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压力损失计算
风管压力计算

°
矩形管道平面扩散
二种方法:拟合公倾角:θ°180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4. "u"形弯:绕一个突出物而布置的矩形管道4个45°弧形
b/a=4
r/a=1.5ι=1.5a
5. 风机出口接管道的表面对称扩散管:
6. 天圆地方局部压力损失:
满足以下条件可查表
按下述办法求出当量角θ,然后从管件表中查出ξ0值
1、从圆形变至矩形
2、从矩形变至圆形
8. 三通“Y”型计算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11.带或不带凸边的渐缩型罩子
12. 排气罩
13 三通“Y”型计算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14.矩形管道流线
15.管道中安有网格的矩形和圆形
16.矩形和圆形管
17.矩形管道压
18.矩形管道合流三通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19.矩形管道合流三通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20.侧孔送风时的通路(直通部
通常把侧孔送风的均匀送风管看作是支管长度为零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空气流过侧孔直通部分的局部阻力系数
空气从侧孔或条缝口出流时,孔口的流量系数可近似取μ=0.6~0.65
注:超出标准灶则另外按投影面积计
算
24."S"型弯头阻力计算模块:
计手册>>。
风管压损计算

-12.045 -127.307
-12.045 -139.352
-4.633 -143.985
-8.648 -152.632
静压(mmH2O/m) 静压合
-12.958 -174.651
-62.952 -237.603
-0.459 -2.388 -0.459 -2.388 -0.765 -2.388 -0.459
7``-8`` 风管
8``-9`` 弯管(60)
9``-9 合流管
25
18.00
0.0233
172.1
25
18.00
0.0523
258.2
25
18.00
0.0233
172.1
25
18.00
0.0523
258.2
75
18.00
0.0233
172.1
结论1
·按照并联压 力损失相等原 理: (0``-9``)局 部阻力系数*速 度压=
编号 名称
9-10
4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风管主管
旋风除尘器
风管 弯管(90) 风管 弯管(90) 风管 弯管(90) 风管
排风量(Q) (m³/min)
风速(V) 面积(A) 管径(D)
m/s
(m2)
(mm)
75 静压损失1为9.45
排风量(Q) (m³/min)
风速(V) m/s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50
面积(A) 管径(D)
(m2)
(mm)
18
0.0185
153.70
18
风管压力计算

风管压力计算
风管的压力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风管长度、形状、细节处理、风速、风噪、空气密度、阻力系数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公式,用于根据
风速和地点海拔高度计算风管的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Pa/m)=〖(弯头阻力系数×弯头数量+(阀门阻力系数×阀门
数量)+(长管阻力系数×风管长度)/(直管面积×空气密度))〗×风速²/2。
其中:
-弯头阻力系数和弯头数量根据风管的设计和实际选择而定。
-阀门阻力系数和阀门数量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长管阻力系数由风管的内部粗糙度和流出口的形式决定。
-直管面积是风管截面积的一部分。
-空气密度随海拔高度和温度而变化。
风管阻力计算方法介绍

风管阻力计算方法介绍☆风管阻力计算方法送风机静压Ps〔Pa〕按下式计算P S = P D + P A式中:P D——风管阻力〔Pa〕,P D = RL〔1 + K〕说明:R——风管的单位磨擦阻力,Pa/m;L ——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总长,m;K——局部阻力与磨擦阻力损失的比值。
引荐的风管压力损失分配〔按局部阻力和磨擦阻力之比〕P D = R〔L + Le〕式中Le为一切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PA——空气过滤器、冷热盘管等空调装置的阻力之和〔Pa〕☆引荐的风管压力损失分配〔按送风与回风管之阻力〕☆低速风管系统的引荐和最大流速m/s☆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引荐的送风口流速m/s☆以噪声规范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回作风栅的引荐流速m/s依据YORK公司产品手册整理2004年4月3日常用单位换算公式集合大全常用单位换算公式集合大全换算公式面积换算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体积换算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 ton〕密度换算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运动粘度换算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换算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1厘泊〔cP〕=10-3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力换算1牛顿〔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1千克力〔kgf〕=9.81牛〔N〕1磅力〔l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温度换算K=5/9〔°F+459.67〕K=℃+273.15n℃=(5/9·n+32) °F n°F=[(n-32)×5/9]℃1°F=5/9℃〔温度差〕压力换算压力1巴〔bar〕=105帕〔Pa〕1达因/厘米2〔dyn/cm2〕=0.1帕〔Pa〕1托〔Torr〕=133.322帕〔Pa〕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0.0098大气压〔atm〕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传热系数换算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热导率换算1千卡〔米·时·℃〕〔kcal/(m·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1英热单位/〔英尺·时·°F〕〔But/(ft·h·°F) =1.7303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换算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F〕〔Btu/(lb·°F)〕=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换算1卡〔cal〕=4.1868焦耳〔J〕1大卡=4186.75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功率换算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1卡/秒〔cal/s〕=4.1868瓦〔W〕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速度换算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吨〔m3/t〕热值换算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资料来源:美国国度规范局〕热当量换算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自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立方米自然气=1.3300千克规范煤1千克原油=1.4286千克规范煤。
风管压力计算

