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错题集

合集下载

五上错题

五上错题

五年级上册错题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竖式计算中的小数点点错。

错例: 1.2 ×0.11=1.2×0. 1 11 21 21. 3 2错例分析:根据小数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小数的位数不足时,在小数点的前面加0。

教学建议:要求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2.积的末尾有0的竖式表达有误。

错例: 2. 5 2. 5× 6 × 61 5 0 15.0错例分析:对于积的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如本题,应先算出25×6=150,再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

然后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本题的两个错解均没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运算。

教学建议:规范板书解题步骤、并要求学生按照正确步骤运算。

3.简便运算定律混淆。

错例1: 1.25×4.8=1.25×(8×0.6)=1.25×8+1.25×0.6=10+0.75=10.75错例2: 1.25×4.8=1.25×(8×0.6)=1.25×8×1.25×0.6=7.5错例3:99×0.87=(99+1)×0.87=100×0.87=87错例分析:这三道题在简便运算定律的运算不熟练。

在错例1中把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在错例2中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不清楚。

教学建议:要加强运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对比练习,通过对比、辨析理解和掌握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不灵活。

错例:根据308×25=770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1. 30.8×2.5= 2.3.08×2.5 = 3. 0.0308×0.25=错解:1. 770 2. 77 3. 0.077错例分析:没有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集)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0.91里面有( )个0.130.2÷0.008=( )÷81小时15分=( )小时 2.4÷0.03=( )÷33吨400千克=( )吨6÷0.15=600÷( )0.8÷0.25=( )÷25 3.75=375×( )20.5÷1.47=( )÷1470.25=25÷( )1.72÷0.4( )÷44.3×1.1○4.3÷1.16×0.2○6×0.15.28÷0.4○5.28÷(0.04×100) 5.4×0.94○5.4×0.11.2×0.3○1.2÷0.348.5÷16○48.5÷258.2×0.2○8.2÷0.2 3.49×1○3.49÷10.36÷6○0.48÷810.7×0.67○6.7×0.16.2÷0.6○6.2×0.64÷5○0.4÷0.532.5×1○32.5÷0.10.7÷0.18○0.70×400○1.4÷999101×0.99○101÷0.994.03÷0.92○4.0362.78÷1.5○62.787÷110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是( )循环小数一、填空两数相除商是4.6,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10,商是( )小光在计算268.2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102,这道题的除数是( )二、填入“﹥﹤﹦”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商( )6÷3表示( );37.5÷1.5表示(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错题集)74÷2.2的商是( )小数,循环节是( ),商的简便写法是( )小光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把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这道题的除数是( )3.048÷2.54=1.2912÷24=383048÷254=( )9.12÷24=( )30.48÷25.4=( )0.912÷0.24=( )0.3048÷2.54=( )912÷0.24=( )30480÷25.4=( )9120÷2.4=(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0.888是循环小数( )①、②、③、④、⑤、⑥、所有的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的位数都是有限的(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18×0.7B、18÷0.7C、18÷1.5如果把5.307÷8.7改为5307÷8.7来计算,那么所得的商( )A、是原商的1000倍B、是原商的1/100C、不变甲数是0.001,乙数0.01,甲数除乙数所得的商是(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9,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9( )与28.5÷0.29结果相等的是( )A、285÷0.29B、285÷29C、2850÷29D、28.5÷2.9与6.07÷48结果相等的是( )A、60.7÷4.8B、60.7÷48C、0.607÷4.8D、607÷48与0.375÷2.5结果相等的是( )A、375÷25B、37.5÷2.5C、3.75÷25三、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一个数除以0.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它的1000倍( )四、判断题一个数(0除外)的1.2倍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大(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五、选择题⑦、⑧、⑨、①、②、十一、计算(易错题)12.1÷0.11=50.4÷0.28=十、应用题的计算单位要注意:做几套衣服、买几本书、做几个蛋糕等的单位九、按规律填数3 1.5 0.75 ( ) ( )3.241 3.241 3.24 3.24 3.241如果A÷B﹤A,(A,B≠0),那么B一定( )A、比1大B、等于1C、比1小七、按从小到大排列1.43 1.43 1.43 1.403 1.430A、0.1B、1C、10D、1003.4264264……的循环节是( B )A、426B、264C、4264A、6B、7C、5循环小数5.6767……的小数部份第五十位上的数字是( B )5.6 2.8 ( ) 0.7 ( ) ( )八、列式计算0.5与0.7的积除以0.6,商是多少?0.2 0.4 0.6 ( ) 1 ( )29.4÷0.28=20.4÷24=72÷15=6÷1.50=十二、0.77÷14 1.7÷2.51.8÷0.5÷0.62.89÷1.25÷0.08十三、68.8÷9.5≈149÷1.7≈保留一位小数简便计算(A÷B÷C)=A÷(B×C);6÷3÷2=6÷(3×2)12.3÷6.1≈7.5÷4.3≈40.9÷51≈32÷32.3≈240.5÷1.2≈。

