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21篇古诗文+译文(简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0篇(附译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0篇(附译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0篇(附译文)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2 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

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

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13《大道之行也》【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诗词目录:12.《诗经》两首一、关雎二、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式微/《诗经》四、子衿/《诗经》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4.唐诗二首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卖炭翁/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送友人/李白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十二、卜算子•咏梅/陆游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下学期(八下)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2. 《岳阳楼记》(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期望。

3. 《出师表》(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上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深思熟虑。

4. 《醉翁亭记》(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5. 《桃花源记》(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散文,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世界。

6. 《赤壁赋》(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散文,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7.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通过回忆赤壁之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感慨。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翻译:这是苏轼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明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0. 《静夜思》(李白)- 翻译:《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学习古代汉语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深层含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20篇详解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20篇详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古诗文一、桃花源记 (1)二、小石潭记 (6)三、核舟记 (9)四、关雎 (13)五、蒹葭 (14)六、式微 (16)七、子衿 (16)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7)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十、北冥有鱼 (19)十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十二、虽有嘉肴 (22)十三、大道之行也 (23)十四、马说 (24)十五、石壕吏 (27)十六、卖炭翁 (30)十七、题破山寺后禅院 (32)十八、送友人 (33)十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4)二十、卜算子.咏梅 (35)一、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武陵的居民以捕鱼为生。

一次,他们沿溪而行,迷失了方向。

突然,他们发现了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渔民们感到非常惊异。

他们继续前行,想要穷尽这片林子。

林子尽头,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仿佛有光芒。

他们离开了船,走进了洞口。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但是走了几十步之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优美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林。

道路纵横交错,鸡犬相闻。

这里的男女穿着和外人一样,黄发垂髫,看起来非常快乐。

他们看到渔民,非常惊讶,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渔民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村民们就邀请他们回家,设宴招待。

村里的人听说有外来的人,都来问讯。

他们自称是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同乡来到这个荒凉之地,再也没有出去过,与外人隔绝。

他们被问及现在的时代,却不知道汉朝、魏晋时期的事情。

他们详细地讲述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让人们感到惊叹。

其他人都邀请他们到家里,招待他们。

过了几天,他们告别离开了。

这些人说:“这件事不足为外人道。

”他们离开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开始了旅程。

到了郡城,他们向太守报告了这件事。

太守派人跟随他们的指引,但是却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桃花源。

南阳的XXX是一位高尚的士人,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想去一探究竟。

但是他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因为他病逝了,后来也没有人再问津这个桃花源了。

在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打渔为生的人,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这景色感到十分惊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 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1]【注释】⑴关关:鸟鸣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日夜夜。

寤,醒觉。

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几篇常见的作品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 - 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为滕王阁所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以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岳阳楼的美景和作者登楼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出师表》 - 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出征的决心。

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位渔人偶然发现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醉翁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6. 《赤壁赋》 - 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文。

文章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7.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翻译:《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游记。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必背21篇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

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02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03 核舟记明·魏学洢【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

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

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坦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

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

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04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05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06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07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0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