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四报告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引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转换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测试和比较,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
实验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
我们选择了一款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测试。
实验中,我们将传感器连接到一个电路板上,并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变化。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我们观察到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这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实验二: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环境中光照强度的传感器。
我们选择了一款光敏电阻光照传感器进行测试。
实验中,我们将传感器暴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并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阻的变化。
结果显示,传感器输出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说明该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感知光照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实验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湿度的传感器。
我们选择了一款电容式湿度传感器进行测试。
实验中,我们将传感器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并通过改变容器内的湿度来模拟不同湿度条件。
通过连接传感器到一个数据采集系统,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结果显示,传感器的输出电容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说明该传感器对湿度变化非常敏感,并能够准确地测量环境湿度。
实验四: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环境中气体浓度的传感器。
我们选择了一款气敏电阻气体传感器进行测试。
实验中,我们将传感器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气体环境中,并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阻的变化。
结果显示,传感器的输出电阻随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感知气体浓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
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传感器的实训报告一、引言传感器是现代工业,信息化,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家用电器到工业的生产控制系统,从交通信号灯到机器人,从现代化教育设备到医疗诊断设备,传感器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大学学习中,对于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已有所了解,而对于传感器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及工作原理,还需要通过实训来深入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次传感器的实训报告,对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和总结。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是通过利用传感器对环境的监测,这种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中广泛应用。
具体实训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2. 实验二:湿度传感器的应用3. 实验三:气体传感器的应用4. 实验四:光线传感器的应用三、实训结果1. 实验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在第一次实验中,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
我们使用的是DS18B20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可以使用单个总线,采用了数字信号输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表明,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值与实际温度误差很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精度。
2. 实验二:湿度传感器的应用在第二次实验中,我们使用DHT11型号的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湿度。
我们将它安装在室内中央位置。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不只可以测量温度,同时还可以测量湿度。
在测试过程中,不同湿度环境下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的数值具有很大的变化。
而且当环境湿度较高时,传感器的误差也相对较大。
3. 实验三:气体传感器的应用在第三次实验中,我们使用mq-2型号的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测量多种气体。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一般用于煤气泄漏和可燃气体(含烟雾)检测,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灵敏度,以免误报。
4. 实验四:光线传感器的应用在第四次实验中,我们使用TSL2561型号的光线传感器。
该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光照强度。
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成绩:姓名:学号:组别: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与实验三相同,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传感器实验箱(二)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实验一中的步骤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3-1全桥接线,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200V或-0.200V。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000V。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5.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4-1。
表4-1电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6.误差:0% 非线性误差:0%五、实验注意事项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实验数据,绘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秤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环境因素和实验器材的校正不准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
通过多次校正,调节变位器可消除或减少误差。
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增加相形放大电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成绩:姓名:学号:组别: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光电传感器实验报告(文档4篇)

