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查勘规范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文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文基站勘察是指在基站建设前对选定的站址进行勘察和评估工作,通过勘察工作,确定基站的建设可行性和优化方案,为基站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站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是选址,选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基站的覆盖效果和通信质量。
因此,基站勘察是基站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基站勘察流程1.前期准备基站勘察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勘察目的和任务。
明确勘察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勘察范围和内容,明确勘察的重点和难点。
(2)搜集相关资料。
对于选定的站址,要搜集有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能源供应等方面的资料,为勘察提供参考依据。
(3)编制勘察计划。
根据勘察的目的、任务和搜集的资料,制定勘察计划,明确工作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工作方法。
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勘察站址位置和地形地貌。
勘察站址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基站的覆盖范围和信号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详细了解站址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2)勘察站址周边环境。
站址周边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基站建设的影响和可能的问题,需要详细勘察站址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建筑物分布、电磁环境等情况。
(3)勘察交通、能源供应等条件。
交通和能源供应是基站建设和运营的基本保障,需要勘察站址所在地的交通状况、电力供应情况等,并评估其是否满足基站建设的要求。
(4)进行电磁环境勘察。
电磁环境对基站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电磁环境勘察,了解站址周边的电磁辐射水平和电磁干扰情况。
(5)进行工程勘察。
包括现场测量、土地勘察和建筑结构勘察等,为基站建设提供相关数据和设计依据。
3.数据处理和评估基站勘察的数据处理和评估是基站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整理和分析。
整理和分析勘察获取的各项数据,包括地理环境数据、交通、能源供应等数据,制作相应的地图和报告。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本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本一、引言基站勘察是在建设通信基站前,对选定的基站位置进行地理环境和技术条件的评估。
准确的基站勘察是基站建设的基础,对于提高基站的覆盖质量和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基站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范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区域特点,确定需要勘察的基站范围,并细化分区。
2.地理环境勘察:对选定的基站位置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地形、地势、土壤等方面的情况,并绘制勘察图。
3.电磁环境勘察:对基站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分析,评估是否有干扰源存在,并预测基站的电磁辐射范围。
4.天线布局勘察:根据基站的位置和天线的特点,确定天线布局方案,并考虑叶片旋转设计和垂直安装方式。
5.传输线路设计:根据基站的布设情况和传输设备的位置选择,设计合理的传输线路方案,包括线路布设、接地和抗干扰措施等。
6.能源供应勘察:对基站所需要的电源设施进行评估和选择,包括供电线路、电源设备和电池等。
7.安全环保勘察:评估基站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并考虑基站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8.勘察总结报告:根据勘察结果,撰写勘察总结报告,包括基站位置、勘察结果、勘察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三、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准确收集信息:在地理环境勘察中,要准确收集与勘察有关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周边建筑物和植被等。
2.仔细测量勘察地点:对于基站的具体位置,要进行仔细的测量,包括地理坐标和高程等。
3.合理分析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勘察要综合考虑不同频段的电磁辐射情况,评估是否会造成干扰或电磁污染。
4.合理选择天线布局:天线布局要根据基站位置和天线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避免遮挡和干扰等问题。
