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成因研究
内蒙古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成因问题研究

中较 暗 )较 亏损 轻 稀 土 ,流 体 携 带淋 滤 出的 R E E 在磷 灰石 颗粒 间 隙 中再 沉淀 为独 居石微 小颗 粒 。
+ 注 :本 文为 国家 重点 基础 研 究发展 计划 项 目 ( 编 号 :2 0 1 2 C B 4 1 6 6 0 2 )资助 的 成果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1 0 ;改 回 日期 :2 0 1 6 - 0 9 - 2 0 ;责任 编辑 :刘 志强 。 D o i :1 0 . 1 6 5 0 9 / j . g e o r e v i e w. 2 0 1 6 . s 1 . 1 9 5 作者 简介 :任 伊苏 , 女,1 9 9 1 年 生 。硕士 ,主 要从 事矿 床地 球化 学研 究 。通讯 作 者:杨 晓 勇 ,男 ,1 9 6 4年生 。教授 ,主 要从 事矿 床地 球化 学研 究。
云石 颗粒 裂 隙之 间 ,细小颗 粒 的萤石 呈浸 染状分 布 在 白云石 颗粒 内部 ,为蚕 食 结构 。说 明粗 粒 白云石
大 的稀 土矿床 ,稀土 储量 4 8 Mt ( 6 w t %R E 2 O3 ) ,该 矿床 的成 因和成 矿年龄 至 今存 在较 大争 议 。本 文观
察 白云 鄂博矿 床 岩相 学 、矿 物学 特征 ,通过 激 光拉
高 ,暗 的 区域 C a O及 P 2 O5 含量 相对 较 高。磷 灰石 颗粒 中沉 淀 的细 小独 居石 颗粒 与 BS E 暗 的磷 灰石
区域 紧密 联系 ,暗示磷 灰 石经 历后 期流体 作用 部分 溶解 , 淋 滤 出 Na 和R E E, 交代 后 形成 的磷灰 石( B S E
2 第 0 1 6 6 2 年 1 增 1 干 月 一 J 『
内蒙古白云鄂博综合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内蒙古白云鄂博综合矿矿区位于包头市。
系我国著名的特大型铁、稀土、铌综合矿床。
该矿床称为“白云鄂博式”矿床,其成因众说纷纭:有以沉积变质为主、热动力变质-热液作用多次叠加改造的复杂矿床。
另外,还有特种高温热液交代;沉积-热液交代变质;含稀有金属碳酸岩浆火山沉积;碳酸岩浆侵入和古台凹(内海)半封闭的□湖相沉积和层控铁矿与沉积-动力变质等成因看法。
该矿区包括主矿、东矿、西矿和东介格勒等矿段。
长18km,宽1~3km,面积54km2。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白云鄂博群为一套浅海相类复理式建造,由石英岩、砂岩、板岩和结晶灰岩组成。
按其岩性组合分为9 个岩组,20 个岩段。
矿区出露4 个岩组9 个岩段(H1~H9)。
规模巨大的铁、稀土、铌矿床赋存在由黑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第8 岩段(H8),岩段厚270m,最厚870m。
在该岩段上部为第9 岩段(H9),H9 为浅色—暗色硅质板岩、钙质板岩,夹深灰色变质细粒石英砂岩,厚160m,该岩段以富含钾为其特点。
暗色板岩含K2O8%~10%,最高达15.7%;浅色板岩含K2O 9%~15%,并伴有较高的镧、铈、铌和放射性元素。
矿区内白云鄂博群地层为一东西向向斜构造,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并严格受向斜构造控制。
区内出露的花岗岩有灰白色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脉状,东西向延长,侵入于H3 板岩和H8 白云岩中;浅灰黄色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呈岩盘状、脉状分布于矿区南部、北部和西部。
这两种花岗岩,均属海西晚期产物。
另外,还有中基性辉绿岩、闪长岩、闪长斑岩、钠长石岩和酸性伟晶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岩等。
矿体规模:东矿体长1200m,宽50~350m,呈透镜状;主矿体长1250m,宽410m,呈透镜状;西矿体:向斜构造控制矿体明显(图3.2.20)。
共有5 个主要矿体,长600~。
白云鄂博西矿低品位磁铁矿的研究与利用

. - r W l L J l 实验 所 用 矿 石 为 白云鄂 博 西矿 低 品位 磁 铁 矿 石 。原 矿化 学 多 元 素 分 析 和铁 物 相 分 析 结 果 见 表 1 、 表2 。
.
