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出炉
2024年清明节假期安排时间表(完整版)

2024年清明节假期安排时间表(完整版)2024年清明节假期安排时间表(完整版)2024年清明节假期有三天,2024年4月4日-6日放假调休,4月7日(星期日)上班。
清明节的天气特点“清明时节,麦长只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快要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人拔节期。
若想取得丰产,一定要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北方的早作、江南早中稻进人大批播种的合适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人花期,要重点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适时进行。
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下种。
“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生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也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管理,确保产量和质量。
清明时节,雨量增多,江南地区尤甚。
虽然雨水丰沛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需‘,但若降水过多,会诱发湿害而对庄稼造成伤害,所以也要加强防范。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2023年清明节是哪天

2023年清明节是哪天2023年清明节是4月5日星期四。
2023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节)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
4月8日(星期日)上班。
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的句子1.缅怀先烈,立德立志,复兴中华,奉献青春。
2.在中华大地,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
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向所有先烈致敬!3.“网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4.立足根本,稳步发展,以强大的实力祭奠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烈们。
5.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莫忘先烈功勋!6.祭奠先烈,不忘忠魂,努力实现中国梦!7.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祭奠革命先烈,向他们学习。
8.网上祭英烈,悼念烈士英灵,振兴中华,建设富强社会,民族复兴中国梦!9.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致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10.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而做出牺牲,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我们纪念革命先烈,勿忘他们的卓著功勋。
11.没有先烈血与泪,哪有吾辈安和康?12.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不断增进爱国情感,努力学习,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13.网上祭英烈,英雄永垂不朽。
14.4月5日的清明节就快要到了,为新中国奋斗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们,在我的心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15.没有无数革命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哪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在此,我们深切地缅怀,愿他们的精神永存,激烈着后来人不断前进!16.向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慷慨赴死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先烈热血不能白流,革命遗志当代代相传。
人人实干敬业,祖国早日腾飞!17.在百年中国梦的实现历程中,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而今我们正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感谢你们为我们铺平了道路,相信未来的中国在我们的手中一定能圆中国梦。
2023年'2023清明'休假哪几天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2023清明'休假哪几天整理'2023清明'休假哪几天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清明休假哪几天,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2023清明休假哪几天1、清明节法定假日时间为一天,但一般状况下,国家在对放假时间进行支配的时候,会将节假日前后的周末时间进行调整,所以清明节经过调休一共会有连续三天的假期。
2、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其次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最绵长的一个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脚印了。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好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春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由于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以熬炼身体。
清明节传统习俗:扫墓祭祖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清明扫墓的悲凉心情。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祀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渐渐被忘却,但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则始终流传下来,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扫墓时人们多会在墓前放一束鲜花,以表对先人的敬重。
清明节传统习俗:插柳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户下压一根六条。
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23年放假安排时间表2023年

23年放假安排时间表2023年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共3天。
二、春节:1月21日-27日,放假,共7天。
1月28日(周六)、1月29日(周日)上班。
三。
清明节:4月5日放假,为期一天。
4.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共5天。
4月23日周日,5月6日周六上班。
5.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3天。
6月25日(周日)上班。
6.中秋节和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共8天。
10月7日(周六)、10月8日(周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
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并按规定妥善处理,确保人民群众平安过节。
耒阳清明放假通知模板

关于2023年清明放假安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将2023年清明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放假时间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5日至4月7日,共3天。
二、放假调休4月8日(星期六)正常上班。
三、工作要求1.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倡导文明祭扫,严禁使用明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3.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垃圾清理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5.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严禁野外用火,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放假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7.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清明节放假期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值班安排请各单位于放假前报送值班安排表,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备案。
值班期间,如遇重大突发事件,请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及相关部门。
特此通知。
附件:2023年清明节放假值班安排表耒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3月30日【附件:2023年清明节放假值班安排表】单位名称:__________值班领导:__________值班电话: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值班地点:__________(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上述表格,并于放假前报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备案。
)。
2023年放假法定节假日时间表