风管压力计算
风管压力计算是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风系统中的管道必须保证气流的稳定和流量的均匀分配,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风速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输送气体的种类、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弯头和分支管的数量、以及空气流量等因素来计算风管的压力损失。
这样才能选用适当的风机和管道尺寸,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风管压力计算需要精确的数学方法和工程经验,建筑物设计团队应当配备专业的通风工程师,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 -。
风管管件损失计算

△PD 局部元件之之損失 [mmAq] ζ 局部阻力係數 V 管路風速 [m/s] γ 流體之密度 [kg/m3]
风管局部管道之阻力
局部管道之损失也可以换算为等长管所造成之损失, 以简化计算全系统风管阻力之过程。亦即:
V2 △PD = ζ x -----
2g
L' = λ x ----- x
d
V2 ------
[mm]
2
間隔 1.67 2.08 3.57 5.0 11.1 16.
[mm]
7
開口比 70 76 67 74 72 81 %
ζ 0.80 0.70 0.70 0.65 0.51 0.5 0
静压与动压之损失
送风设备所产生之阻力可分为动与静两种。与风速平方成比例变化 的是动阻力,与风速无关的静阻力。动阻力与静阻力合成即为为 送风系统之全阻力。若管路中有存在静压存在,则全压亦须包括 达到静压所需之压力。气流在风管内所损失之压力可用下式表示:
PT = PL + PD 式中,PT为全部压损,PL为管长之压损,而PD则为各种弯管、分岐
△PD =ζγ (V32/2g)
矩形风管分岐管
直通管 (1--2)
V2/V1 <1.0時,ζ可以不計 V2/V1 >1.0時,ζ=0.46-1.24χ+0.93χ2
χ=(V2/V1) x (a/b)1/4 △PD =ζγ (V12/2g)
分岐管 χ (1-3)
ζ1
0.25 0.5 0.75 1.0 1.25 0.3 0.2 0.3 0.4 0.65
铁板号 26
24
数
22
20
18
风管接合用法兰(Flange)
管铁板厚度 [mm] 法兰角铁尺寸 [mm] 最大间隔 [m]
风管

《目 录》 1 术语的含义 .................................................. 1.1 全压[PT]、动压[Pυ]、静压[PS]............................. 1.2 全压损失[∆PT],静压损失[∆PS] ............................ 1.3 机外静压[Ps·A]<Pa> ...................................... 1 1 2 2
度60%时
1.3 机外静压[Ps·A]<Pa>
空调机连接了风管时,送风侧风管[共用风管 或者SA风管]的靠近空调机的Ps,特别称作机外静 压(以下,在本说明中称作Ps·A),如图4所示,与 送风量的多少有关。请将该Ps·A理解为是具有压制 风管的∆Ps或者∆PT、推动所需空气流动的力。 因此,Ps·A为0的空调机原则上不能连接风管。 [例外]有一部分机型即使 Ps·A为0也能将送出 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支管进行送风的空调机。
圆形 ○ 圆形 ○
钢丝+玻璃纤维布+乙烯树脂板 钢丝+乙烯树脂板+玻璃纤维网+玻璃棉+乙烯树脂板 制成品,有各种尺寸。 多用作排水管。
硬质聚氯乙烯 圆形 ○
<方形风管>
《A详细情况》
X-X细微部 分粘性带 风管端部 的对搭接 切口 粘合剂 粘 性 带
3段 90弯头
粘合剂
小型镶边 示例
《B详细情况》
V形切口 粘合剂 弯成90°
90° 圆形弯头 3段90° 弯头
接缝的详细情况(卷边接合)
管套
异径接头
45° Y
3段45° 弯头
90° 弯头
图7 螺旋风管的结构和制成品接头示例
管道内废气压力损失的计算

式中:
∆P1—单位长度摩擦压力损失,Pa/m; ν—风管内气体平均流速,m/s; ρ—气体密度,kg/m³; λ—摩擦阻力系数; RS—风管水力半径,m。
摩擦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估算
废气压力损失的计算
p p1 pm pi (Pa)
式中:
∆P—总压力损失,Pa; ∆P1—摩擦压力损失,Pa; ∆Pm—局部压力损失,Pa; Σ∆Pi—各设备压力损失之和,包括净化装置和换热器等,Pa。
摩擦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估算
废气压力损失的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P1是流体流经直管段时,由于流体的粘滞性和管道内壁的粗糙产
1000~1200 1000~1400
500~600
感谢观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管道内废气压力损失的计算
01 摩擦压力损失
主 要
02 局部压力损失
内
03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容
04 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
05 压力损失估算
摩擦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估算
废气压力损失的计算
对于输送气体的管道系统,因气体的密度较小,总压力损失可按下 式计算。
1
调整支管管径
不适用改变三通支 管的管径。
2
增大排风量
当两支管压力损失相差不 大时,将压力损失小的那 段支管的流量适当增大。
3
增大支管压力损失
最常用的增加局部压力损 失的方法是阀门调节。
摩擦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