五年级上册数学错题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错题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错题整理一、小数乘法部分1. 题目:0.25×0.4的积是()。

错误答案:1题目解析: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25×0.4,先算25×4 = 100,0.25有两位小数,0.4有一位小数,共三位小数,所以积应该是0.1。

2. 题目:一个数乘0.8的积比45个0.6少7,这个数是多少?错误答案:(45×0.6 7)÷0.8=(27 7)÷0.8 = 20÷0.8 = 250题目解析:45个0.6是45×0.6 = 27,积比27少7,那么这个积是277=20,一个数乘0.8等于20,所以这个数是20÷0.8 = 25。

错误答案中把20÷0.8算错了。

二、小数除法部分1. 题目:1.8÷0.36 =()错误答案:0.5题目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变成180÷36 = 5。

错误答案是把除法当成乘法计算了。

2. 题目:5.63÷6.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错误答案:0.92295题目解析:先计算5.63÷6.1≈0.92295,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看第三位小数是2,根据四舍五入,应该舍去,所以正确答案是0.92。

三、简易方程部分1. 题目:3x+5 = 20,求x的值。

错误答案:3x+5 = 20,3x=20 + 5,3x = 25,x = 25÷3,x = 8.333...题目解析:解方程时,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

3x+5 = 20,应该是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得到3x=20 5,3x = 15,x = 5。

2. 题目: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2倍多10,这个数是多少?(设这个数为x)错误答案:3x+2x = 10,5x = 10,x = 2题目解析:根据题意,应该是3x 2x = 10,x = 10。

五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五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1、两个因数的积是15.14,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2、3.72 × 1.6 的积有()位小数,28 × 1.305 的积有()位小数。

3、把2.056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这个小数值就( ).4、一个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得5.7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5、两个因数都大于0,当第一个因数()时,积一定大于第二个因数。

6、6吨20千克=( )吨9.5小时=( )小时( )分7、一种钢丝0.25米的质量是0.2千克,每米钢丝的质量是( )千克,每千克长( )米.8、在计算5.03÷0.4时,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倍,当商是12时,它的余数是()。

9、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8元钱,如果买4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13元。

每千克苹果()元,每千克梨()元。

10、我们观察一个长方体时,一次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可以看到()个面。

11、食堂运来2000千克煤,烧了A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天烧( ) 千克。

12、小明比小红高8厘米,小明高A厘米,小红高()厘米。

13、使方程(的值,叫做解方程。

14、仓库有A吨货物,运走6车,每车B吨,运了()吨,当A=90,B=3.5时,还剩()吨.15、爸爸今年A岁,儿子今年(A-28)岁,再过X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

16、方程的解是指使()左右两边()的求知数的()。

17、求()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8、10.5平方千米=()公顷37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19、0.25时=( )分90平方厘米=()平方米20、李师傅0.15小时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

