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 刘玮
浅谈配电线路运行和维修与管理措施 徐玮

浅谈配电线路运行和维修与管理措施徐玮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结构系统,需要在其运行时加强管理与维护,而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正越来越多,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用户的用电安全与可靠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实际生活中,配电线路一旦在运行时出现故障,不仅会给用电单位造成影响以及经济损失,更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维护措施1配电线路的特点1.1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我国的国土面积广袤,而且在每一个地区都有人居住,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要有电力供应。
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决定了我国配电线路的分布范围非常的广。
由于分布范围的广,我国配电线路的维修和管理难度也会适当的增加。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土南北跨度大,因此地形也是各种各样,很多地方的地势险恶,对输电线路的日常检修人员来说,工作难度非常大。
这就使得我国很多地区的供电水平不高,供电线路缺乏管理、年久失修,造成居民日常生活的不便。
1.2相关技术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维修和日常管理技术也在相应的提高,配电线路相关技术科技含量的提高不仅仅能够保证对各个地区稳定持续的供电,还能在保证工作准确性的前提下简化相关人员的工作,实现信息化的日常管理和维修。
但是,由于配电线路相关技术科技含量的提高,对人员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工作任务人员不仅要懂得配电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相关的科学技术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够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1.3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现阶段,很多配电线路都是安装在室外的,因此,外界环境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影响非常的大。
首先自然环境因素对配电线路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或者是突然发生的强风、雨雪、雷电对配电线路的运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强风灾害频发,强风会导致配电电线断裂从而导致局部的断电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做精配网可视化助力智能配电网刘微

做精配网可视化助力智能配电网刘微发布时间:2021-05-17T11:05:37.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刘微[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使用过程中对性能以及安全也有较高的要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使用过程中对性能以及安全也有较高的要求。
大数据能更加系统地对信息进行整合,快速分析普通配电方式,及时发现问题。
近几年,配电网的规模逐渐扩大,朝更加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配电系统的传输和应用数据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在配电系统的运行和内部控制中获得了更多信息,受部分外部社会性数据信息的影响,需要不断优化和分析这些数据信息,提升分析工作的精准性、保护用电的安全性和满意程度。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低压1 引言配电网是连接供电企业和客户的桥梁,客户对电力服务的评价主要源于配网业务的服务水平。
新能源汽车、以电供暖、分布式电源并网等改变使居民消费升级,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居民消费升级为供电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配电网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配网建设已迫在眉睫,配网可视化决策系统是智能配网的“大脑”,一方面对关键信息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另一方面为配网问题提供优化方案及决策依据,将管理环节前移,用“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改进”的管理理念代替原有事后处理的管理方式。
2 配电网中常见故障及原因虽然配电网中的故障和原因众多,但常见故障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是导致配电网出现故障的重要因素,一些单位人员在工作中仪器设备不当、生活中人民乱扯乱挂等都可能会导致配电网出现故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2.2线路的互相干扰由于配电网网络中线路众多,施工时间各异,施工单位也不同,因此很容易导致线路之间互相干扰,引起故障。
另外,配电网还经常和一些光缆、燃气管道、水管等管道纵横交错,也容易引起故障。
配电网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T
咖u M
配 电网监控 系统建设研究
刘 玮 , 侯 思祖 0 7 1 0 0 0 ) ( 华北 电力 大学 . 河 北保定
摘 要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以及三级五大体 系的构建 ,电力通信网监控 系统的构建越来越重要 , 本文重点论 述 了监 控 系统 的 总体结 构 , 模 块 主要 包括告 警 集中监 视 、 网络运 行状 态监视 、电 网通信 业务 监视 功能 。
关 键 词 电力通信 ; 监控 ; 资 源管理
中 图分类号 : T M 7 3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I 6 7 1 - 7 5 9 7( 2 0 1 3 )1 卜0 1 5 6 ~ O 1 显示 重 点节 点和 关 联 的智 能设 备信 息 ( O L T 、O N U 等 )以及 其
监控 管 理需 求 向 面 向业 务转 变 , 电力 通信 专 业 管理 向智 能 化 转 蛮 。为 了满 足 现有 通 信 网络 运 行管 理 需求 , 提 出 了配 电 网监 控 管理 平 台的概念 。
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

第28卷㊀第3期2023年6月㊀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㊀Vol.28No.3Jun.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杨会峰1,㊀魏㊀勇1,㊀尚㊀立1,㊀刘㊀玮1,㊀李建岐2,㊀张孙烜2,3(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石家庄050021;2.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209;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摘㊀要:为了研究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问题从而提升配电网监测水平,依据现有的ε-greedy 方法,提出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配电网监测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优化方法㊂首先,考虑配电网复杂拓扑与强电磁干扰的应用场景,构建配电网无线传感网通信系统模型;其次,构建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动态中继选择问题;接着,利用历史中继选择的累计奖赏值自适应调节行为策略的探索力度,在保障可靠性约束下最小化网络能耗;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及最短路径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分别降低能耗8.23%㊁12.85%和17.11%㊂关键词:配电网监测;无线传感网;动态中继选择;能耗优化;自适应ε-greedy 算法DOI :10.15938/j.jhust.2023.03.011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683(2023)03-0088-10WSN Self-Adaptive Relay Selection for Distribution Grid MonitoringYANG Huifeng 1,㊀WEI Yong 1,㊀SHANG Li 1,㊀LIU Wei 1,㊀LI Jianqi 2,㊀ZHANG Sunxuan 2,3(1.