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一、选择题A.幼儿的认知发展B.幼儿的情绪情感C.幼儿的个性发展D.幼儿的家庭教育答案:DA.1-2岁B.2-3岁C.3-4岁D.4-5岁答案:BA.幼儿无法理解新知识B.幼儿对新知识产生好奇C.幼儿对已知知识产生怀疑D.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矛盾答案:DA.1岁B.2岁C.3岁D.4岁答案:BA.角色游戏B.竞赛游戏C.情景游戏D.结构游戏答案:A二、判断题1.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因此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错误)答案:错误2.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3.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越丰富,其创造力就越强。
(正确)答案:正确4.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无关。
(错误)答案:错误5.幼儿在4岁左右开始出现性别意识,此时应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正确)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包括:(1)认知发展迅速,认知结构不断优化;(2)情感丰富,情感表达方式多样;(3)个性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发展;(4)社交能力提高,同伴关系日益重要。
2.简述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答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具体措施包括:(1)了解幼儿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2)创设多样化的教育环境,满足幼儿不同需求;(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4)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3.简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
答案: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包括:(1)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2)认知发展关键期(3-4岁);(3)情感发展关键期(4-5岁);(4)社交能力发展关键期(5-6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班幼儿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经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
问题:针对此案例,教师应如何引导小明融入集体活动?五、论述题论述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B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C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B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C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C)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A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C)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A)。
幼儿心理学考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考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幼儿心理学考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学。
问题一:什么是幼儿心理学?回答:幼儿心理学是一门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它涉及到儿童的情感、认知、语言、社会和性格发展等方面。
了解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幼儿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教育。
问题二:幼儿期的主要发展特点是什么?回答:幼儿期是儿童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
主要的发展特点包括:1. 幼儿逐渐具备自主意识和个体意识,开始发展自我的特点和兴趣。
2. 幼儿的语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越来越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3. 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步增强,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4.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与他人分开存在的个体,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问题三: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哪些阶段?回答:幼儿的情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婴儿期(出生-1岁):主要表现为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信任。
2. 早期幼儿期(1-3岁):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和情绪,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
3. 幼儿期(3-6岁):幼儿开始尝试与他人交往,他们会与同伴玩耍和分享,并且逐渐意识到帮助他人也会带来快乐。
问题四:幼儿的性格类型有哪些?回答:幼儿的性格类型主要有四种:1. 活泼外向型:这种类型的幼儿喜欢探索新事物、结交朋友,充满活力和好奇心。
2. 内向型:这种类型的幼儿比较害羞和安静,更喜欢独立玩耍,但他们可能更有耐心和专注力。
3. 安全型:这种类型的幼儿比较稳定和安静,他们对新环境和新人可能有些戒备心理。
4. 冲动型:这种类型的幼儿容易冲动和爆发脾气,对待问题比较冲动和直接。
问题五: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回答:自信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1. 给予幼儿合理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幼儿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共5套

《幼儿心理学》试卷(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 评分:__________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游戏不是平常的、真实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实”生活而进入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活动领域。
(√)2、趣味性强的活动能虽然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但也不容易达到教养活动的目的。
(×)3、在早期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活动原则。
(√)4、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具有积极的作用。
(√)5、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把幼儿的智力活动与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6、幼儿不善于随着活动任务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但可以判断某个时间做什么才是最适当。
(×)7、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
(√ )8、学前期是幼儿基本动作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9、完全依赖有意注意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紧张和疲劳,不能长时间地坚持。
( √ )10、幼儿神经系统的机能发育成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都不会会引起幼儿疲劳。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不属于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是(B)。
A. 榜样B. 强化C. 挫折D. 环境2. 成人在1/10 秒的时间内,一般能够注意到4 ~6 个相互之间无关联的对象,而幼儿最多只能注意到( A )个A.2 ~3B. 1 ~2C. 3 ~4D. 13. 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15 分钟左右,这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是(D)。
A. 20 ~25 分钟B. 3 ~5 分钟C. 15 ~18 分钟D. 10 ~12 分钟4.( A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A.感觉B.眼睛C.耳朵D味觉5.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学前期是( A )。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08674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二、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三、A.问卷法四、B.谈话法五、C.观察法六、D.实验法七、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八、A.任何时候九、B.关键期十、C.最佳期十一、 D.敏感期十二、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十三、 A.认识依靠行动十四、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十五、 C.开始接受任务十六、 D.最初步生活自理十七、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十八、 A.感觉的概括性十九、 B.知觉的概括性二十、 C.思维的概括性二十一、 D.记忆的概括性二十二、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二十三、分钟二十四、分钟二十五、分钟二十六、分钟二十七、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二十八、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二十九、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三十、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三十一、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三十二、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三十三、 A.视觉三十四、 B.听觉三十五、 C.触觉三十六、 D.运动觉三十七、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三十八、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三十九、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四十、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四十一、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四十二、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四十三、 A.图上有些什么呢?四十四、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四十五、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四十六、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四十七、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四十八、 A.榜样四十九、 B.强化五十、 C.移情五十一、 D.挫折五十二、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五十三、 A.听故事五十四、 B.练习打字五十五、 C.弹琴五十六、 D.练声五十七、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五十八、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五十九、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六十、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六十一、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六十二、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六十三、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六十四、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六十五、 C.给娃娃穿衣、喂奶六十六、 D.儿童能算出2+3=5六十七、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08674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二、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三、 A.问卷法四、 B.谈话法五、 C.观察法六、 D.实验法七、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八、 A.任何时候九、 B.关键期十、 C.最佳期十一、 D.敏感期十二、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十三、 A.认识依靠行动十四、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十五、 C.开始接受任务十六、 D.最初步生活自理十七、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十八、 A.感觉的概括性十九、 B.知觉的概括性二十、 C.思维的概括性二十一、 D.