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苯磺酸盐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合集下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3.主要参数
烷基化反应采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反应压力0.6~0.8MPa,温 度30~40℃,苯与烯烃的摩尔比约为10。大量过量的苯不但可以减 少二烷基苯的生成,还可进行脱烷基反应,使已经生成的二烷基苯重 新变成单烷基苯,提高单烷基苯的收率。一般收率多在90%左右。副 产物主要是重质烷基苯和聚合物,还有少量的轻质气体。 三氧化硫在进入磺化器之前被干燥的空气稀释至浓度为3%~5%, 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减小因为反应速度带来的缺陷。三氧化 硫与烷基苯的摩尔比1:1.03~1.05,反应温度控制在25 ℃ ,不超过30 ℃。 将氢氧化钠配成10%的溶液,通入中和器中,将pH控制在7~8, 中和器中需要不断地搅拌,且将温度控制在40~50℃。
优点: 工艺较为先进,产品质量较好,2-位烷基笨的量少,生产
过程中茚满、萘满含量低,并对设备腐蚀小
缺点; 能耗大
目前在我国常用的烷基化方法是脱氢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三、十二烷基苯的磺化
常用的磺化法有一下三种: 1、氯磺酸磺化法 2、氨基磺酸磺化法 3、三氧化硫磺化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CH3(CH2)8CH=CH2
AlCl3
CH3(CH2)8CH=CH2+ C12H25 1.2生产原料 丙烯、苯、无水三氯化铝 1.3优、缺点 优点:热稳定好,去污力强,价格便宜 缺点: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2、石蜡裂解法(乙烯齐格勒聚合法)
2.1生产原理 石蜡裂解是在高温条件下使石蜡分子中的C-C键断裂, 从而制得低沸点烃类的热反应,分离得到十二烯烃,再与 苯烷化得到十二烷基苯。 2.2生产原料 石蜡、苯、无水三氯化铝 2.3优、缺点 优点:工序较短,产品性能良好

烷基苯磺酸盐定量分析

烷基苯磺酸盐定量分析

烷基苯磺酸盐定量分析王帅;郭兰磊;祝仰文;王红艳;潘斌林;郭勇【摘要】结合同步监控技术,优化纯化工艺,获得总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组分以及单烷基苯和双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组分,纯度大于90%;分别以总磺酸盐活性物和单磺酸盐、双磺酸盐活性物为定量标准物质,对烷基苯磺酸盐样品中的活性物百分比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盐样品中单磺酸盐的量远高于双磺酸盐;总磺酸盐、单磺酸盐和双磺酸盐活性物组分均在224 nm处有最大吸收,吸收系数强弱顺序为单磺酸盐≈ 总磺酸盐>双磺酸盐;以总磺酸盐和单磺酸盐活性物组分为标准物质,最小检测量为5 mg/L,以双磺酸盐活性物组分为标准物质,最小检测量为10 mg/L;由于双磺酸盐活性物组分紫外吸收系数较弱,导致以总磺酸盐活性物为标准物质测试的百分比结果较同时以单磺酸盐、双磺酸盐活性物为标准物质时低3%左右.%Combined with synchronized monitoring techniques ,purification processes for active constituent of alkylbenzene sulfonate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the total alkylbenzene sulfonate ,mono-alkylbenzene sulfonate and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can be obtained with purity over 90% .With the above active constituents as standard substances respectively ,the determination of alkylbenzene sulfonate content in the original samples was carried out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ample contained mono- and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simultaneously , and the content of mono-alkylbenzene sulfonat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They had maximum absorption at the wavelength of 224 nm , and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total alkylbenzene sulfonate and mono-alkylbenzene sulfonate were similar ,higher than that of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With total ,mono- and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as standard substances respectively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 5 mg/L ,5 mg/L and 10 mg/L ,respectively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active constituent was about 3%lower with total alkylbenzene sulfonate as standard substance than that with mono- and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as standard substances simultaneously ,owing to the weake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di-alkylbenzene sulfonate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标准物质;定量【作者】王帅;郭兰磊;祝仰文;王红艳;潘斌林;郭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化学驱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并获得广泛应用[1]。

