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七年级(下)劳技基本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安排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饭菜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学习正确的打扫方法,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掌握打扫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技巧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如分类、排序、存储等。

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的饭菜学习烹饪基本技巧,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掌握烹饪安全知识,如使用厨具、处理食材等。

4. 第四课时:绿化校园学习绿化知识,如种植花草、树木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5. 第五课时:制作手工艺品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编织、泥塑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如打扫卫生干净程度、烹饪饭菜口感等。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劳动态度、成果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打扫工具、烹饪工具、绿化工具、手工艺品制作材料等。

3. 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第六课时:环保手工制作学习利用回收物品制作环保手工制品,如塑料瓶改造、纸飞机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资源再利用能力。

七、第七课时:校园绿化养护学习校园绿化植物的养护知识,如浇水、修剪、施肥等。

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爱,培养责任感。

八、第八课时:农村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感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劳动的意义和价值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2课:基本的劳动技能(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2. 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等。

第3课:基本的劳动技能(二)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烹饪、缝补等。

2. 教学内容:讲解和示范烹饪、缝补等基本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等。

第4课:合作与团队精神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第5课:合理安排劳动时间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介绍合理安排劳动时间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解、实践、讨论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任务、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劳技水平。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劳技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七章:简单木工制作2. 第八章:编织与钩针3. 第九章:陶艺制作4. 第十章: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劳技制作方法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木工制作、编织与钩针技巧、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五、教学步骤:1. 第七章:简单木工制作(1)讲解木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示范制作一个小木凳,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木工作品。

2. 第八章:编织与钩针(1)讲解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

(2)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编织或钩针作品。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第九章:陶艺制作(1)讲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2)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

(3)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

4. 第十章: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1)讲解家用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示范家用电器的正确维护与保养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家用电器的使用与维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创意、技巧、完成度等方面。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积极参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方面。

3. 学生对劳技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程度。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技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2. 开展劳技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传授更多劳技知识,提升学生技能。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的菜肴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学习正确的打扫卫生方法,如拖地、擦窗户等。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保持环境整洁的意识。

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方法学习整理物品的技巧,如分类、归纳、储存等。

培养学生有序整理物品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菜肴学习烹饪基本方法,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培养学生独立烹饪简单菜肴的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4. 第四课时:编织手工制品学习编织基本技巧,如编织帽子、围巾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5. 第五课时:制作环保制品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制品,如环保袋、笔筒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技能、合作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质量,如卫生打扫干净、物品整理有序等。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打扫卫生工具、整理物品器材、烹饪器材、编织材料、废旧物品等。

3. 辅助材料:相关劳动技能的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打扫卫生技巧(40分钟)2. 第二课时:整理物品方法(40分钟)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菜肴(40分钟)4. 第四课时:编织手工制品(40分钟)5. 第五课时:制作环保制品(40分钟)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使用打扫卫生工具、烹饪器材等时的安全操作。

初一下劳技课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下劳技课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劳技课教学工作,将围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意识”这一核心目标展开。

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一下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但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

本学期劳技课教学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衣物洗涤、收纳、烹饪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内容1. 衣物洗涤与收纳:学习衣物洗涤的基本方法,掌握衣物收纳技巧。

2. 简单烹饪: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常菜,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

3. 手工制作:通过动手制作小物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团队协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2.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衣物洗涤与收纳教学。

2. 第五周至第八周:简单烹饪教学。

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手工制作教学。

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团队协作活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等。

2. 实践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衣物洗涤、烹饪等。

3.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活动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技术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七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技术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七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技术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一、教学内容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结”的涵义,理解平安结的寓意,遵循造型规律进行结艺作品之一-“平结”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这项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

积极地设计出更多的结艺作品。

2.技能目标:学会平结编的基本方法,把握从起始结编到整体效果的技术要求。

力求完美。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活动,思维活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理解编结的一般造型规律及结艺作品表达的寓意。

难点:“平结”绕线路中上下交错绕和上下绞绕的区分与掌握。

二、学生情况分析随着中国结艺的复兴,中国结又重新拾起人们的记忆,通过本项目内容的学习。

使同学们对中国结的历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人们追求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利用材料本身独身独特的造型手法。

艺术语言的表达以及的寓意内涵基础上,净化心灵,美化环境。

同时通过具体的亲手制作。

体验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打算和措施本项活动内容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实施技能训练→激发创造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主要教学手段1、师生互动,交谈引导2、作品展示,教师演示,学生试验3、媒体辅导教学主要教学方法:1、采取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2、通过教学的互动活动,教师提供热情帮助,学生则主动地了解相关知识点。

3、以编结内容为载体,在学生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掌握“中国结艺-平结娃娃”的制作方法。

