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垄断竞争理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13-16章)】详解【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13-16章)】详解【圣才出品】

择合作,另一个参与人也仍然选择坦白罪行,那么他就会获利而你会受损。由于每个参与人
2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 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在占优策略均衡下,双方都不会 改变自己的策略,因此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方入狱 1 年,另一方入狱 10 年。表 13-1 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表 13-1
囚徒 B
坦白
不坦白
囚徒 A
坦白 不坦白
-5,-5 -10,-1
1 / 142
-1,-10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如果囚徒 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 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 A 怎么选择,坦白 总是囚徒 B 的最优方案。同样,坦白也总是囚徒 A 的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 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 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 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果。(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F
【解析】以囚徒困境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为例,双方参与人事先都知道,博弈将进行某
个固定的次数(如 10 次)。那么从第 10 次博弈开始考虑,最后一次博弈恰如一次性博弈,
每个参与人都会选择坦白,所以可以预期到占优策略均衡。再考虑第 9 次博弈,如果你选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圣才】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圣才】

第13章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13.1 复习笔记一、博弈论概述1.何谓博弈和博弈论(1)博弈博弈(games),又被称为对策、游戏或竞赛,是指一些个人或单位在“策略相互依存”(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情形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

也就是说,在博弈情境下,每个人的效用(或利益)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简而言之,个人所采取的最优策略取决于他对其他人所采取的策略的预期。

(2)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博弈情境下博弈参与者的理性选择行为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关于竞争者如何根据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变化,采取最优策略和行为的理论。

博弈论既可以用于研究相互依存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也可以用于研究政治、谈判及战争等对抗行为。

2.博弈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形式所讨论的博弈问题都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

“个体行为理性”是指个体的行为始终都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唯一目标,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否则不会考虑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利益这样一种决策原则。

“非合作博弈”指在各博弈方之间不能存在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也就是说各博弈方不能公然“串通”、“共谋”的博弈问题。

(1)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①博弈的参与者,或简称为博弈方。

②博弈各方可供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

③进行博弈的次序。

④各个博弈方的得益。

(2)博弈的表述形式①博弈的策略型表述在博弈的策略型表述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各自的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一起决定每个参与人的支付。

该种表达方式通常用于静态博弈的情况,有时也会表达动态博弈。

一般情况下策略型表述会给出:a .博弈的参与人集合:b .每个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集合:()1,2,,i S i n =Lc .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12,,,1,2,,i n u s s s i n =L L用代表一个策略型(标准型)博弈。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详解 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章节题库】详解  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圣才出品】

第八章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一、名词解释1.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答: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MRTS 。

用K ∆和L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LK KMRTS L∆=-∆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之所以会出现递减趋势,主要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2.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答:生产要素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

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种,即土地、劳动和资本。

其所有者分别为地主、劳动者和资本家。

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分别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包括利息)。

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

于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利息”被看成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3.边际产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答:边际产量值指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 )与价格(P )的乘积,即·VMP MP P =。

应特别注意边际产量值VMP 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 的区别:产品的边际收益或者简称边际收益通常是对产量而言,故称为产品的边际收益;边际产量值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量值。

因为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实物产量递减,从而边际产量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设消费者的总效用为()U q ,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公式可表示为:()d /d 0MU q q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

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或者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将第二单位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物品1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2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①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则物品1和物品2是替代关系。

