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及整治工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H2O
CO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浓度VOCs,室内空气净化
特点
✓实现VOCs低温去除 ✓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 ✓处理效率高,能耗低 ✓净化并清新空气
有机废气
等离子体-催化装置
排气
活性物种和臭氧,触 发催化剂,降低活化能。 催化剂选择性地与等离 子体 产生的产物再 反应
光催化技术
原理
光催化剂纳米粒子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 射下受激生产电子空穴对,空穴分解催化 剂表面吸附的水产生氢氧自由基,电子使 其周围的氧还原成活性离子氧,从而具备 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将光催化剂表面的 各种污染物摧毁
废气
达标排放
组合技术(三)
➢组合五
滤筒除尘+蓄热催化燃 烧
废气
入口
净化后 排气
➢组合六Biblioteka 吸附+高级氧化(三)重点行业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
➢ 石化行业
石化行业VOCs特征
✓成分复杂(多包含烷烃、烯烃 硫醇、硫醚、多环芳烃等) ✓难处理(传统的吸附、吸收、 燃烧等技术难以达到满意的去除 效果) ✓排放量大(2010年,石化行业 VOCs排放量全国第一)
废弃物存放和处置 过程
废弃油墨、容器的处置过程挥发VOCs
(三)重点行业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
可控制技术 ➢吸附回收法
对于包装印刷过程所排放的高浓度(>5000 mg/m3)或具有高回收价值的 VOCs,宜采用回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加以循环利用。
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流程图
优点:可以回收大量溶剂,经济效益好 缺点:吸附回收效率不高,一般在70%左右
VOCs类别 主要有卤代烃、氯苯类、芳香烃类、酯类、酰胺类和酮类等
(三)重点行业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
Vocs深度治理实施方案

Vocs深度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源头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Vocs排放量逐年增加,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深度治理Vocs成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深度治理Vocs,减少其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监测。
建立Vocs监测网络,覆盖重点工业区、城市中心区和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测Vocs排放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Vocs排放标准,建立Vocs排放许可制度,对排放源进行分类管理,对超标排放实施严格处罚,推动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减少Vocs排放。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Vocs排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的环保水平。
4.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Vocs治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Vocs污染的认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5.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Vocs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排放源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Vocs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将实现以下效果:1. Vocs排放量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 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3.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4.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Vocs治理的良好氛围,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五、总结。
Vocs深度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Vocs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问题。
为了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治理工作,特制定了以下方案: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源的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定期对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排放源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污染情况。
2. 加强科研力量:增加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科研投入,开展有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提高治理效果和技术水平。
3. 制定控制策略:根据监测结果和科研成果,制定针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策略,包括技术控制策略、管理控制策略和政策控制策略。
4. 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排放标准和限值,落实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推动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5. 完善法律法规:根据治理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规范性和追溯性。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污染问题的认知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7.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区居民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推广适用于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技术和措施,形成合力。
8.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9. 强化行业减排措施:针对重点行业,制定严格的减排目标,推动企业采取更加清洁和节能的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
10. 引导推广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从根本上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排放。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附件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全面开展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大幅减少石化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严格控制工艺废气排放、生产设备密封点泄漏、储罐和装卸过程挥发损失、废水废液废渣系统逸散等环节及非正常工况排污。
