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被誉为世界上最深
的峡谷。
这个雄伟壮丽的峡谷是由雅鲁藏布江在长期的侵
蚀作用下形成的,峡谷的最大深度达到了5000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壮丽迷人,峰峦叠嶂、奇峰异石、
峡谷纵横交错。
峡谷中的植被丰富多样,从低海拔地区的
亚热带森林到高海拔地区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十分繁荣。
峡谷内有许多飞瀑流泉,水力资源丰富,也是中国重要的
水电能源基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交通条件十分困难。
峡谷附近的道路崎岖险峻,通行艰难。
由于地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季时会有大量的雪灾和冻灾,给交通带来了
很大的困难。
尽管如此,雅鲁藏布大峡谷依然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和旅
游者。
他们来到这里,留下了无数的壮丽景色和珍贵的照
片。
同时,峡谷周边的居民也依靠旅游业发展起来,他们为游客提供了旅游服务和民俗体验。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自然界的奇迹之一,也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它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品牌。
雅鲁藏布大峡谷PPT课件

从拉萨市区乘坐长途汽车前往山南市, 然后再转乘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班 车。全程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
安全装备
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
在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时,游客需要 穿着舒适、防滑的鞋子,并携带雨具 和防晒用品。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应尊重当地的文 化和风俗习惯,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环 境和文物古迹。
北起朗县,南至墨脱 县,全长约504公里。
形成原因
由于地壳运动和板块挤压,雅 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形成了许多 山脉和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 雅山脉的抬升和雅鲁藏布江的 强烈切割作用而形成的。
大峡谷的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 的地质演变。
特点与价值
01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 大、最深的峡谷,具有极高 的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
生态监测与科研
相关部门对大峡谷进行持 续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 以了解其生态环境变化和 应对措施。
开发计划
基础设施建设
01
计划在大峡谷周边建设必要的交通、住宿和旅游设施,以满足
游客需求。
生态旅游规划
02
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引导游客在大峡谷内进行低碳、环保的旅
游活动。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03
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避免对大峡谷生态环
02
03
04
大峡谷内有多处瀑布、 湖泊和河流,形成了独 特的自然景观。
大峡谷地区是世界生物多 样性的重要保护区,拥有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大峡谷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 和旅游开发价值,是中国乃 至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02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 观
高山与峡谷
高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处青藏高原,周围高山环绕,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些 高山不仅具有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 统。
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的5个景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的5个景点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以其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名。
这里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下面将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的五个主要景点。
1.峡谷大峡谷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其深度超过5000米,比美国大峡谷还要深。
峡谷的壁峰陡峭,悬崖峭壁,气势磅礴。
站在峡谷边缘,可以欣赏到无垠的山脉和壮丽的风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内还有许多神奇的泉水和瀑布。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卧龙瀑布。
卧龙瀑布有高达500米的陡峭瀑布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急流。
瀑布的水花飞溅,形成一片美丽的彩虹。
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可以拍摄到壮丽的瀑布景象和壮观的自然风光。
3.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卡宗,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寺、彭康寺和索林寺。
这些寺庙和卡宗不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宝库。
游客可以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宗教的庄严。
4.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景点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内的温泉。
由于地热活跃,这里有许多天然的温泉。
这些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健康有益。
游客可以在温泉中放松身心,享受独特的疗养体验。
5.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片美丽的风景区里,可以看到珍稀的动物物种,如金丝猴、雪豹和石羊等。
此外,这里还有各种树木和植物,如杜鹃花、红杉和冷杉等,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天堂。
总的来说,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体。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脉、瀑布和峡谷,体验到古老的寺庙和卡宗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享受到温泉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带来的身心放松。