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

②交叉价格弹性是负数,则物品1和物品2是互补关系。

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

③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则物品1和物品2没有关系。

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消费者行为理论(Ⅰ)(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消费者行为理论(Ⅰ)(圣才出品)
答:如图 3-34 所示,横轴 s 表示飞行里程数,纵轴 P 表示机票价格。由题意可知,该 预算线在 s = 30000 和 s = 50000 处发生弯折。
2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4
4.一个消费者愿意用 1 磅牛排换 3 磅汉堡包,目前他每月购买的牛排与汉堡包的重量
相同,而牛排的价格是汉堡包的 2 倍,那么他是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还
是相反?
解:以 b 和 h 分别代表牛排和汉堡包,由题意可知:
MUb = 3MUh , Pb = 2Ph
则有: MUb = 3 Pb = 2 MUb MUh ,故应该增加牛排的购买减少汉堡包的购买。
MUh
Ph
Pb
1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3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2)如图 3-33 所示,可作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和求出最优选择点。
图 3-33
Pb = 3 , Pc = 2 , I = 30 ,消费预算线为: 3b + 2c = 30 。
Ph
5.小杨是个电脑游戏狂热爱好者。他除了吃饭,将其所有的钱全花在打游戏上。他的 效用函数是
U ( g, f ) = g + ln f ,其中 g 代表打游戏的数量, f 代表食物数量。
(1)请求出小杨对食物和打游戏的需求函数,假设其价格分别为 Pg ,Pf ,小杨的收入 为I 。
(2)当 I Pg 时,小杨对食物的价格需求弹性是多少? (3)小杨的女朋友对小杨打游戏很不满,她说,小杨将其增加的收入全部花在打游戏 上。如果 I Pg ,她的不满是否有根据?
图 3-31 无差异曲线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二篇 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Ⅰ)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第六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Ⅱ)第七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产品市场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三篇 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 完全垄断理论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第十二章 寡头市场第十三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第十四章 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价格理论第四篇 不确定下、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十五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非对称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作是自由取用物。

(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寡头市场)【圣才】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寡头市场)【圣才】
第一,给定对于另一个企业的产量信念,每一个企业都做出了自己最优的产量选择,使 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4 / 3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每一个企业对于另一个企业的产量信念(预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即
q1e q1 , q2e q2 。这被称之为理性预期。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2 章 寡头市场
12.1 复习笔记
一、寡头市场概述 1.寡头市场及其特征 (1)寡头市场 如美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控制在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手中,我国的移动 通讯市场基本上是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公司控制,这就是寡头市场。 (2)寡头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上只有少数的销售厂商,他们从事同质产品或差别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②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③需求曲线的不确定性。 ④进出市场不易。 ⑤除价格竞争外,寡头市场上更常见的是非价格竞争。 2.寡头市场的种类及其理论模型 (1)寡头市场的分类 ①从产品品质角度看,可分为纯粹寡头市场和差别寡头市场。 ②从行为方式看,可分为独立行动寡头和勾结性寡头。 ③从构成寡头市场的厂商数目来看,可分为双头垄断和多头垄断。 (2)寡头理论模型
q1 f1 q2e
上式就是企业 1 对企业 2 产量的“反应函数”(reaction function)。换句话说,就关 于企业 2 的产量的任何既定预测 q2e 而言,企业 1 都有某个最优的产量选择 q1 。一个厂商的 反应函数表示另一个厂商在各种产量水平上,该厂商在最大利润原则下所要生产的产量组合。 同理,企业 2 也要对企业 1 的产量 q1 进行估计,在给定的关于企业 1 的产量的信念(belief) q1e 的前提下,能得出企业 2 的反应函数,即: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圣才出品】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微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是什么1.判断题(1)任何不对其索取价格的物品都是自由取用物品。

()【答案】×【解析】自由取用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其数量是无限的,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其价格为零,如自然界中的空气、水等。

但是不对其索取价格并不代表都是自由取用物品,如得到免费馈赠的物品,对于被赠与人来说未被索取任何价格,但该物品仍是经济物品。

(2)稀缺物品一定有一个直接以货币支付的价格。

()【答案】×【解析】稀缺物品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欲望而言,其数量是有限的,取用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机会成本大于零。

但不是所有的稀缺性都可以用货币来表示。

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逐渐变得稀缺,但难以用货币来衡量。

(3)如果你得到两张免费的奥运会参观券,它们可以看做是自由取用物。

()【答案】×【解析】自由物品的免费取用是对于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奥运会参观券对于其他人来说,仍需支付一定的价格,所以是稀缺物品。

(4)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答案】√【解析】当某种资源免费供应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便出现了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

(5)说一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是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

但经济学家在分析、寻求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的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会不自觉地对实证分析产生影响。

实证分析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因而实证分析得出的理论也就不必然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26
圣才电子书