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ranch,Shijiazhuang 050021,China;2.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2209,China;3.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Beijing 102206,China)Abstract :To research the relay selec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level of distributionnetwork,a self-adaptive ε-greedy algorithm-based WSN relay selec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ε-greedy method.Firstly,considering the complex topolog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this paper modelled a WS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Secondly,the dynamic relay selection problem of WSN suppor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monitoring is constructed.Then,adopting the accumulated reward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strategies to adaptively adjust the exploration intensity to minimize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sure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Fin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escending ε-greedy algorithm,the traditional ε-greedy algorithm and the shortest pathmethod,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by 8.23%,12.85%and 17.11%,respectively.Keywords :distribution grid monitoring;wireless sensor network;dynamic relay selection;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adaptive ε-greedy algorithm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1-12-30基金项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项目(5204XA20004K);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AAA0107500).作者简介:杨会峰(1973 ),男,硕士,正高级工程师;魏㊀勇(1977 ),男,硕士,正高级工程师.通信作者:张孙烜(1998 ),男,硕士,E-mail:sunxuan_zhang@.0㊀引㊀言随着分布式能源规模化并网的持续推进,配电网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环节,承担着电能输送与科学分配的重要作用[1-2]㊂为保障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发挥其在网源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方面的枢纽作用,应当对配电网运行状态㊁资产设备以及气象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实现对设备运行故障及环境异常的及时告警[3]㊂大量监测数据的实时汇聚㊁传输㊁处理需要强有力的通信支撑㊂然而,现有配电网监测通信网络一般采用以太网㊁光纤等有线方式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在覆盖范围和建设成本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4],同时,有线通信方式极易因突发事故而发生局部异常甚至损坏,致使重要信息数据无法准确㊁及时地传送到配电网监测中心[5-6]㊂因此,配电网监测通信网络研究迫切需要解决覆盖灵活性差㊁建设及运维成本高昂等难题㊂无线传感网具备强大的容错抗毁以及灵活覆盖增强能力[7-8],能够支撑电力终端的海量接入与重要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㊂无线传感网中继覆盖增强技术能够通过缩短配电网监测数据的传输距离,有效克服长距离传输导致的信道衰落,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抑制多径效应造成的信号畸变,实现监测数据通信质量提升和覆盖范围增强[9-10]㊂另外,无线传感器具有部署灵活㊁扩展性强㊁成本低等特点,大大降低配电网监测通信网络的前期建设和后期运维成本㊂然而,基于多中继覆盖增强的无线传感网在支撑配电网监测可靠稳定通信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技术挑战㊂首先,在配电网场景下,各类电气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严重,且多径传输导致信道衰落,使得无线传感网通信环境状态高度动态变化,难以获得全局信息,增加了最优中继节点选择问题的复杂度[11]㊂其次,配电网监测业务对于可靠性㊁网络能耗[12]等通信指标有着差异化要求,若在中继选择优化中忽视业务通信需求,导致关键信息无法送达,无线传感网耗电严重,危害电网运行安全㊂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全局信息未知的复杂通信环境实现无线传感网最优中继选择,在最小化节点能耗的同时支撑配电网监测数据高可靠传输,从而为实际配电网通信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㊂算法作为强化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信息不确定情况下无线传感网的中继选择优化问题㊂文[13]采用传统ε-greedy算法确定最优中继节点,但未根据环境状态动态调节适应因子,导致其性能较差㊂文[14]提出递减ε-greedy参数动态调整算法,但 探索 时未考虑反馈信息的完整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㊂文[15]提出的自适应分段多跳路由选择方法,但未考虑配电网复杂环境中电磁干扰㊁多径衰落等动态特征㊂因此,上述研究难以有效适配高度时变的配电网通信环境,无法实现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优化㊂文章针对配电网无线传感网在可靠性㊁能耗等方面的需求,考虑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线传感网通信场景,将中继选择问题建模为多臂赌博机(multi-armed bandits,MAB)问题[16-17]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配电网监测无线传感网中继节点选择优化方法,以最小化网络总能耗为优化目标,通过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与学习,实现动态中继选择策略优化[18-19]㊂首先,每个中继节点通过连续观察历史中继选择策略的累计奖赏值,尝试并学习长期最佳策略㊂其次,针对传统算法使用线性方式调节探索因子而未考虑到历史环境状态导致的盲目性,对探索因子调节方式进行自适应改进,通过利用历史中继选择策略的累计奖赏值自适应调节行为策略的探索力度,从而权衡 探索 与 利用 ,在保障通信可靠性约束的情况下实现配电网监测数据的低能耗传输㊂1㊀系统模型与问题构建文章考虑一个配电网无线传感网通信系统模型,包括无线传感网和网关如图1所示㊂其中,无线传感网由无线传感器和中继节点组成,中继节点是具有无线转发功能的设备,各节点间的传输受配电网电力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㊂网关部署于无线传感网覆盖范围内,提供网络管理功能㊂假设无线传感网络包括1个源节点SN㊁1个目标节点GN和I个中继节点,并将I个中继节点的集合记为M={m1, m2, ,m i, m I}㊂在源节点SN向目标节点GN发送数据前,网关通过环境交互来观察系统性能,从而根据历史环境状态信息和经验性能学习中继选择最优策略,并在每个时隙初将中继选择策略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给传感节点㊂参数表如表1所示㊂98第3期杨会峰等: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图1㊀配电网无线传感网通信系统模型Fig.1㊀System model of distribution grid wirelesssensor network表1㊀参数表Tab.1㊀Significance of parameters参数含义I中继节点个数x i,t中继选择变量B链路带宽σ0链路噪声R sm i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的传输速率P sm i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的传输功率G sm i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的信道增益εsm i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之间由于配电网电气设备工作造成的电磁干扰R mg i中继节点m i到目标节点GN的传输速率P mg i中继节点m i到目的节点GN的传输功率G mg i中继节点m i到目的节点GN的信道增益εmg i中继节点m i到目的节点GN之间由于配电网电气设备工作造成的电磁干扰τ1st i,t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之间的传输时延τ2nd i,t中继节点m i到目标节点GN的传输时延A(t)传输任务的大小E pro收发电路的能耗系数E i,t源节点SN到目标节点GN的总能耗1.1㊀系统模型文章采用时隙模型,将整个时间段划分为T个时隙,其集合记为T={1, ,t, T}㊂定义一个传输任务从源节点SN到目标节点GN的传输时间为一个时隙,信道状态随着不同时隙动态变化,使得源节点SN到目标节点GN的数据传输时延不确定㊂由于配电网电磁干扰的动态变化以及信号多径传输导致的小尺度衰落,数据传输速率㊁传输时延以及传输能耗随节点间信道状态的改变而动态变化㊂因此,需要根据信道状态动态调整中继选择策略,降低网络能耗㊂为了简化模型,假设时隙内信道状态保持不变,但不同时隙之间信道状态随机变化㊂定义中继选择变量为x i,t,x i,t=1表示在第t个时隙内网关选择中继节点m i,否则x i,t=0㊂1.1.1㊀业务数据传输速率模型源节点SN到中继节点m i的传输速率为R sm i=B log2(1+SINR sm i(t))(1)式中:B为链路带宽;SINR sm i(t)为SN到中继节点m i 之间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具体为SINR sm i(t)=P sm i G sm i(t)σ0+εsm i(t)(2)式中:P sm i和G sm i分别为SN到m i的传输功率和信道增益;σ0为链路噪声;εsm i为SN到中继节点m i之间由于配电网电气设备工作造成的电磁干扰㊂同理,中继节点m i到目标节点GN的传输速率为R mg i=B log2(1+SINR mg i(t))(3)式中:SINR sm i(t)表示SN到中继节点m i之间的SINR,具体为SINR mg i(t)=P mg i G mg i(t)σ0+εmg i(t)(4)式中:P mg i和G mg i分别为中继节点m i到目的节点GN的传输功率和信道增益;εmg i为m i到GN之间由于配电网电气设备工作造成的电磁干扰㊂1.1.2㊀业务数据传输时延假设在第t个时隙内,源节点SN产生的数据传输任务大小为A(t),则SN到中继节点m i以及中继节点m i到目标节点GN的传输时延分别为τ1st i,t=A(t)R sm i(t)=A(t)B log2(1+SINR sm i(t))(5)τ2nd i,t=A(t)R mg i(t)=A(t)B log2(1+SINR mg i(t))(6)1.1.3㊀业务数据传输能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能耗为节点在数据接收过程中所需能量,表示为A(t)E pro,其中E pro为设备能耗系数㊂发送能耗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发射电路运行能耗,同样表示为A(t)E pro;另一部分是射频功率放大器能耗,表示为传输功率与传输时延的乘积[20]㊂因此,第t个时隙内,源节点SN到目标09哈㊀尔㊀滨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㊀节点GN 进行数据传输的总能耗表示为E i ,t =(A (t )E pro +P sm i τ1sti ,t )+A (t )E pro +(A (t )E pro +P mg i τ2ndi ,t )+A (t )E pro =4A (t )E pro +P sm i τ1st i ,t +P mg i τ2ndi ,t (7)1.2㊀问题构建文章构建了一个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动态中继选择问题,其目标是保障可靠性约束下最小化数据传输总能耗㊂该问题构建如下P1:min {x i ,t }ðT t =1ðIi =1x i ,t E i ,ts.t.C 1:x i ,t ɪ{0,1},∀m i ɪM ,∀t ɪT ,C 2:ðm i ɪMx i ,t =1,∀t ɪT ,C 3:ðt ɪT ðm i ɪMx i ,t SINR sm i (t )ðt ɪT ðm i ɪMx i ,t ȡSINR sm i ,min ,ðt ɪT ðm i ɪM x i ,t SINR mgi (t )ðt ɪT ðm iɪMx i ,t ȡSINR mg i ,min ,ìîíïïïïïï(8)式中:C 1和C 2保证了在每一个时隙t 内,有且只有一个中继节点m i 被选择;C 3为保障监测数据可靠传输而设置的长期平均SINR 约束㊂2㊀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优化方法本节介绍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配电网监测无线传感网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包括MAB 问题建模㊁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㊁算法实施流程,具体如下所述㊂2.1㊀MAB 问题建模MAB 是解决不完全信息场景下一系列多阶段决策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21-23]㊂文章将动态中继选择优化问题转化成MAB 问题,并设计决策者㊁摇臂㊁奖赏㊁动作和策略,具体如下所述㊂决策者:执行中继选择策略并产生动作的主体,可以通过学习历史反馈的奖赏值,不断优化中继选择策略㊂文章将网关定义为决策者㊂摇臂:决策者可以进行动作的候选项,有多少个候选项即有多少个摇臂㊂文章将可被选择的中继定义为摇臂㊂奖赏:每个回合决策者进行动作之后收到的反馈信息㊂结合优化问题P1,当所选择中继m i 满足约束时,奖赏为能耗的倒数,否则奖赏值为0,即O i ,t=1E i ,t,SINR sm i (t )ȡSINRsmi ,minandSINR mg i(t )ȡSINRmg i ,min0,otherwiseìîíïïïï(9)动作:决策者按下摇臂的过程㊂文章将网关选择中继节点的行为定义为动作㊂策略:执行动作的依据㊂文章将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定义为策略,并且设计了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策略㊂2.2㊀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㊀㊀ε-greedy 算法是一种解决MAB 问题的有效方法㊂然而,ε-greedy 算法通常采用线性方式调节探索因子,未考虑选取动作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配电网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优化方法,根据中继选择策略下累计奖赏值的均值动态地调节自适应探索因子εt ,平衡中继节点选择策略中 探索 与 利用 的关系,保障数据的高效㊁可靠传输㊂其方案设计如下㊂首先,文章定义选择中继节点m i 的历史平均奖赏值为 O i ,t ,表示为O i ,t =O i ,t -1k i ,t -1+x i ,t O i ,tk i ,t -1+x i ,t(10)式中:k i ,t 为截止到时隙t ,网关选择中继节点m i 的总次数,表示为k i ,t =k i ,t -1+x i ,t (11)其次,文章定义自适应探索因子为εt ,表示为εt =11+log α(1+ O t )(12)式中:α表示对数函数底数,且α>1; O t 为前L (t >I ȡL )次中继选择策略下累计奖赏值的均值,表示为O t=1L ðt -1k =t -L ðIi =1x i ,t O i ,t(13)最后,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时隙t 网关选择最优中继节点m selec (t )策略如下selec (t )=arg max m i ɪMO i ,t ,μ>εt random selection,μɤεt{(14)式中:εt 为探索权重㊂所提算法通过探索因子的自适应更新来平衡和调节 探索 和 利用 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当连续L 次中继选择取得较大累计奖赏值时,说明当前中继选择策略性能较好,根据式(12)和(13), O t 将增大㊁自适应探索因子εt 将减小,从而更倾向于 利用 ,减少不必要 探索 导致的性能下降;当连续L 次中继选择累计奖赏值较小时,说明当前中继选择策略性能较差,根据式(12)和(13), O t 将减小㊁自适应探索因子εt 将增大,从而更倾向于 探索 具有更优性能的中继选择策略㊂19第3期杨会峰等: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每次进行中继选择时,系统生成随机数μɪ(0,1)㊂当随机数μ>εt 时,网关选择历史平均奖赏值最大的中继节点;当μɤεt 时,网关任意选择一个中继节点㊂2.3㊀算法流程所提出的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配电网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算法分为初始化㊁中继选择和参数更新三个阶段,具体如下所述㊂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指示变量为0,即x i ,t =0,探索因子εt +1为1,即εt +1=1㊂在中继优化开始前,网关遍历所有中继节点,以观察传输性能,初始化 O i ,t 和k i ,t ㊂在中继选择阶段,首先计算每个中继节点的历史平均奖赏值;其次生成随机数μɪ(0,1);最后根据式(14)选择最优的中继节点㊂在参数更新阶段,首先网关观察传输性能,根据式(10)和式(11)分别更新各中继节点的平均历史性能 O i ,t 和选择次数k i ,t ;然后根据式(12)更新自适应探索因子εt +1㊂所提出的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的配电网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优化算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㊂图2㊀算法流程图Fig.2㊀Flow chart of algorithm3㊀仿真分析由于现场实验验证方案受场地㊁设备等资源限制,操作难度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本文通过精确㊁灵活的仿真实验形式验证文章所提算法在配电网无线传感网场景下的优化性能㊂仿真所使用的计算机为Intel(R)Core(TM)i7-8565U 处理器的笔记本,1.8GHz 的4核64位,内存容量为8GB,仿真平台为MATLAB 2020b㊂文章主要考虑物理层和链路层的数据传输与中继选择,可适配多种上层通信协议㊂中继选择策略既可以在每个时隙初更新一次,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也可以多个时隙更新一次,降低算法的计算开销与复杂度㊂文章考虑前者,所提算法在每个时隙初更新一次㊂仿真参数如表2所示[24-26]㊂表2㊀仿真参数Tab.2㊀Simulation parameters参数名称参数值时隙数量T 1000中继节点个数I /个10传输任务大小A (t )/Mbit[1.6,2.4]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P sm i /W[0.1,0.3]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功率P mg i /W[0.1,0.3]链路带宽B /MHz0.1链路噪声σ0/dBm-70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电磁干扰εsm i (t )/dBm[-12,0]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电磁干扰εmg i (t )/dBm[-12,0]收发电路能耗系数E pro /(nJ㊃bit -1)50对数底数值α 1.6㊀㊀节点之间的信道增益均满足正态分布[27-29]N [127+30log (l ),4],其中l 为节点之间的距离(km),取值范围为[0.03km,0.08km]㊂设置3种典型的中继选择算法作为对比算法㊂第1个是基于传统ε-greedy 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算法思想是确定一个探索因子ε(εɪ[0,1]),然后在选择动作时,网关以1-ε的概率根据经验性能选择最优动作,以ε的概率随机选择动作,其中ε取值为定值0.1,则其策略选择公式表示为Θ(t )=arg max m i ɪMO i ,t ,μ>εrandom selection,μɤε{(15)第2个是基于递减ε-greedy 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30],其中递减因子εd 由1/t 给出,设置初始参数ε0>0,递减变量εd =min{1,ε0t }则其策略选择公式表示为29哈㊀尔㊀滨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㊀Θ(t )=arg max m i ɪMO i ,t ,μ>εd random selection,μɤεd{(16)第3个是基于最短路径法的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其中网关选择具有最短路径的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㊂图3与图4分别显示了在配电网无线传感网场景中不同算法的平均能耗以及平均累计奖赏值随时隙的变化情况㊂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所提算法在平均累计奖赏值方面性能最优,在能耗方面分别降低8.23%㊁12.85%和17.11%㊂其原因在于所提算法依据平均累计奖赏值自适应调节 探索 与 利用 的力度,通过学习节点反馈的奖励值实时调节探索和利用的力度,从而避免 探索 过度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 利用 过度而导致陷入局部优化的情况㊂递减ε-greedy 算法初期尽可能多地进行 探索 ,而在后期尽可能多地 利用 ,以求最大化平均奖赏,因此其性能优于传统ε-greedy 算法㊂最短路径法由于网关固定选择具有最短路径的中继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不具备通过与外部环境交互从而学习最优中继节点的能力,因此能耗及累积奖赏值性能表现最差㊂在实际应用中,所提方法能够在全局信息未知情况下,动态调整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策略,实现 探索 和 利用 之间的均衡,实现数据的高效㊁可靠传输,适用于复杂多变的配电网监测场景㊂图3㊀平均能耗随时隙变化Fig.3㊀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 time slot图5显示了配电网动态场景下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随时隙的变化情况㊂由图可知,所提算法通过自适应调节探索因子,能够避免 探索 过度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 利用 过度而导致陷入局部优化的情况,从而实现最高的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并最终稳定在85%左右㊂递减ε-greedy 算法中ε值图4㊀平均累计奖赏值随时隙变化Fig.4㊀Average cumulative reward versus time slot随着时间递减,可以加大后期 利用 的程度,相比于传统ε-greedy 算法,能够实现较高的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㊂而传统ε-greedy 算法则由于探索因子固定,无法充分利用配电网无线传感网的环境信息,因此其性能表现较差㊂最短路径法不具备学习的能力,仅依靠固定选择最短路径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无法适应配电网监测场景中复杂多变的信道状态,因此选择到最优中继节点的概率最低㊂文章所提算法能够在复杂多变的配电网环境中实现中继选择的自适应优化,保障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与可靠性㊂图5㊀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随时隙变化Fig.5㊀Optimal relay node selection probabilityversus time slot累计奖赏值会根据式(12)中对数函数底数值的差异受到不同程度的缩放,从而影响εt 