无论是自然游还是文化旅游,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我国青藏高原的最长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读了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你知道在我国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哪里吗?(青藏高原)是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在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最长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风光。
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展示资料,初步感知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并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三、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文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细读课文,感知理解1、分小组用“开火车”的方式分节朗读课文,师随机正音。
2、小组汇报各自小组所朗读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五、抓住重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要点。
2、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六、欣赏总结,积累词句2、选择最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把它摘抄下来。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二【教材分析】【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及赏析《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
它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达到2268米,最深处更是达到了6009米。
峡谷两侧的山峰直插云霄,白雪皑皑,与深邃的峡谷形成鲜明的对比。
峡谷内植被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形成了独特的垂直自然景观。
雅鲁藏布江在峡谷中蜿蜒流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汹涌澎湃。
江水冲刷着峡谷的岩石,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如瀑布、峡谷、湖泊等。
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包括雪豹、熊、鹿、猴等多种珍稀动物。
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为科学家们研究地质、生物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赏析:《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述,向小学生展示了我国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大峡谷的基本信息,如长度、深度等,使学生对大峡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接着,课文通过描绘峡谷两侧的山峰和丰富的植被,展现了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和生态多样性。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如“山峰直插云霄”、“白雪皑皑”与“深邃的峡谷”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在描述雅鲁藏布江的部分,课文通过“平静如镜”和“汹涌澎湃”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变化多端和力量强大。
同时,通过介绍江水冲刷形成的地貌景观,如瀑布、峡谷、湖泊等,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课文提到了大峡谷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强调了其生态环境的原始性和珍贵性,也为学生普及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同时,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启示。
《雅鲁藏布大峡谷》知识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雅鲁藏布大峡谷》知识点教案学科领域: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景观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3.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原因: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成。
4.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介绍大峡谷地形险峻、气候多样、生物丰富等特点。
5. 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峡谷的壮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特点。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形、气候、生物等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形、气候、生物等景观。
2. 图片资料: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风光。
3.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地理知识的参考资料。
4. 网络资源:查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详细信息。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续)7.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生态环境:详细介绍大峡谷内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动物种类及其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特殊生理机制。
8. 人类活动与大峡谷的保护:讨论当地民族文化与大峡谷的关系,以及旅游业对大峡谷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大峡谷的重要性。
9.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策略。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中国西部的西藏自治区,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之一。
这个壮丽的自然奇观是雅鲁藏布江长期流淌、侵蚀形成的,其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和旅游爱好者。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全长约496.3公里,平均深度约6000米,比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要深。