5.设计合理的传输线路:传输线路设计要考虑线路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接地等问题,确保传输质量和安全性。
6.科学选择能源供应设备:根据基站的规模和用电需求,科学选择合适的电源设备和电池,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模版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模版一、基站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目的和范围a)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例如基站选址、基站改造等。
b)确定勘察范围,包括基站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状况、交通情况等。
2.收集勘察资料a)收集并整理相关的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等文件。
b)查阅相关的地理信息、交通规划等数据。
c)与相关单位沟通,了解基站周边的城市建设计划、交通规划等。
3.确定勘察方法和仪器设备a)根据勘察目的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勘察方法,例如地面勘察、空中勘察等。
b)选取适当的勘察仪器设备,例如GPS定位仪、测距仪等。
4.实地勘察a)前往基站所在地,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
b)进行环境勘察,包括地形、气象、生态等方面的调查。
c)进行土地勘察,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形态等的测量。
d)进行基站外观勘察,包括建筑物、设备等的状态和布局。
5.收集勘察数据a)对勘察中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b)将勘察数据与勘察目的和范围进行对比,进行数据分析。
6.编制勘察报告a)根据勘察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勘察报告。
b)勘察报告应包括基站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交通情况等方面的详细描述,以及勘察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7.报告审核和修订a)勘察报告应经过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如有需要,对勘察报告进行修订。
8.报告提交和存档a)将修订后的勘察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领导。
b)将勘察报告归档,以备将来参考和使用。
二、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a)勘察人员需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b)勘察人员需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与相关单位沟通a)与相关单位如地质、环境、交通等部门进行充分合作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
b)与基站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基站建设、改造的要求和标准。
3.熟悉勘察地区a)熟悉勘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勘察工作。
b)了解勘察地区的交通状况,以便安排勘察人员的出行和设备的运输。
5G基站勘察设计标准

二、工程勘察-第一步:勘察计划制定
✓ 勘察作业人员:为提高勘察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勘察前准备可分为实物准备和数据准备两类。
1、实物准备
2、数据准备
应提前将已知的基站信息批量录入智勘平台,在勘察 现场进行核实,以提高勘察效率,同时勘察前准备的
站点位置图层导入手机备用,以提高勘察效率。
勘察 组别
1
车辆 √
勘察工器具准备
手机及 智勘
APP
指北针
安全防 护装备
随车充 电设备
激光测 距仪
√
√
√
√
√
卷尺 √
勘察绘 图本及
笔
√
✓ 重点确认手机及智勘APP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功能是 否完好,确保100%上站能签到打卡;
✓ 重点核查指北针、卷尺、测距仪测量设备是否齐全, 功能完好,确保满足现场测量需求;
项目基础信息据实填写
重点核实基站站址,经纬 度信息,明确填写覆盖区
域。
竞对信息根据实际勘察情 况据实填写
重点体现机房位置信息
体现周边宏站覆盖情况, 便于后续制定室外覆盖方
案
记录本次勘察的现场情况 与勘察结论,详细描述本 期建设方案,明确给出分 布系统、信源及机房配套 的建设方案,问题点与风
险点
二、工程勘察-第四步:勘察报告审核
二、工程勘察-第三步:勘察报告编制
第三步:勘察报告
✓ 勘察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勘察报告模板执行,完整准确呈现勘察采集的相关信息,明确给出机房(新增设备安装与机房配套)、
物业点信源与天馈的建设方式、系统组网拓扑的初步勘察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资料——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积按20平方米(5X4)考虑。如需要,是否安装市电/油
机转换开关,明确安装位臵。
基站电源勘察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电源勘察