t h i r d g r i n d i n g - - -  ̄ r o u g h i n g a n d c l e a n i n g o f w e a k ma g n e t i s p r o v e d b y t h e e x p e i r me n t s i n Ba r u n Mi n i n g Co .L t d .o f B a o t o u
Re s e a r c he s a n d App l i c a t i o n s o n Lo w — — g r a d e Ma g ne t i t e o f We s t Mi n e i n Ba i y u n e bo
白云鄂博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论证

白云鄂博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论证白云鄂博矿床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西南约90公里处,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硫铜矿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资源矿床。
白云鄂博矿床发达,主要开采硫铜矿,以及其他金属矿物,如铜、钴、铅、锌、金等,充分反映出它的资源优势,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白云鄂博矿床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构造带的中段,其构造架中发育大量的火山岩,并伴随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许多交代形象良好的火山岩及高温热液活动离散构造,同时有大量穿山侵渗形式的热液活动流体,形成了白云鄂博矿床。
热液作用主要促成了等温物质的落合反应,在岩浆的作用下,捕获和运载的金属离子,并将其带入岩浆坑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d型或二维型聚集的效果,形成了富硫弥散铜金的热液矿床。
同时,热液反应向外侵淫,充分吸取背景岩和火山岩内部的重金属组分,形成富集型热液矿床,为其他扩展分布打开了大门。
白云鄂博矿床具有鲜明的构造特征,大量发育火山岩及其夹层中的高温热液活动离散构造,同时具有穿山侵渗的热液环境的促进作用,这使得白云鄂博矿床能够形成地质结构。
震源、活动热岩浆腔和高温热液的侵入,以及经过极其复杂的反应路径,是白云鄂博矿床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过程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气压、温度、pH值、组分率、原质性、地球动力学以及同位素漂移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白云鄂博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白云鄂博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特性丰富、高温热液的侵入形成、强烈的热液作用促进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与震源、活动热岩浆腔和高温热液的侵入以及经过复杂的反应路径有关,地壳运动加热、变质、动力学扭曲、穿山腐蚀、原质物质变性和包柱等缝合作用是该矿床形成的直接原因。
对白云鄂博矿床大地构造环境的几点认识

对白云鄂博矿床大地构造环境的几点认识位于新疆西北部阿尔金山脉和西拉木伦河谷的白云鄂博矿床是中国最大的铝矿床。
它的开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是中国第一个开发的大型矿床。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斜坡梯度为20-45度的古白云鄂博花岗岩岩体,占地面积高达4.5万平方公里。
白云鄂博矿床的地质构造环境主要以新生代的印支构造和古生代的构造活动为基础,结合古老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白云鄂博矿床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
白云鄂博矿床的特殊构造环境主要是由一条大型斜坡带所特有的褶皱-逆冲构造等构造构成的。
斜坡带是新生代古代构造活动形成的,它是构造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
斜坡带主要有三种特点:1)斜坡带由斜坡地貌性物质和高斜坡断裂组成;2)斜坡带内部有褶皱构造活动,垂直构造以及断裂构造;3)斜坡带常常跨越层析性沉积体或侵入体,形成复杂的节理断层体系。
褶皱张力构造活动也是新生代构造活动带来的,它是构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
