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与歇后语

合集下载

谚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歇后语大全谚语歇后语大全1、包子出了糖--露了馅儿2、抱着枕头做好梦--空喜一场3、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4、包工头监工--动曰没动手5、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6、赐竹的脾气--一点就炸7、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8、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9、(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10、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11、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12、包单布洗脸--大方13、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14、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15、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16、保险柜里安家--目的是安全17、宝玉出家--一去不回18、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19、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20、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21、抱着机器人亲嘴--你有情他无意22、(比喻使安全得到保障。

)23、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24、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25、宝剑出鞘--锋芒毕露26、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27、抱着枕头跳舞--自得其乐28、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29、包子馒头做一笼--大家都争气30、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31、包脚布围嘴--臭了一圈32、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几33、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34、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35、剥皮的独头--太露骨36、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37、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8、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39、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40、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

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

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1】1、 背后拉弓————暗箭难防2、 井底看书————学问不浅3、 太监读圣旨————照本宣科4、 大肚子走钢丝——铤而走险5、 屠户的帐本————血债累累6、 强盗打灯笼————明火执仗7、 强盗拍照片————贼头贼脑8、 敲鼓的吹口哨——自吹自擂9、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10、 蚌壳里取珍珠——图财害命11、 山崖上的松柏——饱经风霜12、 半个铜钱————不成方圆13、 白开水画画————轻描淡写14、 棉花铺里打铁——软硬兼施15、 寒号鸟晒太阳——得过且过16、 火烧额头————迫在眉睫17、 凌晨的星星————寥寥无几18、 磨盘上的窟窿——有板有眼19、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20、 死克郎坐轮船——臭名远扬 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2】1、 乌龟吃王八————六亲不认2、 石膏店的老板——白手起家3、 虎口拔牙————胆大包天4、 掌上明珠————爱不释手5、 病好了打医生——恩将仇报6、 扭秧歌打腰鼓——旁敲侧击7、 看戏掉眼泪————触景生情8、 穿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9、 对镜子说话————自言自语10、 吃黄莲劝儿媳——苦口婆心11、 坟地里睡醉汉——醉生梦死12、 姑娘绣荷包————专心致志13、 楼下客满————后来居上14、 常胜将军出征——无往不胜15、 元帅升帐————调兵遣将16、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17、 挑胆子长征————任重道远18、 午后看太阳————每况愈下19、 深秋卖凉粉————不识时务20、 山头上搭戏台——高高在上21、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22、 三伏天打颤————不寒而栗23、 笔杆子吞进肚——成竹在胸24、 绝对不是最好的感觉——不上不下25、 牙医牙痛————不能自拔26、 文物保护————抱残守缺27、 竖蜻蜓——————本末倒置28、 显微镜广告————无微不至29、 黑洞————苍天有眼30、 扭着秧歌打腰鼓——旁敲侧击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3】1、 厨师的拿手好戏——添油加醋2、 油漆工人————好色之徒3、 马儿实在跑得太快————鞭长莫及4、 广东人唱京剧——南腔北调5、 被马蜂包围时的反应——手舞足蹈6、 夜半钟声————一鸣惊人7、 暑假长寒假短————热胀冷缩8、 多数人对自己职务的感觉——大材小用9、 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男女有别10、 仰泳决赛————背水一战11、 追求女护士的最佳手段————无病呻吟12、 吃橘子————吃里扒外13、 边吃芝麻糊边聊天——含糊其辞14、 地球的末日景象————海枯石烂15、 迷路了,回不了家——来路不明16、 走迷宫————拐弯抹角17、 烤红薯————转辗反侧18、 地狱失窃————疑神疑鬼19、 拔河——————东拉西扯20、 对理发师的手艺不满意————岂有此理21、 世界上最少的军队——单枪匹马22、 最贵重的打扮————披星戴月23、 站在北极说话————冷言冷语24、 看“泰坦尼克”慢慢沉没——坐视不救25、 跌达医生替人治病——扭扭捏捏成语谚语歇后语大全【4】1、 马戏团表演失败——人仰马翻2、 牙口不好————吃软不吃硬3、 强行灌药————不服也得服4、 替人写春联————与人作对5、 除夕夜家家户户包饺子——无所不包6、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天崩地裂7、 邮递员汇报工作——言必有信8、 耐心观看魔术表演————坐以待变9、 被妻子关在门外的人————门外汉10、 晕倒————五体投地11、 广场看电影————有目共睹12、 烙饼————翻来覆去13、 父母出差了————自由自在14、 最近有流行性感冒————百感交集15、 一年级的儿子做数学题——屈指可数16、 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花言巧语17、 拖鞋————空前绝后18、 穷朋友登门拜访——赤手空拳19、 跟女娲唱对手戏——异想天开20、 将爱情进行到底——穷追不舍。

