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FOR循环标准课教案

FOR循环标准课教案

FOR循环语句一、教学内容:FOR循环语句二、学情分析: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

学生通过在之前对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而FOR循环语句作为循环结构的第一课,则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节课对FOR循环语句的学习,学生将形成一定的循环结构的思想,并为后面将要学习的DO-WHILE循环以及多重循环做准备,并且对算法和流程图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将得到进一步的强调,也为学生独立编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理解循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会运用流程图分析FOR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执行流程;学会编写FOR的小程序;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⒊情感目标:渗透人文精神,即既要注重学生智慧的获得,又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⒈重点:理解循环的概念,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并能简单的运用。

⒉难点:对循环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使用FOR循环语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即先画流程图,再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

五、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六、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法相结合。

七、教学环境:普通教室。

八、教学过程:1.课前引入、创设问题情境:[互动]:同学们,首先请大家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实现这个功能呢?[学生]:使用PRINT语句[板书]:PRINT “*”[互动]: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如果老师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是不是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呢?这样编写就太麻烦了。

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呢?实际上我们可以让计算机来帮助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这一点通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FOR循环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for循环好的,以下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for循环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能够使用for循环实现简单的算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for循环的流程控制;3. for循环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程序,让学生了解for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结构介绍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并详细讲解for循环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初始化语句、循环条件和后续语句。

通过实例演示for循环的基本用法。

3. 讲解for循环的流程控制介绍for循环的流程控制方式,包括break和continue语句。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break和continue语句来控制for循环的流程。

4. 讲解for循环的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计算1到100的累加和、打印九九乘法表等,让学生了解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程序,加深对for循环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提供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进行实践。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编程练习,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python for循环教案

python for循环教案

python for循环教案一、引言1.介绍for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引入for循环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二、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1. for循环的语法结构2. for循环的迭代对象3. for循环的使用示例三、for循环的高级用法1.嵌套for循环2.循环控制语句在for循环中的应用3.在for循环中使用range()函数四、for循环的应用实例1.使用for循环进行列表的遍历2.使用for循环进行字典的遍历3.使用for循环处理文件操作五、for循环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 for循环的注意事项2. for循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六、结语---一、引言Python是一种流行的高级编程语言,其简单易学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程序员和编程爱好者的关注。

在Python中,for循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语句,用于对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或其他可迭代对象进行迭代。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Python中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以及其高级用法、应用实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二、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1. 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在Python中,for循环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下所示:```pythonfor变量in可迭代对象:循环体```其中,变量代表用于存储可迭代对象中每个元素的变量,可迭代对象可以是列表、元组、字符串等。

循环体表示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2. for循环的迭代对象在for循环中,可迭代对象是指可以逐个访问其中元素的对象。

常见的可迭代对象包括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等。

3. for循环的使用示例以下是一些for循环的基本使用示例:```python#使用for循环遍历列表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for fruit in fruits:print(fruit)#使用for循环遍历字符串for char in 'Python':print(char)#使用for循环遍历元组t = (1, 2, 3)for i in t:print(i)```以上示例展示了for循环对列表、字符串和元组的基本遍历操作。

FOR循环语句 课程教案

FOR循环语句 课程教案

FOR循环语句课程教案课题:FOR循环语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FOR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能够熟练运用FOR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方法与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学习利用FOR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FOR语句可以灵活完成大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及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及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多重循环。

教学方法:讲解。

教具:计算机。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Ⅰ组织教学Ⅱ复习提问1、开关语句的格式?执行过程?Ⅲ新课导出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条件语句和多分支选择语句,但它们都不适合大型的程序设计,如果我们要对几千个数据进行选择,我们不可能用到上千个分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句形式,循环语句中的FOR语句。

Ⅳ讲授新课§5.4.1 FOR语句1、FOR语句的一般形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语句执行过程如下:首先求表达式1的值,其次判断表达式2,不为0则执行()后的语句;此后再求解表达式3的值,再返回判断表达式2,不为0再执行()后的语后,这样一直重复执行到表达式2的值为0为止,不再重复操作,而去执行FOR下面的语句。

其中表达式1可以为循环变量赋初值,也可以与循环变量无关。

如:FOR(S=0;M<=50;M++) S=S+M;表达式1和表达式3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式,也可以是逗号表达式.如:FOR(M=0,N=50;M<=N;M++,J- -) K=M+N;逗号表达式内按自左向右的顺序求解,整个逗号表达式的值为最右边表达式的值。

如:FOR(M=1;M<=50;M++,M++) S=S+M;其中表达式3的值相当于M=M+2;此外,表达式2一般是关系或逻辑表达式,但也可以是数值表达式或字符表达式。

只要其值非0,就执行循环体。

FOR语句最易理解的形式是:FOR(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结束条件;循环变量增值)语句如:FOR(M=1;M<50;M++) S=S+M;2、表达式中的特殊情况(1)表达式1可以省略,但应在FOR语句前给循环变量赋初值,但其后分号不能省略。

4.4.1for循环的应用教学设计

4.4.1for循环的应用教学设计
4.4.1for循环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for循环的基本结构,能够熟练编写和应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for循环中的初始化语句、循环条件和迭代语句的作用及编写方法。
3.能够运用for循环进行有序数据的遍历、计算和操作,如累加、累乘、数组求和等。
4.了解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如批量处理数据、生成特定规律的数列等。
d.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回文数(例如:121是回文数,123不是回文数)。
2.算法设计题:
a.设计一个算法,找出一个整数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b.设计一个算法,计算一个整数数组的平均值。
c.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整数数组中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分析题:
a.分析以下程序段的执行过程和输出结果:
4.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算法和编程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a.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
b.编写一个程序,求1到1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
c.编写一个程序,输出一个5行5列的星号矩阵。
2.教学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for循环的理解,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应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第一篇: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FOR循环”(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预测与反思这八个方面开始本次的说课。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逻辑思维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该课程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C基本概念、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数组与指针、函数。

