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12县市区名称的由来

合集下载

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济宁各县市名字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济宁各县市名字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济宁为什么叫济宁?济宁各县市名字的由来你都知道吗?⼭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称崤⼭或华⼭以东的地区为⼭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

⾄唐代和北宋时代,太⾏⼭以东的黄河流域⼴⼤地区被称作⼭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东专指齐鲁之地。

到了⾦代,设置了⼭东东、西⼆路,⼭东才真正成为政区名称。

明代初期设置⼭东⾏省,后改称⼭东承宣布政司。

清朝初年,设置⼭东省,“⼭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称。

济宁,因居其中⽽获济⽔之宁⽽得名。

古济州,治于巨野。

1150年巨野⽔灾,遂移济州于任城(今济宁)。

元升济州为府治,由于地势较⾼不受泛滥之害居其中⽽获济⽔之宁,故名“济宁府”。

济宁之名⾸见。

1983年改为地级市。

济宁市市名由来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五代时⼜设济州,初治巨野;但⾦时巨野⼀带常被⽔淹,⽽任城地势⾼亢,遂迁之。

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

明代,济宁路降为州。

清初,改为直⾪州。

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

1946年设济宁市。

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

1983年10⽉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市中区秦置任城县,1913年改济宁县,1946年划济宁县城关设⽴济宁市,1983年改市中区。

任城区 1993年12⽉设任城区,因境内⾃秦⾄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得名。

曲⾩市曲⾩之名在《礼记》⼀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委曲长七⼋⾥"。

故名曲⾩。

周为鲁国都。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

隋开皇⼗六年(596年)更名为曲⾩。

1986年设⽴县级曲⾩市。

兖州市充州之名由来已久,《禹贡》记载:“河惟兖州”。

⾔此州东南据济⽔,西北据河。

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九州之⼀,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的“⽔”⽽得名。

“沇”与“兖”字同⾳、通⽤,故名。

1992年建市。

兖州之兖字,始作沇,古⼈将篆⽂⽴⽔写成横⽔,置于允上⾪变为六成兖。

古沇即兖字,也即现今常⽤的兖字邹城市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1992年10⽉改名邹城市。

山东省各县市区名字的来源

山东省各县市区名字的来源

山东省各市名字的来源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市名由来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市名由来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山东各地地名由来

山东各地地名由来

山东各地地名由来个人能力和手头资料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诸位指正。

济南市:齐置泺(趵突泉)邑,后改历(千佛山)下。

汉改济南,因地处古济水之南得名。

市中区 |因地处市区中心,得名市中区。

历下区 |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天桥区 |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槐荫区 |因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得名为槐荫区。

历城区|汉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而得名,1古县治今属历下区。

长清区 |长清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章丘市 |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平阴县|因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又居古济水之阴,故名平阴。

济阳县 |因县在济水之北而得名,金天会七年置济阳县。

商河县|隋置滳河县,因有滳河水流经得名。

宋(1086年)改为商河县。

青岛市:得名于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故名。

市南区 |位于青岛市市区南端,故名市南区市北区 |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四方区 |沿用境内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1994年4月,将原沧口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李沧区。

崂山区 |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

城阳区 |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黄岛区 |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胶南市 |因在原胶县南部而得名。

胶州市 |因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

平度市|道光年间《重修平度志》记载:“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故亦无确切定义。

莱西市 |:因地处莱阳之西而得名。

即墨市 |因古城坐落在墨水之滨而得名淄博市:得名于境内淄川和博山张店区|古称黄桑店。

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遐迩闻名。

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

临淄区 |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博山区|其一,境内多山山,故名;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名。