通过实施工艺改进、生产环节和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罐型和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从源头减少VOCs的泄漏排放;对具有回收价值的工艺废气、储罐呼吸气和装卸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对难以回收利用的废气按照相关要求处理。
到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二、主要任务本方案中的石化行业包括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石油蜡、石油沥青、润滑油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石油炼制工业生产性企业,以及以石油馏分、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原料、合成纤维原料、合成橡胶原料等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性企业。
有机液体储运、煤化工、其他化工等相关—3—企业可参照本方案有关要求开展工作。
(一)开展VOCs污染源排查。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本行政区内的石化企业,开展VOCs污染源摸底排查工作,采用实测、物料衡算、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排放系数等方法,重点对企业原辅材料和产品、主要生产工艺、VOCs排放环节、治理措施和效果、VOCs排放量和VOCs物质清单等开展排查,摸清企业的VOCs排放状况。
排查结果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向社会公开,并作为VOCs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等的依据。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优化调整石化产业布局。
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与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装备。
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出具的VOC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为客户提供标准,高效和专业的服务,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和原理适用范围适用于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原理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吹扫捕集进入气相色谱,经气相色谱分离后到达质谱检测,通过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及其质谱图与标准物的质谱图对比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将待测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峰相对于内标物的强度与标准曲线对照进行定量分析。
3. 参考标准3.1 HJ 605-2011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2 HJ 639-2011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3 USEPA 8260D-2017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3.4 USEPA 5030B-1996 Purge-and-Trap for Aqueous Samples.3.5 USEPA 5035-1996 Closed-System Purge-and-Trap and Extraction for Volatile Organics in Soil and Waste Samples.3.6 HJ 735-2015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7 HJ 713-2014 固体废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3.8 USEPA 524.2 Measurement of purgeable organic compounds in water by capillary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4. 工作流程4.1样品保存4.1.1水样:应用40mL棕色玻璃vail瓶添加1+1盐酸作为固定剂,并加入适量抗坏血酸去除余氯,水样采满整瓶不留顶部空间。
连云港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深化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削减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实在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根据?连云港市化工园区〔集中区〕环保专项整治方案?〔连政办发〔2021〕61号〕、?连云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施行方案?〔连政办发〔2021〕108号〕、?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标准?〔苏环办〔2021〕3号〕、?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苏环办〔2021〕128号〕等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根本情况全市5个化工园区〔含徐圩板桥片区〕约有200家企业需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列入2021年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任务的有4个园区55家化工企业,其中灌南县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区20家,灌云县临港产业区31家,板桥工业园2家,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2家。
从近期市局督查的情况看,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在按照废气提升改造方案增加有效投入,强化搜集处理措施,积极开展整改,但整治进度明显滞后,整治效果不够理想,其中完成整改、通过验收并效果良好的仅有8家,约占14.5%;完成整改或正在整改但效果一般的有34家,约占61.8%,未进展整改且效果较差的有13家,约占23.6%,大多数企业治理效果一般,危废仓库、废水搜集池、抽滤设备等较频繁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所、设备废气搜集处理装置未能全部安装到位,企业废气治理“过程控制技术〞亟需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当前,全市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治理进度缓慢。
列入2021年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任务的55家企业未能全面完成整改,列入2021 年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任务的企业绝大多数未开展整改,治理进度明显滞后。
二是治理成效不够明显。