1、市电引入方案
d.市电引入的方案及路由:是否新建变压器,市电由哪里引,
属于哪个区供电范围,以何种敷设方式(穿管还是直接敷 设,走线井还是走外墙,架空还是埋地等)。 e.市电引入机房的方案及路由:从市电/油机转换开关如何引 入机房,并估计路由长度。
性能评估 动态仿真 和调整
准备阶段
预规划阶段 站址规划 阶段 规划阶段 优化调整 阶段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勘察规程 基站系统结构 基站勘察的操作要点 基站勘察的总结 图纸的绘制要点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机房设计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机房设计
室内设备布放原则
1、需要安装布放的设备:
基站设备、微波设备、光端设备、整流器、蓄电池组、 ODF架、DDF架、三相电源避雷箱、配电箱、环境控制箱 (含三种探头)、空调、消防器材。 2、先要了解设备的基本性质如:采用的是什么设备、有几 个机柜、设备背后(侧面)是否需要维护,是光站还是微 波站,采用几组电池组,各种设备的尺寸等。
基站电源勘察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电源勘察
1、市电引入方案
2、接地方案
基站电源勘察
基站勘察规程与技术要点
基站电源勘察
1、市电引入方案
a.了解市电引入来源(A 从业主配电柜的空开引接 B 引自公 用变压器 C 设专用变压器)及市电的容量。 b.市电情况:市电性质,电压波动范围,停电频繁程度。 c.是否需要装设固定油机,如需要,安装在哪里,油机房面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基站勘察是在建设或优化移动通信网络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合适的基站位置和部署参数,以确保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的良好,并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施基站勘察工作。
一、确定勘察区域和范围在进行基站勘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勘察的区域和范围。
一般来说,勘察区域是指需要建设或优化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庄等。
确定勘察区域后,需要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以便确定合适的勘察策略和方法。
二、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基站勘察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勘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电脑和相机等。
其次,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以获取相关的地图、建筑物资料和通信线路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实地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了勘察人员对勘察区域的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在实地考察中,勘察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以便进行基站的位置选择和部署。
同时,勘察人员还需要进行无线通信测试和信号强度测量,以评估现有网络的覆盖和信号质量,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数据采集是实地勘察的重要一环,它包括了对勘察区域内各种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其中,地形地貌数据主要包括地势高低、山脉河流等自然地形特征;建筑物数据主要包括建筑物位置、高度、覆盖范围等信息;交通状况数据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长度、拥堵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无线通信测试的结果和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状况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基站位置和部署方案。
基站勘察要求

中国移动4G网络一期工程基站勘察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年4月目录1基站勘察设计参考规范 (1)2常用仪器及使用要求 (2)3基站勘察流程 (3)3.1基站选址 (3)3.2机房勘察 (4)3.3天面勘察 (5)4勘察注意事项 (6)4.1勘察准备 (6)4.2勘察现场 (6)4.3勘察完成 (7)5专业责任及分工 (7)6勘察要求 (8)6.1无线覆盖要求 (8)6.2周围环境要求 (9)6.3无线工艺要求 (10)6.4电源配套要求 (16)6.5土建配套要求 (19)7基站勘察结果输出 (21)基站勘察设计是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接网络规划,衔接网络优化,对网络质量和性能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TD-LTE网络作为同频组网系统,基站的站址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性能指标。
