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孟德尔生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孟德尔

孟德尔

孟德尔孟德尔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对豌豆植物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生物遗传秘密的一角,奠定了后世遗传学的基础。

下面将从他的背景、研究内容及对遗传学的贡献等方面对孟德尔进行详细介绍。

孟德尔于1822年7月20日出生在奥地利,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孟德尔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和园丁,这让他从小就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父亲的植物园中,孟德尔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植物,他对于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孟德尔的教育一直受到限制。

然而,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对神学产生兴趣,并进入布鲁恩大学深造。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一门名为"自然哲学"的课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孟德尔开始对植物的遗传和遗传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孟德尔在1865年开始了一系列关于豌豆的实验。

他选择豌豆进行研究是因为豌豆植物生长周期短,且繁殖能力强,容易进行实验观察。

孟德尔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

经过多年的实验观察和记录,他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规律。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揭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原理:显性和隐性。

他以世代繁衍的方法,发现了许多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而且某些性状在杂交后会表现出显性特征,而另一些性状则会表现出隐性特征。

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基石。

然而,孟德尔的研究结果一度被学术界忽视。

直到1900年,三位独立的科学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实验结果,遗传学才开始获得广泛的认可。

这一重大的突破让孟德尔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并且他被公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通过自己的实验成果,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奥秘,对于后代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不仅为人们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提供了基础,也为农业和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类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

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

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第一篇: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孟德尔(1822-1884)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这一门重要生物学科的奠基人。

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

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

当时,在欧洲,学校都是教会办的。

学校需要教师,当地的教会看到孟德尔勤奋好学,就派他到首都维也纳大学去念书。

大学毕业以后,孟德尔就在当地教会办的一所中学教书,教的是自然科学。

他能专心备课,认真教课,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1843年,年方21岁的孟德尔进了修道院以后,曾在附近的高级中学任自然课教师,后来又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受到相当系统和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为后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孟德尔经过长期思索认识到,理解那些使遗传性状代代恒定的机制更为重要。

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孟德尔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

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

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料或皱科、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孟德尔通过人工培植这些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

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

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常向前来参观的客人指着豌豆十分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儿女!”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开始进行豌豆实验时,达尔文进化论刚刚问世。

他仔细研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保存至今的孟德尔遗物之中,就有好几本达尔文的著作,上面还留着孟德尔的手批,足见他对达尔文及其著作的关注。

起初,孟德尔豌豆实验并不是有意为探索遗传规律而进行的。

闪光的天才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实验介绍500字

闪光的天才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实验介绍500字

加里·孟德尔(Gregor Mendel)是一位奥地利的科学家,出生于1822年,逝世于1884年。

他被公认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尤其是通过豌豆实验,他揭示了遗传规律和遗传因子的作用。

孟德尔在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里接受教育,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

他选择豌豆作为他的实验材料,因为豌豆的性状相对简单,易于观察和记录。

在他的实验中,他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豌豆,并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

孟德尔发现了豌豆的一些性状是遗传的,而且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他发现,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子代豌豆的性状是由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他还发现,遗传因子之间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亲本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和一个隐性遗传因子,那么这个亲本的性状就取决于显性遗传因子的作用。

孟德尔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遗传规律,比如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描述了两个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中的分离行为,而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不同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

这些规律为我们今天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提供了基础。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因子的作用和遗传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生物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我们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孟德尔是一个闪光的天才,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科学史册中。

孟德尔的生平

孟德尔的生平

孟德尔的生平(1)一、孟德尔的青少年时期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祖籍德国,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的海钦道夫(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海恩西斯村)。

他父亲是个贫苦农民,母亲是个园林工人的女儿。

孟德尔出生时,奥地利正处于哈登斯堡王朝统治时期。

由于家中田地很少,父亲不得不靠打短工和租种地主的土地来维持全家生活。

少年时期的孟德尔就勤奋好学,聪明过人。

4年就读完小学全部课程,被称为“乡村中学的高材生”。

1833年,孟德尔进入中学。

当时生活十分艰苦,常常忍饥挨饿。

1840年,他结束了中学生活,全部课程成绩都是优秀。

此后,他十分想望进入大学,到奥尔莫茨现称奥洛穆茨哲学学院学习。

由于家境贫困,他本人的种种努力也都未成功。

失望和对前途的焦虑使他病了一年。

后来是他妹妹特蕾西亚(Tresia)拿出了部分嫁妆费,才使他进入大学。

在奥尔莫茨大学哲学学院中,孟德尔除了学习自然科学外,主要攻读德国古典哲学。

在大学学习期间,孟德尔还找到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经济上的困难尽管有所减少,但由于工作劳累,健康趋向恶化。