谚语歇后语大全100条

谚语歇后语大全100条

谚语歇后语大全100条以下是100条常见的谚语和歇后语: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

3.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4.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21.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8.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2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0.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1.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3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33.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3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5.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6.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37.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38.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39.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40.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1.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42.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43.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4.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4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46.经得广,知得多。

47.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48.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11、基本概念不同。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许多谚语揭示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总结了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广泛的知识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等。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则有口语的气息。

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如:八字没一撇、成者王侯败者贼。

2、概念阐释不同: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一般是集体创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型的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俗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发展时间不同:谚语用得较多,流传时间较长,更文学化,更精炼,一般用于口头;俗语通常指有一定道理,表述某一种观点的话,另外,歇后语也算俗语的一种。

这里要特别指出,我们日常用的惯用语如中国南海惯用南中国海,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歇后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2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

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俗语

谚语、歇后语、俗语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6、火心要空,人心在实。

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9、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10、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1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2、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烈火见真金)。

1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4、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15、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16、自古华山一条道。

17、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18、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1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0、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1、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夸旧功劳。

2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5、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26、十年河东转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

2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8、谦虚的人学一当十,骄傲的人学十当一。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3、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4、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35、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

36、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3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38、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9、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锻炼不健康。

4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小学生必背歇后语1、竹篮打水—―一场空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3、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5、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9、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10、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11、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12、包拯斩包勉――大义灭亲13、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14、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15、半路然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16、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17、吃着黄连唱歌――以苦为乐18、窗户眼儿喇叭――名声在外19、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天机2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1、放虎归山――后患无穷22、凤凰身上插鸡毛――多此一举2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24、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25、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26、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27、过河的卒子――有进无退28、和尚打伞――无法无天29、画饼充饥――自己骗自己30、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31、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32、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33、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34、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35、刘备三请诸葛亮――思贤心切36、李逵卖炭――人黑货也黑37、梁山上的朋友――不打不成交38、梁山的军师――无(吴)用39、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40、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41、马背上看书――走着瞧42、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43、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4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4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46、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7、徐庶在曹营――身不由己48、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49、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50、诸葛亮摆空城计――化险为夷51、中国的功夫――名不虚传52、猪八戒改阵――倒打一靶5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54、张飞用计――粗中有细55、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小学生必背名言、警句等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歇后语,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歇后语篇11、脑壳上顶西瓜——滑头对滑头2、金针落海——无出头之日3、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4、胡桃里肉——不敲不出来5、黄鼠狼吃鸡毛——填不饱肚子6、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7、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8、孙悟空守蟠桃园——非坏事不可9、柳树接桃——好看不好吃10、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11、裁缝做嫁衣——替别人欢喜12、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13、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14、没笼头的野马——悄悄儿跑了15、秋后的石榴——一肚子红点子16、咧嘴的石榴——尽是红点子17、鸡蛋西瓜——经不起摔打18、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19、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20、保姆做嫁妆——替别人欢喜21、甘蔗当火筒——一节也不通2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23、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__24、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25、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6、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2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8、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29、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哩30、肥猪跑进屠户家——送上门的肉31、烂瓢西瓜——满肚子坏水32、豁牙齿啃西瓜——尽出坏道道33、河马打呵欠——好大的口气34、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5、壁画上的樱桃——中看不中吃歇后语篇2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2、喝血的蚊子——全凭嘴伤人3、倒水入葫芦——吞吞吐吐4、袜子里长草——慌(荒)了脚5、八仙聚会——神聊6、老太婆吃黄连——苦口婆心7、黄连水洗胸口——一番苦心8、黄连拌成醋——又苦又酸9、向日葵的孩子——没数10、葫芦下水——吞吞吐吐;浮起来了;富起来了11、趴在屋顶上瞧人——把人看矮了12、施耐庵看打狗——无巧不成书13、甘蔗地里栽黄连——又苦又甜14、铁拐李里葫芦——不知装里啥药15、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16、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17、精沟子穿裙子——全凭围滴好18、吃口黄连吃口蜜——同甘共苦19、变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2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21、得过且过——不求长进22、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23、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凭嘴;贫嘴24、小孩不识葵花秸——麻木25、开了发票没盖章——不足为凭26、一年四季刨黄连——专门挖苦人27、西瓜皮钉鞋掌——不是那块料28、牛背上放葫芦——不稳当;非倒不可29、韩信点兵——多多益善30、比着被子伸腿——量力而行歇后语篇31、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2、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3、对牛弹琴——白费劲4、砍倒的柳树——死不甘(干)心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6、嘴上涂石灰——白说(刷)7、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8、骨头埂在喉咙里——吞不下,吐不出9、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10、麻雀斗鸡——越小越凶11、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12、螃蟹过街——横行霸道13、猪鼻上插葱——装象14、半天云里吹唢呐——哪里哪里15、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16、砍倒大树捉鸟——呆子17、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18、飞机上点灯——高明19、口袋里装钉子——锋芒必露20、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2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22、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23、冰凌调豆腐——难办(拌)24、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25、白日做梦——胡思乱想26、冰上走路——小心在意27、冰山上画画——好景不长28、王字和玉字相比——只差一点29、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30、老虎头上拔毛——不知厉害31、冰凌挂胸口——凉透心;冷透了32、孙悟空听见金箍咒——头疼33、开园菜——新鲜34、开会请了假——没也息(席)35、打针拔火罐——当面见效。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一】1. 秃子打雨伞------无(发)法无天。