周村区|战国前,因地处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

济宁介绍

济宁介绍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水 泊 梁 山
水浒英雄故地——梁山县 中华武术之乡· 京九重镇 以“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后易名“梁山”。易名 原因有三说: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 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二说梁孝王田猎终于此, 中暑身亡葬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三说是因避东汉武帝 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寿张县原名寿良,亦 属因避刘良而更名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2018/6/4
201701500218 马宁
富饶的水乡——微山县
中国荷都· 微子故里 以“人”得名:微山县以微山湖得 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 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 原封地于微,故称他为“微子” (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 有微子启墓。
鱼米之乡——鱼台县 鱼米之乡· 孝贤故里 以“地”得名:鱼台县远古时期曾是东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 方。鱼台之名始于唐代, 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鱼台, 后隶属关系有所变更。而县名沿用至今。 泉林圣地——泗水县 中国泉乡· 圣源泗水 以“河”得名:以泗河而得名,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 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 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 麒麟之乡——嘉祥县 中国孝城 · 曾子故里· 中国石雕之乡 以“虚”得名:嘉祥一名,据《左传》记载:十四年(前480 年),西狩大野(现巨野东北一带),猎获麒麟一只,麒麟 为太平之兽,属吉祥之兆,因获麟地在嘉祥县境内,故以 “祥瑞”之意取”嘉祥“置县名,沿用至今。

济宁简介

济宁简介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现辖2区(市中区、任城区)、3市(兖州、曲阜、邹城)、7县(泗水、微山、鱼台、金乡、嘉祥、汶上、梁山)共12个县市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

总人口822万,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璀璨。

济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夏朝时称仍国,周朝称任国、鲁国,秦朝称任城,北宋时称济州济阳郡。

元朝定名为济宁,据传因地势较高,常免于济水之患,可保安宁,故而得名。

济宁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在这片沃土上,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家学说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期,孕育了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也是轩辕黄帝的故乡。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兴盛,使济宁成为“水陆要冲,舟车云集”之地,文化又具有融南汇北的特色,被称为“江北苏州”。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孔庙、孔府、孔林为世界文化遗产,曲阜、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宏大文化工程——“中华文化标志城”主建地就选址在曲阜、邹城及两市之间的九龙山区。

资源优势明显。

济宁具有平原、山区、湖区多种地形,是山东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具有较高知名度。

拥有30多种矿产,煤炭储量250多亿吨,占全省一半以上。

电力装机容量920万千瓦,占全省六分之一,年发电量423亿度。

淡水资源充沛,境内河流众多,微山湖湖面126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东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河湖湿地、北有中都佛苑,形成了儒家文化、始祖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辉映,“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的旅游格局。

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前年升格为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中国侨联等部委联合主办。

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连续三届在我市颁发。

济宁市行政区划史,西汉境内十九县,兖州为古代中心

济宁市行政区划史,西汉境内十九县,兖州为古代中心

济宁市行政区划史,西汉境内十九县,兖州为古代中心全文约2100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

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济宁市行政区划范围。

秦朝上图为秦朝末期。

此时今济宁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一县,分属四郡。

鲁县,战国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置,即今曲阜市行政建制的起源。

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名为汶阳县,十六年又改为曲阜县,延续至今。

瑕丘县,秦置,即今兖州区行政建制的起源。

属薛郡。

先后改名为瑕县、嵫阳县、滋阳县,1961年改名兖州,延续至今。

范县,秦置,即今范县行政建制的起源。

最初县城治今梁山县西北,隋朝迁治今范县东南,明朝迁治今莘县古城镇。

1956年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方与县,秦置,即今鱼台县行政建制的起源。

唐宝应元年(762年)改鱼台县,其县治几迁,1964年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邹县(也作驺县),秦置,即今邹城市行政建制的起源。

最初治今邹城市东南,北齐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平阳县,治今邹城市;爰戚县,治今嘉祥县西南;亢父县,治今济宁市南;东缗县,治今金乡县;湖陵县,后改湖陆县,治今鱼台县东南;戚县,治今微山县。

上述六县汉至南北朝期间废,存在时间短且不重要,不详述。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

此时今济宁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九县(含侯国),分属六地。

东平陆县,西汉置,即今汶上县行政建制的起源。

后陆续改名平陆县、中都县、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改名汶上县,延续至今。

任城县,西汉置,即今任城区行政建制的起源。

最初治今任城区东南,北魏徙治今址。

明并入济宁州为州城,民国初改置济宁县,延续至今。

桃乡侯国,治今汶上县东北;乘丘县,治今兖州区西;樊县,治今兖州区西南;卞县,治今泗水县东;郚乡侯国,治今泗水县东南;橐县,治今微山县西北。

上述六县(含侯国)东汉至南北朝期间废,存在时间短且不重要,不详述。

西晋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

此时今济宁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三县,分属四国。

鲁国,西汉初改薛郡置,其后时为鲁郡,时为鲁国。

济宁城历史变迁——谈谈济宁城区的演变(上)