褶皱张力构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1)褶皱带的应力聚集,使构造元素彼此叠合,形成了褶皱;2)褶皱带的应力分散,使构造元素形成分叉,形成断层。
古生代构造活动对白云鄂博矿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古生代构造活动的研究表明,古生代构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1)控制构造,指古生代构造活动对已有构造活动的发展,如可能形成褶皱带或可能形成侵入体;2)构造活动,指古生代构造活动形成新的构造,如大型褶皱-逆冲构造或断层构造。
白云鄂博矿床大地构造环境是新生代古生代构造活动结合形成的。
斜坡带、褶皱张力构造以及古生代构造活动形成了白云鄂博矿床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
此外,还有其他种类的构造活动,如构造逆冲活动、断层活动等,但这些活动不会对白云鄂博矿床的地质构造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白云鄂博矿床的地质构造环境主要有新生代古生代构造活动、斜坡带、褶皱张力构造以及古生代构造活动。
其中,新生代古生代构造活动、斜坡带、褶皱张力构造活动是最重要的地质构造环境。
白云鄂博矿区交代及成矿作用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白云鄂博矿区交代及成矿作用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的报告,800
字
白云鄂博矿区成矿作用研究
报告概要
本报告的目的是根据当地的地质调查结果,分析白云鄂博矿区的成矿作用及其成因矿物学。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以磷铁矿为主要经济矿种。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矿区的构造特征、成矿作用及矿物学成因,并分析其对矿种产出的影响。
一、构造特征
白云鄂博矿区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构造布局:矿区内瓦斯塔布尔古剑头-西安境南部-东部-北部的大陆构造带的发育;2.构造运动:大陆弧形构造带构造活动的三组运动;
3.构造部分:矿区内构造构造构件、矿床组合、承受体及矿床类型。
二、成矿作用
从矿区成矿作用上看:火山熔岩和热液成矿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蚀变改造作用对此处有显著影响;辉石孤带与热液成矿类似。
此外,岩浆热液在本区产生碱性温和-氢酸性热液流体,该流体结合构造活动和蚀变反应,在矿区形成深部的碱性温-氢酸性+碱性-氢元素-重稀有气场,该场可能是本地磷铁矿的形成和发育的条件之一。
三、矿物学成因
从矿物学成因上看,本地的磷铁矿的成因可能与含碳成因有关。
通过调查,证实矿区内有碳酸盐岩及其他残留植物类型,可能本身就是本地磷铁矿的*介质。
此外,矿区内有悬浮沉淀物,
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
本报告分析了白云鄂博矿区的构造特征、成矿作用及矿物学成因。
结果表明,火山熔岩、热液成矿作用及蚀变改造作用是磷铁矿的形成条件;矿物学成因主要与含碳成因及悬浮沉淀物有关。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白云鄂博矿区磷铁矿成矿作用的成因,为矿区的开采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于白云鄂博地区宽沟南北地层对比及铁矿成因问题研究的新认识

勒格 勒断 裂
,
) 它 们 之 间 控 制 了 一 个 东 西 向 槽 状 有障 壁 的 泻 糊 环 境
坳 陷 中 是 特 殊 的构 造 环 境 铁矿 一 赤铁 矿 关键 词
:
。 ,
由 此 论 证 了铁 矿 的原 始 矿 物 是 铁 质 碳 酸 盐 后 经 热 变 质 转 变 为 滋
,
白云 鄂 博 群
,
.
同 沉 积 断裂 泻 湖相
。
白 云 鄂 博 地 区 宽 沟 南北 两 侧 的 白 云 鄂 博 群 是 否 同 属 一 套 地 层 能 否 对 比 是 一 个 长 期 以 来争 论 不 休 的 问 题
征 上 是 相 似 的 可 以 对 比 唯 南 侧 各 组 地 层 受 到 了 较 强 的 热液 成 矿 作 用 的 影 响 在 岩 性 上 出 现 了 某些 差 异 而 已
, 。 , , ,
以 往 地 层 对 比 问 题 争 论 的 症 结 在 于 宽 沟 南侧 出 现 的厚大 白 云 岩 上而
.
内 蒙 古 地 质
关 于 白
云鄂 博
地
区 宽 沟 南 北 地 层 对 比及
研 究 的 新 认 识
铁 矿 成 因
问题
潘 启 宇
( 内蒙 古 地 矿 局 )
内容 提 要
利 用 构 造 一 岩 相 学 通 过 对 宽 沟 南 北 两 侧 地 层 的岩 相 分 析 及 构 造 研 兀
.
,
.
指出
宽 沟 南 侧 的 特 异 地 层 一 厚 大 白云 岩 是 同 生 断 裂 控 制 下 的 泻 湖 相 沉 积 产 物 在 整 八 白 云 鄂 博
.
.