局部企业方案设计程度低、针对性不强;大多数企业在整治过程中只注重更换一些废气治理设施,解决一下末端治理,未在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上动脑筋、想方法;另外企业环保管理程度欠缺,没有完善的废气治理规章制度和设施运行、维护、操作规程,台账资料记录不全,技术操作不标准、岗位责任不落实,应急处置未演练。
vocs治理操作规程

vocs治理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指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增加,VOCs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风险和健康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VOCs治理操作规程对于减少VOCs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VOCs治理操作规程,包括制定VOCs治理计划、监测VOCs排放、减少VOCs排放等多个方面。
2. 制定VOCs治理计划制定VOCs治理计划是减少和控制VOCs排放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制定治理计划的步骤:2.1. 明确目标首先,需要明确VOCs治理的目标。
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和政策要求,确定减少VOCs排放的具体指标和时间节点。
2.2. 调研状况进行VOCs排放的调研工作,包括识别VOCs污染源、排放量、分布情况等。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2.3. 制定治理策略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VOCs治理策略。
例如,采取源头控制、技术改进、法规限制等措施来减少VOCs的排放。
2.4. 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VOCs治理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资源投入等。
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监测VOCs排放监测VOCs排放是治理VOCs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VOCs的排放状况,为治理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
以下是监测VOCs排放的要点:3.1. 监测设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VOCs监测设备,如VOCs在线监测仪、传感器等。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进行操作。
3.2. 测点布设合理布设监测测点,覆盖VOCs污染源的主要区域。
考虑不同环境和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监测位置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数据记录和分析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VOCs排放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减少VOCs排放减少VOCs排放是治理VOCs的核心目标。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

梅品文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我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下同)综合治理,降低VOCS的排放总量, 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注重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分阶段完成全市VOCS污染整治任务,大幅减少重点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化工企业通过源头控制、工艺改进、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Ider)、生产环节和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罐型和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表面涂装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涂料、提高喷涂效率、安装末端废气处理设施等措施,包装卬刷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等措施,全过程控制和减少VOCS排放。
到XX 年底,基木完成化工、表而涂装、包装卬刷等行业VOCS污染治理,企业工艺装备、污染治理水平和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重点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己建成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稳定达到相关控制标准和要求。
二、重点治理行业重点治理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卬刷行业。
三、治理标准及要求(一)化工行业产生VOCS污染的企业均应采用密闭化的生产系统,封闭一切不必要的开口,尽可能采用环保型原辅料、生产工艺和装备,从源头控精品文章制VOCS废气的产生和无VOCS治理方案郑州启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排放。
治理后橡胶制品行业达到《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xx)要求,其它化工企业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6297-xx)要求。
2.全而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Ider)”。
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 管理体系,细化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漏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设置编号和标识,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
2.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排放控制。
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气污染物种类仅33项,该标准执行16年未改动; (2)现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仅有9 项 ,该标准执行19年未改动; (3)北京市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52项,其中极度毒性物
内
容
一、化工园区废气整治现状与难点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四、验收事项
验 收 事 项
(一)对试点园区和区内企业废气整治验收工作,由省
环保厅统一组织。对不按照方案要求开展整治的,由省
环保厅根据污染情况的不同,将分别采取限期整改、关 停等措施。 (二)整治试点应充分考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将群众投诉情况作为企业废气整治验收时的依据之一, 确保园区废气整治工作效果。 (三)适当简化废气整治方案审核流程,着重加强对整 治效果的监督。对于废气排放量低、处理工艺相对简单
工作步骤
摸底 调查
2012年: 6 -7月启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情 况摸底调查工作,发放相关表格,并组 织培训。 9月完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情况 调查表的填写,相关表格提交省环科院。 11月完成调查表汇总统计工作。 12月完成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排放重点企业的筛选。