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控制检验

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控制检验
样品中活性物含 量/%(m/m) 15 30 45 试验份质量 10.0 5.0 3.2 样品中活性物含 量/%(m/m) 60 80 100 试验份质量 2.4 1.8 1.4
操作步骤
㈠将试验份溶于水,加入数滴酚 酞溶液,并按需要用氢氧化钠溶 液或硫酸溶液中和到呈淡粉红色。 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 混匀。 ㈡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样溶液至具塞量筒中,加 10ml水、15ml三氯甲烷和10ml酸性混合指示剂 溶液,按GB/T5173-1995中4.6.2.2所述,用氯 化苄苏翁溶液滴定至终点。
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理化指标
项目
烷基苯磺酸含量(质量分 数)/% ≥
游离油含量(质量分数) /% ≤ 要求Biblioteka 优等品 971.5
合格品 96
2.0 1.5 50
硫酸含量(质量分数)/% 1.5 ≤ 色泽/Klett ≤ 30
实训目的
⑴能按要求完成十二烷基苯磺酸 含量指标检验的全过程; ⑵能根据检验结果对整批产品质 量作出初步评价判断;
本次试验原理
在水和三氯甲烷的两相介质中,在酸性 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氯化苄苏翁)滴定,测定应离 子活性物
注意:由于三氯甲烷的毒性, 操作应在通风柜或通风良好的 环境下进行。
试验份
• 称取含有3~5mmol阴离子活性物的实验室样 品,称准至1mg,至150mL烧杯内。 • 下表是按相对分子质量360计算的取样量, 可作参考。
结果计算
4×c3×V3×Mr X=m3
式中: X—阴离子活性物含量,% c3—氯化苄苏翁溶液的浓度,mol/L V3—滴定时所耗用的氯化苄苏翁溶液的体积,ml Mr—阴离子活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3—试样质量,g

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是由苯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然后与磺酸反应而得到的盐类。

这种化合物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例如作为表面活性剂、染料、催化剂等。

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烷基化反应和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是将苯环上的氢原子用烷基取代,通常使用烷基卤化物和金属钠作为反应物。

磺化反应则是将烷基苯化合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盐。

这两种反应都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以保证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乳化剂、泡沫剂等领域。

它们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更容易渗透到污渍中,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此外,重烷基苯磺酸盐还可以用作染料的分散剂,使得染料颗粒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从而得到更加鲜艳的颜色。

重烷基苯磺酸盐还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它们可以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促进反应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此外,重烷基苯磺酸盐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例如酰胺、酰氯等。

重烷基苯磺酸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用于洗涤剂、染料、催化剂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烷基苯磺酸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ppt