光电传感器实验报告(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光电传感器实验报告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光电传感器实验报告第一篇实验报告2――光电传感器测距功能测试1.实验目的:了解光电传感器测距的特性曲线;掌握LEGO基本模型的搭建;熟练掌握ROBOLAB软件;2.实验要求:能够用LEGO积木搭建小车模式,并在车头安置光电传感器。
能在光电传感器紧贴红板,以垂直红板的方向作匀速直线倒车运动过程中进行光强值采集,绘制出时间-光强曲线,然后推导出位移-光强曲线及方程。
3.程序设计:编写程序流程图并写出程序,如下所示:ROBOLAB程序设计:4.实验步骤:1) 搭建小车模型,参考附录步骤或自行设计(创新可加分)。
2) 用ROBOLAB编写上述程序。
3) 将小车与电脑用USB数据线连接,并打开NXT的电源。
点击ROBOLAB 的RUN按钮,传送程序。
4) 取一红颜色的纸板(或其他红板)竖直摆放,并在桌面平面与纸板垂直方向放置直尺,用于记录小车行走的位移。
5) 将小车的光电传感器紧贴红板放置,用电脑或NXT的红色按钮启动小车,进行光强信号的采样。
从直尺上读取小车的位移。
6) 待小车发出音乐后,点击ROBOLAB的数据采集按钮,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放入红色容器。
共进行四次数据采集。
7) 点击ROBOLAB的计算按钮,分别对四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同时显示、平均线及拟和线处理。
8) 利用数据处理结果及图表,得出时间同光强的对应关系。
再利用小车位移同时间的关系(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推导出小车位移同光强的关系表达式。
5.调试与分析a) 采样次数设为24,采样间隔为0.05s,共运行1.2s。
采得数据如下所示。
b) 在ROBOLAB的数据计算工具中得到平均后的光电传感器特性曲线,如图所示:c) 对上述平均值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的光强与时间的线性拟合函数:d) 取四次实验小车位移的平均值,根据时间与光强的拟合函数求取距离与光强的拟合函数:由上图可得光强与时间的关系为:y=-25.261858×t+56.524457 ; 量取位移为4.5cm,用时1.2s,得:x=3.75×t ;光强与位移的关系为:y= -6.73649547×x+56.524457 ;e) 通过观测上图及导出的光强位移函数可知,光电传感器在短距离里内对位移信号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光强值进行位移控制。
传感器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传感器实验实习。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工作方式。
2. 掌握传感器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的性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了解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传感器基本原理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它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
传感器按照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等。
2. 传感器实验操作(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桥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微小变化,进而测定悬臂梁的应变。
实验步骤:① 搭建惠斯通电桥,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中;② 对悬臂梁施加微小形变,观察应变片电阻的变化;③ 通过电桥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微小变化,计算悬臂梁的应变。
(2)压电式传感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步骤:① 将压电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上;② 通过低频振荡器产生振动信号,接入振动台;③ 观察压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分析振动信号的特点。
3. 传感器性能测试(1)灵敏度测试测试方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计算灵敏度。
(2)线性度测试测试方法:在一定的输入范围内,分别测量输出信号,绘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曲线,分析线性度。
(3)频率响应测试测试方法: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分别测量输出信号,绘制输出信号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分析频率响应。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传感器实验实习,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深入了解了传感器的原理、分类、结构和工作方式。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传感器实验实验⼀、电阻应变⽚传感器1.实验⽬的(1) 了解⾦属箔式应变⽚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作原理,⽐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及电路的标定。
2.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由以上两趋势图可以看出,其中⼀个20.9997R =,另⼀个20.9999R =,两个的线性都较好。
其中产⽣⾮线性的原因主要有:(1)04x R e e R R ?=+?,0e 和R ?并不成严格的线性关系,只有当0R R ?<<才有04x Re e R=,所以理论上并不是绝对线性的,总会出现⼀些⾮线性。
(2)应变⽚与材料的性能有关,这也可能产⽣⾮线性。
(3)实验中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温度之类的影响。
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单臂时⾼出⼀倍,且⾮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答:单臂:04x R e e R ?=半桥:1201()2x R R e e R R ??=-灵敏度公式:U S W=;所以半桥测量时是单臂测量的灵敏度的两倍。
0k 受电阻变化影响变得很⼩改善了⾮线性误差。
3.思考题a .半桥测量时两⽚不同受⼒状态的电阻应变⽚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
解:邻边 b .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线性(2)应变⽚应变效应是⾮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解:(1)(2)(3)。
c .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 相同时,即R1=R3,R2=R4,⽽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解:(1)d .某⼯程技术⼈员在进⾏材料拉⼒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如何利⽤这四⽚电阻应变⽚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解:可组成全路电桥实验⼆差动变压器1.实验⽬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的⼯作原理和特性(2)了解三段式差动变压器的结构(3)了解差动变压零点残余电压组成及其补偿⽅法(4)了解激励频率低差动变压器输出的影响2.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A中产⽣⾮线性误差的原因:(1)存在零点残余电压(2)零点附近波动较⼤(3)读数时的⼈为误差分析产⽣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对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传感器检测实验报告