21、一个三角形比它等底等高的平等四边形的面积少30平方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高是3.6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3、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5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错题集

5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错题集

(3)大于 8.1 而小于 8.2 的三位小数: , , .
1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停车场,底是 63 米,高是 25 米,平均每辆车占地 16 平方米,这个
停车场最多可以停放多少辆车?
14.某产粮专业户出售余粮 10 袋,每袋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199,201,197,203,200,195,197,199,202,201
56.小明在计算 5. a + b.9 时,错算成了 8. a + b.6 ,结果是 10,那么 5. a + b.9 =

57.两个数的和是 15.9,如果一个加数增加 5.2,另一个加数减少 5.2,这时的和是 ;如
果一个加数减少 5.2,另一个加数也减少 5.2,这时的和是 .
58.一道小数减法算式,差是 5.1.如果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 2.4,差会是 ;如果被减
−280 +400
−300 +180
−500 +950
−300
A 、星期三运进大米
千克,运出大米
千克.
B 、星期 只运出而没有运进大米.
C 、星期五运出大米比运进大米多 千克.
D 、这一周运进大米多,还是运出多?多多少?
17.在数轴上有三个点 A 、 B 、 C 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五 −320 +100
1.89 分、1.99 分.已知 1 号比 2 号快,但比 4 号慢,且 3 号比 2 号慢,请你排出四位同
学的名次与成绩.
51.小马虎在计算 1.39 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 1.84.正 确的得数应是 ( )
A.4.5
B.6.34
C.5.89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附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附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

1、1.25×0.8表示()。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

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

12、3x=6.9的解是()。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

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

14、35dm2=()cm2;7.4m2=()dm2;7.5m2=()cm;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周长()。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cm2。

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一、填空1、水库的水位在警戒线以下15厘米,记作—15厘米,那么在警戒线以上10厘米,记作(),“0厘米”表示水位在()。

2、水沸腾的温度是(),水结成冰的温度是()。

3、一个五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4万,这个五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4、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减数2.6看成是26,结果得到3.2.原来正确结果应该是()。

5、被减数与减数的和是4.2,被减数与差的和是4.8,被减数是()。

6、42.25减去3.5与2.75的差,得数是()。

7、小朋友做传花游戏,8人围坐成一圈,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人传花。

当传了38次时,花在()号小朋友手里。

(高拔P45)8、今天是星期一,再过50天是星期()。

9、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了19.8,这个数原来是()。

(全优P67)10、“儿童节快乐儿童节快乐儿童节快乐”第20个“儿”是第()个字。

(高拔P44)11、如果时针现在是18时整,那么分针旋转145圈后是()时。

(高拔P47)12、某年的9月22日是星期一,那么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

13、3.5除以1.1,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0位上的数字是( )。

(高拔P102)14、一列火车从上海到扬州,中途要经过4个站,这列火车要准备()种不同的车票。

(高P59)15、由南京开往扬州的客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

早上6:15发第一辆,第八辆是()时发车,下午4:30发第()辆。

(高拔P59)16、把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是9.7,原来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高拔P103)17、有20个数,第一个数是9,以后每个数都比以前一个数大3,这20个数连加,和是多少?(P87题5)18、李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位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25,正确的得数应是()(全优P120)19、两个数相除,余数是5,如果这两个数同时除以100,则余数是()(高拔P84)20、两个加数的和比第一个加数大4.75,比第二个加数大9.65,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差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错题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错题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错题集一、小数乘整数1. 题目:0.6×5 =- 错误答案:0.3- 题目解析: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6×5,先算6×5 = 30,0.6是一位小数,所以从30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3.0,也就是3。

2. 题目:3.2×15- 错误答案:480- 题目解析:计算3.2×15时,按照整数乘法计算32×15 = 480。

但3.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应该是48.0,即48。

二、小数乘小数1. 题目:0.25×0.4 =- 错误答案:1- 题目解析:计算0.25×0.4时,先算25×4 = 100。

0.25是两位小数,0.4是一位小数,一共是三位小数,从100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1。