2023年放假法定节假日时间表2023年放假法定节假日时间表一、元旦2023年调休日历: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23年1月3日(星期二)上班。
二、春节2023年调休日历:2023年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2023年调休日历:4月5日放假,共1天。
4月6日(星期四)上班。
四、劳动节2023年调休日历:5月1日至5月5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9日(星期六)4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2023年调休日历: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2023年调休日历: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
10月7日(星期五)10月8日(星期六)上班。
法定节假日算不算出勤?法律分析: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的不算出勤,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每个月在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一部分也会依照实际出勤天数计算的。
如果没有达到每个月规定的天数,相应的肯定是会扣除工资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应出勤天数是扣除法定节假日后的天数,如果实际出勤天数与应出勤天数一样就应该拿一个月的工资,法定节假日不能包含在应出勤天数里,如果法定节日出勤,应按3倍工资计算。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怎么确定实行计时工资的劳动者,其加班工资基数应当按照以下方式确定:(1)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确定;(3)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公司拖欠加班费职工可以离职吗公司拖欠加班费职工可以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清明节2023放假日历表

清明节2023放假日历表清明节2023放假日历表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4月5日当天一天,不调休。
2023年清明节高速免费时间:4月5日0:00-4月5日24:00,一天。
清明节扫墓有什么意义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扫墓节、三月节等。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中上坟扫墓是清明节的例行活动。
扫墓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体现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基于以上的各种意义,清明节也因此成了华裔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祭扫的意义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家庭祭扫,一个是国家祭扫。
家庭祭扫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过祭拜自己祖宗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
国家祭扫主要是共同的祖先,通过祭扫带来整个民族和睦的关系,意义重大。
虽然至圣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他却提倡“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同样的,当我们上坟祭祖时,也应该把祖先当作在生那样敬奉。
身为儿孙者,应该以感恩心为先人除去坟地的野草,恭敬献上鲜花供品,并慎重地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称之为“挂纸”)。
这些动作虽然普通不过,但这是感恩,也是后裔可以为祖先做的事。
“祭如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仅随众草草而祭,然后匆匆而散。
若是我们能够把这份感恩之情用于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谢生养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师长、真心对我们的朋友以及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么,这个人间将变成和乐无嗔怨的净土。
今日,现代化和现实主义正向我们逼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代了旧有的思想;新的道德观、人生观也逐渐淘汰旧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可是,这并不等于华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就可作废,更不能说上坟祭祖等礼节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依然需要感谢为我们受尽苦难的先辈,并慎重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每逢清明节(当然其它日子亦可),我们应前往先人的长眠处祭奠,献上一束鲜花,献上庄严的礼仪,也一并献上我们的真诚和感恩心。
清明节的风俗1、荡秋千荡秋千是在清明节的时候一个传统的风俗,荡秋千的历史古老,最早期的时候荡秋千的名字是叫做千秋的,后来是为了避忌讳才变成了秋千。
2023放假时间表最新公布

2023放假时间表最新公布2023放假表一、元旦: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上班。
二、春节:2023年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元宵节2023年2月3日(星期五)至2023年2月5日(星期日元宵节)放假共3天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1日(星期六)、4月2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9天。
10月8日(星期六)上班。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是怎样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有意思的放假文案1.假期模式已启动,麻溜收拾回我的魔仙堡。
2.过年就要回家,不要多虑,快把忐忑心情,过滤。
遥望家乡方向,炊烟缕缕,祝你快马加鞭,旅途顺利。
3.寒假来了,回家过年。
4.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很渺小。
回到家,我就是爸爸妈妈的全世界呀。
5.回家路上想,要是能一辈子不离开这里就好了。
6.家,每个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会回家。
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温暖的摇篮。
远在他乡的游子更是期盼回家。
7..每一次的归途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的`回家都是一种惊喜。
8.漂泊在外,总爱思念故乡,人生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出炉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2023年清明节放假1天。
今年清明节是周三,4月5日放假,共1天,没有调休。
清明节高速公路免费吗?费的,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
法律依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一、实施范围(一)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
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二)免费通行的车辆范围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三)免费通行的收费公路范围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设置的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
各地机场高速公路是否实行免费通行,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节日由来介子推的传说清明节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日融合融合寒食节习俗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
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
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中国北方一些地方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
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
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
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
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融合上巳节习俗上巳习俗——祓除衅浴、郊外游春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内容。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
古代,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去水边祭祀。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
发展演变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续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
古时中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中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
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代以前中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
唐代是中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宋元时期,清明节在全国各地地位上升,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由于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移置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在清明节禁火与吃冷食的习惯。
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
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
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
”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祭祀分类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
浙江丽水一带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
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
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
以墓祭最为普遍。
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
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
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扫墓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纸钱挂于茔树。
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
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
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
节令食品蒿饼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
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
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
”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
此外,清明淮扬还有吃茶叶蛋的习俗。
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螺、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