条责任分工(一)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确保工作落实。

(二)村委会:负责本村范围内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宣传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维护垃圾分类设施。

(三)居民:负责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爱护垃圾分类设施,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第六条政策支持与保障(一)资金支持:政府要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工作经费。

(二)技术支持: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和《2020年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行动方案》,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评价办法(2020年修订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16个行政村(社区)。

二、考核项目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主要从体制机制、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社会满意度、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特色工作等方面每月进行督查(具体考核细则见附件1、2)。

三、考核内容
(一)体制机制。

各村(社区)配置不少于1名垃圾分类专职人员,健全分类组织网络,有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及检查办法,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台账。

每月对自然村庄(居民小区)考评不少于一次,形成红灰榜和光荣榜进行公布,并在每月20日之前报送镇环境卫生指导中心。

(二)分类设施。

各村(社区)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亭,配套完善分类投放设施,规范标识标牌,日扫码率达95%以上。

7月底前每个行政村建成不少于1个“千村美居”定时定点投放自然宅基。

合理设置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田间垃圾临时堆放点。

(三)分类收运。

有分类收运队伍,严格按照“不同人员、不同车辆、不同要求、不同去向”的分类收运机制进行分类收运,有自然村分类收运队伍、时间、频次、去向等信息公示。

(四)宣传教育。

建立村级垃圾分类宣讲队伍及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地毯式”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居民知晓率达到95%以上。

建立村、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阵地,各类型分类场所有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四、考核方式
1、考核采取月度暗访、季度督查、年度考核三种形式(随机抽取3个点位),检查结束后书面通报检查情况。

2、对暗访、督查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各行政村,并限期落实整改,每月逐个销号。

同时,对月度考核中后三位的行政村在下月组织“回头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