2. 题目:1.2×0.35- 错误答案:4.2- 题目解析:1.2×0.35,先算12×35 = 420。

1.2是一位小数,0.35是两位小数,共三位小数,所以结果是0.42。

三、积的近似数1. 题目:0.86×1.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错误答案:1.03- 题目解析:先计算0.86×1.2 = 1.032。

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千分位是2,小于5,舍去千分位及后面的数,所以正确结果是1.03。

2. 题目:2.34×0.15(精确到十分位)- 错误答案:0.35- 题目解析:计算2.34×0.15 = 0.351。

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是5,根据四舍五入,要向十分位进1,所以结果是0.4。

四、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 题目:0.25×(4 + 0.4)- 错误答案:0.25×4+0.4 = 1 + 0.4 = 1.4- 题目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 + c)=a×b+a×c,0.25×(4 +0.4)=0.25×4+0.25×0.4 = 1+0.1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错题集一、错例目录1.小数乘法1.1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范立军) 41.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陈关雄) 51.3.1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范立军) 61.3.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郑国平) 71.3.3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陈关雄) 112.小数除法2.1.1一个数除以小数……………………………………………………………(范立军) 122.1.2一个数除以小数……………………………………………………………(屠芝娟) 132.1.3一个数除以小数……………………………………………………………(范立军) 142.2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屠芝娟) 152.3.1按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王小荷) 192.3.2按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陈关雄) 212.4.1乘除混合运算………………………………………………………………(范立军) 232.4.2乘除混合运算………………………………………………………………(王小荷) 243.简易方程3.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屠芝娟) 263.2方程的意义……………………………………………………………………(陈关雄) 273.3等式基本性质一………………………………………………………………(王小荷) 293.4.1 ax+ab=c及其应用…………………………………………………………(钱建军) 323.4.2 ax+ab=c及其应用…………………………………………………………(陈关雄) 333.4.3 ax+ab=c及其应用…………………………………………………………(陈关雄) 363.4.4 ax+ab=c及其应用…………………………………………………………(郑国平) 384.多边形的面积4.1三角形的面积…………………………………………………………………(郑国平) 394.2梯形的面积……………………………………………………………………(钱建军) 424.3.1组合图形的面积……………………………………………………………(陈关雄) 434.3.2组合图形的面积……………………………………………………………(钱建军) 455.总复习5.1小数的乘、除法………………………………………………………………(屠芝娟) 465.2.1简易方程……………………………………………………………………(陈关雄) 475.2.2简易方程……………………………………………………………………(郑国平) 495.3可能性…………………………………………………………………………(屠芝娟) 50二、原始错例题目:列竖式计算 2.06×2.5=学生错解:2.06×2.5=51.5 2.06×2.5=51.5 2.06×2.5=51.502.06 2.06 2.06×2.5 ×2.5 ×2.51030 1030 1030412 412 41251.50 5.150 5.150◆原因分析1.对小数乘法中“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不是模糊不清,主要表现为:(1)学生没能有效地区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小数加减法竖式书写中的“小数点对齐”影响了小数乘法竖式中积的定位。

(2)三种错解都能用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但不能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对积的小数点进行定位。

2.没有用估算来检验最后结果的习惯。

◆教学建议1.新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因数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得到最终的积”的理解过程,运用转化的策略获取新知,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

2.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积的小数点的定位”上,用规范的小数乘小数的竖式书写,获得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技能,讲清楚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看成整数乘法算出结果后,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加强估算,培养验证的习惯。