传感器检测实验报告传感器检测实验报告一、引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传感器的检测,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应用范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传感器的性能参数检测方法;3. 分析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三、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示波器等;2. 实验步骤:a. 连接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器;b. 设置示波器参数;c. 对传感器进行检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感器工作原理传感器通过感受外界物理量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如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变化导致电阻值的变化,从而输出电信号。
2. 传感器性能参数检测a. 灵敏度:传感器对被测量物理量变化的响应能力。
通过改变被测量物理量,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计算灵敏度。
b. 线性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被测量物理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
通过改变被测量物理量,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绘制曲线,判断线性度。
c. 分辨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
通过改变被测量物理量,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计算分辨率。
d. 响应时间:传感器从感受到物理量变化到输出信号变化所需的时间。
通过改变被测量物理量,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计算响应时间。
3. 传感器应用场景a. 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压力等。
b. 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如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湿度等。
c. 医疗诊断: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心率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传感器用于测量患者血压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检测方法以及应用场景。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学院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压电式传感器震动实验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李恒灿邰金华实验四压电式传感器震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陶瓷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
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压电陶瓷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经电荷放大器转换成电压,即可测量物体的运动加速度。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2000型)或振动测量控制仪(9000型)、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线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将压电传感器吸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振动源的低频输入插孔(2000型)。
3、将压电传感器两输出端插入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的两输入端,见图7-1,屏蔽层接地。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1(如增益不够大则V01接入IC2, V02接入低通滤波器)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4、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使低通滤波器输出Vo为零。
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及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5、改变低频振荡器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比较一下频率不同时的输出有什么不同?6、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波形,试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什么?7、比较一下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相位有什么不同?五、实验结果与思考题:1、改变低频振荡器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比较一下频率不同时的输出有什么不同?当振荡大约为10hz时,产生共振2、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波形,试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什么?3、比较一下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相位有什么不同?低频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是由振荡器自己决定的,而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取决于输入信号的相位和滤波器的相位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项目:电势型传感器实验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1 月11 日实验一线性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霍尔式位移传感器是由线性霍尔元件、永久磁钢组成,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将磁场强度相同的两块永久磁钢同极性相对放置着,线性霍尔元件置于两块磁钢间的中点,其磁感应强度为0,(a)工作原理(b)实验电路原理设这个位置为位移的零点,即X=0,因磁感应强度B=0,故输出电压U H=0。
当霍尔元件沿X轴有位移时,由于B≠0,则有一电压U H输出,U H经差动放大器放大输出为V。
V与X有一一对应的特性关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测微头。
四、实验步骤: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微分筒的0刻度线对准轴套的10mm 刻度线。
按示意图安装、接线,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2V~±10V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4V档。
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主机箱电源,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传感器的PCB板处在两园形磁钢的中点位置时,拧紧紧固螺钉。
再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0。
测位移使用测微头时,当来回调节微分筒使测杆产生位移的过程中本身存在机械回程差,为消除这种机械回差可用单行程位移方法实验:顺时针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3周,记录电压表读数作为位移起点。
以后,反方向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X=0.1mm从电压表上读出输出电压Vo值,将读数填入表表17 霍尔传感器(直流激励)位移实验数据根据表17数据作出V-X实验曲线,分析曲线在不同测量范围(±0.5mm、±1mm、±2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二磁电式传感器测转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磁电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为感应电势的有源传感器。
