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

合集下载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3-人力资源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3级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球化趋势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各类工商企业和其他组织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原则,经过学习达到如下要求:1、品格素养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方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

2、专业知识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业生涯、人员选聘与测评、培训与发展、绩效与薪酬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以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动态。

3、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调研活动,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一门外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原版)、组织行为学(英文原版)、组织与职位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力资源选评与开发、人事心理学、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软件应用等。

四、学制四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模拟实验与软件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招聘面试、个性测验、管理沟通等情景模拟式实验,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实际操作。

2、社会实践:结合教学,组织模拟实验、调查、咨询等实践活动。

3、毕业实习:第四学年安排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

六、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以周计)注:①实践1:军训(第一学期)(2周,1学分)②实践2:《组织行为学(英)》课程实践——企业专题调研(2周,1学分)③实践3:独立研究——专题调研或学术论文训练(2周,1学分)④实践4:《薪酬与绩效管理》课程实践——企业综合调研(2周,1学分)毕业实习:共12周,其中第七学期5周,第八学期7周,6学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共8周,8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06二、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及管理方法,具有开放视野、本土情怀、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公司企业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地方性人才。

(二)毕业要求1. 知识要求1.1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1.2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1.3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要求2.1具有良好的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具有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2.3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

3. 素质要求3.1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

3.2专业素质:具有全局视野,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发现组织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能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解决组织管理问题。

3.3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具有时代精神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充满责任感地工作。

3.4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稳定、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6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3)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3)培养方案

(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公共必修课
4
必修课 公共
my991104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
体系概论
公共必修课
5
必修课 公共
my991105
(理论)
形势与政策
公共必修课
5
必修课 公共
my991105
(理论)
形势与政策
公共必修课
5
必修课 公共
my991105
(理论)
形势与政策
公共必修课
6
必修课 公共
my991105


实用英语阅读实践 高等数学 C 大学计算机基础 办公高级理论 大学计算机技能训练


√√








776
2016年版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分册
对应关系
A1 A2 A3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C5 C6 C7
办公软件高级实验 大学体育






体育俱乐部 大学语文


管理技能开发(选修)
第六学期
电子商务概 论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
大学生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Biblioteka 投资学(选修)经济法
人力资源管理热点问 题(选修)
社会调查方法(选 修) 文献检索(选修)
财务管理
统计学
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课程设计
形势与政策
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实训
形势与政策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 计(选修)
社会保障学(选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于2001年,现有专任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的教师7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多位教师曾获得“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湖北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多位教师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担任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企业顾问。

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处于前列,在“企业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居领先水平,在国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300余人。

近5年,共有20余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会计知识竞赛、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等奖励和荣誉。

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每年均超过20%,多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

通过导师制、专家讲座、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校企联盟、模拟经营等培养方式,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超过90%,已经为社会培养500余名高素质的毕业生,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专业编号:111223专业代码:120206一、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创建一流本科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体现培养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考研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做准备。

本专业培养掌握企业一般经营管理、员工招聘、人力资源测评、组织及员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且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必须具备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志愿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品德;2.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善于思考,有自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4.熟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有较强的综合管理技能,包括:专业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思维技能;能基本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外语和信息技术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就业前景与职业规划
就业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加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 类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 面的工作。在职业发展上,可以从初级岗位逐步晋升到高级岗位,甚至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或总 经理等高层管理者。
绩效管理
介绍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 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绩效改进计划 。
薪酬福利管理
介绍薪酬福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如 何设计和实施合理的薪酬福利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和满意度。
课程设置与培养重点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 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企业和组织 中担任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同时,课程设置还 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创新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 力。
专业课程
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 关系管理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人
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的知识。
实践课程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项目、人 力资源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
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 解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心理,提高管理效能。
03
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以实践课程、实践项目、实习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 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推行“导师制”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区域发展和行业一线,具有深厚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管理技能与方法、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社会交流沟通、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构,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开发和应用、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一)知识规格与要求1.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1.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专业能力;2.具备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招聘与录用、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职业能力;3.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职业技能鉴定;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5.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6.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职业技能,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一)学制基本学制四年。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负责协调和管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的人才组织效能和竞争力。

为了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各高校及学术机构设计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该文档旨在深入探讨该方案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规范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准确定义了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规范,可帮助学校规范教学,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提高人才质量。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可以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才,并促进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3、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通过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可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劳动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性的专业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招聘管理、培训与开发、薪资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和掌握。

3、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论文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法为了使各高校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加顺利,应采取以下实施方法:1、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应结合本校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

