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2.3.3.4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2.3.3.4.1 施工准备(1)做好无砟轨道施工前的现场调查,切实做好预制件、原材料哦、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及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

无砟轨道位于隧道内,便道不畅通时,应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沟通情况,制定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预案。

(2)为减少与无砟轨道施工的相互干扰,要尽早安排排水沟、电缆槽的施工,统筹安排站后工程元器件的预埋和过轨管线施工。

(3)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内无砟轨道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验收。

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工后沉降变形符合合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4)无砟轨道施工应严格遵守隧道内无砟轨道相关技术条件及施工指南要求;无砟道床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均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2.3.3.4.2 技术标准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混凝土支承块、配套橡胶套靴、块下弹性垫板和钢筋混凝土道床板等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650mm。

(1)钢轨钢轨采由60kg/m、100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新钢轨,重车线曲线半径不大于1500m及轻车线曲线半径不大于1200m地段铺设U75V热处理钢轨。

(2)扣件扣件采用弹条VII型扣件,扣件支点间距600mm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在个别地段合理调整,但不应大于625mm。

(3)支承块、橡胶套靴和块下橡胶垫板支承块、橡胶套靴和块下橡胶垫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及储运等应符合相应技术条件的要求。

(4)道床板道床板宽2.8m,直线地段道床板(内轨轨下)设计加厚0.393m,顶面设1% 的人字形排水坡,曲线地段根据实设超高具体确定,顶面排水不小于1%。

道床板分块浇筑,并在隧道沉降缝处断开,一般地段道床板标准长度6580mm,两道床板间设宽20mm勺伸缩缝,缝内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并在表层30〜40mn范围内采用聚氨酯密封。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对铁路施工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轨道工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铁路施工中的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采用预制的弹性支座、承重块、导轨等组件,使轨道系统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负荷能力。

2. 施工过程中无需使用石料填筑道床,避免了石料与轨道之间的空隙,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3. 工法采用模块化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4. 该工法适应性广,可以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铁路类型的施工。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特大桥梁及隧道下铁路、冷区、高原及高寒地区的铁路等。

四、工艺原理工法的实际工程施工与施工工法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使用先进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弹性橡胶等,保证轨道系统具有较好的载荷承受能力和弹性。

2. 采用预制构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3. 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采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1. 地面处理:进行地表清理和土质加固等工作,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和稳定。

2. 安装轨道专用基础: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和基座的安装,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装弹性支座和承重块:将弹性支座和承重块预制好的构件安装到已经完成的基础和基座上。

4. 安装导轨:将预制好的导轨组件安装到弹性支座和承重块上,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稳定。

5. 轨道调整和试验:对已经安装的导轨进行调整和试验,确保轨道系统的正常使用。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作业区域和作业时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XX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XX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工程概况 (3)3.1、设计概况 (3)3.2、设计要求 (4)4、整体道床施工 (7)4.1、施工准备 (7)4.1.1、技术准备 (7)4.1.2、材料准备 (7)4.1.3、施工现场准备 (7)4.1.4、施工主要机具准备 (8)4.1.6、施工人员组织 (9)4.1.7、施工人员培训 (10)4.2、施工方法 (10)4.3、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 (12)4.3.1、测量放样 (12)4.3.2、基底预埋钢筋 (12)4.3.3、基底拉毛或凿毛、清洗植入连接钢筋 (13)4.3.4、现场组装轨排 (13)4.3.6、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 (15)4.3.7、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 (16)4.3.8、架立道床模板 (16)4.3.9、绝缘性能测试 (16)4.3.10、精调并固定轨排 (16)4.3.11、浇筑道床混凝土并抹面 (16)4.3.12、混凝土养护 (17)4.3.13、拆除模板 (18)5、施工注意事项 (18)6、施工组织管理 (20)7、质量保证措施 (21)8、安全保证措施 (22)9、应急措施 (23)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玉磨施轨-03)(2)新建玉磨铁路站前二标施工组织设计(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Q/CR 9653-2017)(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8)和乐隧道设计图(9)万和隧道设计图2、编制范围仅适用于本标段和乐隧道D1K13+200~D1K16+631段和万和隧道DK22+680~DK39+773段无砟轨道施工。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一、引言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道床的支撑和弹性支撑,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支撑块的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