本实验应用动磁式磁电传感器,实验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当转动盘上嵌入6个磁钢时,转动盘每转一周磁电传感器感应电势e产生6次的变化,感应电势e通过放大、整形由频率表显示f,转速n=10f。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0~24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频频\转速表;磁电式传感器、转动源。
四、实验步骤:请按图示意安装、接线并按照上述的实验步骤做实验。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三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
1、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
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
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
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所示。
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理论上应当是压电晶片表面上的电荷Q。
根据图可知测试中也可取等效电容Ca 上的电压值,作为压电传感器的输出。
因此,压电式传感器就有电荷和电压两种输出形式。
3、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放大器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很弱小,必须进行放大,压电传感器所配接的放大器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带电阻反馈的电压放大器;另一种是带电容反馈的电荷放大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荷量成正比。
电压放大器测量系统的输出电压对电缆电容C c敏感。
当电缆长度变化时,C c就变化,使得放大器输入电压e i变化,系统的电压灵敏度也将发生变化。
电荷放大器则克服了上述电压放大器的缺点。
它是一个高增益带电容反馈的运算放大器。
4、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实验原理图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实验原理、电荷放大器由所示。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15V直流稳压电源、低频振荡器;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移相器/相敏检波器/滤波器模板;振动源、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按图所示将压电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面上,振动源的低频输入接主机箱中的低频振荡器,其它连线按图示意接线。
将主机箱上的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逆时针转到底,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在6~8Hz。
调节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使振动台明显振动。
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正确选择双踪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及其它设置,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波形;在振动台正常振动时用手指敲击振动台同时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四Pt100铂电阻测温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Pt100热电阻—电压转换方法及Pt100热电阻测温特性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可以制成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智能调节器单元、电压表、转速调节0~24V 电源、±15V 直流稳压电源、±2V ~±10V 直流稳压电源;温度源、Pt100热电阻二支、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421位数显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放大器调零:按图示意接线。
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W2顺时针转到底,再调节RW3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为0。
关闭主机箱电源。
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放大器的增益K 为10倍:按图示意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RW2,使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输出电压为0.020V ;再将0.020V 电压输入到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的放大器中,再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增益电位器RW2,使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0.200V 。
关闭电源。
用万用表200欧姆档测量并记录Pt100热电阻在室温时的电阻值,三根引线中同色线为热电阻的一端,异色线为热电阻的另一端。
Pt100热电阻测量室温时的输出:撤去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
将主机箱中的±2V ~±10V 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2V 档;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
再按图示意接线,待电压表显示不再上升处于稳定值时记录室温时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o 。
关闭电源。
保留图的接线同时将实验传感器Pt100铂热电阻插入温度源中,温度源的温度控制接线按图示意接线。
将主机箱上的转速调节旋钮顺时针转到底,将调节器控制对象开关拨到Rt.Vi 位置。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再合上调节器电源开关和温度源电源开关,将温度源调节控制在40℃,待电压表显示上升到平衡点时记录数据。
温度源的温度在40℃的基础上,可按Δt=10℃增加温度设定温度源温度值,待温度源温度平衡时读取主机箱电压表的显示值并填入表30。
表30 Pt100热电阻测温实验数据表30中的Rt数据值根据Vo、Vc值计算:Rt=R3[K(R1+RW1)Vc-(R4+R1+RW1)V o]/[KVcR4+(R4+R1+RW1)V o]。
式中:K=10;R3=5000Ω;R4=5000Ω;R1+RW1=100Ω;Vc =4V;V o为测量值。
将计算值填入表30中,画出t(℃)—Rt(Ω)实验曲线并计算其非线性误差。
再根据以下附表1 的Pt100热电阻与温度t的对应表对照实验结果。
最后将调节器实验温度设置到40℃,待温度源回到40℃左右后实验结束。
关闭所有电源。
【感想】本实验我了解了线性霍尔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和Pt100铂电阻,他们分别可以测量位移、转速、振动、温度。
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霍尔电压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磁场越强,电压越高,磁场越弱,电压越低。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
它不需要辅助电源,就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能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
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
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
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
PT100铂电阻是铂热电阻,简称为:PT100铂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自己之前从没见到过的的PT100铂电阻,以及它的设计原理、应用范围、分度表、组成部分等,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更多的传感器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