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份制公司的起源12

合集下载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一、中国股市诞生1986年9月26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0年。

诞生背景◎中国第一股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9月26日正式开业1986年9月26日清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

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4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将要发行的工商银行股票将创全球IPO新高。

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股指期货也将要推出。

如今光沪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上百亿元,与20年前8万余元不可同日而语。

二、恋曲1990:纯洁构想的曲折实现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股票的起源

股票的起源

世界股票的起源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

在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此而产生的资本短缺,资本不足便成为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于是,出现了以股份公司形态,由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进而又将筹集资本的范围扩展至社会,产生了以股票这种表示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按出资额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权益和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有价凭证,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会上的资金。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即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

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

据文献记载,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即股票交所。

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股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而股票的发行和市场交易亦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经营内容,成为证券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股票的起源中国的早期证券市场是中国的民族资本在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融资形态,又叫资本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主义政治顽固地维护着农村小农业和小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十九世纪初期,西方的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满清锁国政策的“破篱笆”以后,中国被迫成为开放的国际市场。

随着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增加,其持有的经营方式———股票、债券在中国出现了。

金融资本市场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

外国投资家在中国的沿海商埠兴办企业进行经济掠夺,从而把资本主义国家集股筹资的做法带入了中国。

中国的股票为何而来、期货从何而生?

中国的股票为何而来、期货从何而生?

中国的股票为何而来、期货从何而生?中国的股票为何而来、期货从何而生?股票和期货的108个区别(14):国内诞生的不同——中国洋商股票的诞生是为了筹集资金和劫利,中国华商股票的诞生是为了发展民族产业,中国期货的诞生是为了筹集革命资金和少数人投机敛财一、中国现代意义股票的诞生中国证券的最早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执政者向大户的举贷以及权贵阶层给平民的放债,都可以看做最早的债券。

汉唐以后,因为战争费用,国家向富商借款的事就越来越多。

明清时期,“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出现,具有明显的股份制特征,其合股者签订的契约也具备一定的股票功能。

但是由于中国的近现代(1840-1949)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也打上了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

中国股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洋商股票和华商股票共同发展,虽然相互影响,但是各自也都有自己的轨迹。

因此,中国现代意义股票的诞生应分为两个层面来讨论,即1、洋商股票的起源和发展,2、华商的起源和发展。

图: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第一家向公众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华商三个主要交易所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1918年3月,北京证券交易所筹备会召开了第一次开理事会,推选了王小宋为理事长,沈芑舫、张蓉生为常务理事,经北洋政府农商部立案,于6月5日开业。

开业时设号头(经纪人)60名。

1922年~1928年是该所发展的黄金阶段,当时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北洋政府公债最直接的销售市场,公债交易非常活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北京改为北平,于是在1929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改为北平证券交易所。

失去了经营公债地利优势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日渐萧条,1939年6月,在“七七”事变后两年,因战事影响而宣告停业。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916年,孙中山、虞洽卿、闻兰亭、沈润挹等提出开办上海交易所,几经周折,终于在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它采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

论股份制

论股份制

论股份制股份制是一种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

股份制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股份制起源于公元十世纪中叶的英国教会,成功推行了约四百余年,成功的原因是职业经理人凭着良心(虔诚和惧怕)履行对上帝的“信托责任”。

随着宗教革命的成功,教会的权威被推翻,世俗的国家一个个形成,国王为了管理财富采用了股份制,同时利用股份公司开展长期的海外掠夺。

股份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并采取了不同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扬弃,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个过渡点,它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即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股份公司之所以出现在资本主义,是适应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试行股份制,可以扩大公有制的阵地,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这是中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道路,必将极大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实行股份制并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因为,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中国股票发展历史

中国股票发展历史

中国股市历史1983年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1984年7月20日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1月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全流通股票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黄浦万国每天收市晚上交流信息者络绎不绝上海一景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股份合作制的课件

股份合作制的课件
股权激励
企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给予员工或高管一定数量的股份,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和忠诚度。
04
CHAPTER
股份合作制的优势与挑战
股份合作制的优势
产权明晰
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产权关系明晰,股东的权益和责任明确,有助于 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激励与约束机制
股份合作制通过股权结构的设计,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结合, 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特点
股份合作制具有产权明晰、利益 共享、风险共担的优点,同时也 强调企业成员的民主管理和团结 合作精神。
股份合作制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现状
股份合作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 中国农村,最初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创立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前,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我国经济发 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中小企 业和农村经济领域中占有较大比重。
最终的失败。
THANKS
谢谢
性和合规性。
03
CHAPTER
股份合作制的运作机制
股份的发行与交易
股份的发行
股份合作制企业通过发行股份来筹集 资金,股份的发行方式可以是公开发 行或定向发行。
股份的交易
股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或其他合法交 易平台进行买卖,股份的价格由市场 供求关系决定。
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股东权利
股东享有企业利润分配、股份转让、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
成功案例二:某股份合作制农业合作社
总结词
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详细描述
某股份合作制农业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和共同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该 合作社注重成员利益,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典范。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一、中国股市诞生1986年9月26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0年。

诞生背景◎中国第一股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9月26日正式开业1986年9月26日清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

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4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将要发行的工商银行股票将创全球IPO新高。

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股指期货也将要推出。

如今光沪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上百亿元,与20年前8万余元不可同日而语。

二、恋曲1990:纯洁构想的曲折实现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股份公司的起源.