烷基苯磺酸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ppt

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在以下几方面:
一、烷基链长的影响 烷基苯磺酸盐中,烷基链的长短对其性能的影响较大。链长小于5 个C时,在水中不能形成胶束;链长大于8个C时,才具有表面活性;链 长在8~18个C时,其表面活性随C原子的增加而增大;链长超过18个C 时,其表面活性下降。 润湿性能以低碳烷基为好,但其洗涤性能较差;洗涤性能以12个C 为最好,链长低于9个和超过14个C的洗涤性能明显减弱;泡沫性以链 长为10~14个C的泡沫稳定性较好,链长为14个C的发泡性能最好。
总之,作为洗涤剂主要活性物组分, 总之,作为洗涤剂主要活性物组分,烷基苯呢 磺酸盐的结构应取10~13个C的直链烷基,苯环最 的直链烷基, 磺酸盐的结构应取 个 的直链烷基 好在烷基的3位和 位和4位 磺酸基最好为对位的单磺酸, 好在烷基的 位和 位,磺酸基最好为对位的单磺酸, 这样才能使中和后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具有较好的 洗涤性能。 洗涤性能。
五、 磺酸基的位置及数目的影响
磺酸基所处的位置对性能有一定影响。由于烷基是邻、对位 定位基,因此,烷基苯磺化产物主要时邻对位异构体,间位很少。 对位与邻位相比,其临界胶束浓度较低,去污力强,生物降解性 好,泡沫性能相似。在洗涤剂配方中,使用对位烷基苯磺酸盐效 果最好。 磺酸基的数目对其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烷基苯二磺酸钠和烷 基二苯二磺酸钠,因磺酸基数目增加,其亲水性大大增强,因而 破坏了原有的亲水-亲油平衡,临界胶束浓度增大去污能力显著 下降。所以,在洗涤剂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生成二磺酸和多磺酸, 使用对位单磺酸效果最好。 烷基苯磺酸除了化学结构对其性能有影响外,水的硬度、温 度以及添加剂等外界条件对其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三 、烷基链数目的影响
当烷基苯磺酸盐的苯环上存在几个短链烷基时,其润湿性能 增加,而洗涤性能却下降,当加长其中一个烷基链时,其洗涤 性能就会得到改善。因此,在洗涤剂配方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多烷基苯。烷基苯磺酸盐中的烷基链越长,其抗污垢再沉积性 越好。

十二烷基苯磺酸

十二烷基苯磺酸

项目名称: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控制检验实验时间:2012年12月02日一、实验目的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的产品结构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烷链长度主要为C10~13的工业直链烷基苯经SO3气体模式磺化工艺产生的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错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GB/T5173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GB/T5173—1995,cqvISO2271:1989)GB/T5177 工业直链烷基苯GB/T5178 表面活性剂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气液色谱法(GB/T5178—2008,ISO6841:1988,MOD)GB/T6366 表面活性剂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3、认识相关仪器及试剂,懂得如何使用和如何配制。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试剂:三氯甲烷(GB 682)硫酸(GB 625),245g/L溶液硫酸0.5mol/L标准溶液氢氧化钠(GB 629),(NaOH)=0.5mol/L标准溶液月桂基硫酸钠,c(CH3(CH2)11OSO3Na)=0.004mol/L标准溶液。

按GB/T51734.5配制氯化苄苏鎓,c(C27H42ClNO2)=0.004mol/L标准溶液。

按GB/T51734.6配制酚酞(GB 10729),10g/L乙醇溶液混合指示剂,按GB/T51734.8配制仪器:具塞玻璃量筒,100mL滴定管,25mL和50mL容量瓶,250mL,500mL和1000mL移液管,25mL三、实验原理在水和三氯甲烷的两相介质中,在酸性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苄苏鎓)滴定,测定阴离子活性物。

注:滴定反应过程如下:阴离子活性物和阳离子染料生成盐,此盐溶解于三氯甲烷中,使三氯甲烷层呈粉红色,滴定过程中水溶液中所有的阴离子活性物与氯化苄苏鎓反应完,氯化苄苏鎓取代阴离子活性物-阳离子染料盐内的阳离子染料(溴化底米鎓),因溴化底米鎓转入水层,三氯甲烷层红色褪去,稍过量的氯化苄苏鎓与阴离子染料(酸性蓝-1)生成盐,溶解于三氯甲烷层中,使其呈蓝色。

烷基苯磺酸

烷基苯磺酸

线性烷基苯磺酸Linear Alkyl Benzene Sulphonic LABS
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有机物,是制造肥皂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一般都互相溶解。

像常用来作有机溶剂的:四氯化碳、氯仿(三氯甲烷)等。

十二烷基苯磺酸性能:
十二烷基苯磺酸具有去污、湿润、发泡、乳化、分散等性能。

十二烷基苯磺酸不属易燃物品,易溶于水,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后的磺酸呈稠粘的不透明液体。

