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 自主学习全册 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法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春天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春》《雨》《雷》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为“科技与生活”,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网络》《未来的世界》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主要内容包括《大熊猫》《可爱的动物》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4. 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祖国”,主要内容包括《我爱祖国》《我们的家乡》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5. 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梦想”,主要内容包括《我的梦想》《我们的未来》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6. 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成长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我长大了》《我们的友谊》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策略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成语用法正确的是() A. 步步为营 B. 井底之蛙 C. 刚愎自用 D. 井底点灯答案:A2.“么”字所指代的人或物是() A. 小户人家 B. 贫苦人家 C. 有钱人家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大雁南飞,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B. 人们在重建家园时,热血飞扬。

C. 学校里的环境干净整洁。

答案:C4.“操”在古代泛指() A. 种植庄稼 B. 耕田 C. 管理、照料 D. 澳洲答案:C二、填空题1.原句 : 信臣1 非美人2 浮金玉3 九文章4 桃李5参考答案:1.信的臣子,2.非长相美丽的人,3.虚浮的金玉,4.文采出众的文章,5.优秀的学生。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梁实秋先生所写的《一小时的神谕》50多年来中外流传,困扰许多读者。

曾有一位报社记者1从上海专程来到2走访。

在他看来,梁实秋先生选择我做这次长谈,完全是因为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3如该问梁实秋先生(句号之后补,此题不记分!)参考答案:1.专程,2.竹村,3.孔玉三、综合运用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四口去旅游。

大家自行安排了行程,每人都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

爸爸建议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妈妈想去海滩放松一下心情,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看动物。

最后,我们决定了先去古镇游玩,然后到海滩玩,最后去动物园。

1.这家四口去旅游的行程安排是怎样的?答案:先去古镇,然后去海滩,最后去动物园。

2.每个家庭成员的建议分别是什么?答案:爸爸建议去古镇,妈妈想去海滩,我和弟弟想去动物园。

3.为什么最后决定按这个顺序玩?答案:按照先去古镇感受古老文化和建筑,然后到海滩放松心情,最后去动物园看动物的逻辑顺序。

四、作文请根据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地方,用150字左右写一篇短文介绍给大家。

(此题自由发挥,不计分。

)五、附加题设想你是一名作家,请用半个月时间,短信向你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温暖的家书。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课后练习(含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

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

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钻来钻去”、“模仿人的样子”、“做出可笑的鬼脸”,写出了猴子的活泼与聪明。

“放肆”,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的意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用牙齿和爪子撕”,冲着孩子做鬼脸,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体表现。

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气了,于是他“吓唬”、“大声叫喊”。

水手们笑起来是因为猴子速度快、动作滑稽。

“哭笑不得”说明孩子被戏弄得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它是这篇文章的高潮。

先写猴子戏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强调了孩子走上横木的客观原因。

接着讲走上横木后,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语文 自主学习15-17课 答案(15自相矛盾、16田忌赛马、17跳水)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语文 自主学习15-17课 答案(15自相矛盾、16田忌赛马、17跳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15-17课答案(15自相矛盾、16田忌赛马、17跳水)15课《自相矛盾》自学提示1.给括号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标出停顿,把课文读流利。

陷(xiàn )(chǎn)弗(fú ) (fó) 夫(fū)(fú)√√√2.(1)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进我的长矛锋利得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用你的矛刺你的盾说话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前后矛盾(2)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巩固运用1.自相矛盾赞誉支吾2.(1)A(2)答:那个人说用你的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就让卖矛盾的人哑口无言了。

(3)答:那个人说话做事前后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就哑口无言了。

(4)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前后相抵触。

拓展阅读1.前来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玩饮而疾。

2.答:乐广的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那天酒杯中的蛇实际上是墙上画有蛇形弓的影子。

3.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对一些现象不要疑神疑鬼而自我恐慌,要搞清事情的缘由。

16 《田忌赛马》自学提示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来。

赏识(shí shǐ)相差(chāi chā)引荐(jièjiàn)出谋(múmóu)划策(cè cài)跃跃欲试(yào yuè)2.答:文中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赛了三次。

结果田忌赢了。

巩固运用1.输赢拳头对策引荐2.(1)遥遥领先(2)胸有成竹(3)得意洋洋(4)垂头丧气3. 4 1 2 3 54.(1)这次比赛的结果是田忌赢了。

其原因是田忌听了孙膑的主意,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

(2)答:孙膑的方法是: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

(3)答:读了这篇短文,我得到的启示是:调查研究,分析事物,积极开动脑筋,运用智谋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

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昼、耘”等 9个生字,读准 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童真童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古诗1.读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通诗句。

要求:每位同学把三首古诗各读 3遍。

2.难读字音读一读。

(1)难读字音读一读。

昼出(zhòu)耘田(yún)桑阴(yīn)供耕织(gòng gēng)稚子(zhì)晓.冰(xiǎo)银钲.(zhēng)玉磬(qìng)水满陂(bēi)浸寒漪(yī)(2)注意:“昼、稚、钲”是翘舌音;“耕、钲、磬”是后鼻音;“阴”是前鼻音;“供”是多音字,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提供,读四声“ɡònɡ”时可以组词“口供”;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表示从事某项工作。