本文从流程、基站勘察要求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1基站勘察设计参考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 8702-1988);(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 5003-2005)(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900-1800M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YD/T 5104-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 5112-2008)(6)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设计暂行规定》(YD/T 5182-2009)(7)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A-029-2011);(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集中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规范》(QB-H-007-20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标GB 6364-198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实施);(11)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1日实施);(1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 5001-200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国标GB 50156-2002)(1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16)《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2常用仪器及使用要求基站勘察常用的仪器有:GPS定位仪、数码相机、指北针、测距仪、卷尺等,下面就常用仪器作简单介绍。
移动基站电源查勘细则

移动通信基站查勘细则(电源及防雷接地)新建基站一、市电引入移动通信基站开关电源使用380V交流电源,基站交流耗电量一般在5~30KW范围内,基站电源查堪时首先需确定交流电源引入路由。
A:对于市区、郊区的基站基站安装的建筑屋内一般有380V交流电源。
如果建筑屋内的总交流配电屏或箱能提供5~30KW的交流用电量,基站交流电源就从建筑屋内的总交流配电屏或箱内就近引入,查堪时需确定原有交流配电屏或箱有没有空余的三极开关,如果有40~100A空余的三极开关,可以直接从三极开关引入,如果没有,看总交流配电屏或箱有没有空余的位置,如果有就加装一个40~100A的三极开关,如果没有就在交流配电屏或箱附近新装一个电表箱,电表箱交流电源直接从总交流配电屏或箱交流输入端引入。
查堪时需确定基站市电引入开关位置和引入交流电源线敷设长度。
如果建筑屋内的总交流配电屏或箱不能提供移动基站所需5~30KW的交流用电量。
移动基站交流市电就从建筑屋附近380V低压线路或公用变压器就近引入,查堪时需确定市电引入点位置和引入交流电源线长度及敷设方式(架空、沿墙、地埋)。
B:对于山区的基站基站安装的附近如果有380V交流电源。
参照市区、郊区的基站方式引入交流电源。
如果没有需在新建基站引入一路一万伏高压市电,安装专用变压器,查堪时需确定高压市电引入点位置、路由、引入交流电源线长度、敷设方式(架空、沿墙、地埋);变压器安装位置、安装方式(H杆式、屋顶)。
二、基站接地移动基站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
A:对于市区、郊区的基站移动基站安装的建筑屋内一般有防雷接地,如果建筑屋联合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基站接地可直接从大楼总接地点或总地线排引入,查堪时确定地线引入点位置、长度、敷设方式。
(大楼总接地点一般在大楼低压配电间地槽内或交流电力电缆进配电间的孔洞旁)。
如果建筑屋内联合接地电阻不满足小于4欧姆的要求,需在建筑屋空地上新建地网,新建地网接地极一般用50×50×5镀锌角钢,水平接地极用30×4或40×4镀锌扁钢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工程勘察规范目录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2查勘前准备 (1)2.1设计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准备工作 (1)2.2基站设计人员准备工作 (2)3查勘步骤 (3)3.1到达现场后 (3)3.2查勘过程中 (3)3.2.3查勘结束后 (4)3.3查勘结束后 (4)4 BSC机房查勘细则 (5)4.1现场查勘细则 (5)4.2与建设单位及厂家人员交流 (7)4.3资料整理 (7)5基站查勘细则 (7)5.1现场查勘细则 (7)5.2与建设单位与厂家人员交流 (11)5.3资料整理 (11)6总结 (11)7附件 (12)7.1《工程设计专业间的查勘分工界面》模版 (12)7.2《工程阶段基站查勘细则》模版 (12)7.3-1《工程阶段基站现场数据采集表(室内情况)》模版 (12)7.3-2《工程阶段基站现场数据采集表(室外情况)》模版 (12)7.4《基站查勘纪要》模版 (12)7.5《基站查勘数据总结表》模版 (12)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工程的查勘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不同,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查勘和施工图查勘两种。