值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中继选择结果㊂由对数函数性质可得,若平均奖赏值一定,则底数α越小,探索力度εt 越小;底数α越大,探索力度εt 越大㊂由于第t 时隙的奖赏值不仅与探索力度εt 有关,还由节点间传输功率㊁信道增益以及节点间的电磁干扰均决定,而在配电监测场景的复杂多变环境下,上述参数在当39第3期杨会峰等: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前时刻是未知的,因此探索力度εt 与平均奖赏值的函数关系是非凸的,无法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求出最优值㊂为选取最佳对数函数底数的值,进行仿真验证㊂图6显示了不同对数底数对算法奖赏值的影响,由图可知,选择底数为1.6的对数函数对累计奖赏的效果较好㊂这是因为底数取值大于1.6时所获的奖赏值取值跨度较小,参数调节效果不明显,而当底数取值小于1.6时所获的奖赏值的取值跨度较大,未能将平均奖赏值放缩在合理的范围内,以1.6为底的对数放缩效果最优㊂在复杂多变的配电网环境中,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底数值,实现最优的累积奖赏和中继选择策略,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㊁可靠传输㊂图6㊀不同对数底数对算法奖赏值的影响Fig.6㊀The impact of logarithm base on the reward图7显示了无线传感网环境变化下平均能耗随时隙的变化情况㊂仿真中考虑在第400个时隙,部分中继节点所在路径出现电磁干扰激增现象㊂由图可知,所提算法能耗在第400个时隙上升,随后快速收敛至较低水平㊂而递减ε-greedy 算法和传统ε-greedy 算法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能耗稳定,最短路径法在电磁干扰较大情况下能耗上升趋势明显,无法实现性能收敛㊂在第1000个时隙,相比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所提算法在能耗方面分别降低8.38%㊁13.29%和18.15%㊂其原因在于所提算法具备良好的快速跟随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无线传感网环境的变化㊂在电磁干扰强度增加的情况下,所提算法仍能够快速调整至最佳的中继选择策略,由此可得,所提算法能够在参数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较高能耗优化率,仿真结果具备普适性㊂而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在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条件下,难以实现配电网无线传感环境的快速跟随,算法性能不理想㊂图8显示了传输任务大小随时隙的变化情况㊂图7㊀无线传感网环境变化下平均能耗随时隙变化Fig.7㊀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 timeslot under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由图可知,在第400个时隙以后,传输任务数据包大小的变化幅度及速率均增加㊂图9显示了在图8传输任务大小基础上的能耗随时隙变化情况㊂由图可知,在第400个时隙,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的能耗均出现较大的波动,而所提算法在能耗出现较小波动后,迅速保持稳定㊂在第1000个时隙,相比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所提算法在能耗方面分别降低7.99%㊁12.82%和17.71%㊂其原因在于所提算法能更好地适应数据的快速变化,在传输任务大小激增情况下,持续降低传输能耗,仿真结果具备普适性㊂此外,其计算速度能够有效满足在线优化的需求㊂而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在传输任务数据量动态变化的前提下,性能收敛速度较慢,能耗波动明显㊂图8㊀传输任务大小随时隙变化Fig.8㊀Transmission task size versus time slot图10和图11分别显示了电磁干扰以及传输任务大小激增下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随时隙的变化49哈㊀尔㊀滨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㊀图9㊀能耗随时隙变化Fig.9㊀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 time slot情况㊂仿真中考虑在第400个时隙,出现电磁干扰及传输任务大小激增现象㊂由图10可知,所提算法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在第400个时隙先下降,之后又重新收敛到85.55%㊂而递减ε-greedy 算法和传统ε-greedy 算法需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最优选择概率的重新收敛,最短路径法则无法实现收敛㊂图10㊀电磁干扰激增下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随时隙变化Fig.10㊀Optimal relay node selection probabilityversus time slot under the surge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由图11可知,所提算法最优中继选择概率较小波动后,迅速保持稳定,在第1000个时隙收敛至85.59%㊂而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最优中继选择概率出现较大波动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持续优化,以较高的概率选择最优中继节点,结论具备一定的普适性㊂图12显示了平均能耗随电磁干扰强度的变化情况㊂图中电磁干扰功率均值由-12dBm增大至图11㊀传输任务大小激增下最优中继节点选择概率随时隙变化Fig.11㊀Optimal relay node selection probabilityversus time slot under the surgeof transmission task size-4dBm㊂由图可知,随电磁干扰强度增加,相较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所提出算法平均能耗上升幅度最低㊂其原因在于所提算法通过与环境的不断交互,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电磁干扰环境,实现平均能耗最小化㊂图12㊀平均能耗随电磁干扰强度变化Fig.12㊀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tensity4㊀结㊀论文章针对配电网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ε-greedy 算法的无线传感网中继选择优化方法,在全局信息未知的复杂环境中,实现数据的低能耗㊁高可靠传输㊂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递减ε-greedy 算法㊁传统ε-greedy 算法和最短路径法,所提算法在能耗方面性能分别提升8.23%㊁12.85%和17.11%,在最优中继选择概率方面可达59第3期杨会峰等:支撑配电网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自适应中继选择。
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及相关建议_2

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及相关建议发布时间:2021-07-26T01:54:48.90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7期作者:刘勇[导读]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各行各业高度融合,配电网运维和管理也不例外。
大量新的管理系统和技术设备出现,比如,自动化计量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自动调度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及设备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之间的衔接并不妥当,不能在指挥和实时监控中起到积极作用。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市南康区供电分公司江西赣州 341400摘要:现阶段,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原有管理方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需求。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用电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现阶段的运维管理方向是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有效解决问题,保证整个电力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转。