要求:把这些词语读 3遍。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都是七言绝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的节奏感呢?自己读一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宋·范成大宋·杨万里宋·雷震昼出耘田/夜绩麻,稚子金盆/脱晓冰,草满池塘/水满陂,1村庄儿女/各当家。

彩丝穿取/当银钲。

山衔落日/浸寒漪。

童孙未解/供耕织,敲成玉磬/穿林响,牧童归去/横牛背,也傍桑阴/学种瓜。

忽作玻璃/碎地声。

短笛无腔/信口吹。

要求: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给这这 3首古诗朗读录音,然后发给老师。

二、尝试理解诗意。

21.上网查查诗人范成大和有关创作《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1)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他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批改记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批改记录

10 号
11 号
12 号
13 号
14 号
15 号
16 号
17 号
18 号
19 号
20 号
21 号
22 号
23 号
24 号
25 号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五 单元
14刷子李
单元测评五
15自相矛盾
第六 16田忌赛马 单元 17跳水
单元测评六
18威尼斯的小艇
第七 19牧场之国 单元 20金字塔
单元测评七
21杨氏之子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第一 单元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单元测评一
5草船借箭
6景阳冈
第二 单元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单元测评二
第三 单元
单元测评三
9古诗三首
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四 Leabharlann 元11军神12清贫
单元测评四
期中测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批改记录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第八 22手指 单元 23童年的发现
单元测评八
专项测评一
专项测评二
专项测评三
期末测评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主学习批改记录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 号
11 号
12 号
13 号
14 号
15 号
16 号
17 号
18 号
19 号
20 号
21 号
22 号
23 号
24 号
25 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练习题及答案屉(tìshì)子敞(cǎnɡchǎnɡ)开晦(huìměi)气宝钗(chāchāi)袭(xíxǐ)击纨(zhíwán)绔手帕(pòpà)姊(zǐjiě)妹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近义词。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

(__________)(2)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__________)(3)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__________)(4)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

(__________)3.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C.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

D.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

4.名著我会连。

诸葛亮《猴王出世》《三国演义》施耐庵武松《草船借箭》《西游记》罗贯中孙悟空《景阳冈》《红楼梦》吴承恩贾宝玉《红楼春趣》《水游传》曹雪芹5.《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

《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的句子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

(1)宝玉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_________)(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__________)7.名著阅读黛玉葬花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 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 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全册答案5《草船借箭》自学提示1.《三国演义》罗贯中空城计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2.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十天造10万支箭,陷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神机妙算,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3.大雾漫天不计其数甘受惩罚饮酒作乐顺风顺水神机妙算巩固运用1.妒忌都督水寨鲁肃擂鼓遮挡插满2.必然仍然果然冒然(1)必然(2)仍然(3)果然(4)冒然3.(1)使曹军不明真相,误以为敌人来了为了撤退的方便节省时间为了增大受箭面积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2)谨慎多疑军事战略了如指掌胸有成竹(3)诸葛亮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鲁肃忠厚老实,守信。

拓展阅读1.如鱼得水2.原因是:刘备想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前两次去隆中没有见着诸葛亮。

经过:刘备、张飞、关羽三人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结果: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3.(1)张飞的性格是粗狂,易怒。

(2)亲贤爱士,以善待人,心胸宽广。

语文活动对酒当歌(曹操)单刀赴会(关羽)美人计(王允)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老将出马(黄忠)6 《景阳岗》自学提示1.(1)《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2)通读(快速默读)略读书武松打虎环节2.(1)倒或斟(2)为什么喝(3)凡是(4)白白自己巩固运用1.饥渴山冈傍晚胸膛碟子半截泄气坠落2.(1)这样写为武松执意上山冈遇到老虎并打死虎埋下伏笔。

(2)这样写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可怕。

(3)这样写说明了老虎尾巴的坚硬,进攻之猛。

3.(1)原因:知道自家酒的烈性,一般人三碗就可以了,生怕客人喝多了误事。

结果:武松一连要了18碗。

(2)原因:武松怀疑店家半夜谋害自己,图他的钱财。

(或武松认为店家想多赚取自己的钱财。

)结果:在山中真的遇到了大虫,并把大虫打死了。

4.(1)动作语言动作(2)比喻句是:把这铁棒也似尾巴倒竖起,只一剪。

把尾巴比作铁棒。

(3)扑掀剪沉着机智勇猛(4)只见我家的大黄狗嗖地一下追了出去。

地上腾起了一溜烟尘。

接近小偷时,它后腿一蹬,腾空而起,将小偷扑倒在地,死死地咬住小偷的衣服,不停地往后拖拽。

拓展阅读1.起因:林冲被陷害发往沧州看护草料场。

经过:风雪中买酒,借宿山神庙,巧遇火烧草场的三人并全部被林冲杀死。

结果:林冲投奔了梁山。

2.林冲自知被陷害发配沧州,但仍然忠于职守,可高俅仍要置他于死地,这是林冲情绪变化的原因。

3.“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这样写出林冲的生活环境非常的恶劣,重点是为下面火烧草场,让林冲不能施救埋下了伏笔。