二、材料选择1. 弹性材料:弹性支撑块的主要材料是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橡胶材料应选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老化性能的橡胶制品,如硬度为60-80度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2. 防水材料:为了防止水分渗入弹性支撑块内部,应在橡胶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水材料,如聚氨酯涂层或橡胶涂层。

三、施工流程1. 预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道床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道床表面平整、干燥、无杂物和油污。

2. 基础处理:在道床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砂垫层,用于均匀分散荷载和提高弹性支撑块的承载能力。

3. 弹性支撑块安装:将预先制作好的弹性支撑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块与块之间的间距和位置准确无误。

安装时应注意避开道床的接缝处和其他设施。

4. 固定和固化:在弹性支撑块的四周设置固定装置,如螺栓、钢筋等,以确保弹性支撑块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同时,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固化处理,使弹性支撑块与道床紧密结合。

四、施工要点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包括弹性支撑块的布置、尺寸和数量等。

2.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弹性支撑块的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和污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弹性支撑块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3.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利施工条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六、总结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道床的支撑和弹性支撑,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工程概况. (3)3.1 、设计概况. (3)3.2 、设计要求. (3)4、整体道床施工. (7)4.1 、施工准备. (7)4.1.1 、技术准备 (7)4.1.2 、材料准备 (7)4.1.3 、施工现场准备 (7)4.1.4 、施工主要机具准备 (8)4.1.6 、施工人员组织 (9)4.1.7 、施工人员培训 (10)4.2 、施工方法. (10)4.3 、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 (12)4.3.1 、测量放样 (12)4.3.2 、基底预埋钢筋 (12)4.3.3 、基底拉毛或凿毛、清洗植入连接钢筋 (13)4.3.4 、现场组装轨排 (13)4.3.6 、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 (15)4.3.7 、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 (15)4.3.8 、架立道床模板 (16)4.3.9 、绝缘性能测试 (16)4.3.10 、精调并固定轨排 (16)4.3.11 、浇筑道床混凝土并抹面 (16)4.3.12 、混凝土养护 (17)4.3.13 、拆除模板 (17)5、施工注意事项. (18)6、施工组织管理. (20)7、质量保证措施. (21)8、安全保证措施. (22)9、应急措施. (22)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玉磨施轨-03 )(2)新建玉磨铁路站前二标施工组织设计(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Q/CR 9653-2017)(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8)和乐隧道设计图(9)万和隧道设计图2、编制范围仅适用于本标段和乐隧道D1K13+200~D1K16+631段和万和隧道DK22+680~DK39+773段无砟轨道施工。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案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案

西安至平凉客运专线铁路XPS-2标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2)1.1编制依据 (2)1.2适用范围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设计要求 (3)2.3设计无砟轨道工程数量 (4)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进度安排 (5)3.1总体施工部署 (5)3.2施工进度安排 (7)第四章整体道床施工 (10)4.1 施工准备 (10)4.2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 (14)4.3施工机具设备配臵、加工 (23)第五章施工组织管理 (23)第六章应急保证措施 (28)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30)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31)第九章施工环保措施 (32)9.1污水处理措施 (32)9.2垃圾处理措施 (33)第一章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施工图《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全一册)(图号:西平施工-轨01);2、《弹性整体轨道暂行技术条件》(壹线J2004);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2003);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 10210-200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8、《客货共线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9、施工现场情况及调查资料;10、本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适用范围1、永寿梁Ⅰ线隧道:DK95+607-DK112+765。

2、永寿梁Ⅱ线隧道:DyK95+591-DyK112+750。

3、太峪隧道:DK115+050-DK120+644。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根据《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西平施-轨01)以及XPS2-S-2009-003和XPS2-S-2009-006号变更设计文件,西平铁路XPS-2标段内设计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实际长度共计39749m,包括永寿梁Ⅰ线隧道17110.0m(DK95+631-DK112+741);永寿梁Ⅱ线隧道17111.0m(DyK95+615-DyK112+726);太峪隧道5528m (DK115+092-DK120+620)。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工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施工准备(1)做好无砟轨道施工前的现场调查,切实做好预制件、原材料哦、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及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