两者除了工程阶段的不同外,其工作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工程查勘细则,适用于本公司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查勘和施工图设计查勘。
本细则的实施前提为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已经结束,即下列方案已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可行性评审:基站组网方案,基站设置方案,可研阶段的覆盖预测,传输方案,基站电源的解决方案。
2查勘前准备为使现场查勘得以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做好详尽的查勘准备工作。
2.1设计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准备工作2.1.1 设计项目负责人制定《工程设计专业间的查勘分工界面》(模版见附件)。
2.1.2设计项目负责人或基站专业负责人从建设单位获取相关的设备合同及设备清单,并分发相关设计人员。
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得到,应有建设单位的书面说明。
2.1.3如果该工程为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且处于初步设计查勘阶段,基站专业负责人需要在查勘前,组织人员根据本期工程情况和设备特点编写《工程阶段基站查勘细则》(模版见附件),以作为基站查勘工作的技术指导文件。
2.1.4基站专业负责人确定《工程阶段基站查勘出差人员及时间表》(模版见附件)。
如果有厂家或其他单位人员联合查勘,在制定时间表时要在建设单位协调下与其共同制定。
2.2基站设计人员准备工作2.2.1如果该工程为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需仔细阅读并掌握《查勘细则》中的所有内容。
2.2.2分析合同清单, 清楚工程界面,特别需注意:DDF、走线架、各种电缆及接头等工程材料界面的划分、设备类型、配置、附件情况(注意:馈窗规格)。
2.2.3与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建设单位联络人、其他专业设计人等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记录所需的、地址、号、Email地址等联络方法。
2.2.4与建设单位事先落实出差日期及建设单位的配合人员、车辆。
如果有厂家或其他单位人员联合查勘,要与之落实出差日期,并记录相关人员的联系方法。
如果出差日期有更改,需通知基站专业负责人。
2.2.5制定工程查勘计划报告,并提交项目负责人。
2.2.6配齐查勘所需文档:➢纸件部分:《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足够的空白《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基站表格(包括站名、站号;扩容基站需有站址经纬度、传输方式、塔桅情况、天线安装情况、基站电源情况等数据);相关基站的前期工程设计图纸和传输路由图(与传输专业核实后的);当地地图两份以上,在其中一份标明已有及本期基站位置。
如果为扩容工程,前期的BSC机房图纸(与交换专业核实后的);设备合同、设备清单(如果有电子件可不带纸件)。
➢电子文档部分:《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当地电子地图(如果本单位已购置);整套可研方案文本;设备合同、设备清单;网络规划方案;工艺要求说明及图纸(即用户安装准备指导书)等。
2.2.7仪器、工具准备标配:30米以上皮尺、指南针、钢卷尺、相机、便携电脑选配:测距仪、望远镜。
2.2.8当地人口、经济、地理信息的了解通过Internet网、当地经济年鉴等各种信息源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2.2.9办理出差手续➢填写公出请假单,获得所领导的批准➢向项目负责人和基站专业负责人通告具体出差日期➢订票、取款3查勘步骤3.1到达现场后查勘前协调会:基站查勘人员与用户、厂家(如与厂家联合查勘)就查勘分组、查勘进程、车辆和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安排、工程责任界面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统一双方思想,共同制定《查勘计划》,三方签字,并上报基站专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
3.2查勘过程中3.2.1若对《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合同清单、网络规划方案等文档中的内容有疑问或修改,应及时与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沟通;发现合同清单中有关配置、工程物料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
3.2.2查勘、设计方案确认:《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设计方案(工程图纸草图)等信息需现场与用户、厂家(如果与厂家联合查勘)沟通确认,现场签字;3.2.3查勘结束后查勘后协调会:与建设单位、厂家(如与厂家联合查勘)就本次查勘进行总结,形成意见统一的《查勘纪要》,三方签字。
《查勘纪要》应包含以下内容:➢查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查勘内容:明确工程责任界面;➢查勘过程:主要为实际查勘日程表;➢查勘结果:如“本业务区共新建xx个基站,扩容xx个基站。
本次查勘xx个站点,确定基站站址xx个,需新建铁塔xx个…”;➢查勘遗留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方案:如“尚有x个基站未能找到确定机房,待确定后由建设单位提供机房平面图或进行二次查勘等”。