工作步骤
初步 试点
2012年6-7月,全面启动全省化工园区废气整治试 点工作。
重点化工企业VOC排放整治工作,实现全省 化工行业VOC减排30%以上,实现重点园区 及重点企业废气在线长效监管。
组织形式
本次废气整治试点工作由省环保厅牵头组 织,省环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整治方案 编制及相关标准制定,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负责 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各试点园区和区内企业
负责整治方案的组织实施。
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期待。
•谢 家
谢
大
2012年12月,完成重点企业的废气排放及治理现 状评估及整治方案。
2013年3月,完成园区内其它企业的废气排放及治 理现状评估及整治方案、完成试点园区长效管理 体系的编制。
2013年12月,完成园区内企业整改工作及试点园 区长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工作步骤
全面 铺开
2013-2016年: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和园区外
质(3项)、颗粒物(12项)、无机气态污染物(17项)、
有机气态污染物(20项)这四大类。
汇报内 容
一、化工园区废气整治现状与难点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四、验收事项
2、总体工作目标
(1)对全省范围内57个省批化工园区内企业、市县审批园 区内的化工企业、园区外大型化工企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 物排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全面开展全省挥发性有机物
结 束 语
化工园区的废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今年省厅将南京化工园区、镇江索普化工园区、大丰华
丰工业园区、响水化工园区、常州新北化工园区纳入了 先期试点整改的名单,这是上级管理部门对我们大家工
作的信任与支持,既然作为试点,就关系到后续工作能
否正常开展,所以我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兢兢业业、勤 勤恳恳的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交给我们的任务,绝不辜负
产整顿;
(7)迄今为止,整治工作进展约完成60%,预计年底可暂告 结束,前后历时2年。
(二)学科交叉人才匮乏
(1)2011年6月,盐城市环保局列出18家企业重点实施提标改造,
并明确三家废气甲级设计单位承担,后来一家中途退出,另一家无
法提交合格设计方案,最终导致企业未能按期完成改造任务; (2)大丰某农药生产企业,恶臭污染严重,企业不惜重金,先后采 用了微生物除臭(四川某企业,宣称国外培育的菌种)、纳米光催 化(上海某企业,宣称该成果成功应用于奥运和世博场馆)、植物 除臭剂(法国外进口除臭剂,平均40万元/吨)对废气进行处理,但 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企业一度陷入关闭边缘。
企业层面:对废气排放类型及排放量,特别是无组织排放 的废气,进行现状评估,提出整治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 整改到位。 (1)工艺流程及废气产污环节 对企业现有各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反应机理进行描述, 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组织和无组织废气产污节点的现状进 行详细调查并说明。 (2)废气处理效果评估 对企业现有废气收集状况、净化治理工艺技术可行性、企 业废气治理设施管理状况及治理设施处理效果进行总体评估。 (3)废气处理设施整改方案 针对企业现有废气净化设施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设计, 对项目整改费用投资及运行费用做出初步估算。
产量;
(2)苏北某企业实际申报8种产品,仅做1种产 品,但另有2种主要生产产品无完整环保手续。
(四)环境整治 企业消极
2011年江苏省环科院承接化工企业废气污 染现状评估与改造的项目个数为17家
迄今为止,严格按方案要求实施的企业为8 家,其中苏州2家,大丰4家,阜宁2家 其余9家均未严格按方案实施或根本未实施
VOC污染调查及整治工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汇报内 容
一、化工园区废气整治现状与难点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四、验收事项
1、化工园区废气整治现状与难点
多次整改 收效不大 整治工作 费时费力 学科交叉 人才匮乏
集中入园 鸭梨山大
化工园区整治 工作难点
市场起伏 产品多变
化工产业 地方支柱
环境整治 企业消极
(一)整治工作费时费力-华丰工业园整治记录
(1)2011年1月大丰华丰工业园开始筹划整治准备活动;
(2)2011年4月大丰华丰工业园正式进行整治准备活动; (3)纳入整治范围的企业有22家,其中19家具备生产条件;
(4)19家中治理难度较大或污染严重的有11家;
(5)编制方案共投入10人3组,历时3个月; (6)整治过程政府压力巨大,数家企业因废气扰民被责令停
防治掌握基本资料、筛选确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
提供依据。
(2)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和园区外重点化工企业VOC排放
整治工作,实现全省化工行业VOC减排30%以上,实现重点 园区及重点企业废气在线长效监管。
化工园区废气整治工作安排
2012年
2013年~2016年
主要工作安排 •摸底调查 •试点园区
主要工作安排 •所有园区全面铺开
30
(五) 化工 产业 地方 支柱
25 20 15 10 5 0 大丰财政收入 响水财政收入 合计收入 化工园区
大丰市2011年财政收入30个亿 同期化工园区1亿元
响水县2011年上半年财政收入8.58亿元
同期化工园区收入2.22亿元
地方政府
有力支持
积极培养 专业人才
路在何方?
提高标准
优胜劣汰
强化监管 加大处罚
的或工艺成熟的整改方案,将取消或简化专家评审流程。
(四)对各企业在污染治理提标改造、重大隐患整改、
自动控制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等过程中所涉及
的环评问题,各级环保局等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政策 支持,优化审核流程。 (五)各地对新建化工企业需严格把关,参照国家和江 苏省地方产业政策,设立“严格控制排放”、“禁止排 放的化学品”和“禁止建设的项目名录”,全面巩固本 次废气整治活动效果。
(3)盐城某化工企业,设计人员提出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工
艺净化企业所排放废气,该企业实际采用直接催化燃烧法优于活性 炭吸附-催化燃烧且由于废气中含不饱和脂类,根本无法采用上述工
艺,导致企业不满,后续工作无法沟通。
(三)市场起伏产品多变
(1)苏北某企业,生产6种产品,但具有完整环
保手续的产品仅 1种,且实际产量超出环评申报
内
容
一、化工园区废气整治现状与难点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内容
四、验收事项
3、工作内容
本次废气整治试点分两个层面实施: 园区层面:试点园区管委会应在对区内各企业进行全
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园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园
区废气治理和长效管理体系。对各园区化工企业废气治理现 状进行技术评估,对存在问题进行改造。对生产工艺技术落 后、高能耗、高污染,高毒性、难降解、效益差的产品,应 强制企业加大产品技改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着重从源 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则需加快淘汰,对 部分实力较小的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鼓励做大做强化工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