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学习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测井矿场地球物理复习提纲

中国石油测井矿场地球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1基本概念泥浆:钻井时,在井内流动的一种介质。

泥浆滤液:在一定压差下,进入到井壁地层孔隙内的泥浆 。

地层水:地层孔隙内的水。

溶液的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

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

ppm(百万分之一) 离子扩散: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接触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穿过渗透性隔膜迁移到低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2.扩散电动势的原因:(1)泥浆、地层水矿化度不同;(2)井壁地层具有渗透性;(3)正、负离子迁移速率不同。

(氯离子大于钠离子)3.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原因:(1)泥浆和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 (2)井壁地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3)地层颗粒对不同极性的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性。

4.SP 曲线的特征 (1)泥岩基线:均质、巨厚泥岩的SP 曲线。

(2)最大静自然电位SSP :均质、巨厚完全含水纯砂岩的SP 值与泥岩基线值的差。

(3)比例尺:极性、大小。

(4)异常:渗透层SP 值相对泥岩SP 值的大小。

负异常:渗透层的SP 值小于泥岩SP 值(淡水泥浆)。

正异常:渗透层的SP 值大于泥岩SP 值(盐水泥浆)。

(5)异常幅度与地层厚度关系:A 厚层曲线关于地层中部对称;半幅点与地层层面重合;地层中部数值最接近实际值。

B 地层厚度减小,地层中部测井值减小;半幅点所定厚度大于地层实际厚度。

5.SP 曲线的影响因素(1)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矿化度的比值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含盐浓度的差异,是产生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基本原因。

(2)岩性。

随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加,SP 曲线异常幅度降低。

(3)地层温度(4)地层水、泥浆滤液中含盐性质 :地层水及泥浆滤液所含不同离子的离子价及迁移速率不同,对 有一定影响。

(5)地层电阻率。

地层电阻率增大,SP 异常值减小。

(6)地层厚度。

地层厚度减小,SP 异常值减小。

(7)井径扩大和侵入的影响:井径扩大SP 异常值减小。

泥浆侵入深度增加,SP 异常值减小。

6.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1)划分渗透层:在砂泥岩剖面,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均质泥岩段的SP 曲线为d da K K 与m wda da C C K E lg =|-|sp sp SSP U U =含水纯砂岩泥岩基线基线,出现异常层段为渗透层。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1.地球物理测井,根据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三大类。

2.电法测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

3.标准测井是一种组合测井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普通电阻率,井径三条曲线。

4.微电极测井,主要包括微梯度,微电位两条曲线,在曲线图上一般重叠绘制,根据该曲线的异常幅度及差值,可辅助划分渗透层(岩性)。

5.自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孔中岩石的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的曲线。

6.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井孔中渗透性砂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作用带负电,泥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吸附作用带正电,所以,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以泥岩所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曲线上出现的自然电位负异常,代表渗透(砂)层。

7.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划分(区分)渗透(砂)层。

8.自然电位曲线具有如下特点:1 )当地层、泥浆均匀,渗透性砂岩的上下围岩(泥岩)的岩性相同时,自然电位曲线对砂岩地层中心对称;2 )当渗透性砂岩地层较厚(大于四倍井径)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3 )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9.在砂泥岩剖面中,渗透性砂岩,如果其泥质含量增加,或渗透性变差,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减小。

10.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和微电极测井。

11.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根据岩石导电性的差别,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

用以研究井孔剖面的岩性、孔隙性、渗透性及含油性。

12.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可把岩石分为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和电子导电的岩石。

13.沉积岩主要靠离子导电,其电阻率比较低。

虽然在沉积岩中造岩矿物的自由电子也可以传导电流,但相对于离子导电来说是次要的。

14.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的导电能力。

15.当砂岩的孔隙中,不仅含水,而且含有油时,在连通的条件下,水处于颗粒表面,油处于孔隙的中央部位。

地球物理测井-考点整理

地球物理测井-考点整理

绪论储集层分类及特点碎屑岩储集层:(40%储量,也称孔隙性储集层)(1)岩石类型:砂岩为主,砾岩、粉砂岩、泥质砂岩等;(2)围岩:一般为泥岩,性质稳定,常做为参考值;(3)特点:粒间孔隙为主,孔隙度较大(10~30%),分布均匀,各种物性和泥浆侵入等基本为各向同性;测井评价效果较好、技术较成熟。