2. 老虎拉车------谁(赶)敢啊。

3.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4.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啊。

5. 庙里放屁------(惊)精神。

6. 裤裆里放屁------两叉了。

7. 被窝里放屁------玩毒滴。

8. 瘸子屁股------邪门。

9. 捧着屁股亲嘴------不知道哪头香臭。

10. 老太太吃麻花------(咬)要的就是这个劲。

11. 老太太咬牙------好狠啊。

12. 酱杆打过梁------小打粗。

13. 裤门没关------怎么露出个你。

14. 半夜进茄子地------老嫩一起掐。

15. 窗户外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16.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7.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18.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19.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20.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21.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2.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23.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24.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25.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二】1.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2.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3.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4.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5.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6. 不见兔子不撒鹰。

7. 地瓜摔墙上------软硬那也是个(橛)角。

8. 尿盆里生豆芽------都吱开了嘴。

9. 屁股底下坐耗子-----(吱吱)积极。

10. 放屁敲糖锣-----赶上点了。

11. 凌霄殿里放屁------那叫惊天动(帝)地。

12. 西瓜皮开屁股------没完没了。

13. 鸡蛋壳开屁股------七嚓咔嚓。

14. 光屁股挂铃铛------穷得叮当响。

15. 蚊子来例假------多大点事啊。

16. 臭蚊子围着转------叮上了。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民间常见的俗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欢迎阅读。

第一节谚语农事活动类若要富,多栽树。

家有千株柳,富贵不断头。

植树造林,防沙防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喂猪养羊,本短利长。

牛是庄户宝,常吃露水草。

马不吃夜草不胖。

糜黄谷黄,绣女下床。

八九月龙口夺食。

伏里耕地一碗油,秋里耕地一碗水,开年耕地胡日鬼。

刮风扬场,下雨叠墙。

头遍锄浅二遍深,三遍把土壅到根。

锄糜糜,溜皮皮。

糜锄双耳谷锄针,庄稼长得黑洞洞。

锄头自带三分水,锄过三遍顶场雨。

锄地不锄畔,三墒种成两墒半。

干种糜子湿种豆。

豌豆种在九里头,收不收也打几斗。

小满前后,栽瓜种豆。

头伏荞麦二伏芥,三伏种得好白菜。

种地不上粪,不如不下种。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节令不饶人,种地赶时分。

荞麦开花怕南风。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守住哭。

处暑不出头,砍了喂老牛。

饥牛年,饿牛年,羊牛年,广种田。

气象、节令类东虹轰隆雷,西虹当日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

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

乌云结掌,半夜雷响。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黄云雨多,黑云怕死老婆。

星宿稠,晒死牛。

清明一点雨,黄风四十五(天)。

日耳单(日晕)不出三;日耳双,滚沙梁。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八月的雷,不空回。

秋雨如刀刮,瘦牛不瘦马。

雾在山上戴个帽,水在地下冲个窖。

八月十五下一阵(雨),旱到来年五月尽。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重阳有雨看十三,十三有雨冻冰山。