【答案】B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当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更多的厂商进入市场,那么意味着在同一价格水平
下,每个厂商将出售较少的产品,需求曲线向内移动;当更多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中,生产越
来越多的类似产品时,一家既定厂商的需求曲线将变得更有弹性。
5.垄断竞争厂商之间只进行价格竞争。( )
2 / 26
圣才电子书

【答案】F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因为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厂商往往还通过改
变产品品质、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扩大自己
二、判断题 1.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的企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 ) 【答案】T 【解析】因为垄断性竞争企业不是在平均总成本取得最小值时组织生产,所以这些企业 具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如果这些企业提高产量,则它们的平均总成本会下降。
2.垄断竞争市场均衡下,零利润的厂商产量水平低于最低平均成本的产量水平。( ) 【答案】T
【答案】T 【解析】完全竞争的特征有: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企业可以自由进 入和退出市场。完全垄断是指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 是指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在我国,稻米市场供给者和需求者众 多,各农户和消费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产品差别不大,因此可以看做是完全竞争的。 餐馆尽管需求者和供给者众多,但各餐馆各具特色,产品差异较大,因此是垄断竞争的。自 来水基本上由当地国企控制,因此是完全垄断的。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理论
一、名词解释 垄断竞争市场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 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 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 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在于垄断竞争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 【答案】F 【解析】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在于垄断竞争的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 斜的。
4.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越平坦,剩余生产能力就会越 大,市场经济效率就会越低。( )
【答案】F 【解析】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越陡峭时,剩余生产能力越多,市场经济效率越低; 越平坦就越解近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越高。
9.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的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 【答案】F 【解析】从长期来看,由于不存在进入壁垒,若企业经济利润为正,则有新的企业进入, 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直至经济利润为零。若企业的经济利润为负,则有些企业退出,供给 减少,价格上升,直至经济利润为零。由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在长期,垄断竞争企业的经 济利润为零,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
6.在长期中,垄断竞争企业收取高于平均总成本的价格。( ) 【答案】F 【解析】在垄断竞争市场,若企业有利润,新企业进入,则企业的需求曲线左移。若有 亏损,旧企业退出,企业的需求曲线右移,最终达到长期均衡,此时垄断竞争企业收取的价 格等于 ATC ,企业赚取零利润。
7.就市场结构而言,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稻米市场是完全竞争,餐馆是垄断竞争, 自来水是完全垄断的。( )
1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在垄断竞争的零利润均衡下,需求曲线必定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切点位于成 本最低点的左边,如图 11-1 所示。位于最低平均成本的产量水平大于 y ,形成垄断厂商的 “过剩生产能力”。
图 11-1 垄断竞争
10.自由进入是造成垄断竞争的企业中存在过剩生产能力的基本原因。( ) 【答案】F 【解析】垄断性竞争企业具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因为企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三、单项选择题 1.其他条件相同,如果更多的企业进入某垄断性竞争行业,则( )。 A.原来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向右移 B.原来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向左移 C.原来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变得更缺乏弹性 D.必然会导致出现亏损
8.在短期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垄断竞争的企业需要在满足 P = ATC 的条件下进
3 / 26
圣才电子书

行生产。( )
十万种】F
【解析】垄断性竞争企业与其他企业所使用的规则是相同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生
产要满足 MR = MC 。
2.以下关于垄断竞争理论中正确的是( )。 A.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内不可能存在超额利润 B.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使行业内不存在超额利润 C.即使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某些厂商也有可能存在超额利润 D.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中,由于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 每个厂商都存在超额利润 【答案】B 【解析】A 项,在短期,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利润为零,或者利润为负;B、 D 两项,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生产集团, 其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因此在长期均衡中行业不存在超额利润;C 项,在长期均 衡状态下,不存在利润小于 0 的厂商,如果某些厂商存在超额利润,那么行业就存在超额利 润,厂商将继续进入,直到行业利润为 0 为止,此时并未达到均衡状态。 3.垄断性竞争市场与充分竞争市场相比,在经济上效率较低,但仍具有下述哪一项优 点?( ) A.广告支出使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 B.可用的生产能力被充分利用 C.资源被最优化地配置于产品的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