碳酸盐岩储集层:(50%储量、60%产量,裂缝性储集层)(1)岩石类型:渗透性石灰岩、白云岩及其过渡岩性;(2)围岩:致密的碳酸盐岩;(3)特点:储层空间包括孔隙、裂缝、溶洞等,原生孔隙一般较小且分布均匀,渗透率低;次生孔隙相对较大,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渗透性较高;测井评价难度大、效果较差。

其它类型储集层:包括火山岩储层、泥岩储层、砾岩储层等。

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孔隙度φ:岩石内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1)总孔隙度:总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t)(2)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e)(3)次生孔隙度:次生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φ2)。

渗透率 k:描述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参数,单位:μm2 (或达西D ),常用10-3 μm2 (毫达西mD)(1)绝对渗透率:只有一种流体时测得。

测井上一般指绝对渗透率;(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存在多种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所测,一般用ko、kg、kw表示;(3)相对渗透率:有效/绝对,用kro、krg、krw表示。

饱和度 S:储层中某相流体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

含水饱和度Sw,含油气饱和度Sh(So、Sg)(1)原状地层:Sh=1-Sw (Sh=So+Sg)(2)冲洗带: Shr=1-Sxo (残余油气Shr、含水Sxo)(3)可动油气: Shm=Sxo-Sw , Shm=Sh-Shr(4)束缚水Swirr: Sw=Swm+Swirr有效厚度 he:(1)岩层厚度:岩层上、下界面间的距离。

界面常以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变化为显示特征;(2)有效厚度: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价值油气的储层实际厚度。

地球物理测井基础

地球物理测井基础
划分渗透层、确定岩层真电阻率、求饱和度等。
5、电磁波传播测井简介
Rt =
1000
t
第六章 声波测井
主要内容
1、声速测井(声波时差测井)

(1)岩石的声学性质 裸眼井声系构成、滑行波概念、产生机理、传播特征
(2)声波时差的概念
T t CD l V2 V2
(3) 井眼补偿声速测井原理 (4) 声速测井应用 确定岩性和孔隙度、识别气层和裂缝、周波跳跃、检 测压力异常和断层 (5)计算次生孔隙:声波时差一般不受高角度缝和洞穴的 影响,只反映原生粒间孔隙;而密度等可得到岩石总孔隙度, 缝洞孔隙度则为:
abRw S m Rt
n w
S
n xo

abRmf Rxo m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本章的主要内容
1.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的 关系,重点掌握阿尔奇公式 (5)阿尔奇公式应用
A、 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和视地层水电阻率 m R0 m Rt Rw Rwa a a B、 确定孔隙流体性质 abRw Sw n Rt m So 1 S w C、确定地层孔隙度
图1-3井内自然电场分布示意图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SP)
§2 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及曲线特征 2、总电动势
E总 Ed Eda K lg Rmf def Rw SSP
通常把 E总 称为静自然电位,记 作SSP; Ed的幅度称为砂岩线; Eda的幅度叫泥岩线。 在18 oC,极限情况下,静自然电 位 系 数 K=Kd-Kda=-11.6-58=69.6 ( mv ),所以,在 18℃时的纯砂 岩层处的SSP为:
5、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饼厚度
用图版法确定。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

一、概念及问答:1、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⑴地层水含盐浓度与钻井液滤液的含盐浓度不同,引起离子的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表面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⑵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压力不同,在地层孔隙中产生的过滤作用。

2、自然电位曲线有什么特点:⑴当地层、钻井液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地渗透性层中心对称⑵渗透性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当地层较厚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⑶测量的自然电位幅度,为自然电流在井内产生的电位降,它永远小于自然电路回路点的电动势⑷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的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3、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有哪些应用:识别油水层,确定电阻率,划分岩性及确定渗透层。

