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在智能变电站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摘要: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以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等基本功能,保护、测量和检测,具有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交互等先进功能。
它遵循IEC61850标准体系,采用网络通信等新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数字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加强了二次设备之间的耦合。
它需要多台设备配合完成一定的功能,如继电保护功能,需要合并单元完成电流、电压采样,保护装置完成逻辑判断,智能终端执行跳合闸命令。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从智能变电站数据流的角度对常见的异常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思路,从而明确异常或故障的性质,并在今后的运行维护中及时处理,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分类;处理思路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1.1通信异常在二次系统的再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基础。
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来看,智能变电站通信异常的主要问题是二次系统。
第一,沟通不正常。
当智能终端与保护装置之间的goose通信异常时,保护装置会出现goose通信信号终端告警。
闭锁重合闸信息、低压闭锁信息、断路器位置信息等不能正常获取,重合闸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当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出现goose发送通信异常的问题时,智能终端会出现goose通信中断信号。
保护装置的合闸和跳闸命令不能正常执行。
其次,SV通信异常。
当发生这种异常事故时,保护装置将出现无效采样数据或异常采样信号。
如果SV通信中断,相关保护功能将被阻断。
如果发生SV通信丢包,将极大地影响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行。
第三,MMS通信异常。
这种异常发生后,智能终端会出现通信链路中断的问题,运行状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1.2保护装置异常问题保护装置虽安装在保护室内,运行环境相对较好,但也容易发生各类故障。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2022年7月9日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一、了解智能变电站1、背景伴随着工业控制信息交换标准化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国外提出了以“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种标准”为理念的新的信息交换标准:IEC61850标准。
在国内,现有信息交换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体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生产管理新技术的提高,因此,采用IEC61850实现信息交换标准化已经成为国内电力自动化业界的一致共识,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网,打造信息化企业”的战略方针,如何提高变电站及其他电网节点的数字化程度成为打造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数字化变电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因此,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及电网发展的结果。
如今,我国微机保护在原理和技术上已相当成熟,常规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缆老化接地造成误动、CT特性恶化和特性不一致引起故障、季节性切换压板易出错等。
这些问题在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中都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另外,微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有的成熟技术也促成了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进程。
这几年国内智能化一次设备产品质量提升非常快,从一些试运行站的近期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化一次设备已经从初期的不稳定达到了基本满足现场应用的水平。
工业以太网是随着微机保护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更是成为近几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流通信方式。
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以太网通信的可靠性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间隔层与过程层的通信对实时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难点问题也已经解决。
可以说原来制约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因素目前已经得到逐一排除。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控制、监视和保护三大功能提出了变电站内功能分层的概念:无论从逻辑概念上还是从物理概念上都可将变电站的功能分为三层,即站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的发展方向,主要解决现有变电站可能存在的以下问题:传统互感器的绝缘、饱和、谐振等;长距离电缆、屏间电缆;通信标准等。
智能变电站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

8.智能二次设备8.1 合并单元8.1.1概述合并单元(MU)是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合并单元可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是一个分立单元。
合并单元作为数据采集同步共享信息中心是一次设备向二次设备延伸的重要环节。
500kV变电站采用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配合方式,因此合并单元配置在就地智能控制柜中,以电缆方式采集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以光纤输出将间隔的电流、电压、母线电压信息综合后以IEC61850-9-2规约接入间隔层设备,为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提供采样值。
8.1.1.1 功能要求:1)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本间隔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若间隔设置有电压互感器,还应接入间隔的电压信号;若本间隔的二次设备需要母线电压,还应接入来自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的母线电压信号。
2)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信号。
3)对于双母线接线,母线合并单元宜同时接受两段母线电压。
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GOOSE 网络获取断路器、刀闸位置信息,实现电压并列功能,电压切换功能。
4)合并单元应能保证在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情况下不误输出;应能够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信号;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合并单元应能够输出上述各种异常信号和自检信息。
8.1.1.2 配置情况:1)500kV 3/2接线方式:按断路器配置两套电流合并单元,按线路(或主变)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母线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
满足智能变电站500kV线路、母线、断路器保护及电抗器电量保护均为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2)主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中压侧配置两套电压、电流合并单元,低压侧电压、电流合并接入MU,配置两套合智一体装置。
交换机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作用分析

交换机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作用分析摘要:随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发展,站内对于网络通信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交换机作为构建网络通信构架的核心设备之一,也对其功能及性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本文着重从交换机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出发来阐述交换机在变电站网络通信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以提高自动化人员对交换机应用及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交换机,数字化,变电站,作用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ubstation technology, it becomes more dependent o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the station, while switches as the core equipments of building up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which also needs more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states the growing important role of switches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digital substation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es in the digital substation, thus arouses the automatic personnels’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witches.Key words: Switches, Digitization, Substation, Function一、数字化变电站的定义数字化变电站是指按照IEC61850标准分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构建,采用IEC61850数据建模和通信服务协议,过程层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等具有数字化接口的智能一次设备,以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实现了变电站监测信号、控制命令、保护跳闸命令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处理和数据共享,可实现网络化二次功能、程序化操作、智能化功能等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讲解

Q/GDW 429 — 2010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 429 — 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thernet LAN switch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GDW 429 — 2010I目次前言 ······························································································································ II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 1 3 基本技术条件 ··············································································································· 1 4 主要性能要求 ··············································································································· 3 5 安装要求 ····················································································································· 6 6 技术服务 ····················································································································· 6 编制说明 (7)Q/GDW 429 — 2010II前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33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联调方法探索

33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联调方法探索李江鹏;宁永龙【摘要】介绍了某330 kV新建变电站的基本情况和二次系统联调方法,通过对SCD文件的配置和检查,对站内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设备的单体测试和联合调试,总结了330 kV智能变电站联调的主要思路、项目和方法,为新建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提供参考.%This paper contains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a new 330kV substation and the joint debugging method for its secondary system.On the basis of SCD file configuration and inspection as well as unit test and joint debugging of its equipment on the process layer and spacer layer and its equipment on the station control layer,it summarizes main ideas,projects and methods for joint debugging of the 330kV intelligent substation,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joint debugging of new intelligent substation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电气自动化》【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智能变电站;IEC61850;SCD文件;组态;联调【作者】李江鹏;宁永龙【作者单位】吴忠供电公司,宁夏吴忠751100;吴忠供电公司,宁夏吴忠7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Abstract : This paper contains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a new 330kV substation and the joint debugging method for its seconda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CD file configuration and inspection as well as unit test and joint debugging of its equipment on the process layer and spacer layer and its equipment on the station control layer, it summarizes main ideas, projects and methods for joint debugging of the 330kV intelligent substation, 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joint debugging of new intelligent substation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EC61850; SCD file; configuration; joint debugging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建的变电站大多都采用了基于IEC61850规约的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