而 不 应 是 宽 沟 南 北 两 侧 地 层 是 否 同 时 代 可 否 对 比 的 问 题 总 括 上 述各 组 岩 相 岩 性 特
白云鄂博矿调查资料

关于白云鄂博矿区的调查资料一、白云鄂博矿区资料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罕见的铁、稀土、铌、钍、钪、氟、磷、钾等71种元素的共生矿,尤其以铁-稀土-铌-钍等多金属共生矿举世闻名。
矿区内已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4.6亿吨;稀土资源(REO)储量573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铌资源(Nb2O5)和钍资源(ThO2)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该矿还蕴藏着丰富的钪、萤石、富钾板岩等资源。
白云鄂博矿区由主矿、东矿、西矿、东介勒格勒矿和都拉哈拉铌-稀土矿组成:1、主矿段:位于白云鄂博向斜的北翼。
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板岩之间。
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体上盘围岩为黑色板岩蚀变而成为黑云母岩,下盘为萤石化、钠闪石化白云岩。
铁矿体长1250m,最宽415m,控制斜深970m。
稀土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32.1%,铌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21%。
矿体平均品位铁(Fe):35.97%、铼(RE):6.19%、铌(Nb):0.141%。
2、东矿段:位于主矿段之东,二者相近。
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体上盘围岩为白云岩和板岩,下盘为白云岩。
铁矿体长1200m,最宽350m,呈帚状,西窄东宽,最大延深800m。
稀土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21.5%,铌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10.8%。
东矿段平均品位:Fe:33.85%、RE:5.71%、Nb:0.126%。
在上盘蚀变板岩、白云岩和下盘蚀变白云岩中还有铌、稀土矿体产出,含Nb:0.051%~0.153%。
RE:0.8%~8.18%。
主、东矿段的主要稀土、稀有元素工业矿物为独居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黄河矿、铌铁矿、易解石、烧绿石等。
此外,在主、东矿段境界外的底盘稀土品位RE 3.55%,其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16%。
3、西矿段位于主矿以西,由16个大小不等的铁矿体组成,分布在白云鄂博向斜的两翼,是低磷(0.446%)、低氟(1.46%)、低稀土、含Fe(33.27%,)的矿床。
加速开发西矿,对保护主东矿稀土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成因研究
作者:刘星, 刘晓华, 张福, LIU Xing, LIU Xiao-hua, ZHANG Fu
作者单位: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512队,内蒙古,包头,014040
刊名: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24)
被引用次数:2次
1.地质部241队内蒙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地质勘探报告 1954
2.地质部241队内蒙白云群博西矿地质勘探报告 1956
3.地质部105队内蒙白云鄂博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的研究 1966
4.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的物质成分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的研究 1974
5.杨敏之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区矿层的岩相/地球化学特征、铁矿床的成因问题 1979
6.粱有彬白云鄂博铁矿含矿岩系碳酸盐矿物与铁矿成因的研究 1980
7.马杏垣;杨森楠;朱志澄中国大地构造论文集 1992
8.白文吉;周美付;胡旭峰华北地块岩石圈构造演化与镁铁-超镁铁杂岩矿化特征 1993
9.田作基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及其成因机制[期刊论文]-西北地质 1994(01)
10.乐光禹;杜思清;黄继钧构造复合联合原理 1996
11.胡受权;郭文平;杨凤根试论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沉积学报 2001(02)
12.冯有良;周海民;李思田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类型与构造特征[期刊论文]-地质论评 2004(01)
1.郝美珍.马文亮.陈林.HAO Mei-zhen.MA Wen-liang.CHEN Lin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体SiO2分布规律[期刊论文]-包钢科技2010,36(3)
2.杨占峰.柳建勇.郭爱芳.Yang Zhanfeng.Liu Jianyong.Guo Aifang对白云鄂博矿床东矿体深部探矿的探讨[期刊论文]-金属矿山2007(8)
3.王晓铁举世闻名的宝山-白云鄂博——纪念白云鄂博矿发现八十周年[期刊论文]-稀土信息2007(5)
4.郭聪祥.胡晓天用层控矿床理论浅析白云鄂博铁矿的成矿[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5)
5.张鉴白云鄂博共生矿铁选矿技术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包钢科技2004,30(3)
6.张强.刘耀.张速旺浅析白云鄂博矿区的地质发展史[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5)
7.张去非.穆晓东.Zhang Qufei.Mu Xiaodong白云鄂博东部接触带含铌白云岩矿物组成及Nb2O5赋存状态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矿山2006(2)
8.张立志.韩开合.程素萍.柳建勇.ZHANG Li-zhi.HAN Kai-he.CHENG Su-ping.LIU Jian-yong白云鄂博矿区五大矿体的一体化利用及整合[期刊论文]-矿业工程2007,5(3)
9.陶义男前进中的白云鄂博铁矿[会议论文]-2005
10.柳建勇.程素萍.郝美珍白云鄂博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会议论文]-2008
1.胡秀军.夏昭德.丁海波.张朋东昆仑迪木那里克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期刊论文]-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2)
2.王海庆.陈玲内蒙古包头地区铁矿资源远景预测[期刊论文]-地质与勘探 2011(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mgkjyjj2009240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