4、什么是临界角、滑行波:滑行波:声波的折射将沿界面附近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这样的折射波在测井中叫滑行波。

此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5、为什么微电极可以划分渗透层:6、微电极测井资料有什么应用:⑴划分岩性及确定渗透层⑵确定岩层界面⑶确定含油砂岩有效厚度⑷确定井径扩大的井段⑸可以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饼厚度。

7、如何判断水泥胶结声幅测井质量:若套管与水泥胶结良好,则套管波能量衰减较大,记录到的水泥胶结测井值就很小。

若套管与水泥胶结不好,套管波能量衰减较小,记录到的水泥胶结测井值就很大。

8、什么是周波跳跃:声速测井仪正常时两个接收探头被同一首波的触发,但在含油疏松地层,或钻井液混有气体时,声波能量严重衰减,首波只能触发第一个接收探头而没有能力触发第二个接收探头,第二个接收探头只能被后续波触发,△t曲线显示为不稳定的特别大的时差,这种现象称为“周波跳跃”。

9、什么叫做放射性的涨落;为什么放射性测量存在放射性涨落: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对放射性射线的强度进行反复测量,每次记录的数值不相同,而且总在某一个数值附近变化,这种现象叫“放射性涨落”。

地球物理测井总复习

地球物理测井总复习

1动平衡: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中,正负离子的富集形成电场。

随着自然电场的增大,离子的扩散速度降低。

当自然电场的电动势增大到使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同时,电荷的富集作用停止,离子的扩散作用仍进行,此为动平衡。

2泥岩基线:大段泥岩岩性稳定,在SP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基本不变的直线。

3静自然电位:自然电位的总电动势,即自然电流回路断路时的电压SSP。

4电极系:四个电极中的三个形成的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

5视电阻率:井眼中实际测量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反映地层电阻率相对大小的电阻率。

6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距离趋于无穷大的电位电机系。

7有效厚度: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出工业性油气流的油气层实际厚度。

8线圈系:感应测井中用来探测地层电导率的探测器。

9岩石声阻抗:岩石的声速与其密度的乘积。

10声耦合率:两种介质声阻抗之比。

11声波时差:声波通过单位距离所需的时间。

12滑行(纵)波:折射波以该区域的纵波速度沿界面向前滑行传播的波。

13临界角:折射角为直角时对应的入射角。

14源距:由发射探头到第一接收探头的距离。

(单发单收)15间距:两个接收探头间的距离。

(单发单收)16周波跳跃:在含气疏松的地层,由于声波能量的严重衰减致使首波只能触发第一接收探头而不能触发第二接收探头,第二接收探头被后续波触发,在时差曲线上出现急剧偏转或特别大的时差值。

(+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盐岩扩径严重+泥浆气侵)17衰变常数:表征衰变速度的常数,即单位时间内每个核发生衰变的概率。

18放射性涨落:在放射性源强度和测量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对放射性强度进行重复多次测量,每次记录的数值不相同,但总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变化。