无砟轨道位于隧道内,便道不畅通时,应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沟通情况,制定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预案。

(2)为减少与无砟轨道施工的相互干扰,要尽早安排排水沟、电缆槽的施工,统筹安排站后工程元器件的预埋和过轨管线施工。

(3)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内无砟轨道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验收。

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工后沉降变形符合合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4)无砟轨道施工应严格遵守隧道内无砟轨道相关技术条件及施工指南要求;无砟道床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均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技术标准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混凝土支承块、配套橡胶套靴、块下弹性垫板和钢筋混凝土道床板等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650mm。

(1)钢轨钢轨采由60kg/m、100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新钢轨,重车线曲线半径不大于1500m及轻车线曲线半径不大于1200m地段铺设U75V热处理钢轨。

(2)扣件扣件采用弹条VII型扣件,扣件支点间距600mm,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在个别地段合理调整,但不应大于625mm。

(3)支承块、橡胶套靴和块下橡胶垫板支承块、橡胶套靴和块下橡胶垫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及储运等应符合相应技术条件的要求。

(4)道床板道床板宽,直线地段道床板(内轨轨下)设计加厚,顶面设1%的人字形排水坡,曲线地段根据实设超高具体确定,顶面排水不小于1%。

道床板分块浇筑,并在隧道沉降缝处断开,一般地段道床板标准长度6580mm,两道床板间设宽20mm的伸缩缝,缝内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并在表层30~40mm范围内采用聚氨酯密封。

道床板采用双层配筋,道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

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

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单线铁路隧道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传统的施工方法在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地质条件的单线铁路隧道建设。

二、工法特点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弹性支承块设计独特,能够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各种力学效应,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2. 采用无轨道施工方式,减少了对原有线路的影响,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3. 施工精确控制,能够实现隧道结构的精细化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4. 工法经过实际工程验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地质条件的单线铁路隧道建设,特别适用于软弱地层和沉积物较多的地区。

四、工艺原理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弹性支承块的设计和布置,实现对隧道结构的精细化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

五、施工工艺单线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精细化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地质勘测和设计阶段:对施工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参数。

2. 基础处理阶段:对施工地区进行基础处理,包括地表平整、基坑开挖和基坑加固等工作。

3. 弹性支承块施工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弹性支承块并按照设计布置在隧道结构上。

4. 混凝土浇筑和固化阶段:进行隧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和固化工作,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通风和排水阶段:安装通风和排水设备,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和排水畅通。

6. 外围环境恢复阶段:对施工地区进行环境恢复工作,包括绿化、道路修复和设备拆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工程概况 (3)3.1、设计概况 (3)3.2、设计要求 (4)4、整体道床施工 (7)4.1、施工准备 (7)4.1.1、技术准备 (7)4.1.2、材料准备 (7)4.1.3、施工现场准备 (7)4.1.4、施工主要机具准备 (8)4.1.6、施工人员组织 (9)4.1.7、施工人员培训 (10)4.2、施工方法 (10)4.3、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 (12)4.3.1、测量放样 (12)4.3.2、基底预埋钢筋 (12)4.3.3、基底拉毛或凿毛、清洗植入连接钢筋 (13)4.3.4、现场组装轨排 (13)4.3.6、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 (15)4.3.7、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 (16)4.3.8、架立道床模板 (16)4.3.9、绝缘性能测试 (16)4.3.10、精调并固定轨排 (16)4.3.11、浇筑道床混凝土并抹面 (16)4.3.12、混凝土养护 (17)4.3.13、拆除模板 (18)5、施工注意事项 (18)6、施工组织管理 (20)7、质量保证措施 (21)8、安全保证措施 (22)9、应急措施 (23)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玉磨施轨-03)(2)新建玉磨铁路站前二标施工组织设计(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Q/CR 9653-2017)(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8)和乐隧道设计图(9)万和隧道设计图2、编制范围仅适用于本标段和乐隧道D1K13+200~D1K16+631段和万和隧道DK22+680~DK39+773段无砟轨道施工。

3、工程概况3.1、设计概况根据和乐隧道设计图、万和隧道设计图及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本标段内设计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实际长度共计20524m,其中包括和乐隧道3431m(D1K13+200~D1K16+631),万和隧道17093m(DK22+680~DK39+773)。