➢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需逐条列出某些特殊情况(如需新建铁塔的位置上方有高压线,需要建设单位与电力部门协商移走高压线等);与建设单位、厂家对于合同设备清单的更改;建设单位、厂家的相关承诺等。
5)提供《查勘报告》:查勘工作完成后离开现场前,留给建设单位一份《查勘报告》签字纸件(包括《查勘纪要》,《基站查勘数据总结表》及建设单位急需的基站设备安装图);如果与厂家联合查勘,需相互提供《查勘报告》签字纸件一份,以统一数据。
3.3查勘结束后回到公司后,及时将与用户或厂家签字确认的查勘数据表图等相关纸件与前期工程查勘的相关纸件一起整理,存档。
交给公司一份《查勘报告》纸件(待本公司建成查勘文档管理系统后,需完成数据库资料更新)。
4 BSC机房查勘细则4.1现场查勘细则4.1.1确定BSC机房位置➢机房所在楼层,层高➢机房所在楼层布局情况4.1.2进入机房后详细采集机房结构和已有设备等相关信息;➢机房长、宽、高(地板高+净高+吊顶高);➢门、窗、柱和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判断机房建筑结构、主梁位置、承重情况,并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索取有关信息;➢机房装修情况:如防静电地板的尺寸规格和安装基准点等;➢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尺寸;➢室内接地排位置;➢原有走线架位置、高度、宽度;➢交直流电缆的布设情况;➢DDF架数量,每个DDF的型号,系统容量,使用方式(双面还是单面使用)及现有端子配置情况等;➢BSS操作维护机房位置,BSS操作管理设备布置及走线路由➢机房配套情况:★空调:是否需要增加专用柜式空调机★照明★电梯➢如果BSC需要GPS天线,确定GPS安装位置,馈线走线路由,馈线洞位置和室外接地排位置;4.1.3查勘其他相关系统➢交换系统★清楚交换设备安装位置,绘制BSC机房与交换机房的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交换专业设计人员与建设单位确定的交换DDF的安装位置及DDF端子占用情况;★确定BSC机房DDF到交换DDF的走线路由。
➢传输系统★清楚传输机房位置,作出传输机房与BSC机房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传输设备情况。
包括传输设备传输容量及DDF端子占用情况等。
★了解传输专业设计人员与建设单位确定的传输DDF的安装位置;★确定BSC机房DDF到传输DDF的走线路由。
➢电力系统★了解电力机房位置,作出电力机房与BSC机房的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为BSC直流供电设备的容量、端子占用情况。
注意:操作维护机房终端设备要求采用逆变器或UPS设备供电。
★确定电源室到BSC设备的走线路由。
➢接地系统BSC机房对于接地电阻的要求很高(接地电阻<1欧;接地母线截面积:95mm2)。
现场查勘时切记向建设单位咨询接地阻值。
如建设单位接地系统不满足要求,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员指出,并形成备忘录,明确建设单位应于何时完成接地系统的建设、改造。
4.2与建设单位及厂家人员交流➢就现场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厂家人员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承诺,写入查勘纪要中,请建设单位、厂家人员签字认可。
4.3资料整理➢现场查勘完毕后,尽快将查勘数据作一整理、校对,以免数据信息遗忘丢失;➢整理草图,使设备位置清晰,信息全面;便于绘制正式工程图纸时使用;➢根据草图尽可能考虑机房设备摆放的多种方案,初步制定机房设备布置方案、室内走线架安装方案。
➢尽快与建设单位、设备厂家取得联系,交流设计方案,争取建设单位和厂家的配合,以减少初步设计阶段的协调工作5基站查勘细则5.1现场查勘细则5.1.1确定BTS机房位置➢基站应远离大功率电磁干扰的台站或生产强脉冲干扰设备的企业。
➢基站不宜靠近高压线,若因条件限制,站址设在高压线附近,则与高压线(35kV)的距离应大于20m。
➢基站应选择在比较安全的环境内。
不应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及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
特别是应远离加油站等处。
若因条件限制,在加油站附近的站址选择应至少满足下述条件:油量:<50m3间距:>12m;50~1000m3间距:>15m;1000~2000m3间距:>20m。
5.1.2 BTS所在建筑物的外观草图➢机房所在楼层;➢BTS机房相对整体建筑的位置;➢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如有铁塔,亦要画出铁塔的相对位置;➢确定方向(注意: 用指南针定方向时,不要将指南针放置于楼面上测量,尽量远离铁塔及较大金属体,最好在多点确认)。
5.1.3机房结构和设备平面布置等相关信息➢机房长、宽、高(梁下净高);➢门、窗、立柱和主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判断机房建筑结构、主梁位置、承重情况(BTS机柜承重要求≥600kg/m2。
一般的民房承重在200-400 kg/m2,需采取措施增加承重),并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索取有关信息;➢机房现有装修情况,是否需要改造;如需改造,确定改造方案和装修要求。
➢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设备尺寸、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型号;➢馈窗、室内接地排、室外接地排位置;➢原有走线架位置、高度,交直流电缆的布设情况;➢其他障碍物位置、尺寸:暖气管道(因暖气管道易泄漏,故建议拆除),冷风机管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