其生物降解度>90%
十二烷基苯磺酸用途
十二烷基苯磺酸大量用作生产各种洗涤剂和乳化剂,如日用化工中的洗衣粉。

餐具、洗涤剂、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剂、电镀工业、制革工业的脱脂剂、造纸工业的脱墨剂等。

十二烷基苯磺酸质量指标:
十二烷基苯磺酸优级烷基苯磺含量(%)≥97 游离油含量(%)≤1.5 硫磺含量(%)≤1.5 色泽≤35
十二烷基苯磺酸一级品烷基苯磺含量(%)≥96 游离油含量(%)≤2.0 硫磺含量(%)≤1.5 色泽≤50
十二烷基苯磺酸二级品烷基苯磺含量(%)≥92 游离油含量(%)≤2.5 硫磺含量(%)≤1.5 色泽≤100
C18H29SO3H+NaOH=C18H29SO3Na+H2O
1摩尔十二烷基苯磺酸和1摩尔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摩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摩尔水。

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界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日化、化妆品、药品、印染、涂料、洗涤剂等行业。

一、概述重烷基苯磺酸盐(Alkylbenzenesulfonates,简称AB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由直链和支链烷基苯磺酸盐混合而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乳化和润湿性能。

它是一类高效、低毒、高生物降解性的界面活性剂,是市场上应用广泛的一类表面活性剂。

二、结构特点ABS的结构中,烷基链(烷基)部分主要为直链或支链烷基,通常烷基链长度为10~14个碳原子,苯环上带有磺酸根(SO3-),是一类结构简单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BS的烷基链长度不同会影响其水溶性和表面张力等性质。

烷基链较短的ABS水溶性强,表面张力低,适用于润湿和乳化作用;而烷基链较长的ABS水溶性差、表面张力高,更适用于起泡作用。

三、制备方法ABS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磺化法、汞催化法、氯化法、Flaguer法等。

其中磺化法是最为普遍的方法,将苯乙烯和硫三氧化硫(SO3)反应,生成苯磺酸,再加入烷基苄溶液反应,生成ABS。

四、应用领域ABS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日用化学品、医药制品、农药、染料、涂料、油漆、印染等行业都有应用。

在洗涤剂中,ABS作为主要表面活性剂,能够很好地起到清洁和去污的作用。

在个人护理产品中,ABS作为合成和防腐剂,运用广泛。

在家庭用品中,ABS可作为清洁剂、洗洁精等表面活性剂。

五、结论重烷基苯磺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界面活性剂,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润湿性、泡沫性等优异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渐普及,ABS也在研发中不断提升性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基苯磺酸盐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烷基苯磺酸盐的基本概况
烷基苯磺酸盐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种品种,也是中国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

烷基苯磺酸盐在硬水中不与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既耐酸又耐碱,有良好的去污力、渗透力、润湿力和起泡力。

烷基苯磺酸盐泡沫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在民用和工业用清洗剂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烷基苯磺酸盐有钠盐、钙盐、铵盐。

现在大多数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盐,基本碳原子数为12左右。

在其他应用中也常用钙盐和胺盐。

烷基苯磺酸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肥皂的缺点,在硬水中一般不致生成皂垢,能耐酸、碱。

国内外市场工业上用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烷基苯磺酸盐按烷基的结构可将其分为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和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支链的为硬性型,直链的为软性型,一般将硬性型的称为硬性ABS,或称ABS;软性型的称为软性LAS,或称LAS。

ABS和LAS在去污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前者生物降解性明显低于后者。

烷基苯磺酸盐其疏水基为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

其早期产品为四聚丙烯苯磺酸钠(ABS),曲于烷基部分带有支链,所以生物降解性差,1966年发明了属于直链烷基磺酸钠(简称LAS)型只含一个支链故易降解的新品种。

随后各国相继改为生产以正构烷烃为原料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本报告主要阐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LA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一直被称为主表面活性剂,这是因为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廉价易得、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

