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初级经济师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2)

第四节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一)货币供给的概念货币供给是经济活动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过程。
具体来说,是指一国银行体系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活动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
从动态来看,货币供给是银行系统向经济活动提供货币的过程;从静态来看,货币供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
所谓货币供给量,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上由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提供的债务总量。
可以从流量(货币流通总额)和存量(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总额)两个方面来考察。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1.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间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现实。
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
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分为几个层次:M=流通中的现金(流动性最强)M1=M+单位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2.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狭义货币:M0和M1,是最容易转化为现实流通工具的货币。
现金与活期存款是最活跃的购买力,对货币流通影响最为强烈,与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中央银行首要调控的对象。
广义货币:即M2和M3,是除现金、活期存款以外,将银行机构的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及包括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在内的货币形式。
广义货币一旦变现,也可以用于购买与支付,加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3.社会融资规模(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1.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发行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发行;再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企事业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的过程,称为现金投放;而随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现金进行各种支付,流通中的现金又流回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过程,称为现金归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送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回笼。
⒉.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L1(y)取决于收入y的水平,是收入y的函数,与收入y呈正相关关系。
而投机性货币需求L2(r)与利率有关,是利率r的函数,但与利率r是负相关关系。
3.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央行收回贷款——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央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增加有价证券)——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4.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它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如赊销赊购、分期付款、预付货款等。
5.金融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种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租赁形式。
6.经营租赁:又称服务租赁,提供租赁设备或工具短期使用权的租赁形式,是一种由出租人提供维修、保养、管理服务、可撤销的、不完全支付的短期租赁形式。
7.利息报酬论,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8.资本生产力论,认为借贷资本的利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风险性利息,二是纯利息。
9.节欲等待论,强调资本是储蓄形成的,而增加储蓄就要减少目前消费。
10.利息时差论,认为利息的产生和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同一等量商品在现在和将来两个不同时点内主观评价的差异。
1.3 货币流通

授课时间学时教学对象课题(章、节)1.3 货币流通授课教材《金融认知》郑鹏谢军主编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货币流通的二种形式、五种主要的货币流通渠道、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能力目标:具备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流通中金属货币或纸币需求量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货币流通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货币的演变形式、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纸币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具准备课本、学生名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引用第一环节导入前面的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了解了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规律。
第二环节讲新授课1.3 货币流通1.3.1 认知货币流通一、货币流通形式与渠道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提问]请问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是什么?这种货币制度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回答]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纸币不能兑换黄金;货币的发行不再受金银的约束,一般根据国内的需要由中央银行控制。
如果银行放松银根,信用货币过量投放,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一)货币流通形式1、现金流通现金流通是指国家法定通货(包括纸币和金属辅币)的收付活动。
[讲解]现金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支付,是一种比较灵活方便的支付方式。
现金货币流通领域主要是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事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
2、非现金流通[讲解]非现金流通又称转账结算。
它是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账户划到收款单位账户的货币结算行为,主要是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的存款货币流通。
广泛采取转账结算的必要性1、有利于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2、实行转账结算,有利于银行有计划地集聚和供应资金。
3、有利于银行对企业和国民经济活动的监督。
4、有利于巩固经济合同制度,加强经济核算。
货币流通(精)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 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 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见 书P30)
二、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 反比。
三、信用货币流通规律
4、手工雕刻头像: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 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正面右上方有一椭圆形图案,将钞票置于 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 度角,即可看到面额“10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正面上方椭圆形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 微文字,在放大镜下可看到“RMB”和“RMB100” 字样; 7、光变油墨面额数字:正面左下方“100”字样,与票面 垂直角度观察为绿色,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蓝色; 8、阴阳互补胶印对印图案: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 有圆形局部图案,迎光观察,正背图案重合并组合成一个完 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盲文及背面主景人民大会堂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 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肉眼鉴别假钞的基本方法: 1、观察印刷特征:人民钞是采用手工雕刻的方法制版,以凸 版和凹版印刷,具有版文深、油层厚、字迹粗、头像逼真等 特点,用手摸票面字样、数码、图像等有明显的凹凸感。而 机制假钞大多是用平版印刷,票面全胶印,手感光滑,线条 模糊,无凹凸感。 2、观察颜色特征:人民钞采用特殊油墨印刷,因而颜色鲜亮, 纹路清晰,光变油墨面额数字随视角变化,颜色变化明显, 横号码为黑色,竖号码为蓝色;而假钞则颜色灰暗不匀,图 票模糊,变色无规律或无变色效果,号码颜色与真币有差异。 3、观察纸钞特征:人民币用纸选用优质棉短绒加木浆,具有 纤维长、强度高、耐用等特点,因而显得挺括、耐磨,手感 厚实、不易折断,纸张制造过程中红蓝 彩色纤维施放在纸 浆里,随机分布;而假币则采用普通纸印刷,因而纸质较软、 较脆,易择没有韧性,红蓝彩色纤维印刷于纸张表面。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辅导 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辅导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第三节主要金融中介机构一、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概述(1)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亦称存款货币银行。
是以经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最主要对象、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货币资金经营企业。
(2)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
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接受信用同时又提供信用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
第三,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所经营的商品表现为价值形态的特殊商品——货币与货币资本,其经营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由于商业银行是最为典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因此商业银行的职能也就体现为金融中介最主要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原来是附属于信用中介职能的一项业务,后来演变成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能,而且这一功能是其他金机构所不具备的。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类型按资本所有制形式及基本特征划分,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可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外合资商业银行或其它类型的商业银行四种。
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是由原国家四大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改革发展而成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2.改革以来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服务地域的不同,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
3.外资、侨资及中外合资商业银行中外合资商业银行是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共同出资建立、共同管理、共担风险,按照投资比例分取收益的股份制银行。
4.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我国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主要是指住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随着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一批金融机构。
二、政策性银行(一)政策性银行概述1.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由政府通过直接出资或担保等形式创立.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2018年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2018年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二、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1. 费雪方程式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P=MV/T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量T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所以公式中仅有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
而且物价P的水平随货币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有:个人财富水平、利息率的变化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Md=KpyMd为名义货币总需求;y代表总收入,即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价格水平;K是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名义所得与货币量的比例。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