原因:放射性元素的各个原子核的衰变彼此是独立的,衰变的次序是偶然的。

19零源距(中子测井):不同含氢量具有相同的热中子密度时的源距。

20含氢指数:单位体积该种物质的氢核数与同体积淡水氢核数的比值。

地球物理测井整理版

地球物理测井整理版

1.当浓度不大时,扩散电位是电阻率低的一方富集(正)电荷,电阻率高的一方富集(负)电荷。

2.感应测井对电阻率(低)的地层敏感。

3.为保证微梯度和微电位在相同的接触条件下测量,必须采用(同时)测量的方式。

4.自然电位基线在水淹层上下发生(偏移),出现(台阶)。

5.泥质含量减小,声波时差将(减小)。

7.岩石的俘获性质主要取决于(氯)元素含量。

8.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自然电位显示为正异常。

9.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岩石中的( 有机物)对铀在地下的富集起重大作用。

10.高能快中子经非弹性散射和弹性散射后,最后变为( 热中子)。

11.水泥胶结测井值越低,说明水泥与套管胶结(越好)。

12.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的称为横波。

13.衰变常数是表征衰变( 速度)的常数。

14.由于泥浆和围岩的( 分流)作用,使得普通电阻率测井获得的视电阻率远小于地层的真电阻率,为此设计了( 侧向测井)。

15.正源距时,中子伽玛测井计数率与(氯)含量成正比,与( 氢)含量成反比。

16.岩石密度越大,声速越(高)。

17.自然伽马测井用于地层对比时有三个优点,分别是(与孔隙流体性质无关)、(与钻井液和地层水矿化度无关)、(容易找到标准层)18.在标准测井中,通常进行(电阻率)、(自然电位)、(井径)等测井,用以研究一个地区或油田岩性、构造、沉积、大段油层划分等问题19.感应测井的双线圈系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无用信号强)(纵横向探测特性差)等。

20.地层的快中子减速能力主要取决于(氢)元素,热中子的俘获特性主要取决于(氯)元素。

21.在“自由套管”井段处,变密度测井中套管波(强),地层波(弱或不可见)22.中子寿命测井使用(脉冲)中子源。

23.三侧向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大约是(0.6米)。

25.厚油层顶部淡水水淹时,SP曲线的特征是(顶部基线偏移),其水淹程度和(基线偏移量)有关26.当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小于地层水电阻率Rw时,渗透层SP曲线(正)异常。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1.地球物理测井,根据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三大类。

2.电法测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

3.标准测井是一种组合测井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普通电阻率,井径三条曲线。

4.微电极测井,主要包括微梯度,微电位两条曲线,在曲线图上一般重叠绘制,根据该曲线的异常幅度及差值,可辅助划分渗透层(岩性)。

5.自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孔中岩石的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的曲线。

6.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井孔中渗透性砂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作用带负电,泥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吸附作用带正电,所以,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以泥岩所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曲线上出现的自然电位负异常,代表渗透(砂)层。

7.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划分(区分)渗透(砂)层。

8.自然电位曲线具有如下特点:1 )当地层、泥浆均匀,渗透性砂岩的上下围岩(泥岩)的岩性相同时,自然电位曲线对砂岩地层中心对称;2 )当渗透性砂岩地层较厚(大于四倍井径)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3 )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9.在砂泥岩剖面中,渗透性砂岩,如果其泥质含量增加,或渗透性变差,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减小。

10.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和微电极测井。

11.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根据岩石导电性的差别,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

用以研究井孔剖面的岩性、孔隙性、渗透性及含油性。

12.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可把岩石分为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和电子导电的岩石。

13.沉积岩主要靠离子导电,其电阻率比较低。

虽然在沉积岩中造岩矿物的自由电子也可以传导电流,但相对于离子导电来说是次要的。

14.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的导电能力。

15.当砂岩的孔隙中,不仅含水,而且含有油时,在连通的条件下,水处于颗粒表面,油处于孔隙的中央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

2、 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3、 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4、 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5、 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6、 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7、 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8、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

9、 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测井,是各油田或油区为了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并进行井间地层对比,对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都必须测量的一套综合测井方法。

因它常用于地层对比,故又称对比测井。

10、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电位电极系。

11、侧向测井: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 12、横向微分几何因子 : 横向积分几何因子 :纵向微分几何因子:纵向积分几何因子 :13、声系:声波测井仪器中,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按一定要求形成的组合称为声波测井仪器的声系 14、深度误差: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

15、相位误差:时差记录产生的误差。

16、周波跳跃:在裂缝发育地层,滑行纵波首波幅度急剧减小,以致第二道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波不能触发记录波,而往往是首波以后第二个,甚至是第三或第四个续至波触发记录波.这样记录到到时差就急剧增大,而且是按声波信号的周期成倍增加,这种现象叫周波跳跃.17、体积模型:把单位体积岩石传播时间分成几部分传播时间的体积加权值。

18、超压地层、欠压地层: 当地层压力大于相同深度的静水柱压力的层位,通常称为超压地层;反之,成为欠压地层。

19、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各种射线。

20.同位素 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核素21..基态、激发态 基态—原子核可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低状态。

激发态—原子核处于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即原子核被激发了22.半衰期 原有的放射性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的时间。

