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一、导入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二、探索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生报,师板书。

(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巩固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每次拍两下,拍三次,多少下?你怎么知道的?每次拍三下,拍三次,多少下?还可以怎么列式?每次拍三下,拍五次,多少下?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了?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如果让你来计算,你会选择加法还是乘法,为什么?所以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1、先填空,再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6+6=()乘()14+14+14=()乘()7∕9+7∕9+7∕9+7∕9+7∕9+7∕9+7∕9=()乘()2、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揭示课题,并板书。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例题: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几分之几?②用加法怎么计算?③用乘法怎么计算?(3)引导发现。

(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总结发现: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

呈现题目。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

教师: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案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采用自主探究和归纳法展开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法为自主探索法和合作交流法。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例题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方式找出用乘法列式的方式导入今天的新课。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来实施教学。

活动一,看一看。

要求同学们看看板书在黑板上的不同例题的计算方法,感知分数的加分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活动二,涂一涂。

让学生在小组内涂一涂2个3/7的和,并且相互检查是否正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让学生再涂一涂3个5/16的和。

活动三,写一写。

在学生涂完上面两个图之后,让学生把它用算式写出来。

如果在写第一个式子时。

学生只用加分算式计算,那么,我们可以在写第二个算式的时候,提示学生用乘法算式表达。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活动四,比一比。

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一》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一》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一》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入分数乘法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活动二:XXX每天早上喝一杯三分之一的牛奶,一瓶牛奶可以喝几天?(让学生自己思考,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解释答案的意义。

)三、建立直观模型,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教师出示一张纸条图片,让学生分别用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纸条把图片占满,然后让学生计算纸条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的规律。

接着,教师出示一个分数乘法算式,让学生用直观模型解释算式的意义。

四、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四:教师出示一道与比例有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意义。

五、总结课堂内容,巩固研究成果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巩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五: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一个与分数乘法有关的新问题,并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刚研究分数乘法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理解它的意义。

首先是实物展示,可以通过画图、加法、乘法等方法来展示分数乘法的意义。

其次是交流展示,可以通过画图法、连加法、连乘法等方式来交流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交流中,我们可以追问、启发思考,例如为什么要用×3,以及为什么计算分子时要用1×3等问题,从而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在自主计算中,可以借助面积模型来梳理思维,建立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例如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在汇报算法时,可以通过交流、梳理、巩固等方式来深层次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优化算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出示情境图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51,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53513515151513=⨯=++=⨯学生2:;535135111515151513=⨯=++=++=⨯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涂一涂,算一算。

并想一想,你觉得自己能从图中想出什么数学问题?(1)76723273=⨯=⨯ (2)161516353165=⨯=⨯学生提问:从上面两个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由教师引导其它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

(3)学生观察过程并讨论。

并做一做下题。

提问:为什么可以直接约分?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4)练一练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 53515151513=++=⨯53513511151515151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作 业1、达标测评2、计算=⨯341 =⨯532 =⨯515拓展性学习 涂一涂,算一算 7个152是多少?个人意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1《分数乘法(一)》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计算分数乘法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子与分母的乘法法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蛋糕时,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取用的部分,引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数乘法的规律。

如:解释为什么23×34=2×33×4=612=1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的第1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分数乘法时,需要将已知的分数加减法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此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展示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分数乘法的应用。

3.学习单:设计一份学习单,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但对于分数乘法这种较为复杂的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分数乘法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分数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有3/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苹果,每人吃了几个?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规则: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并通过例题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raction multiplication (Se ssion 1)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
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

并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

(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
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
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
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
方法:
(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
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四、巩固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说明想法。

追问:能不能写1/7╳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

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

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再追问: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练习八第4、5题:(教学方法同第3题)
6、机动补充:
(1)直接说出得数
2/7╳4= 9/5╳5= 1/7╳7 =
20╳7/20 = 7/60╳30=
1/2╳5=
(2)小光写一个大字用3/4分钟。

照这样的速度,写16个
大字要用多少分钟?
(3)一辆汽车每分行驶7/6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驶多少
千米?
五、课堂作业:练习八第2题。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第一教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
起点。

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

例1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分之
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中时感悟运算的
意义。

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
法靠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
的意义与算法。

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

高教
导设计的教学预案中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例1的
第2小问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我想在教学时也可以大胆尝试,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后要马上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同桌之间交流,再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

交流时主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
计算过程,并通过这一题的计算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教学中要把握:通过例1的学习,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
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
较简便。

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

通过
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
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从而获得新的计算方法。


其是在方框里填数:3/10+3/10+3/10=□+□+□/10=□×□/10,
要让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
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说明:练习八中的第5题暂时还不能练习,因为我们将第二
单元的内容要放在第四单元后进行教学,所以本题要改为其他练习。

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形式引入分数乘法,比较自然,学生也能
确信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几题练习,学生能自然归纳出计算
方法。

但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学生大都选择了先计算再约分的
形式。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计算好后再约分,约分的格式与以
前保持一致,但第2种方法先约分,再计算,可能由于这样约分
的格式学生不是很适应,所以在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第1种。

第2个原因,因为现在的计算题数据比较小,这两种方法的
优劣差异不大。

于是,课堂上我及时补充了27/10×25,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再统计计算方法,此时发现选择第1种方法
的学生计算27×25口算有困难,而选择第2种方法的学生因10
和25约分后数据就变小,再计算就很容易了。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
如果计算数据比较小,两种方法都很简单,如果数据比较大且可
以约分的,那么第2种方法明显优于第1种。

所以不必在每一题
上都要求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教学中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都能理解和掌握,并能较好的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运算。

从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掌握的比较好。

存在的
问题正如高教导说的那样,计算时好多学生喜欢先计算再约分。

由于今天的计算比较简单,学生还不能很好的体会先约分再计算
的好处,到下堂课补充一些能凸显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的题,
让学生自己体会。

我们两个班今天开始学习第三单元,进度上比另外两个班慢一课时,正好可以听听高教导和潘老师上课后的一些想法,这样对我
的教学很有帮助。

因为在课前已经听高教导谈到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有一
些学生不喜欢或者也有可能不习惯在乘法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高教导为此在课中还让学生计算两道乘法题来进行比较,其中有
一题中的数较多,在计算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先约分再计算会简便
一些。

所以,课堂上我也及时出了两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让学生来计算并比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但仍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而且分析主要原因是约分这部分知识没有学好,一时看不出怎样来约分。

看来下节课还要加强约分的复习。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