济宁城历史变迁——谈谈济宁城区的演变(上)

济宁城历史变迁——谈谈济宁城区的演变(上)早在新时期时代,从市区东郊琵琶山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他们与黄河下游的其他部落共同创造了大汶口文化。

夏、商、周时代,济宁称为“仍国”或“任国”(“仍”、“任”同音)。

商代时多次迁都,南庚时期曾迁都于“奄”,即是现在曲阜市。

此外,商代济宁地区的方国部落十余个,部分为商族族系,部分为夏代部落方国承袭演变而来。

商代济宁境内方国示意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任国改置任城县,属薛郡。

即是说,任城县开始有“城”,这座城系任国的“国城”,秦时改为“县城”,治所大致在如今的泗河入户口附近的仲浅村。

由此,“任城”作为一个地方政权所在地的名字,就出现在历史上了。

秦代济宁周边郡县示意图据《续山东考古录》记载,“任城县古城,在(济宁县)东南四十里古横坊村(今微山县仲家浅)”,经西汉、东汉、三国、西晋至东晋,城址未变。

西汉建元年间所置郡(国)县示意图南朝刘宋时期,任城县并入亢父县。

至北魏复置任城郡任城县,孝明帝神龟元年(公元518年),移任城于今市区任城路(王母阁路),即今城南二里至小南门,“并为任城郡治”。

古任城城址的变迁,不仅为隋唐时期任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济宁城的发展开拓了锦绣前程。

齐魏时期所置郡县示意图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任城县属于兖州。

唐朝,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五代盛唐时期,据李白《任城县令厅壁记》,当时的任城已经成了鲁西南的交通要冲,不仅成为“地博厚,川疏明”,“万商往来,四海绵历,实泉货之”的繁华城市,而且还是一座“土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

扶老携幼,尊尊亲亲”的文明古邦。

为此,李白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携家来任城居住,长达十六年之久,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唐代开元二十九年所置州县示意图五代时期,梁、唐、晋、汉均袭唐制,后周时,据《山东通志》载,“周、濒济水,立济州”。

《续山东考古录》云:“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任城属济州。

济宁市12县市区名称的由来

济宁市12县市区名称的由来

济宁市12县市区名称的由来济宁行政区划是有12个县市趣组成,分别是:两区:市中、任城;三市:兖州、曲阜、邹城;七县:金乡、嘉祥、鱼台、微山、泗水、汶上、梁山-济宁因有了悠久的历史,所以济宁各地县(市区)的名字的由来就大有说法~ -1、微山县以“人”得名微山县以微山湖得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原封地于微(殷畿内国有几说,一说夕阳微山湖在今山东梁山,一说在今山西潞城),故称他为“微子”(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有微子墓,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梁山是以“山”得名-梁山县以梁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后易名“梁山”.易名原因有三说: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

二说梁孝王田猎终于此,中暑身亡葬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

相传梁山北麓、小梁峰阳坡的松柏林为梁孝王墓地,旧有石碑“帝子遗碑”,为寿张八景之一,明代因黄泛淤没。

三说是因避东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

寿张县原名寿良,亦属因避刘良而更名。

-3、鱼台县是“地”得名-鱼台县远古时期曾是东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方.西周时期县境西南部属极国,东北属茅国。

春秋为棠邑。

战国为方与邑。

秦置方与、湖陵二县。

北齐县废。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方与县。

鱼台之名始于唐代,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鱼台,后隶属关系有所变更。

而县名沿用至今。

-4、金乡县是以“传”得名-金乡县远在氏族部落时期是有仍氏(缗姓)聚居的地方。

金乡县名起源于西汉.以山得名。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县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不过至今金乡也没有开采金的历史记载,所以说以“传”得名。

- 5、泗水县是以“河”得名泗水县五帝时为古都近畿,夏商有卞县北周后的各朝,历代置县.县名几经便更,直至隋朝置泗水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12县市区名称的由来
济宁行政区划是有12个县市趣组成,分别是:两区:市中、任城;三市:兖州、曲阜、邹城;七县:金乡、嘉祥、鱼台、微山、泗水、汶上、梁山-
济宁因有了悠久的历史,所以济宁各地县(市区)的名字的由来就大有说法~ -
1、微山县以“人”得名
微山县以微山湖得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原封地于微(殷畿内国有几说,一说夕阳微山湖在今山东梁山,一说在今山西潞城),故称他为“微子”(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有微子墓,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梁山是以“山”得名-
梁山县以梁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后易名“梁山”.易名原因有三说: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