基于此,本文就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及相关建议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现状;建议;1 配网运维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保持最佳运转,提高各个部位的有效衔接,降低错误发生的机率。
如果维护方案不合理,无论哪台设备出现故障,都会给整套网络带来干扰。
配电系统组成硬件的检查维护是参照一定的检测标准,结合其运行时的性能进行查看分析。
根据这种工作模式,对于设备的问题情况做好预测分析,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形成一套完善的检修保养方案。
根据配电系统的配套设施工作情况制定的维护方案目的是提高整套体系运转的性能,保证其安全平稳运转,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设备工作性能有针对性地检修,目的更明确,行为更加规范,无需过多劳动力参与。
与传统的检修工作相比较,这种操作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提升了效率,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平稳。
2 配电网运维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2.1 难以将新的信息化技术有效衔接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各行各业高度融合,配电网运维和管理也不例外。
大量新的管理系统和技术设备出现,比如,自动化计量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自动调度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及设备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之间的衔接并不妥当,不能在指挥和实时监控中起到积极作用。
浅析配电线路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刘玮

浅析配电线路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玮发表时间:2018-08-07T09:55:27.2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作者:刘玮刘野芊宣元张彧龙张彧洋[导读] 摘要:一直以来继电保护一致采用预防性定期试验为主的计划检修体制,不管是设备处于什么样的运行状况,有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都要到期必修。
(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900)摘要:一直以来继电保护一致采用预防性定期试验为主的计划检修体制,不管是设备处于什么样的运行状况,有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都要到期必修。
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设备成本逐渐增加,继电保护设备的技术成熟,计划检修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设智能电网快速发展需求。
因此,本文就针对配电线路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修;必要性随着配网规模的发展以及配电设备质量的迅速提升,配网设备定期检修模式已不适应电网及设备的管理需要,电力生产单位在控制电网运行成本的同时,对配电网检修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电网设备质量水平和检修能力的提升,为常规检修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
要想更好地实施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但目前的配网线路状态检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1、影响配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因素1.1供电线路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正常供电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对于我国配电线路来说,则面临着不同的运行环境,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中,经常会使得供电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线路损坏现象,进而影响供电设备的正常运作。
而且在当前的一些配电线路中,主导线的选择也不合理,横切面积较小,使其容易出现断线故障,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事故,也有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
一些导线的弧度过大,一旦遭遇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就会大大提升线路的跳闸频率,也因此使得供电安全可靠性得以降低,为人们的用电带来诸多不便,而对于绝缘针瓶的型号选择来说,则因为没有综合考虑其防雷性能,使得配电线路容易在雨天遭受雷击,进而引发线路故障,影响正常供电。
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 刘玮

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刘玮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配电设施将电力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与用户的距离最近,因此,配电网与用户的关系也最为紧密,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电力需求。
先进的配电网技术、性能优良的配电网设施、高质量的配电网建设施工、良好的配电网运维和管理水平,是配电网能安全、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
当前,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空前加大的情况下,电网系统在不断的完善,配电网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配电网的规模也持续扩大,这就使得配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愈发变得复杂。
为了应对配电网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分析研究当前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配电网结构、科学合理的改造配电网,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技术水平,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技术改造电网系统是为了人们更便捷地进行日常生活,是基本的社会保障。
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电网系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电网系统的发展状况就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生产活力。
如今,电网系统已经变得更加精准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配电网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维修都已经日趋成熟。