3.2、设计要求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混凝土支承块、块下胶垫、橡胶套靴、道床板等组成。

轨距1435mm,轨底坡1:40,轨道结构高度为600mm。

(1)、钢轨及配件正线采用100n定尺长、60kg/m、U75V热轧无螺栓孔新轨,钢轨质量应符合《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的规定。

在半径≤1200m的地段钢轨采用U75V在线热处理钢轨。

(2)轨枕及扣件扣件采用预埋铁座式弹性不分开式扣件,扣件间距不大于600mm。

弹性支承块轨枕由钢筋混就土支承块、橡胶套靴、块下橡胶垫板组成。

线路纵坡≤12‰的地段,接1657对/km布置;线路纵坡大于12‰的地段,按1760对/km布置,扣件间距不大于570mm,特珠地段适当训整。

(3)道床板道床板尺寸隧道内道床板分块浇筑,分块长度根据扣件间距合理确定。

线路纵坡≤12‰的地段,距隧道选洞口200m范围内,道床板分块长度约6m;距隧道洞口大于200m范围,分块长度约12m。

线路纵坡大于12‰的地段,隧道洞口200m范围内,道床板分块长度约6.27m;距隧道洞口大于200mm范围,分块长度约12.54m。

道床面宽度为2800mm,道床板结构高度为369mm,道床板结构高度指直线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线下道床厚度。

伸缩缝设置道床分块处设横向伸缩缝,缝宽20mm,用闭孔聚乙烯塑料泡沫板填充,硅酮填缝密封材料抹面,在硅酮填缝密封材料与混凝土接触面刷涂界面剂。

道床板分块遇隧道变形缝时可适当调整长度和扣件间距,使道床伸缩缝与变形缝对齐,伸缩缝位于扣件间距正中,板长允许调整范围宜为士1.2m。

曲线地段道床板伸缩缝至直于线路中心布置,在隧道变形缝处道床板断开,设置道床板横向伸缩缝。

道床板配筋道床板配筋采用双层配筋,纵向采用24根HRB400φ16钢筋,横向采用HRB400φ12钢筋,架立钢筋采用HRB400φ10钢筋。

道床板钢筋绝缘道床板内的纵、横向钢筋(包括架立筋)相交处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进行绝缘处理。

所有的电气绝缘应在立模前全部施工完成,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测试,绝缘钢筋的绝缘电阻实测值应大于2MΩ。

道床板与板下结构连接距隧道洞口大于200m范围,道床板通过预埋钢筋与隧道仰拱回填层或者钢筋混凝土底板连接,预埋钢筋采用HPB300φ12钢筋。

距隧道洞口200m范围内,通过植筋的方式加强道床与基础的连接,每隔一个扣件间距植入4根RB400020钢筋。

现场发现的其它道床板与基础有剥离隐患的地段应上报建设、设计部门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植筋。

植筋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和《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及规定。

轨道中心线两侧各1.3m范围内的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表面需进行不规则拉毛或者凿毛处理,凿毛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并均匀分布。

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Pa,机械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0MPa;②经谐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

超高设置隧道内曲线超高设置在道床板上,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过渡,超高设置应满足《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的相关要求。

无存轨道超高值根据行车专业资料另行计算提供,现场施工时超高需要建设方确认后方可施工。

排水设置直线地段采用双面排水方式,道床顶面设置1%的人字形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道床顶面排水横坡由曲线超高自然形成,纵向沿线路纵坡排水。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相接处设置过渡段,有砟过渡段长25m,不同轨道结构应在同一下部基础上进行过渡,且过渡段区域不应设置工地焊接接头。

钢筋混凝土、嵌缝材料及绝缘卡材料要求道床混凝土采用C40强度等级要求,道床板混凝土中采用HRB400钢筋,预埋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嵌缝板采用耐水性好的闭孔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密封材料采用施工性能良好、耐老化性优异和位移能力高的硅酮填缝密封材料,界面剂选择与混凝土界面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与填缝密封材料相匹配的界面剂,本标段采用十字形和一字形钢筋绝缘卡,绝缘卡的绝缘电阻应>10的10次方欧,绝缘卡的卡力不得小于25N。

