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4-1《For循环语句》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4.1For循环语句6

《For循环语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过程2.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3.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可以独立完成基本循环结构算法的设计并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彩色“猜数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过程2.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二、难点1.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2.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节课开始学习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VB语言中的FOR循环语句,使学生学会循环控制结构,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对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有关语句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初步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编写程序,在对这些内容加强复习巩固的同时,指出它在顺序执行、选择执行程序中有一定的优势,但遇到一些操作并不复杂,需要反复多次处理的问题时,它们就有一定的困难,并提出改进的设想和办法,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玩游戏提升学生兴趣玩“猜数字游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反思游戏引出“循环”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通过思考回答“游戏的流程是怎样的?”和“游戏的特点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出“循环”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3.观察游戏源码,对比“方式一”和“方式二”,引出“循环”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方式一”为顺序结构实现的游戏,“方式二”为循环结构实现的游戏。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一些操作并不复杂,但需要反复多次处理的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循环结构。
二、学习新知——什么是循环观看循环动画,结合文字说明,加深理解循环结构的含义。
三、学习新知——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1.学生抄写“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加深对For循环语句的记忆。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For循环语句》参考教案

程序的循环结构——For循环语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循环结构编程的一般步骤及特点。
(1)掌握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2)掌握VB语言的循环嵌套的规则。
培养和提升学生:(1)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4)节,原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亲身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践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它既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据可依,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
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的顺序及选择结构。
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
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从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的故事入手,又到“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开了本节教学的序幕。
学生边阅读边倾听。
提问:有同学试图用以下方法解决: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Print Sqr (2)Print Sqr (4)Print Sqr (6)……Print Sqr(100)End Sub由此老师引入今天的循环问题:即问题中包含有重复执行的处理。
高中信息技术 2.4.1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时,还执不执行循环体。
2、由个别到一般,师生共同归纳出
让学生 对for循 环语句 的执行 过程有 一个感 性的认 识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并画出流程图 学生积极思
(图2)
考和教师一 培养学
起归纳出for 生归纳
图1
图2
循环语句的 问题的
执行过程 能力
3、阅读(调试)程序,完成以下问
题
S=0
for i =1 to 10 step 2
2、预习教材上应用for循环语句的例 题
板书设计:
一、从1加到10 s=0
For循环语句
利用一 个趣味 的作业 吸引同 学课下 主动学 习,为 下节课 讲for循 环语句 的应用 作准备
FOR i =1 to 10 s=s+i Next i print s 二、For语句语法规则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执行过 分析for
程的理解, 循环语
通过上机调 句的执
试和与同学 行过
讨论完成任 程,加
务
深对循
环语句
的理解
找出循环变 量、循环条 件、循环体 通过教师对 常见错误的 分析,加深
检查学 生能不 能根据 实际问 题写出 循环变
3、指出现比较普遍的错误,并分析 错误的原因
对for循环语 量、循 句的理解 环条
2.4.1信息表
设计者 宋宣 单位
宣城市第二中学
案例名称
FOR循环语句
适应范围(标明年级和模 高二年级 选修一
块)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 础。这节课是循环语句的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 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 格式和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 正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 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二节课 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 讲实际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FOR循环语句》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FOR循环语句》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FOR 循环语句授课人:
星号
2、编写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打印一列10 个* 星号学案上写出输出命令
探究提出更高难度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探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让学生时行探究:
3、编写一个程序让计
算机打印十行十列
100 个星号
4、编写一个程序,实
现如右图的效果:究,一二三组探究第一题,四五六组探究第二题;并找出代表进行讲解。
评价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
并引导学生
进行合作探究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合作精
神学生进行总结,一是学习的知识,二是学习的成果,三是学到了什么,四是合作的意识。
拓展提升提出拓展任务
打印九九乘法表学生进行研究探
讨
研究学习。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4.4几种循环语句的比较

VB基本语句及程序的控制结构学情分析:通过第二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编写程序,具备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简单能力。
但是在写程序部分,根据实例分析算法,提炼条件,还是有一定困难。
还有,学生自己编写代码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在编写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幼稚的错误,如格式上的,语法上的,单词拼写上的等等。
学生在这上面也浪费了一些时间,很少同学程序会写,但真正的到VB软件中写程序时又遇到一些问题,这样最后程序也没有运行出结果,因此这方面的练习需要加强。
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对第二章学过的基本语句和程序控制结构进行全面的复习总结。
通过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各种语句的格式、功能及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各种语句进行代码的编写,体验代码编写的过程。
3、情感目标: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家主动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编程的基本素养。
重难点:重点:语句的基本格式及语句的功能。
难点:分析提炼条件,使用语句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授课时采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内容达到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师生分析,学生探究,上机实践操作,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酒驾”已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两大主要问题。
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大家都各有各的“味”,无论是“司机”还是“路人”大家都有家庭,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健康和安全。
那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活动,我们不仅仅可以成为一位“健康评估师”,用身体质量健康指数来判断人的胖瘦,提出合理建议。
还可以当“交通警察”,判断司机师傅是否酒驾。
最后,我们一起来“吃糖”,一起来“画圈圈”,一起来背“九九乘法表”,体味童年快乐的时光!活动一:BMI指数(身体质量健康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身体质量健康指数BMI=体重(w)除以身高(h)的平方,体重(w)的单位为千克,身高(h)的单位为米。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4.3循环的嵌套