1配电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分析1.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科学、规范布局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配电网的布局没能跟上实际的需求,配电网的布局大部分还是旧的传统模式,没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使是新型的电力设备,在这种旧的布局模式下,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而且很容易产生新的故障,严重降低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地方拆迁、改建、扩建、新建的工程项目对已有的电力设施影响很大,这些变化势必也造成了配电网的变化,而传统的配电布局,不能紧贴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很容易造成新的配电网的载荷不平衡问题。
1.2配电设备较为陈旧由于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部分地区在经济上十分落后,在电路系统上投入的资金过少设备的技术达不到要求,线路不够顺畅,这样就会产生各种资源的浪费。
配网安全运行维护管理问题思考

配网安全运行维护管理问题思考发表时间:2020-12-11T11:15:35.3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2期作者:刘有伟[导读] 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所以对配电网运行及改造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配电网运行维护提供了有利保障。
配网的运行安全关系到末端用户的实际利益刘有伟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响水分公司江苏响水 224600摘要: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所以对配电网运行及改造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配电网运行维护提供了有利保障。
配网的运行安全关系到末端用户的实际利益,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如何优化电力配电网系统,解决电力配电网安全问题成为了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配网安全;检修;管理前言:电网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中存在许多安全问题,提升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监督管理十分紧要。
安全配网在电力工作中意义重大,需要从配网运行维护的现状出发,通过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能够有效提升配网安全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措施。
1、配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配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配电网实际上连接了电力企业与用电户,是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同时,配电网还能够保证电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线路调荷、配电网建设等原因导致配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
另外,影响配网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配网设备、外力破坏、施工风险等,必须对配网运行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确保配网的安全运行。
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就技术及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难点,配电线路的宽度、高度及档距等参数的提升非常显著,使得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及绕击的可能性也增加显著,这使得防雷技术成为现代化的配电线路在开展运行维护及管理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大难点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电网规模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刘玮
发表时间:2019-12-23T09:43:04.6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作者:刘玮[导读]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配电设施将电力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与用户的距离最近,因此,配电网与用户的关系也最为紧密,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电力需求。
(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山西山阴 036900)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配电设施将电力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与用户的距离最近,因此,配电网与用户的关系也最为紧密,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电力需求。
先进的配电网技术、性能优良的配电网设施、高质量的配电网建设施工、良好的配电网运维和管理水平,是配电网能安全、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
当前,随着社会对于电力需求空前加大的情况下,
电网系统在不断的完善,配电网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配电网的规模也持续扩大,这就使得配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愈发变得复杂。
为了应对配电网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分析研究当前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配电网结构、科学合理的改造配电网,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技术水平,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技术改造电网系统是为了人们更便捷地进行日常生活,是基本的社会保障。
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电网系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电网系统的发展状况就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生产活力。
如今,电网系统已经变得更加精准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配电网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维修都已经日趋成熟。
1配电网运维管理的现状分析 1.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科学、规范布局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配电网的布局没能跟上实际的需求,配电网的布局大部分还是旧的传统模式,没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使是新型的电力设备,在这种旧的布局模式下,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而且很容易产生新的故障,严重降低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地方拆迁、改建、扩建、新建的工程项目对已有的电力设施影响很大,这些变化势必也造成了配电网的变化,而传统的配电布局,不能紧贴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很容易造成新的配电网的载荷不平衡问题。
1.2配电设备较为陈旧
由于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部分地区在经济上十分落后,在电路系统上投入的资金过少设备的技术达不到要求,线路不够顺畅,这样就会产生各种资源的浪费。
配电系统在各种配置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工作运转,各项技术指标都没有最大化地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就会限制电力企业的进步。