2、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特色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各高校应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等时代背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坚持“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思路。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到各类工商企业、各级党政机关(组织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文化和社会团体、社区组织,特别是各级别星级酒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指导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基本规格1.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方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方面本专业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求的调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相关咨询、培训、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应用于各类工商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具备解决招聘、工作分析、薪酬设计、绩效考核、职业生涯指导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 业 社 会 保 险 管 理 等 岗位 工作 的 技 术 型 、 技 能 强 、有 良 好发 展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 来说 更为重要 ,这些素养 实际上 比学生
能 力 的 专业 人 力 资源 管 理 人 才, 以 及 掌 握 管 理 理 念 文化 、知 识 的技术素养更为重要 ,将 最终决定学生 未来 的职业成就 。 面宽、综合素质高的职 业经理人。 从专业分类 来看,人 力资 源管 理是 企业管理 的一个重要方 面,所以,我们的 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管理 人才,具体说是两类 :
学生约 3 0 0 人。19 9 9年第一次制定该专业培养方案 ,经过 2 0 不是 对立的,前者重 视管理技术方 法的培养 ,后者重视管理 理 02 年、2 0 0 3年 、2 0 0 6年、2 0 年 四次修 订,培 养方 案 逐渐 成熟 念 、 知 识 、 素 养 的 培 养 , 并不 局 限于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学 生 可 以 08
[ 钮英建 , 4 ] 柴建设 , 李洪枚, 安全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等
R.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07 20. 中 一项 重 要 而 急 迫 的 任 务 。通 过 对 安 全 工 程 专业 工 程 素 质 内涵 报告[] 【 李晓光 , 5 】 张有根, 李哲英 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 究与实践[ J 】 的分析 ,今后我们将继 续在提 高教 师素质基础 上,从专业 课实 20 ,65 ) 验 建设 、现 场实 习、毕业 设计 等教学环 节人手,增加 学生参 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0 42 ( [】 6李艳蔷, 胡细全, 李海波 加强环境 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 工程实践 的机会,培养更 多安 全工程所 需要 的高素质 的复合 型
良好 的心 理 素 质 以 及 诚 实 守 信 、 勤勉 乐 群 的美 好 品德 和 良
掌握基 本人力 资源管理 理论 和方 法,能够从事企 业 岗位 管理 、 好的职业 道德 ,健 康 的体 魄以及 积极 向上的人 生观 和高 尚的情 操。这是我校对全体 学生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这 些要求对 于

育的思考与实践[ . J 中国电力教育,0 9( . 】 2 0 ,) 1 [ 曲方, 7 ] 郑颖君, 林伯泉安 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J 】
参考文献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安全科学43 程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 31( : 5 20, 8 1 . )- 3 [】 8廖可兵, 李升友, 虞和泳, 等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课程教材 编写初探[ _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 31() - ] 20 , 5: 7 j 5 [ 傅贵, 9 】 陈大伟, 甲文 论安全 学科的内涵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杨 建设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 51( :3 6 2 0 , 16 — 6 5)
2 熟 悉企业 人 力资源管理 的法律 法 规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法律规 范性。随着社 会主 义市 场经济体制 的建 立和完善,关于企 业 内
08 20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安 全 工 程 专 业 人 才 应 具 备 较 高 的 工 程 素 质 ,在 康 会2 0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0 8 大学 阶段切实提 高学 生的工程素质与能力是 安全工程专业教学
并形成了鲜 明的特点。培养方 案是本科专业 建设 的基 础 ,本文 根 据 自身的特点 和对 未来的职业 预期进行 选择 ,确 定 自已的培
的主要 目的是总结 我校人 力资源管理专业培 养方案 的特点 ,为 养 目标 ,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 相关选修课程来培养 自己。
相 关 高 校 和 专业 提 供借 鉴 。

二、专业培养要求 培养方 案要求注意 培养学生具 有以下几个 方面 的知识 、素
1具 有 良好 的心理素 质和 职 业道 德 .

培养 目标
培 养 目标是设计培 养方案需要重点 解决的首要 问题。随着 质 和 技 能 。 专业 建设经验 的积累 ,我们不断凝练培 养 目标 ,使之 逐渐 明确 清晰起 来,针对性 越来越 强。本专业培养 目标 的最后 定位是 : 人员招 聘、职 工培 训、绩效 管理 、薪 资管 理、劳 动关 系管 理、
要 研 究 方向 : 力资 源管理 、 企业 文化 。 ( 人 北京 12 0) 026
华 北 电力 大 学 ( 以下 简 称 “ 校 ” 19 我 ) 9 9年 开 设 人 力 资 源 管

是 能 够 胜 任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部 门相 关 岗位 工作 的 技 术 型 专
理 本 科 专 业 ,到 2 1 00年 8 ,共 招 收 本 科 学 生 1 班 , 毕 业 业 管理人 才'二是培 养综合 素质 高的职 业经理 人。这两个方面 月 3个
合 华 北电力大学人 力资 源管理专业 本 科 培 养方 案设 计和 修 订 经验 ,总 结 了 养方 案 的特 点和 设计原 则,重 点 阐述 了 培 专业培 养 目 、培 养要 标 求和 课 程设 置 ,并 阐述 了强化 技 能培 养和 素质教 育的方 案措 施 。
关键 词 : 力资源管理 ; 人 培养方案 ; 素质教育 作者简 介 :余恩海 (90 ) 17- ,男,山东蓬莱人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 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主OI编 码 :1.9 9jis 10 0 7 .0 03 .0 0 3 6 / . n.0 7 0 9 2 1 .00 8 s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的设计
余恩海
摘要 : 专业培养方案是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环节,其中的培养 目 标、培养要求和课 程设 置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