1843年,由于他父亲丧失了从事农业的能力,使他增加了新的困难。

二、修道院中的学生和工作1843年10月,孟德尔在物理学老师弗朗茨(F. Franz)教授的推荐下进入布尔诺(即布隆)奥古斯丁教派修道院。

他取名为“格里戈”,并充当该院的一名见习修道士。

孟德尔在《自传》中说,由于生活所迫,是环境决定了他“职业的选择”。

但是,孟德尔不久就觉察到,修道院不仅可以解决生活问题,还可以学习、研究学问。

布尔诺修道院位于现在捷克的摩拉维亚(Moravia)地区,当时是奥地利的属地。

该院负有的使命之一是通过学术研究,发展摩拉维亚的工业和文化。

因此,修道院中大多是科学家或技术人员。

其中主教纳普(Napp)是大学教授,对哲学、神学、语言学、数学、生物学都有相当的研究。

有的神父如特勒(A. Thaler)、克拉塞尔(Klacel)还是著名的植物学家。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篇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哇塞,读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我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这孟德尔,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大神呐!你说,在那个时候,大家对遗传啥的都迷迷糊糊的,他咋就能有那么独特的想法,还能坚持去做实验呢?也许是他骨子里就有那种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儿吧。

我就在想,他做那些豌豆实验,得花多少心思和时间啊!天天盯着那些豌豆,记录这记录那的,换成是我,可能早就不耐烦了,说不定半途而废啦。

可孟德尔没有,他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孟德尔的发现,一开始不被人重视,这多让人憋屈啊!我就想问,那些当初瞧不上他的人,后来脸疼不疼?他的成果被埋没了那么久,多可惜呀!不过话说回来,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挫折,才更显得他的成就来之不易。

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努力了很久也看不到成果,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坚持,是不是?读了他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太容易放弃了,碰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孟德尔告诉我们,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下去就可能成功。

哎呀,我以后可得向他好好学习,不能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啦!篇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读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孟德尔,这名字在遗传学领域那可是响当当的。

但你知道吗?他当初搞研究的时候,那可是困难重重啊!我就奇怪了,他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做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呢?他对着一堆豌豆,天天观察、记录,这得多无聊啊!可他却能从中发现那么重大的规律,难道他有什么“火眼金睛”不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和热爱吧。

想想咱们现在,稍微做点事儿就嫌累嫌麻烦,跟孟德尔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我觉得吧,咱们就是太浮躁,静不下心来。

再说他的成果,一开始居然没人搭理,这不是瞎了眼嘛!我真想问问那些人,你们当时到底在想啥呢?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真理可能会被暂时埋没,但只要是真的,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孟德尔的故事让我反思自己,我平时总是找借口偷懒,学习上遇到点难题就想绕开。

科学家名人生物学家孟德尔的故事

科学家名人生物学家孟德尔的故事

科学家名人生物学家孟德尔的故事范文1:孟德尔:开创遗传学的先驱孟德尔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生物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生物学和农业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被誉为遗传学的开创者。

孟德尔出身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自然生物的浓厚兴趣。

他开始研究豌豆的遗传特性,并通过十年的实验和研究,发现了潜在的遗传规律,即“基因定律”,并将其用数学方法描述出来。

这个发现对整个生物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的发现对于现代生物学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不仅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特性,还为漫长的农业历史注入了新的能量和生命。

他帮助农民们更好地掌控他们种植作物和繁殖它们的方法,创造出了更有效的农业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保障的食品来源。

因此,孟德尔的毕生事业卓越地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的探索永无止境,生物学一直在不断进展。

遗传学正在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把握其本质。

写作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孟德尔这位著名生物学家的生平以及其对生物学和农业学的重要贡献。

重点强调了他创立了遗传学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和研究得出了潜在的遗传规律,即“基因定律”,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

本文还指出他的发现的重要性,它不仅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特性,还为漫长的农业历史注入了新的能量和生命。

用词分析:本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用词精练,全文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科普文章。

文章用到了生物学、农业学、遗传学等专业词汇,但这些词汇被恰当地解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范文2:孟德尔的遗传试验孟德尔是一个教士,他的爱好是植物学。

他用10年的时间研究了豌豆的遗传规律。

经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孟德尔发现了某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他发现了潜在的遗传规律,即“基因定律”。