这样也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发展,不利于整个配电网事业的进步。
1.3检修管理中的问题
要想实现配电网的正常运转,就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检修,从而保障配电网的质量,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着管理松散、维修疏忽的问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使得工作人员常常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样的检修和维护,导致检修常常流于形式,并且在发生问题时相互推诿,从而导致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改造措施 2.1健全管理机构,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健全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机构是提高供电质量的根本保证,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运维管理部门,充实有能力的人员到部门的领导和成员岗位,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章制度,从管理和制度上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监控和管理。
各个运维小组责任分工必须明确,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具体工作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运维技术和管理水平。
具体工作中,必须针对不同区域的用电差异,灵活安排和开展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用电情况,因地制宜实现对特定配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管理和指导工作,学习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时检查和发现下级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往往能大大降低具体工作的失误,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和损失。
2.2加大配电网新线路改造力度
配电网新线路的改造力度是否足够决定了配电网线路是否能得到最均匀的分配,只有配电网线路得到最均匀的分配才可以让用电线路得到最小的浪费。
比如有一些乡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在配电线路的分配上就会十分困难,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结果就是配电网线路只能采用单辐射的形式,这样也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流失。
加大了配电网新线路的改造力度往往会节约更多的资源,做到最佳的设计,用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手段去解决电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2.3严格把控设备质量
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因此,要对电气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进行设备的选购时,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配置,坚决杜绝出现为了降低成本投入而降低设备质量标准的问题,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比如,在监测设备的投入上,不但不能减少开支,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提高监测的有效性,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
2.4设置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测,并快速的监测出故障发生的位置,便于维修人员工作的开展。
因此,要加大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力度,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关键部位的信息进行采集,监控非法偷电的现象,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报警,从而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的解决,从而实现配电网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2.5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素质,激发创造力
电力企业需要积极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充分胜任配网运维管理工作,掌握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具备丰富的运维管理经验。
当运维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后,就可以充分适应运维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即使涉及到跨专业工作,也可以轻车熟路解决问题。
第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积极拓展知识领域,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
第二,招聘与本专业相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提高配电运维管理人员的活力,激发运维人员的创造力。
2.6加强危险点检修
虽然随着电力部门不断投入新技术的使用,增强了配电线路的可靠性,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其他外力因素对线路造成的危害。
因此,需要加强对配电网线路的检修,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
①应当加强对危险点的检修。
由于配电线路架设区域不同、各级线路不同或者维修技术不同可能会形成线路高度过低、线束复杂、事故多发地等危险点,此类危险点是形成电力故障的多发地,在进行全地区的线路运维检修时,要重点检修危险点线路的线路运行状态。
在进行危险点的检修之前,检修工作人员应当对危险点地区进行详细调查,总结风险原因,及时进行上报,并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方案。
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配电维修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电路维修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且在进行维修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如果线路的故障情况与调查不符,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准,适当调整维修方案,确保在维修之后能够恢复配电线路的正常供电。
3结语
配电网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距离用户最近,直接关系着用户正常的的生产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的不断发展,诸如:大数据、物联网、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必须应用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切实发展好、管理好配电网事业,使得配电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加华.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初探[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88-189.[2]张茂永.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7(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