二说梁孝王田猎终于此,中暑身亡葬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

相传梁山北麓、小梁峰阳坡的松柏林为梁孝王墓地,旧有石碑“帝子遗碑”,为寿张八景之一,明代因黄泛淤没。

三说是因避东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

寿张县原名寿良,亦属因避刘良而更名。

-
3、鱼台县是“地”得名-
鱼台县远古时期曾是东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方.西周时期县境西南部属极国,东北属茅国。

春秋为棠邑。

战国为方与邑。

秦置方与、
湖陵二县。

北齐县废。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方与县。

鱼台之名始于唐代,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鱼台,后隶属关系有所变更。

而县名沿用至今。

-
4、金乡县是以“传”得名-
金乡县远在氏族部落时期是有仍氏(缗姓)聚居的地方。

金乡县名起源于西汉.以山得名。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县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不过至今金乡也没有开采金的历史记载,所以说以“传”得名。

- 5、泗水县是以“河”得名
泗水县五帝时为古都近畿,夏商有卞县北周后的各朝,历代置县.县名几经便更,直至隋朝置泗水县。

其名称以泗河而得名,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

-
6、汶上以“吉”得名-
汶上县夏商时称劂国,周初名郡国,春秋为中都,战国称平陆,汉改东平陆,后齐称乐平,隋复称平陆,唐天宝元年复称中都金贞年改称汶阳。

汶上作为专用地名始于金泰和八年(1 20日年),因地处汶水之滨而得名。

有人疑问汶上之名,说汶上在汶水下游,何以为汶上,汶上取名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汶上地处汶水下游。

下字是不吉利的字眼,即使有下人们也不说下。

因此就出现了汶上之名。

- 7、兖州以“字”得名-
兖州为鲁西南重镇,居重要战略位置。

兖州之名由来已久,《尔雅.释地》记载:“济河间曰兖州”。

我国上古行政区划中有九州之说.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沅水而得名,“沅”与“兖”字同音,通用,兖是信义的意思。

《辞源》中有“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谨,故曰“兖”。

意思是说济水与黄河之间,所处条件特好,人的气质诚实谨慎所以称兖州。

-
8、曲阜以“行”得名-
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为古帝少吴氏的都城,殷商时代的奄国,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东汉应邵曾解释说:“鲁城砂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阜字作土山解,现曲阜城东有土山叫防山,蜿蜓曲折.行成龙行阜地,这就是曲阜之名的由来。

-
9、邹城以“国”得名-
邹城古属夷地,夏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殷属奄国,公元前1 0 2 7 年,周武工灭商建周,封曹侠于此建立邾国。

隶属于鲁国之附庸,为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 615 年)邾国国君邾文公卜迁于峄,重建国都于峄山之阳。

至穆公时(公元前 4 8 0 年前后)改“邾”为“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驺县”。

至唐时.“驺”为“邹”.关于邹城市之名的由来.在我国古籍文献中,邾多作邹或驺,邾驺二字古音相同,书邾书邹通用无分。

1992 年邹县撤县设市更名邹城市。

-
10、嘉祥以“虚”得名-
嘉祥故地原属巨野、任城二县,南宋高宗十年(即金皇统七年,公元川 47 年)分任城、巨野之民置嘉祥县,属济州所辖。

嘉祥一名,据《左传》记载:十四年(即公元前 480 年),西狩大野(现巨野东北一带),猎获麒麟一只,麒麟为太平之兽,属吉祥之兆,因获麟地在嘉祥县境内,故以“祥瑞”之意取“嘉祥”置县名,沿用至今。

(麒麟与传说的龙一样,是古人崇拜的吉祥物,今动物分类学上实无其兽)。

-
11、任城以“姓”得名
任城区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我国最早风姓古国之一。

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

夏商为仍国,周开始为任国、邿国。

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

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

三国魏置任城郡。

西晋复任城国。

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

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

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

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

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

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

明初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八年(1730年)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为直隶州。

辛亥革命(1911年)后,废除帝制,1913年废州
置济宁县。

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

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

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

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郊区。

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