23.α射线—由氦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流。

氦核又称α粒子,因而可以说是α粒子流。

24.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V=2C/3(C 为光速),对物质的电离作用较强,而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小 25.γ射线—由γ光子组成的粒子流。

γ光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以光速运动。

26.含氢指数地层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决定于地层含氢量。

中子源强度和源距一定时,慢中子计数率 就只的贡献。

介质对的无限长圆柱体物理意义:半径为横积a d r r r drr G G σ⎰=≡2/0)(的贡献。

薄板状介质对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单位厚度的a z drz r g G σ⎰∞≡0),(的贡献。

板状介质对的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厚度纵积a h h h dzz G G σ⎰-≡2/2/)(的贡献。

圆筒状介质对的无限长径为物理意义:单位厚度半a r r dzz r g G σ⎰∞∞-≡),(决定于地层的减速能力,即地层含氢量。

27.光电效应:当伽马射线能量较小时(能量大约在0.01MeV ~ 0.1MeV),它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将全部能量传给一个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而伽马光子本身被完全吸收。

康普顿效应:当伽马射线能量中等时,它与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作用,把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该电子从某一方向射出,而损失了部分能量的伽马射线向另一方向散射出去。

这种效应称为康普顿效应,发生散射的伽马射线称为散射伽马射线。

电子对效应:伽马射线能量大于1.022MEV 时,它与物质的原子核发生作用,伽马射线转化为一对电子(正负电子),而伽马光子本身被全部吸收。

这种效应称为电子对效应。

伽马射线通过单位厚度物质时,发生电子对效应引起伽马射线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用电子对吸收系数表示:29.挖掘效应 当附加的岩石骨架被挖掘并用气来代替地层具有较小的中子特性减速,中子测井这种计算差异叫“挖掘效应”, 二、填空题1、形成储集层的条件是①具有孔隙性, 它是储集层储集空间大小的反映,也是储集能力的反映;②具有渗透性,渗透性决定了一个储集中的流体是否能流动及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2、泥浆侵入使井壁附近的储集层形成几个环带,分别为 冲洗带 、 过渡带、环带 和原状地层。

3、构成储集层的大多数矿物,导电性 差 ,导电性 低 ,使这种岩石的电阻率 高 ;黏土矿物由于 电阻率低 ,使含有此种成分的岩石导电性 高4、在阿尔奇公式中,地层因素与岩石孔隙度的关系式是 F=R o /R W =a/φm,其中个参数的意义分别是a:与岩性有关的比例系数(0.6~1.5) m:胶结指数(1.5~3.0)。

5、在阿尔奇公式中,电阻率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度的关系式是I=b/Sw n ,其中个参数的意义分别是 系数b 只与饱和度有关,n 只与岩性有关。

(b=1,n=2)。

6、对于同样大小的电极距,电位电极系的探测范围比剃度电极系 大 ,而受泥浆影响以 电位电极系为大,围岩影响以 梯度 电极系为大。

7、三侧向测井采用了中心电极向地层集中供电流的技术,它的中心主电极的极性与两边屏蔽电极的极性 相同 ,且主、屏电极的强度 相等 。

8、当地层厚度小于三倍井径时,SP 曲线的幅度一般会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大而 增大 ,随着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多而 增大。

9、感应测井就是要压制无用信号,通过测量有用信号来测量地层 电导率 ,而且有用信号和无用信号相位相差 90° 。

10、声场描述的基本物理量有 声压 、 声功率 、 声强、声能量密度 。

11、由于大多数岩石的泊松比为0.25,所以在岩石中的纵横波速度之比约为 1.73 。

12、为了达到声波测井的目的,对井下换能器或探头必须作一些要求,包括 有足够的声功率(对发射探头而言) 、发射频率既要满足划分地层分辨率的要求,又要满足不能有大的衰减的要求, 、 声波换能器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

13、声波在岩石中传播,能量发生衰减的原因有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 和 波前扩展或界面反射 。