孟德尔用了7年时间做了3万次种子的培育实验,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好种子。

例如,他把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的花药染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并交叉授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孟德尔的实验目的是研究豌豆杂交,并探索它们遗传特征的传递规律。他选 择豌豆植物进行实验,因为它们具有明确的形态特征和易于控制的繁殖方式。
豌豆形态和遗传特征
孟德尔观察到豌豆植物有许多不同的形态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和高度等。 他还发现,这些特征能够在后代中传递,并表现出特定的比例关系。
杂交规律的发现和解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学的重大意义
1 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发现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他的 成就被广泛认为是遗传学历史上的里程碑。
2 进化理论
孟德尔的研究也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揭示了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是进 化的基础。
3 应用于农业与生物技术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 遗传特征,人类可以改良作物和动物品种。
1
第一代杂交
孟德尔进行了不同特征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它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出一种特征的 现象被称为"显性",而另一种特征则被称为"隐性"。
2
第二代杂交
通过进一步杂交,孟德尔发现显性和隐性特征表现的比例为3:1,这表明遗传特 征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传递给后代的。
3
遗传因子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认为遗传特征是由离散的因子决定的,而不是 由混合的因子决定。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孟德尔是一位奥地利植物学家,他通过研究豌豆植物的杂交,揭示了遗传学 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对生物学和遗传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德尔的生平背景
孟德尔出生于1822年,在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中长大。他在圣托马斯修道 院接受教育,并成为修道院的修士。他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孟德尔的历史故事

孟德尔的历史故事

孟德尔的历史故事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是一位奥地利的科学家和修会修士,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通过一系列耐心和精确的实验证明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为后来的基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揭示孟德尔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遗传学贡献的重要性。

一、早年经历孟德尔于1822年在捷克拿下的海茨曼斯多夫出生,原名约瑟夫(Johann),后改为约翰·格利高里(Gregor Johann)。

他自小丧父,由母亲独立抚养长大。

在年轻时,孟德尔曾就读于奥尔姆特斯地方学校,展现出对科学和自然的浓厚兴趣。

毕业后,他决定成为一名学者,进入奥尔姆茨修道院接受传统的修道士训练。

二、探索遗传法则在修道院,孟德尔研究了自然科学,特别集中于植物学。

他以豌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试验。

通过人工选育,孟德尔发现了特定性状的遗传规律。

他的实验主要集中在豌豆的颜色、形状、种子质量等特征上,他记录了每个实验结果,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孟德尔首先进行的实验是交叉两种具有相反性状的纯合子。

以豌豆的花色为例,他交配了红花和白花的豌豆植株,得到了全部红花的第一代子代。

这表明了红花性状对于豌豆植株来说是显性遗传。

然而,当他将第一代的红花豌豆互相交配时,他却得到了红花和白花混合的第二代子代。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孟德尔将第一代和第二代子代的结果进行了统计。

他发现,第二代子代中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并未消失,而是以3:1的比例重新出现。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学第一法则”或“分离定律”,即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子代中以特定的比例分离。

三、遗传学的重要性孟德尔的遗传研究成果并未在当时引起足够的关注,他的论文在当时的学术界几乎没有被注意到。

然而,在20世纪初,遗传学家们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并且确认了他的实验结果。

这使得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评价,并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学成果为我们理解物种遗传变异打下了基础,对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孟德尔生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学习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时,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者孟德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教材中提道:“孟德尔是一名传教士,从事豌豆杂交试验多年这标志着实验生物学阶段的到来。

这引发了学生的困惑:孟德尔到底是一名神父还是一名科学家?这项发现怎么会被埋没30多年?生前寂寞、身后荣耀的孟德尔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谜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适时组织开展了以孟德尔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史料收集和思考创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的收集史料,还原孟德尔的生平和研究过程
在史料收集阶段,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查找有关孟德尔生平的资料,重点发掘他从事遗传学研究的背景和经过,力求还原这位为生物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传教士。

随着信息搜索的进行,相关史料逐渐积累,学生梳理了孟德尔的人生轨迹,充满神秘色彩的孟德尔逐渐变得真实、丰满起来。

通过对信息的汇总和整理,我们编制了孟德尔大事年表。

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840年,18岁的孟德尔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虽然他热爱自然科学,但出于生计考虑进入神学院学习。

1843年,21岁的孟德尔因贫困辍
学,同年10月进入奧古斯丁修道院做修道士。

1849年,27岁的孟德尔受委派担任中学希腊文和数学代课教师。

1851-1853年,孟德尔被修道院推荐到维也纳大学进修,系统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

1853年,31岁的孟德尔从维也纳大学回到修道院。

次年被委派到布吕思技术学校任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代课教师,任职14年。

1856-1863年,孟德尔在修道院的小田地里以豌豆为材料进行了8年的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这片小田地后来成为遗传学的圣地,供人瞻仰。

1865年,43岁的孟德尔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组织召开的布隆会议上宣读了豌豆杂交试验的研究结果。

次年在该会会刊上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阐明其发现的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该会议记录曾被寄给约120个图书馆,孟德尔还将40本论文单行本分别寄给当时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们,希望引起他们的注意。