4、整体道床施工4.1、施工准备4.1.1、技术准备(1)、配备全站仪一台和卷尺3副,测量仪器使用前进行校准,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2)、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3)、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标准图编制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提前上报材料申请表,以防影响后期施工进度。

(4)、根据设计图纸及参考图,编制轨接表。

(5)、工地试验室派出专职试验人员进行材料的抽检、取样、送检、检验试验等工作。

同时完成混凝土配合比工作,并上报至监理审批。

(6)、施工所需规范、标准齐全。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4.1.2、材料准备地材、水泥、外加剂生产厂家已确定,均有部分材料已进场,轨枕向就近有资质的制枕厂订购,运输进场,所需钢材和扣件也都陆续进场,且品种齐全,进场材料均通过进场验收,质量合格,满足前期施工要求。

模板及其他辅助材料也一一备齐。

4.1.3、施工现场准备(1)、将作业现场的施工遗留物品、碎石、浮土和积水清理干净;(2)、道床两侧水沟、电缆槽应完成养生,达到28天强度指标,满足铺设门吊轨道要求;(3)、运输通道应保证畅通无阻;(4)、所有轨道材料和机具、设备应提前运抵现场。

(5)、施工用风水电主要利用现有供风、供水、供电系统。

(6)、混凝土生产、钢筋加工利用原有设备,场地。

(7)、隧道底板预埋管道正确。

(8)、隧道底板若有部分渗水须采取措施引排。

4.1.4、施工主要机具准备(每个工作面)4.1.5、施工主要测量仪器、工具准备(每个工作面)4.1.6、施工人员组织各工作面均组织专门施工队伍。

施工人员按工序主要设线路班、混凝土工班两部分。

线路班:负责轨排组装、轨排调整、轨料倒运等工作。

混凝工班:负责铺底面的凿毛及清理、钢筋制作绑扎、混凝土灌筑及养护。

施工班组及人员配置如下:(每个工作面)4.1.7、施工人员培训(1)、由于弹性整体道床结构复杂,而且施工技术要求高。

项目部已分批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其他类似工地现场学习。

(2)、正式施工前,我们将有组织的对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培训,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能熟悉并掌握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精度监控措施、施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预防措施,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

4.2、施工方法目前我标段只有和乐隧道(D1K13+200~D1K16+631)和万和隧道(DK22+680~DK39+773)为无砟轨道,根据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中的道床板设置要求,和乐隧道我标段承担范围设计上线路纵坡全部为22.5‰,整段全部大于12‰,所以和乐隧道出口洞口(D1K16+631~D1K16+456)段全部的道床板采用6.27m/块,剩余的D1K16+456~D1K13+200段全部的道床板采用12.54m/块;万和隧道只有DK22+680~DK23+150段的纵向坡度小于12‰,剩余的DK23+150~DK39+773段纵向坡度大于12‰,所以洞口段的DK39+709~DK39+773段的道床板采用6.27m/块,剩余的DK22+680~DK39+709段全部的道床板采用12.54m/块。

工作面分为和乐隧道出口、和乐隧道2#大小里程、万和隧道进口、万和1#大小里程、2#大小里程、3#大小里程、明挖大小里程,共计12个工作面施工,12个工作面全部采用轨道排架法施工,每次施工10个道床板长度,道床浇筑完成后,经养护完成后,方可拆除轨道排架,循环使用,具体施工操作如下:(1)、弹性支承块组装各轨道部件应按相应的技术条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支承块下弹性垫板和橡胶套靴应在支承块预制厂与支承块组装成一体。

支承块与块下弹性垫板装配采用胶粘方法。

在支承块底部和橡胶套靴内底部横向分别刷万能胶液,胶种采用氯丁型胶。

依次将支承块、块下弹性垫板、橡胶套靴组装。

装配误差超限者,不得出厂;组装好的弹性支承块应用绑扎带在承轨台两外侧各绑扎一道,绑扎要牢固,确保无麻轨道道床施工时支承块、块下弹性垫板、橡胶套靴三者之间密贴无离缝;弹性支承块组装完成后,应将支承块与橡胶套靴四周的间隙在工厂采用弹性密封胶封闭,弹性密封胶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