LAS去污力强,泡沫力和泡沫稳定性好,其在酸性、碱性和某些氧化物(如次氯酸钠、过氧化物等)溶液中稳定性好,所以它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洗涤剂。

烷基苯磺酸盐主要用于洗衣粉和各类洗涤剂,混凝土外加剂,印染等。

在洗涤剂中使用的量最大,由于采用了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价格低廉。

1.2 烷基苯磺酸盐的性质
烷基苯磺酸(钠)盐结构式为:
烷基苯磺酸(钠)盐结构简式R-C6H4-SO3Na,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去污力强,渗透力、润湿力和泡沫性好等特点。

在弱酸弱碱和硬水中很稳定,无毒无污染。

有硬性和软性两类。

前者烷基R有支链,简称为ABS,不易被生物降解;后者R为直链烃,简称为LAS,易发生β-氧化而被逐步降解,最后苯环被破坏。

有些国家已停止生产硬性烷基苯磺酸(钠)盐。

烷基苯磺酸(钠)盐又称烷基芳基磺酸钠。

(R=C12H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白色浆状物。

含量≥40%,游离油含量≤2.5%(按100%有效物计),pH值7~9,具有去污、润湿、发泡,乳化,分散等表面活性。

溶于水,20℃时溶解度为26%,润湿力20℃为19s,表面张力为36mN/m,浊点25%时为23℃,生物降解度>90%,在较宽的pH范围内比较稳定。

由直链烷基苯经磺化,再用苛性钠中和制得。

烷基苯磺酸盐不是纯化合物;烷基组成部分不完全相同,因此烷基苯磺酸盐性质受烷基部分碳原子数、烷基链支化度、苯环在烷基链的位置、磺酸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及数目以及磺酸盐反离子种类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

①支链烷基苯磺酸盐(ABS)
当高级烯烃(如十二碳烯)与苯发生反应时,生成支链烷基苯,再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得到支链型烷基苯磺酸,与碱(NaOH)中和后得到支链型烷基苯磺酸钠盐,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最常见的产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合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比肥皂更易溶于水,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

易起泡由于它的泡沫粘度低所以泡沫易于消失。

它有很好的脱脂能力并有很好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渗透和乳化的性能。

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及加热条件下都不会分解。

与次氯酸钠过氧化物等氧化剂混合使用也不会分解。

它可以用烷基苯经过磺化反应制备,原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制造工艺成熟,产品纯度高。

因此自1936年由美国国家苯胺公司开始生产烷基苯磺酸钠以来,迄今历经60多年一直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和生产者的重视,成为消费量最大的民用洗涤剂,在工业清洗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不足之处是用它洗过的纤维手感不好。

皮肤与它长时间接触会受到刺激。

它易在洗涤物体表面形成吸附膜残留在物体上,这种吸附膜在低温下不易被水冲洗去除。

它起泡性好,因此在不希望产生泡沫的情况下又是不受欢迎的。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特别容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协同作用(把两种物质混合后能产生比原来各自性能更好的使用效果叫协同作用),因此它常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助洗剂复配使用,以提高去污效果。

它在硬水中不会像肥皂那样生成钙皂沉淀,但生成的烷基苯磺酸钙不易溶于水,只能分散在水中使它的洗涤能力降低。

使用时如果与三聚磷酸钠等络合剂复配,把钙、镁离子络合,就可以在硬水中使用而不影响它的洗涤效果。

支链结构的烷基苯磺酸钠由于难被微生物降解,对环境污染严重,所以从60年代中期,逐渐被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代替。

②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是由直链烷烃与苯在特殊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直链烷基苯,再经过磺化,中和反应制得的。

典型代表结构为(对位)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它的性能与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相同,其优点是易于被微生物降解,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是性能更优良的产品。