4.有勇有谋忠于职守,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

语文活动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宋江绰号:及时雨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忠义是他的本色。

7 《猴王出世》自学提示1.《西游记》吴承恩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孙悟空神通广大,能斩妖除魔。

(你喜欢谁,可以填写他的人物。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山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把你文中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和同学一起猜猜它的意思吧,也可查阅材料或请教别人。

巩固运用1.(1)地方(2)庭院(适合生存、生活的地方)(3)又(4)为什么不(5)玩2.日精月华日(新)月(异)天造地设天(昏)地(暗)3.(1)跳蹲纵抬观看从上面可以看出猴子好强调皮可爱,也很有本领。

(2)我说:“我们要遵守诺言!”(3)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身手不凡,对群猴友善。

拓展阅读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答: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欺骗唐僧。

第一次化作少女,第二次化作一位老太太,第三次化作一位老公公。

3.阴险毒辣慈悲心肠惩恶扬善8《红楼春趣》自学提示清曹雪芹《红楼梦》贾宝林黛玉1.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他鄙弃功名利禄,能够平等待人。

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2.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

巩固运用1.窗屉: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止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晦气:第一种解释:不吉利;倒霉第二种解释: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

高傲: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

敞地:露天的地方。

2.(1)王熙凤(2)林黛玉(3)探春(4)贾宝玉3.(1)大大方方红红火火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干干净净仔仔细细安安静静认认真真马马虎虎整整齐齐(2)登时:顿时。

铰断:剪断。

展眼:一转眼。

(3)动作把自己的病都放走。

拓展阅读1.(1)顺手,适应。

边一躲,大黄狗扑了个空。

大黄狗来了个狗啃泥,爬起来,朝着那人汪汪地乱叫,不敢再向前了。

五、课外阅读1.波浪滔天——风平浪静隐隐约约——清清楚楚2.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把船比作箭。

3.不遵守承诺曹操定眼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

4.黄盖:能征善战,有勇有谋。

曹操:骄傲自大。

失败的原因是:盲目自大,轻信黄盖。

综合练习,遨游汉字王国自学提示1.最古老最多书法2.歇后语对联故事找图书网络搜索3.声符形符4.(1)甜(2)春天(3)获(4)夕阳巩固运用1.(1)辨(2)争辩(3)辫子(4)花瓣2. (1)蜒(2)延(3)廷3.(1)晴——情(2)丝——思(3)莲——怜(4)离——离拓展阅读1.比喻孩子鲜花对汉字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2.热和力清丽的光辉一望而沉坠(文章最后一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3.书写一定要工整,字和字不要太挤,不要随意涂改呀。

点滴积累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中外闻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

我爱你,汉字自学提示1.zhuàn lì kǎi yì hén sì shŏu yīn2.安阳甲骨文王懿荣3.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4.标题目的方法搜集到的材料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巩固运用1.宏达家俱----具水电按装----安好味道合饭---盒特价波萝---菠仃车收费---停严历打击---厉随心所浴---欲衣---以帽---貌2.(1)恼羞成怒(2)眉来眼去眉目传神( 天地玄黄 ) (寒来暑往)二、有趣的字谜,我们来猜一猜。

(4分)1.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奇)2.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

(叶)3.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梦)4.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哭)三、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

(6分)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发)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充)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四、按规律填词语。

(6分)一尘不染—两败俱伤—(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霄云外—(十全十美)五、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2分)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

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分)(1)半开玩笑地回答。

(戏答)(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心潮难已)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6分)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答案:C B A F D E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ABC )。

(3分)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C )。

(3分)A.汉字的形B.汉字的义C.中国古典诗词D.汉语拼音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3分)答: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九、习作略9 《古诗三首》自学提示2.huán jì rèn巩固运用1.(1)攻破回来(2)回头看见妻子和儿子。

分析:在古文中妻子是指妻子和儿子。

(3)黄河“摩”是指接触或接近。

2.(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1)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不杀完敌人是不回国的坚定决心。

(2)体现了诗人想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

拓展阅读1.凄凉和无奈。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自学提示1.奔赴fù拟(nǐ)定特殊(shū)踌躇(chóu chú)黯(àn)然2.无限的眷恋紧锁的眉头心中的悲痛心爱的长子黯然的目光慢慢地起来巩固运用1.眷恋锻炼奔赴签字2.(1)踌躇(2)犹豫(3)黯淡(4)黯然4.(1)踌躇——犹豫黯然——淡然示意——提示(2)踌躇暗示(提示表示)从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出毛主席对儿子的牺牲非常悲痛。

(3)答:两个问句表现出了父子间的情谊非常深厚,更能体现出毛主席痛失儿子后的悲痛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