14、当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时,在地层中产生 滑行纵波 。

15、当入射角度为 第二临界角 ,在地层中产生滑行横波。

16、威利时间平均公式为 φ=△t-△tma/△tf-△tma ,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为 △t-岩层△t 曲线上的读数, △tma-岩性骨架时差,△tf-液体的时差岩上,时差测值为214m s /μ,泥岩上的时差为272m s /μ。

已知灰岩骨架时差为156m s /μ,孔隙中流体时差为620m s /μ。

则纯灰岩的孔隙度为 0.125 ,若灰岩含泥质10%,则该灰岩的孔隙度为 0, 094。

18、纯砂岩的t ∆测量值为200,其5.55=∆ma t ,若求得的φ为25.3%,则f t ∆= 626.65 ,这表明孔隙中可能含有 油 (水、油或者气)。

19、在孔隙地层中,含泥使t ∆增大,且随着φ的增大而 增大;充有油气的地层t ∆ 增大。

20、套管井中的波形成分一般有 套管波 、水泥环波 、 泥浆波 和地层波等四种。

21、自由套管情况下,套管波幅度随着套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套管厚度的增加而变化不明显 。

22、水泥固井质量评价中,Ⅰ界面指 套管与水泥胶结面,Ⅱ界面指 水泥与岩层胶结面。

CBL-VDL 组合测井评价中,一般用CBL 评价Ⅰ界面,用 变密度测量 评价Ⅱ界面。

23、井中测量的视瑞利波的波速以 地层横波速度 15千英尺/秒 为上限,以 井内流体速度 9千英尺/秒为下限。

24、全波列测井中,声源的工作方式有 纵波 、滑行横波、、 斯通利波 和视瑞利波、专家方式、上或下偶极横波方式。

25、从岩石大类来讲,一般 火成岩 的自然伽马放射性最强, 变质岩次之,沉积岩 最低。

26、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随岩石 粘土含量 增加而增加。

27、中子测井与密度测井直接测得的并不是孔隙度和体积密度值,实际上中子测井测得的是 中子孔隙度,密度测井测量得的是 密度孔隙度 ;气体的存在使实测量的密度孔隙度较真孔隙度大,中子孔隙度较真孔隙度 小 。

28、岩石孔隙中充满淡水时,体积密度的体积模型响应方程是: ρ=ρ水.φ+ρ骨架(1-φ)。

29、补齐地层中的放射性核数衰变方程:-+→βCa K )()(4019 40、2030、补齐下列产生中子的核反应方程:n C He Be +→+12)(42)(47、631、测井数据用户磁带的起始标志为 bot ,结束标志为 eot ;每个数据文件的结束标志为 eof 。

三、选择题1、邻近侧向的探测范围比微侧向 大 ,受泥饼影响程度比微侧向 小 。

A 大B 小C 相近2、球形聚焦测井主要是减小了井的影响,用来探测 B 。

A 冲洗带 B 侵入带但稍浅一些 C 侵入带但稍深一些3、探测冲洗带电性最好的方法是 B 。

A 球形聚焦法 B 微球形聚焦法 C 微侧向法4、若储集层的岩性是均匀砂岩,上下泥岩岩性相同,则下面哪些测井曲线形态是对称地层中点 ADE 。

A 自然电位 B 自然伽马 C 梯度电极系电阻率 D 电位电极系电阻率 E 声速5.根据射线声学理论,采用适当的声源发射主频,在裸眼井壁上产生斯通利波时所需要的入射角大小为 C 。

A 第一临界角B 第二临界角C 大于第二临界角D 90度 6.水泥胶结测井曲线上,自由套管井段的等间距负尖峰显示为 C 。

A 套管断裂 B 套管外有气 C 套管接箍 D 套管外为泥浆 7.水泥胶结好时,声幅相对幅度值 。

A 大于20%B 小于20%C 在20-40%D 大于40%8. 偶极横波测井是为了测量 硬 地层中的横波,所采用的频率为 低 频率。

(裂缝) A 硬,高 B 硬,低 C 软,高 D 软,低9、中子测井(CNL 或SNP )测得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同真孔隙度相比,在纯砂岩地层上低于真孔隙度,在纯白云岩地层上 高于 真孔隙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