雨打白地天年收。

伏里有雨,锅里有米。

蚂蚁搬家蛇过道,旱哈蟆叫唤比神仙妙(非下雨不可)。

云走东,一场空;云走西,淋死鸡;云走南,推倒山;云走北,沤不烂瓦碴沤烂铁。

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连籽丢。

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过一冬,长一针;过一腊八,长一镢把。

头九二九,哈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烂石头;五九六九,水在浮头;七九八九,开门大走;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

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席不暇暖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投鼠忌器③火烧眉毛顾眼前←→燃眉之急④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⑤鸡飞蛋打一场空←→鸡飞蛋打⑥拉完磨杀驴←→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班门弄斧⑧没喝过墨水←→胸无点墨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因噎废食⑩什么病吃什么药←→对症下药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一网打尽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⑥金子碎了分量在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⑨墨是可以磨浓的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①①人心齐,泰山移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

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

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

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

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

如: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⑨阎**出告示,鬼话连篇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

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

如: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

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

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

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

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

如: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

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

如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

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动物歇后语分类特点动物歇后语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喻,两一类是谐音比喻式的动物歇后语,它的前半部分是打比方;后半部分是对比喻义的解释,是歇后语的主旨所在。

例如:1、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2、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3、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4、蚂蚁搬家——大家动口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6、屎壳郎戴花——丑美7、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谐音式的动物歇后语,它的前半部分是个引子;后半部分是对引子的解释。

这种解释利用同音字造成的双关语,表示两层意思:一层是表面的;另一层是内涵的,这是歇后语的本意所在。

例如:1、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2、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3、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4、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5、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6、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7、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上述例子中,表面是叙述动物的行为,而括号中的字才是它的本意。

在文章中运用这类歇后语,通常不写明括号中的字;在口头表达中,需要我们根据发言者的上下语来判断其意义。

从语法结构来分析,一般而言,动物歇后语的引子部分,主要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谓短语,另一种是名词式偏正短语。

有的动物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主谓或主谓宾成分齐备的短语,可以视为有简要的情节。

它是歇后语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主要来源。

例如:1、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2、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3、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4、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5、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6、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有的动物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只是一个名词或偏正短语,提供了动物主角或动物的某种处境,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发生联想或思考。

例如:1、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2、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3、鳄鱼的眼泪——假慈悲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5、铁公鸡——一毛不拔6、属蚂蝗的——吸血鬼7、天下乌鸦——一般黑动物歇后语,有的有褒扬意义,有的有贬斥意味,也有的是中性词。

鸭背上泼水——一点不粘,比喻人的廉洁品质;瓮中捉鳖——十拿九稳,比喻人对某种事充满信心;老母鸡下蛋——呱呱叫,表扬人有好本事、好成绩;老虎头上找虱子——不怕死,赞扬人的勇敢精神;十五蜘蛛结夜网——团圆无份暗中丝,形容人们相互思念的美好感情,等等,都是褒义的。

贬义的则有:猫头鹰吃娘——忘恩负义,比喻没有良心的人;老鼠替猪刮胡子——拼命巴结,比喻无耻之徒的谄媚行为;啄木鸟翻跟斗——卖弄花屁股,比喻那些喜欢自吹自擂自我炫耀的人;猪鼻子插葱——装象,比喻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黄牛过河——各顾各,比喻人的自私品质,等等。

词义不偏不倚的也很多:虾公掉进油锅里——闹个大红脸;麻雀回家——叽叽喳喳;耗子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乌龟笑鳖——彼此彼此,等等。

很有趣的是,同一种动物在歇后语中,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词义色彩;相反,不同的动物也可以表示相同的含义和相同的态度。

属于前者的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抓耗子——多管闲事,狗吃青草——长着一副驴心肠,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狗咬乌龟——无从下口。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老鼠爬称钩——自称自,老鼠掉进米缸里——一半喜一半忧,老鼠同猫睡——练练胆子。

属于后者的有:老虎头上打苍蝇——好大的胆子,洞庭湖里的老麻雀——胆子不小。

狗赶鸭子——呱呱叫,老鸦站树头——呱呱叫,鸭子下水——呱呱叫。

麦田捉龟——十拿九稳,笼里抓鸡——十拿九稳,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这种情况显然是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

像猪鼻子插葱——装象,应该是南方的作品;骑毛驴不用赶——道熟,肯定不是沿海地区产生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源于北方;山猪嘴里的龅牙——包不住,不可能在平原地区流行;看见骆驼说是马背肿——少见多怪,跟沙漠地区关系更密切。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

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吴下阿蒙”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