站在峡谷边缘,仰望巍峨的山峰和峭壁,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峡谷中,有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如悬崖、峡谷、瀑布和峡谷等,美不胜收。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夏季气温极高,冬季则非常寒冷,使得峡谷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而独特。
这里有许多珍稀的动物,如藏羚羊、雪豹等,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学家和野生动植物爱好者。
此外,雅鲁藏布大峡谷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片未被开发的地区之一,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
除了自然风光外,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
这里是藏族人民的发源地之一,藏传佛教在这里广泛传播。
峡谷中有许多寺庙和寺院,如米拉日巴尼玛寺、实龙寺等,是藏传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此外,峡谷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部落村庄,人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然而,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导致这里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峡谷的旅游业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探索这个壮丽的大自然奇景,体验原始的生活方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安全方面,游客在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旅行途中遵守导游的指引,避免发生意外。
此外,保护大自然也是每位游客的责任,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爱护动植物,传承优美的自然风景给后人。
总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中国西部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景,它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使其成为世界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感受神秘而壮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美。
雅鲁藏布大峡谷(可用)

1998年
中国科学家成功徒步穿越 雅鲁藏布大峡谷,完成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雅鲁 藏布大峡谷的全线穿越。
科学研究与发现
地质研究
通过对大峡谷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 特征和岩石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揭示 了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和形成机制。
水文研究
大峡谷地区的水资源丰富,对水文循 环、水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 解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生物多样性研究
大峡谷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 括珍稀植物、野生动物等,对生物多 样性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和利用这些资 源。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加强对大峡谷地区的生态 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破 坏,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 景观。
旅游开发
合理规划和管理大峡谷地 区的旅游资源,推动当地 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 环境和文化遗产。
地位。宗教信仰不仅塑造了藏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影响了他们
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表达。
历史传说与故事
英雄传说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英雄的传说,如《格 萨尔王传》等。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也 塑造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历史事件
在峡谷地区,有许多历史事件的遗迹和纪念地。这些地方 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教育和启发后人的重要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的画面。
道路与桥梁
为了方便交通,峡谷内修建了多 条道路和桥梁。这些道路和桥梁 不仅是通行的工具,也是人类智
慧和力量的象征。
农业痕迹
在峡谷的平缓地带,可以看到农 田、水渠和灌溉系统。这些农业 设施是人类在峡谷内长期定居和 耕作的见证,也反映了藏族人民
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当地民族文化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
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仍,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
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
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壮: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奇特无与伦比。
深: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133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深3200米的科尔卡大峡谷和深4403米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
润: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毫米~20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
它与发育着荒漠植被的干旱的科尔卡大峡谷、与发育着单一松林的比较干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德格大峡谷。
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木茂盛。
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有人烟,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
这也是上述三个大峡谷所无法比拟的。
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连续的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长达496.3公里,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公里。
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
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