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结构中循环结构是重点,并且也是较难的一种,而循环中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同时for循环作为循环结构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循环结构的基础,同时也为即将学习的while循环和do-while 循环以及多重循环做准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本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情: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一下学生我所面向的是中职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基础,之前已经学习过顺序、选择结构程序,并具有编写调试简单程序的能力。

但是C语言这门课程知识逻辑性强,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中职学生对于上机实际操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为兴趣,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结合大纲要求,我制定了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for语句语法规则、for语句执行过程,而教学难点则是深入理解循环的思想、对for语句执行过程的理解、利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For语句教案初中

For语句教案初中

For语句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学会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3. 让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循环次数和循环变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1. For循环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 For循环语句的语法和用法。

教学难点:1. For循环语句的循环次数和循环变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循环语句,如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并提问:这些循环语句有什么缺点吗?Step 2:介绍For循环语句解释For循环语句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的优点。

For循环语句可以在编程中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固定的次数,或者在满足某个条件之前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它的语法结构如下:For (初始化表达式; 循环条件; 步进表达式){// 循环体}Step 3:示例1讲解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示例,例如计算1到10的和。

让学生跟随步骤,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和作用。

For (int i = 1; i <= 10; i++){sum += i;}Step 4:示例2讲解一个更复杂的For循环示例,例如打印1到10的乘法表。

让学生跟随步骤,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和作用。

For (int i = 1; i <= 10; i++){For (int j = 1; j <= 10; j++){System.out.print(i * j + "\t");}System.out.println();}Step 5: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 计算1到100的和。

2. 打印1到10的乘法表。

Step 6:总结总结For循环语句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的语法和用法。

强调循环次数和循环变量的变化规律。

Step 7: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 计算1到100的平方和。

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语句
一、1、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掌握循环变量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教材处理:教材上没有讲for循环语句格式,也没讲它的执行过程,直接讲了它的应用。

若直接按教材上的来讲,学生不容易接受。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

所以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执行过程。

下一节再讲其实际应用。

三、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无网络)
四、教学过程:
、阅读(调试)程序,完成以下问题S=0
for i =1 to 10 step 2
s=s+i
Next i
print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

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

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

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

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举例说明:
For i= 1 To 10 s=s+i Next i Print s
从而引入FOR 循环结构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值]
<循环语句> Next 循环变量
了解了FOR 循环结构的格式,下面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 任务一:“大家来找茬”
教师请同学完成任务一,并对任一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在FOR 循环结构中要注意的问题:
(1) For 语句与Next 语句后变量徐保持一致; (2) For 语句与Next 语句必须成对出现; (3) For 循环分递增和递减两种。

递增循环:当初值小于等于终值,步长值>0。

递减循环:当初值大于终值,步长值<0。

(4)当步长值=1时,[Step 步长值]部分可以省略 。

插入例题,让学生对FOR 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有具体的了解。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下面例题: 【例题:】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s=0
FOR i =1 to 100 s=s+i Next i print s
教师展示程序代码,并用流程图和框图的形式来说明FOR 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

再用表格的形式说明继续和
(2)、在VB 窗体界面上输出1~10 这10个自然数之和
for i=1 to 10 s=s+i print s
(1)、 求1+2+3+4+5的和
s=0 for i=1 to 5 step 1 s=s+i next j print s
(3)、求5+4+3+2+1和 s=0
for i=5 to 1 s=s+i next i print s
停止循环的条件及i 值的变化及终值。

让学生对FOR 循环程序结构的运行有初步了解。

通过对例题讲解,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阅读程序,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该程序完成了什么任务:从1到10之内奇数项和; 问题2、程序运行后,s 的值为:25 问题3、程序运行后,i 的值为:11 问题4、循环次数为:5
问题5、退出循环的条件是什么:i 不属于【1,10】
通过完成该任务,让学生对FOR 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有具体的了解。

明白FOR 循环语句解决的问题,循环变量的终值及停止循环的条件。

下面我们来完成开始留下的问题,国王应该给阿基米德多少粒米呢? 任务三:用for 循环语句编程求2^0+2^1+2^2+……2^63的和。

完成开始留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这个问题,重点强调循环变量的变化初值和终值。

在上机调试中,注意学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数据类型等。

3、 课外拓展:
(1)循环变量的步长能否为0,如果为0,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2)循环变量是不是一定要出现在循环体中,参与运算?
(3)对于循环变量的值超过终值,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步长为正,为负两种情况) (4)for 循环语句可以解决数学上的那些问题? 七、课堂小结:
For-Next 循环结构语句 (1)一般形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2)FOR 语句的格式包括三个部分:FOR 语句、NEXT 语句和循环体,注意事项要记清楚; (3)分析循环程序时要注意重复处理的操作(循环体)和循环次数(循环结束的条件)。

八、课后作业 :
一天,小猴子从树上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仍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个。

第二天小猴子接着吃剩下的一半,还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个。

第三天也是吃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就再多吃一个。

到第四天,只剩下一个桃子。

试设计一个算法,求小猴子第一天摘下来多少个桃子。

九、教学反思:
s=0
for i =1 to 10 step 2 s=s+i next i print s
For n=0 to 63 step 1 k=2^n s=s+k next n print s
当n=0时 k=2^0=1, s=2^0 n=1时 k=2^1 ,s=2^0+2^1 ……
n=63时,k=2^32,s=2^0+2^1+2^3+……2^63 n=64退出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