考试内容
一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要素的概念及内容:资产的概念,负债的概念,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收入、费用、利润、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金融企业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及设置;会计凭证的分类和要素,会计凭证的受理;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账户的设置,记账符号的使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原理与方法;金融企业账务组织及账务核对;金融企业会计报表的概念,金融企业会计报表的分类;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主要资产、负债与权益项目,银行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格式,金融企业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内容;二金融企业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
考试内容
一金融企业的现金资产
现金资产的概念及构成,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现金头寸的定义以及与流动性的关系;现金资产对流动性管理的意义,资金营运对可用头寸的影响;商业银行资金头寸的匡算方法;
二金融企业的贷款业务
金融企业贷款业务中贷款人和借款人各自的权利、义务;票据贴现与贷款的区别;贷款种类及管理程序,贷款原则,"三查"分离制度和贷款资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贷款五级分类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辅导 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辅导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第五节金融市场的主要指标一、货币市场主要指标(一) 贴现率贴现率是办理贴现时贴付利息的比率,其公式为:贴现率(年率)= × ×100%(二) 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一定期限的拆借利息与拆借本金的比率,具体计算时要与拆借的期限相一致,其公式为:拆借利率(年率)= × ×100%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即CHIBOR,计算公式为:CHIBOR= ×100%V——拆借金额R——利率M——某一交易品种在该交易日的交易笔数K——该交易品种的交易序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三) 国债回购交易利率国债回购交易利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债回购交易利息与其本金的比率,公式为:回购利率(年率)= × ×100%银行利率提高,国债回购利率相应上涨。
股市上涨或新股发行时,短期国债回购利率上升。
时间影响:每周五因临近双休日,国债回购利率会有所下降,一年之内十二月下旬因金融机构年末轧账需要,市场资金短缺,国债回购利率上升。
二、资本市场主要指标(一) 债券价格及其收益率1.债券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是发行者将债券出售给初始购买者的价格。
按照与债券面额的关系债券发行价格可分为平价、溢价和折价发行三种。
2.债券交易价格。
债券交易价格即债券的市场价格、实际成交的价格,是债券发行后在流动市场上投资者之间买卖转让的价格,也称为债券的行市。
3.债券收益率。
衡量债券收益的指标主要有票面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1) 票面收益率如果票面载明利息,票面收益率=票面利息/票面价格贴现债券票面收益率= ×100%(2) 当期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即用债券的票面收益除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而得出的收益率。
即:当期收益率= ×100%(3) 持有期间收益率。
持有期间收益率即投资者购入债券的持有期间所获收益与投资额的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课程的相关重点,本文特别整理初级经济师考试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
第二节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考核内容:
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
广义的货币流通
具体内容如下: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流通由现金流通与存款流通两种形式构成。
现金流通
(一)几个概念
1、现金流通即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
2、现金流通领域: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
3、我国的现金货币流通: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通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经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并经过不同渠道回到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最后流回中国人民银行,退出流通。
(二)现金流通的程序和渠道
1、现金发行: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发行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现金业务库的过程
2、现金投放: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即形成企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的现金的过程。
注意——现金投放的渠道——现金,放出去:
工资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
采购支出;3、财政信贷支出;4、行政管理费支出。
3、现金归行——现金,收回来
1)信用收入:吸收存款
2)商品销售收入:存入银行——现金归行的主要渠道。
3)财政税收收入
4)服务事业收入
4、现金回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送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过程,成为现金回笼。
【真题2010,单选】在我国,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发行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的过程称为(B )。
A.现金投放
B.现金发行
C.现金回笼
D.现金归行
【例题】在我国当前实行现金管理条件下,( )是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A.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
B.采购支出
C.财政信贷支出
D.行政管理费支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现金投放的渠道包括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采购支出、财政信贷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
其中,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是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例题】现金归行的渠道主要有( )。
A.工资收入;
B.商品销售收入;
C.服务事业收入;
D.财政信贷收入;
E.外汇收入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现金归行的渠道。
现金归行的渠道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事业收入、财政税收收入、信用收入。
因此,BCD是正确的。
(参见教材P5)
三、存款货币流通(非现金流通)(货币流通分为:现金货币流通和存款货币流通)
(一)定义:存款货币流通是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账户上划转款项进行货币收付的行为。
存款货币流通前提条件——各企业、单位、个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二)存款货币流通渠道
(三)现金货币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是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统一。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结果引起两种货币形式的货币量——现金货币量和存款货币量此增彼减。
四、广义货币流通
狭义的货币流通只包括现金和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的现金流通。
广义的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流通又包括存款货币流通。
银行信贷的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因此,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例题】
( )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A.现金发行和现金投放
B.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
C.现金投放和回笼
D.现金归行和现金回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广义货币流通的相关知识。
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