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起讫日期活动内容1、2/9-2/13走进中国结世界2、2/16-2/20秘鲁结3 、2/23-2/27八字结、双扣结4、3/2-3/6蛇结5、3/9-3/13平结、单旋结、双旋结6、3/16-3/20十字结、万字结7、3/23-3/27纽扣结8、3/30-4/3祥云结、双钱结9、4/6-4/10柱结、琵琶结10、4/13-4/17团锦结、酢浆草结11、4/20-4/24二回盘长结12、4/27-5/1三回盘长结13、5/4-5/8组合作品一14、5/11-5/15 组合作品二15、5/18-5/22设计作品16、5/25-5/29制作作品17、6/1-6/5制作作品18、6/8-6/12展示作品19、6/15-6/19复习20、6/222-6/26期末考试21、6/29-7/3期末总结。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食物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1)讲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讨论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的方法。

(2)练习打扫卫生、整理物品。

3. 第三课时:烹饪简单食物(1)讲解烹饪的基本知识。

(2)教授烹饪简单食物的方法。

(3)练习烹饪简单食物。

4. 第四课时:劳动安全常识(1)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讨论劳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5. 第五课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1)讲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义。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观念。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劳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六、第六课时: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1)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3)布置课后劳动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第七课时:服务性劳动(1)讲解服务性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技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使用劳技工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2. 劳技工具的分类和用途。

3. 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劳技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劳技课以及劳技课的意义。

2. 介绍劳技课的定义和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总结劳技课的意义。

4. 小结:归纳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劳技工具的分类和用途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介绍劳技工具的分类和常见的用途。

3. 示范: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并说明其用途。

4. 分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劳技工具分类和用途的讨论和展示。

5. 小结:归纳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

第三课时: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

2. 介绍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常见的注意事项。

3. 示范: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让学生根据示范进行实践操作,并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5. 小结:总结使用劳技工具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3.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与展示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劳技课的概念、工具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劳技工具展示:展示一些常见的劳技工具,供学生观看和实践操作。

以上为《七年级下学期劳技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具体教学细节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资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根据需要计算金属丝长度,会使用剪刀、钢丝钳、尖头钳下料,会徒手或用工具将金属丝拉(敲)直,读懂教材提示,完成独轮推车的下料。
重点:金属丝拉直及所需长度计算;
难点:圆弧形金属丝长度计算。
独轮车的弯折(2课时)
知道金属丝弯折的一般过程和操作要领,了解常用的加工方法(木锤敲打、机械、尖头钳、圆器靠模弯折)
难点:货框上下框间撑档的制作。
第五章食品雕刻(总5课时)
食品的雕与刻
(1课时)
知道常用食品雕刻的原料、使用工具,了解食品雕刻的整雕、凸雕、凹雕、镂空雕的四种表现方法,知道雕刻中的常用刀法,了解瓜叶菊雕刻的工艺过程。
学会使用平口刀(尖刀)进行正方体、球形、圆锥体的切、削、片等到发的操作,会用U字刀(圆口刀)戳、刻瓜叶菊。
学会切、挖、刻等雕刻技能,完成大丽花的制作,设计制做一个拼盘盆景。
重点:雕刻花瓣由小到大并适时添加;
难点:上下花瓣交叉,层次分明。
备注:本表仅作教学时的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课时安排,也可删去或增加部分内容。
重点:独轮车车架和车轮的整形;
难点:各段连结钩的制作与连接。
三轮货车的制作(8课时)
知道三轮货车的构造,各零部件如车轮、横档、踏脚等的特点、制作方法,知道整车的安装过程、塑料套管的作用和加工方法。
会根据教材图示熟练制作三轮货车的各个零部件,并会整形、安装,完成三轮货车的制作。
重点:按步骤连接组装零部件及辅件;
会运用尖头钳手工弯折,在用靠模进行圆弧、小孔等造型的弯折,完成独轮推车零部件的制作。
重点:按图示尺寸弯折;难点:作品对称性、轮轴长度合适。
独轮推车的连接(1课时)
知道金属丝的连接方式,了解电焊、点焊、气焊等焊接工艺,知道常用金属黏结剂的种类(环氧胶、强力胶、百得胶)和使用方法。
会用金属粘结剂连接作品零部件,完成独轮车的整车安装及附件的配置。(拓展制作:平板车)
重点:切、削、片、戳、刻等基本刀法的练习;难点:瓜叶菊花瓣脱余料。
月季花的雕刻
(2课时)
知道月季花的造型、花瓣及排列特点、雕刻的加工流程,知道余料的铲除方法和拼盘的制作方法。
学会切、挖、刻等雕刻技能,完成月季花的制作,设计制作拼盘盆景。
重点:花瓣雕刻;难点:花蕊成型。
大丽花的雕刻
(2课时)
知道大丽花的造型、花瓣及排列特点,知道雕刻工艺及流程,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知道余料的铲除方法和使花瓣层次分明的技巧(泡水中)。
上教版七年级(下)劳技基本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安排
教学单元
内容及课时安排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金属丝成型
(总12课时)
独轮推车的下料
(1课时)
知道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分类、共同性质、用途和容易弯折成型的特性,知道铜丝、铁丝、铝丝的基本属性,知道尖头钳、小台钳、锉刀、手锯等工具的用途,知道金属丝总长的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