然而,几乎没有人重视并读懂他的论文,孟德尔的非凡工作被当时的生物学界完全忽略了。

可以说孟德尔的智慧超越了他的时代,这是孟德尔的遗憾,也是生物学的遗憾。

1868年,46岁的孟德尔当选修道院院长,他的精力逐渐转移到修道院的管理工作上,最终放弃了科学研究。

1874-1884年,为抵抗当时不公平的税法、保护修道院财产,孟德尔与政府对簿公堂,不屈不挠地抗争了10年。

这令他晚年身心交痒。

1884年1
月6日,孟德尔因心脏病在布吕恩逝世享年62岁。

当地人们在缅怀一位正直的神父时,没有人知道逝去的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1900年,3名科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丘歇马克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这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和实验生物学阶段的开启。

在孟德尔逝世16年之后,他获得了科学界的承认,被誉为遗传学之父。

网络资源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时光隧道,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似乎看到一位执着的传教士,年复一年地在修道院的小田地里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

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细致繁琐的统计工作,每一棵豌豆苗甚至每一粒豌豆都不放过。

对别人的不解和嘲笑,他毫不理会;对自己的研究,他投入了满腔的热情。

“这些都是我的子女!"他指着这些豌豆对他的朋友说。

当遗传的奥妙逐渐被揭开时,他是多么兴奋。

他曾经满怀信心的预言:“看吧,我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可当他公布成果时,却没有人能够理解这项划时代的发现。

直到35年之后,他的伟大预言终于成为现实,他的成果被重新发现,遗传学由此诞生,世人尊他为遗传学之父。

2 分析思考,解读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由于孟德尔留下来的手稿和其他史料十分有限,他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团。

他执着的、睿智的、孤独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尘埃,与我们相遇,令我们无法平静:为什么一个传教
士能得出连当时的科学家也无法理解的科发现呢?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第二阶段:分析史实,寻找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教材将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豌豆;(2)采取了统计的方法;(3)对遗传现象的解释逻辑严谨,并用字母作为代表遗传因子的符号;(4)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思考和讨论,笔者和学生还总结出另外七条原因:
(1)历史和社会背景。

19世纪初,奥地利主要农牧业地区掀起了一股用科学技术改进农牧业的热潮,动植物育种风行一时。

人们热衷于通过杂交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孟德尔进行杂交试验的初衷也是改良植物品种。

(2)科学研究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达尔文进化论引起了生物学的革命,遗传规律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

(3)个人爱好和追求。

孟德尔自幼受父亲的影响,爱好园艺工作。

中学毕业后,孟德尔虽迫于生计而选择在神学院成为一名修道士,但是他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热爱矢志不渝。

(4)科学精神和坚毅品格。

孟德尔具备过人的毅力和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例如,为了减少偏差,孟德尔在进行统计时尽量加大样本数量。

他细数每一颗豌豆,先后共栽培、检验了豌豆3万多株!
(5)科研环境。

虽然孟德尔的职业是神父,但孟德尔并非只是一个业余生物学爱好者。

事实上,孟德尔完全可以算得上专业的科学研究者。

同时,他就职的修道院也是当地的一个科研、文化中心,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6)教育和学术背景。

1851-1853年,孟德尔进入维也纳大学进修,在这所当时欧洲最优秀的大学里,他有机会从师于许多杰出科学家,如著名的物理学家多普勒和冯·埃丁豪森、植物生理学家温格尔等,他在那里打下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

孟德尔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他在物理和生物学两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背景。

物理学是他作为代课教师任教的主要学科,从物理学当中他学到了建立假想模型,再用实验加以验证以及运用数量统计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后来被成功运用到豌豆杂交试验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7)孟德尔的成功也有些运气成分。

自然界常见的遗传现象是非常复杂的。

例如,生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相对性状有完全显性、共显性和不完全显性等多种,一个性状可能由一对或多对基因控制,还存在连锁与交换的问题。

因此,仅仅通过统计不同性状个体的数目,很难得出简单明确的遗传规律。

而孟德尔选取了严格进行自交的豌豆作为材料,他研究的那7对性状,每一对都由单基因控制,无一例外都是完全显性,而且恰好都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幸运。

可以说,孟德
尔所作的研究是遗传现象的简化模型,正是通过这个模型,他得出了遗传学的基本定律。

3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收获
对孟德尔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受益匪浅。

通过收集整理史实、还原历史人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学家从事研究的苦与乐,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

书本上的遗传学知识也变得亲切生动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蕴含着的科学之美令学生震撼。

学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对科学家的成功进行归因,提高了用辩证的观点客观评价科学家的成就和历史局限性的能力。

本次研究性学习告一段落,笔者的反思却没有1停止。

教师应注意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使它成为师生活动的平台、教学的资源库;在生物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发挥科学家的示范和感召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