目前使用的烷基苯磺酸钠已全部是直链烷基结构的了。

1.3 烷基苯磺酸盐的毒性及安全
烷基苯磺酸盐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可能包括具有不同链长和异构体的几个或全部有关的26个化合物。

一、健康危害
慢性毒性:LAS有持久作用,动物摄入后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增高。

摄入量为0.25~50mg/kg时,血液中胆固醇平均提高22~48%,据认为是由于LAS的存在有利于小肠对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提高血浆阻留胆固醇的能力和加快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度。

有报道表明,LAS能刺激体重增加,可引起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阴离子洗涤剂对人体皮肤也有损害,一些从事洗涤剂职业的人员,手背、前臂等裸露部位常有皮炎,进一步发展成湿疹。

LAS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也是存在的。

据调查,一起生产洗涤剂的女工,脸部和眼圈周围可见到对称的色素沉着“肝斑”。

原因为LAS由皮肤或口腔进入
体内后,肝脏的线粒体受到影响,血清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氧化酶活化受抑制,机体出现酸中毒,皮肤中的黑色素受过氧化酶作用由无色变成黑褐色而沉积于脸部。

一中止接触LAS,肝斑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LAS虽属低毒物质,但近年来其使用量直线上升,它对人体,动植物,特别是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已不容忽视。

急性毒性:LD50404mg/kg,1次,(大鼠经口);LD501575mg/kg,1次,(小鼠经口)。

水生生物毒性:水中的LAS会破坏鱼的味蕾组织,使其味觉迟钝,丧失觅食与避开毒物的能力。

0.5mg/L,24天,鱼,感觉器官多种变化;大于10mg/L,鱼类难以生存;LC50 0.5mg/L,72小时,鱼;LC503mg/L,96小时,甲壳动物幼体;LC50 3.4mg/L,24小时,微生物;LC50 5mg/L,96小时,软体动物。

其它毒性:10mg/L,植物,阻碍作用;45mg/L,水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死亡;1000mg/L,48小时,植物,结构变化;0.7mg/L,1次,兔经静脉,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血液系统细胞改变。

降解:由于LAS含有苯核,在环境中不易被完全降解。

LAS在河水中15天的消失百分率为100%,在海水中14天为97%。

经研究,LAS生物降解的机理是烷基链的甲基的氧化、β-氧化、芳香环的氧化降解和脱磺化。

迁移、蓄积:我国合成洗涤剂的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主要成分是LAS,使用后LAS 中绝大部分随着生活污水进入天然水体,因而它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危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LAS往往被作为水体生活污染物污染的指标。

排入水体或摄入体内的LAS可以逐步蓄积,当蓄积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污染水质或影响健康。

增毒作用:水体受洗涤剂污染后会出现大量泡沫,影响感官性状,妨碍水与空气的接触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的自净作用下降、水质变坏,从而间接地对水生生物产生各种毒性。

此外,也给处理厂运转带来困难。

洗涤剂能使进入水体的石油产品、PCB、PAH等疏水有机物乳化而分散,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洗涤剂还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发酵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洗涤剂中作为助洗剂磷酸盐与水体中的氮素联合作用,是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
原因,严重时会导致鱼类大批死亡。

水体中的洗涤剂还能增强对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以及石油产品对鱼类的毒性。

三、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防治措施:LAS是普遍使用且用量日趋上升的洗涤用品主要成分,虽然尚未发现因洗涤剂污染而严重中毒的事故,但使用时还应持谨慎态度,尽可能不要用洗涤剂洗刷食物和餐具,若洗后则要用清水冲刷干净,以防误食。

一般认为,我国生产的洗衣粉等阴离子洗涤用品属低毒,洗涤用物时,只要冲洗干净,对健康是安全的。

对含洗涤剂的废水排放要严格控制。

废水处理的方法有泡沫分级法、溶媒萃取法、乳化分级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烷基苯磺酸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