股份公司的起源.

我也谈历史:股份制的起源(1)郎咸平:各位现场来宾,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节目。

现在央视推出《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孕育了几位明星,比如讲《三国演义》的易中天,讲《论语》的于丹等,他们对这些古典精品文化的重新解读激起了大家关注历史、学习历史的风潮。

那么对于这种历史热,我也给予了关注,也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易中天这个人的口才确实不错。

他成名之后,受到很多人攻击,他现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当然,于丹也是一样,忽然之间就成名了,因为央视给她这个机会,讲我们中国的历史,讲我们中国的哲学,现在,她在国内的知名度提高了。

我观看他们的讲解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们讲历史有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没有理解历史的本质。

那么通过一些学术研究,以《三国演义》为例,他只能讲清楚到底有没有赤壁之战,有没有空城计等等问题,这叫做什么?这叫做考据学,各位理解我的意思嘛,所以基本上《百家讲坛》里面讲的历史都是考据史。

因而坦白地讲,我对这个节目比较失望;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比较乐观的话,那就是我们社会大众对所谓的历史本身开始关注,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想在这个电视节目里面我也想跟大家谈谈历史,可是我谈的历史绝对不限于只做考据学,我不干这种事的。

今天,大家跟着我跳出这个圈子,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历史。

那么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就找出一个事件,说一个事件大家都能理解:我们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叫什么?叫改革,改成股份制,所以我还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或者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全国各大小企业都争先恐后地改成股份制。

我就以股份制这一件小事情讲出一个大道理。

我想请问全国的观众朋友,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股份制?我再问你们一下,全世界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哪里?你们是否了解当初为什么会有股份制?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很遗憾的问题,现在,我就要跟各位谈一个在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你们在书店里面的任何历史文献里面也查阅不到的,我甚至怀疑在我们整个中国大地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的一段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份制公司的起源
关键词:大生纱厂,股份制,招股难,体制变革,官利制度。

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度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来筹集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投资人按其资本的份额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以及分配利润与承担风险的一种经营制度。

世界范围内,最早起源于10世纪天主教会,教会企业是现代股份制的前身;成立于1602年3
月20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最早的股份公司之一,成立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而在中国,最早股份制经济兴起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张謇刨办的南通大生资本企业集团,是我国民间较早以股份制方式组织创办的企业集团。

下面以大生纱厂为背景材料分析我国早期股份制公司的特点及其成因和对企业的影响。

特点一:招股难。

成因不外乎外资的影响,外国资本的侵入使得当时上海“华商各纱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是对所有企业来说都存在的,同时张謇非官非商亦非买办的身份也使他招股集资屡遭挫折。

两个因素使得企业的资信度非常低,招股自然难,而募集不来股资空谈企业显然纸上谈兵。

特点二:筹备发起人的身份对早期募股影响极大,有职有权的官员和广有资财的买办商人显然要有更高的资信度。

他们属于社会已经认可的能兴办近代企业的两种人,前者可以可以通过职权奏拨或借拨官款,解决兴办企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待有成效后再筹还官款或招商承办,后者则在多年的买办生涯中又集攒了巨额射富,其对股民的吸纳作用可见一斑。

发起人的身份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属性,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特点三:体制变革频繁,就在大生纱厂开车之前厂的体制就经历了商办、官商,台办三个阶段,。

一个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稳固的体制,至少短期内不能频频变动,这搞不好随时置企业于一个动乱的境况。

特点四:官利制度盛行,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凡股东一经入股,不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均需按年利八厘起息。

这是使得承担经营亏损的全是企业自身,减少企业的资本积累,增加了企业的困难这也是是大生企业集团后来衰落极快的根本原困之一。

对比现代股份企业制度完善的体系,能发现代表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大生企业集团迅速衰败的一些无关乎社会背景的关乎企业体制本身的一些固有弊端。

第一,大生集团虽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却没有实现投资与经营风险的分担,在企业出现亏损时仍然要按时按利率缴纳利息给出资的大股东——官府,也就是官利制度的存在破坏了股份制公司应有的生态平衡;第二,管理团体的冒进,主要是张謇的个人志向所致,张謇放弃仕途,经商办实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几乎不是用企业的思想与策略来管理经营公司。

在1901-1911十年间大生集团新增了18个厂,入股的企业也高达9个,这种高速扩张使得企业难以与市场接轨,难以维持企业的生产运作,也对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加剧企业体制本身弊端的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