记忆的概括性二十二、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二十三、分钟二十四、分钟二十五、分钟二十六、分钟二十七、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二十八、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二十九、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三十、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三十一、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三十二、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三十三、 A.视觉三十四、 B.听觉三十五、 C.触觉三十六、 D.运动觉三十七、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三十八、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三十九、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四十、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四十一、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四十二、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四十三、 A.图上有些什么呢四十四、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四十五、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四十六、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四十七、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四十八、 A.榜样四十九、 B.强化五十、 C.移情五十一、 D.挫折五十二、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五十三、 A.听故事五十四、 B.练习打字五十五、 C.弹琴五十六、 D.练声五十七、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五十八、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五十九、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六十、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六十一、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六十二、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六十三、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六十四、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六十五、 C.给娃娃穿衣、喂奶六十六、 D.儿童能算出2+3=5六十七、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套)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题五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2.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特征的( )。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3.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4.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眼C.孩子有畏光表现,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5.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6.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7.“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
A.广度B.稳定性C.选择D.集中8.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9.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 )。
A.无意的自由联想B.随意的自由联想C.愿望性想象D.情境性想象10.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11.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言语过程D.交流活动12.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 )。
A.0~2岁B.1~3岁C.3~4岁D.4~5岁13.有个正常幼儿,在同龄人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
其实质上是缺乏独立行走的( )。
A.目的B.需要C.兴趣D.有意性14.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发展的是(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15.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
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如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__________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2.__________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3。
__________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4.______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5.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___。
6.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种儿童心理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
8.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__________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的反映。
9.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_。
10.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叫__________,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叫__________。
11.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__________开始明显出现。
13.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__________的规律。
14.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__________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1.类比推理2.道德感3.攻击性行为4.性别行为5.定向性注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遗忘的干扰说。
2.幼儿口语发展的特征是什么?3.简要说明幼儿有意运动的特点。
4.什么是气质发展中的“掩蔽现象”?5.简要说明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试述教学中幼儿注意的培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3分)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
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
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
”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幼儿园是影响幼儿的小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2.D【解析】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体现出可变性。
3.D【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说明儿童处于危机期。
4.D【解析】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会眨眼,若无眨眼反应可以怀疑是眼盲。
斜视患者采用歪头、侧脸、抬高下巴等特殊的头位来补偿,医学上称“代偿头位”。
弱视的主要特点是畏光,如果孩子在较强的灯光下或阳光下不敢睁眼睛可能两眼都是弱视,如果闭一只眼而微睁另一只眼睛,而闭的这只眼可能是弱视。
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
故正确答案为D。
5.C【解析】这是教师有意识控制的活动。
6.A【解析】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
7.A【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是指注意的范围。
8.C【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的记忆都是机械记忆。
9.D【解析】幼儿创造想象最初步的表现是在再造想象中逐渐加入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具有情境性。
10.C【解析】幼儿中期,幼儿已经能够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稳定突出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概括,这时对事物的概括已经不是直观的概括,而是对头脑中存在的表象的概括。
因此,答案为C。
11.B【解析】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
12.D【解析】问题言语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
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4~5岁。
13.D【解析】略。
14.A【解析】责任感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个方面。
15.D【解析】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
二、填空题1.个性2.社会性发展或社会化3.性别角色4.生理成熟的顺序性5.关键期6.转折期7.游戏8.个别属性整体属性9.先快后慢 10.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11.日常概念具体概念12.4岁 13.从整体到局部 14.生理需要三、名词解释1.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2.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它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4.性别行为: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5.定向性注意: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遗忘的干扰说是揭示遗忘原因的一种理论学说,内容是: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
干扰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材料、疲劳和紧张情绪等的干扰。
2.【答案要点】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
(1)掌握全部本民族的语音;(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3)初步掌握语法。
我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答案要点】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
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
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1)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4.【答案要点】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
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
5.【答案要点】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下:(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推理过程可划分为四级水平:0级,不能进行推理活动;工级,只能根据较熟悉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Ⅱ级,提示条件下,运用展开的方式逐步发现事物本质联系,最后做出正确结论;Ⅲ级,以独立、迅速、简约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推理活动。
(3)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对幼儿注意的培养要依据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3岁前幼儿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在整个幼儿期,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颖的事物对引起幼儿的注意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只有遵循这一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标。
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也使得幼儿对更多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
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漂亮玩具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初步的发展之中,而且幼儿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力主要还依赖于成人的组织与提醒。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参与、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中,使自己的活动有目的,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成活动。
幼儿如果明白老师、成人让他做的事,而且知道具体的任务是什么,他就会按要求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幼儿是需要有意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