《循环结构的嵌套》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第二章第2.4.3节《循环的嵌套》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for-next循环语句嵌套的应用,在介绍了for-next循环嵌套的语法后,重点讲解了几种常见循环嵌套应用情况和项目实现。
2、该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对刚介绍过的for-next循环语句进行了拓展补充,而且循环语句的嵌套在第4章《算法和程序实现》实例中反复出现,固牢牢掌握循环语句的嵌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必须理解其应用的逻辑,不然后面的内容没法开展。
3、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介绍了几个常见的循环嵌套应用的项目实现,但缺少难度逐步过渡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基本是刚刚起点,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有着浓厚兴趣,却又不甚精通,普遍对程序设计有一定的畏难心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一个个简单的实例处出发,让学生们从自身的实践中去学习,培养兴趣、循循善诱、重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流程图描述简单的循环结构的嵌套(2)能简单编写循环结构嵌套的程序2、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通过流程图来理清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2)通过经历、分析、体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程序,分析循环结构的嵌套在内外循环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程序思路锻炼逻辑思维的能力,并感受机器高效、快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循环结构的嵌套的形式、多重循环结构如何实现。
【教学难点】:对循环嵌套结构的理解【教学安排】1课时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手段】: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Loop或Do循环体Loop Until <循环终止条件>4、循环语句的流程图新课引入一、编写程序输出以下字符图形程序如下For j = 1 To 5Print j;Next j通过讲解对循环结构的嵌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对程序代码实现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4.4.1for循环的应用 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教学设计(3)组成:①循环体:在算法中重复执行的部分;②循环变量:控制着循环的开始和结束的变量;③判断框里的条件:判断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列举身边的循环现象,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万米跑比赛,循序渐进,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能较快地让学生获得新知,再由师生共同总结,强化认知,进而达到掌握循环结构的相关知识的目的。
三、新授课——教师讲解并演示Python中,有两种方法来构建循环结构:for循环:可以遍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并对其进行操作。
while循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
1.for循环的基本格式:①强调格式中的“:”和“缩进”;②以举例的方式(python中编程演示)对“序列”做讲解并总结。
2.for循环的执行过程对于循环变量来说,每次从序列里面按顺序取一个值,直到序列里的所有值被取完,循环结束。
3.序列的使用方式(1)直列罗列;(2)先定义后使用;(3)使用range()函数。
【设计意图】逐步讲授知识,并结合实例巩固。
即采用讲解加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for循环基本格式和序列用法的重点知识及注意事项,为学生学好for循环打下基础。
四、课堂任务(二)——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1. 测试下列代码的运行结果(1)for i in range(1,5,1):print(i)(2)for i in range(1,5,2):print(i)(3)for i in range(5,1,-1):print(i)(4)for i in range(1,5):print(i)(5)for i in range(5):print(i)师生共同归纳总结range()函数的用法:①用于产生一个范围在初值到终值内的,间隔为步长的数字序列。
②初值,是序列的起始值,可省略,默认为0。
③终值,是序列的终止值,不能省略,且终值不包括在生成的序列内。
④步长,可理解为生成的数字序列中每2个数之间的跨度。
高中信息技术《FOR循环语句》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FOR 循环语句授课人:
星号
2、编写一个程序让计算机打印一列 10 个* 星号学案上写出输出命令
探究提出更高难度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探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让学生时行探究:
3、编写一个程序让计
算机打印十行十列
100 个星号
4、编写一个程序,实
现如右图的效果:究,一二三组探究第一题,四五六组探究第二题;并找出代表进行讲解。
评价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
并引导学生
进行合作探究的重要
性,培养学生合作精
神学生进行总结,一是学习的知识,二是学习的成果,三是学到了什么,四是合作的意识。
拓展提升提出拓展任务
打印九九乘法表学生进行研究探
讨
研究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4-1课《For循环语句》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材分析
《For循环语句》选至高中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广东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为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是对之前学习的赋值语句、选择语句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过程、函数以及利用VB编写综合应用程序的基础和前提,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V B中用For…Next和Do…Loop语句来构造循环,并能相互代替。
For循环这部分内容一课时完成,重点是掌握For循环语句基本格式,体会其执行过程,并能用For循环语句编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且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循环结构
程序,再加上这节课涉及的循环语句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宜比较自然地引入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并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For循环语句,尽可能使用流程图与程序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
并运用flash动画和微课使抽象课程内容更形象更易理解。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会分析For循环语句执行过程;
b.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仿、操作、探究,分析,学习For循环语句,体会算法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能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简单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b. 通过交流评价、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功能;
2.会分析Fox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使用Fox循环语句编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