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低:系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低处的巴昔卡,海拔仅有155米,远远低于上述三个峡谷的任何一个最低点。
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它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
它不仅在地貌景观上异常奇特,而且又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峡谷,造就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奇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
秀: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
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
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
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
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
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
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更为壮观的前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将不再是藏于深闺无人识的险山恶水,它将如出水芙蓉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大自然奉献和人类历史探求的另一种辉煌。
1992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对位于雅鲁藏布江大转弯处的大峡谷进行科考后表明:该峡谷江面海拔2300~2801米,平均切割深度大于5000米,最深处在南迦巴瓦峰(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7234米)之间,深达5382米。
大峡谷从进口的派区到出国境界的巴昔卡,长达194.3公里,河床宽74~200米之间,下部是不对称的V形,上呈U形。
位于南迦巴瓦峰和岗日嘎布拉山脉南坡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从墨脱县的巴音卡,一直到海拔7782米的白雪皑皑的南迦巴瓦峰峰顶,水平距离不足200公里,可相对高差竟达7000余米。
植被的垂直分异十分明显。
从低山热带雨林植被到高山冰缘植被,是我国最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在这独特的生态系统中,发育繁衍着复杂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区系。
为此,被许多生物学家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深深吸引着无数中外学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渤生写道:在朦胧的晨雾中,我们浸没在这片绿色林海中,抬眼一望,四周是一株株高过30米的巨树,树干在10余米处分枝,枝丫上浓郁的树冠像把巨伞把地面严严实实遮盖起来,树粗一人难围,大树的枝叶标本是难以采到的。
从地上的枯叶和削去树皮后,树干的黄色木质可以断定,它是属君子科的千果榄仁树。
这种热带树种组成的雨林在中、东喜马拉雅山脉南翼低海拔地区及我国西双版纳都有分布。
我仔细观察着一株树,每一丛灌木和每一颗草,认真记下它们的名字,并采上标本,边走边工作,渐渐步入密林深处。
突然眼前出现几株奇特的大树,树干胸径不足80厘米,树高足有40米。
修长的身躯竟把自己的树冠超然支立于千果榄仁树的林冠之上,树干银白发亮,恰似白漆柱子一样光滑。
当地门巴族老乡叫它“杂拉来不尖”,意思是猴子也爬不上去的树。
大概是为了支撑它那过于单薄高大的身躯,在树干茎部几扇板状根向四外伸出。
这种树与我国各地公园常栽种的俗名为痒痒树的紫薇同出一宗,学名叫小果紫薇,是雨林中一层乔木中常见的伴生树种。
在密林深处,一层乔木之下生长着多脂橄榄、小果榕、斯里兰卡天料木、长棒柄花和马蛋果等各种热带组成的二层乔木,它们以更浓密的树冠将林间的天穹密密荫蔽起来。
在阴暗的林间,昆虫寻花传粉发生了困难,使得许多大树竟从光裸的树干上生出一丛丛花朵,到秋天树上便挂满了一簇簇白兰瓜大小的果实。
这就是热带雨林中常见的老茎生花。
在阴湿的林下,由粗叶木、九节、桄榔、山槟榔和树蕨组成的灌木密布林下,令人难以通行。
地表还长有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
由于林内潮湿,地表及树干茎部以至灌木和叶木植物的枝叶上被满了苔藓,一脚踏上,枯枝朽叶至踝部,鞋里也立即渗出一淖污水。
林间目光所及不足10米,人就像被禁锢在一座阴森的绿色监狱之中。
眼前藤子、倪藤、省藤、扇担藤等各种粗大的木质藤本植物盘折曲伏、蒙罗摇缀,上面挂满了一丛丛鸟巢蕨和各种附生兰草,呈现出一种恐怖景象。
继续前行,眼前逐渐光亮起来,原来是几株老树朽烂后,形成的林窗。
这时我反而更加小心起来,因为在这些地方,往往是森林中最可怕的动物——毒蛇出没的地方。
这一带有十几种蛇,其中剧毒蛇就有墨脱竹叶青、山烙铁头、眼镜王蛇等。
它们常常盘伏在草丛和树叉、藤蔓上,一不小心被咬一口,真要一命归天了。
我不断用刀东砍西敲,小心前行,终于来到林间空地上。
我长舒一口气,扔下砍刀,放下标本框,从旁边小树上折下几枝树丫,准备垫垫座下。
这时手臂突然又痛又痒,仔细一看,才知我折的正巧是株毒树。
毒树是一种荨麻科灌木,学名叫圆齿火麻树。
它不像蝎子草那样,叶面上长满了吓人的密刺,叫人望而生畏。
它叶子上的螫毛非常细小,几乎看不出来。
但却分泌出浓度很大的毒汁,我的手臂起码要肿一个星期了。
我疲惫不堪,斜倚在树边近乎入睡,这时头上传来几声嘎嘎的令人发塞的鸟叫声,抬头一看,从它巨大的嘴可知是棕颈无盔犀鸟。
它原仅产于我国西双版纳,现在竟然还生活在这里。
目前正是犀鸟的生殖季节,这只雄鸟定是去为封在树洞里的雌鸟送食去了。
德阳拉是东喜马拉雅山东数第四个山口,海拔4300米,山口东南侧,由冰川流水汇聚成的白马希里河,在稀让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入江处不到海拔600米,这仅有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落差就达4000米。
湍急的河水汹涌咆哮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我们从雅鲁藏布江开阔的谷地拐入白马希里河谷,顿时觉得步入另一种神奇的世界。
河谷西岸是笔陡的岩壁,岩壁上的流水从几百米的壁顶跌落下来,形成无数条扑溯迷离的飞瀑,有的纤细秀雅,丝丝细流拍击着岩壁,飞散成飘渺的云雾,又化作缕缕银丝悬垂于天际;有的则雄奇壮伟,如九天之银河,坠落人间,天水击地,山摇地动,腾起层层云雾,斜阳西射,水雾中悬起一道彩虹。
然而这种奇景只有极少人才能看到,这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高奖赏,我们给这一神奇美妙的山谷命名为“虹霞瀑布谷”。
穿过了茂密的常绿阔叶林,爬到了1800米左右的地方。
这时,谷地两壁的瀑布逐步消失,谷地中被两壁冲下的一道道雪流所阻断,这雪流如同一条条玉蟒,横亘在路上。
我们一步一滑地爬上雪流,小心翼翼地从布满裂隙的表面穿过。
当我们来到雪流边坝时,向下一望,在山坡苍郁的铁杉林下出现了一片高大而又郁密的森林,树冠全是秃光光的,没有一片绿叶,而枝上却生满了鲜红色的叶芽,使整个群落呈现出红褐色调。
多么奇异的景观呀!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怎么会出现成带分布的落叶阔叶林呢?我急忙跑入林中,拾起脱落的叶和果,并砍块树皮观察。
树皮内部呈粉红色,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个新的植被类型──半常绿阔叶林。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它的意义不异于发现一个金矿。
这种森林是以喜马拉雅特有树种薄片青冈和西藏青冈为主组成。
过去一直被认为这两种乔木是常绿阔叶乔木,由它们组成的森林亦被称常绿阔叶林,但是以前我们总是在夏季考察,看到树下撒满了当年的落叶而迷惑不解,原来这种乔木冬季不落叶,只在春季集中换叶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