◆资源链接专项练习:根据206×25=5150写出下列各算式的答案,并说说为什么?20.6×25=() 206×2.5=()20.6×2.5=() 20.6×0.25=()◆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6.99%题目:2.4×1.25学生错解:2.4×1.25 2.4×1.25 2.4×1.25=0.3×(8×1.25) =0.6×(4×1.25) =(0.8×3)×1.25=0.3×100 =0.6×500 =(0.8×1.25)×(3×1.25)=30 =300 =1×3.75=3.752.4×1.25 2.4×1.25 2.4×1.25=3×(8×1.25) =0.6×(0.4×1.25) =2×(0.4×1.25)=3×10 =0.6×0.5 =2×0.5=30 =0.3 =1◆原因分析1. 数感不强,对于数据的拆分不熟练。

四年级时已经接触了125和8或25和4等这类数,能感知遇到125或25需要提取8或4这些数,提取8或4时,需要从题中其他数据拆分,由于小数乘法拆分相对整数乘法拆分复杂(还需考虑乘积是几位小数),大部分同学拆分还停留在四年级的层面。

2.计算失误明显。

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出现失误。

缺少计算熟练巩固联系。

◆教学建议1.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一定要铺垫关于数的拆分练习。

建议在新课开始前进行如0.48=()×() 3.6=()×()等。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适当放慢教学节奏。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拆分时要注意拆分结果的乘积是否等于原来的小数。

通过算一算,比一比,得出正确的两数之积。

3.编制习题,在练习中添加一些专题训练题。

运用计算定律简便计算需要一个熟练化的过程,教材通常一个课时就过,时间上不允许全体同学慢慢接受,这就导致部分同学还没“吃”好上一顿,就“吞”下一顿,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资源链接1.请你写一写0.48=0.4×() 0.48=4×() 0.48=1.6×() 0.48=()×0.023.6=()×() 3.6=()×() 3.6=()×()3.6=()×()2.怎样简便怎样算。

0.25×3.6 0.96×12.5 2.5×0.16×10◆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20.3%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1.2×98学生错解:1.2×98 1.2×98=1.2×100-2 =1.2×(98+2)=120-2 =1.2×100=118 =120◆原因分析1.不理解算式的含义。

不知道1.2×98的意义是表示求98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而第二种错误使算式变成了表示求100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了。

2.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还没有形成。

对于乘法分配律学生只知其形而不知其神,没有真正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建议1.数学模型不应由老师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自己建立。

2.从理解算式含义的角度出发,如从乘法的意义上理解,就是98个1.2相加,而98个1.2则可以看成是100个1.2减去2个1.2,所以应该在100-2上加上小括号,然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资源链接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训练:2.35×98 2.35×102◆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17.54%题目: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6.3×10.3学生错解:① 6.3×10.3=(6+0.3)×(10+0.3) =6×10+0.3×0.3② 6.3×10.3=6×10+0.3×0.3③ 6.3×10.3=6+0.3×10.3④ 6.3×10.3=(6+0.3)×10.3=6×10.3×0.3◆原因分析1.学生的访谈表明,错例①想到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但在乘法分配律的建模上模糊不清;错例②学生理直气壮地举出了例子:25×32=25×30+25×2,看来,学生是受算法多样化的影响,以为小数乘法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别相乘,相加的和便是算式的积;错例③受前一节课所学的“乘加乘减”的负迁移,将算式改写成“乘加”,导致计算错误;错例④将乘法的3个运算定律混为一谈。

2.“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的题目,学生错误率往往很高,一种现象是不能简算的题目,学生使劲想办法简便计算,导致计算错误;另一种现象是能简算的,却没能把握住数据的特点,达到厘清合理简算方法的目的。

看来,数感、运算定律的正确建模决定着简便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建议1.在计算教学中发展学生数感,必须加强学生的估算。

错例③和④,借助于估算,很容易发现计算的错误(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相差很多)。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对学生的合理估算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2.乘法分配律的建模过程,需要加强研究。

乘法分配律固有的抽象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模型的建立比较难。

可创设购物情境中展开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便于学生交流和表达,同时也使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资源链接《乘法分配律》教学预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P36。

【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2.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3.经历猜测、验证、观察、思考等过程,达到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及建模。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建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