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判断

合集下载

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变化影响

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变化影响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的引发其后各 营养级生物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直 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捕食者数量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 者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生物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 从高营养级依次到底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的多,所 以当某一生物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 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具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 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生物通过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 不变。所以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该果蚱蜢突然减少, 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 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 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 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 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 先增加后减少。
(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来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 上一营养级生物减少,下一营养级生物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 关系的生物数量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由于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 生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营 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 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 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原则:“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 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食物链(网)各营养级数量变化

食物链(网)各营养级数量变化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他生物数量会依次减少,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小幅度),最后趋向稳定,且稳定后数量比最开始的数量要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先往上依次分析到最高营养级,再以最高营养级为中心,分析其他的食物链。

若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若a种群的变化使b种群的营养级变低,则b种群数量会增加,因为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

⏹口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图中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其他生物数量?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例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例4:假设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解析: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数量增多。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微课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微课

祝学习愉快!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 变化分析与判断
漯河五高 李春红
1、食物链(网)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 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
2、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 生物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先增加后 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 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 动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在右图中,浮游动物突然减 少,则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 型肉食性鱼减少,小型肉食 性鱼减少,则大型肉食性鱼 更多地以草食性鱼为食,从 而导致草食性鱼减少,必须 明确大型肉食性鱼并非只吃 小型肉食性鱼,所以小型肉 食性鱼减少并不会造成大型 肉食性鱼的减少,大型肉食 性鱼可以依靠草食性鱼来维 持其数量的稳定。沿不同食物 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食物 链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 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根据左侧南极食 物网图回答:
假设由于某种
原因大鱼全部死 亡,磷虾的数量 如何变化?
增多
5、生产者的变化:生产者相对稳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变化时,一般不考 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四川省2014年联测促改活动生物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2014年联测促改活动生物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秘密☆启用前四川省2014年“联测促改”活动理科综合·生物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生物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0至11页,第Ⅱ卷12至14页,共5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下列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三磷酸腺昔的合成与水解B.水分子的渗出和渗入C.纺锤体的形成与消失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B.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D.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进行了如下表所列实验。

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同时证明了光质和温度对龙舌兰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比较实验组1和2,可推出龙舌兰叶片的光合速率与绿叶中不同色素吸收光谱有关C.分析实验组1和3,证明龙舌兰叶片在红光下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为115 mL/8小时D.实验组3的结果,证明了红光也是龙舌兰根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然能够保持稳定B.腹泻会导致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由此带来内环境稳态的失调C.内环境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线粒体中产生的Co:排出人体外时,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都以DNA作为迫传信息的携带者B.它们都能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C.它们的细胞中都存在称为基因运载体的质粒D.探究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都要用到无菌技术6.下图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B.T细胞其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出现免疫效应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机体内的B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与分化形成浆细胞D.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7.下列图中的a. b. 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7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提分秘籍】1.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各种成分相互关系【高考警示】(1)生产者≠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举一反三】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题型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 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B.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答案:B【提分秘籍】1.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网)结构分析(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及能量流动计算专题-高二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及能量流动计算专题-高二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典例】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 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 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 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
[变式2]已知在如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 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 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即时演练
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
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C )
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
【经典例题2】下图的南极生态系统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 _______生物属于三级消费者,_____生物占有两个营养级。假设 大鱼全部死亡,则磷虾数目将______。
依图分析,磷虾只占据一个营养级,位居第二
虎鲸
营养级。若大鱼全部死亡,磷虾营养级不受影
响,能量递减效应不对磷虾起作用;大鱼首先 须鲸
4.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典例】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 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量1.3×108kJ,
则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
【典例】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 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食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kJ/m2·y。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kJ/m2·y。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能量从该生 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直接或间接以第一营养级为食的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果天敌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生物数量如何变化?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在图中的食物网中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微专题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3章 微专题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

微专题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一、食物网中的生物数量变化分析1.第一营养级减少,将连锁性地引发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可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可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3.在复杂食物网中,分析中间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天敌和食物两个角度分析,以中间环节少的为主。

若中间环节一样多,则以天敌的影响为主。

(2)生产者往往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当捕食者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捕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短期内基本不变。

(4)若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同时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某种原因导致其营养级降低,则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的数量最终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例1下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 A例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每种生物的平均体重如图所示。

已知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且生物量越大,该生物营养级越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为次级消费者B .若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 .若丁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丙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上升D .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生物量越大,该生物营养级越低,题中四种生物营养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丁、丙、乙、甲,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丙→乙→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右图食物网中 ,鹰具有第3、4两个 营养级,若蛇全部移 走,则鹰由第4营养级 降低为第3营养级,导 致鹰的数量如何变化?
增加Βιβλιοθήκη 2.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 鱼全部死亡,试问对鳞虾 的数量有什么影响?
增加
3.右图所示的 食物网中,若蚱 蜢突然减少,则 鹰的数量如何变 化?
增加
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变动好判断,其他生物 跟着跑,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 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 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 分家。
分别增加、减少、减少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1. 由于某种原因鼠 突然死亡,短期内蛇和 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 依次是 ?
下降、下降
2.在该食物网中 ,如果C种群的数 量下降10%,则H 的数量不会发生明 显变化?
保持相对稳定
3 由于某种 原因,蛇大 量减少,问 猫头鹰的数 量如何变化?
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4.若说有水鸟迁徙 到别处,则大鱼、 水藻、磷虾数目分 别会如何变化?
难点:食物网中“中间”某生物引起的连锁反 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
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底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
稳定的多,所以当某一生物数量发生变化时, 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具有多种食物来
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生物通过 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所以考虑的 方向和顺序应该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