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2) 在酶切位点之前要有一个较强的启动子,使 插入的目的基因可在该启动子的指导下高效表达。
3)选择的载体必须在连接后对基因转录和翻译过 程中的编码区读框不改变。
当载体和外源DNA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时,所形成的 DNA末端就能够彼此相匹配,可以被T4连接酶共价地连接起 来,形成重组体分子。 但是,当靶片段的末端与载体不匹配时, 必须转换其中一个或两个片段的末端形式以便使之连接。这种 末端的转换通常用以下三种方式转换:
载体DNA和目的基因DNA的连接,按DNA片 段末端性质不同,可有下述不同的连接方法:
① 粘性末端连接法 ② 平端连接法 ③ 同聚物加尾连接法 ④ 人工接头连接法
1. 同一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不同DNA片段具有完 全相同的末端。只要酶切割产生单链突出的粘性末端 和酶切位点附近的DNA序列不影响连接 .在连接酶的 作用下即可形成重组DNA分子.
人工接头(DNA寡核苷酸连杆)是人工合成 的具有一个或数个特定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和 切割序列的双股平端DNA 短序列。 由平端加 上新的酶切位点,再用限制酶切除产 生粘性 末端,而进行粘端连接。
优点:是进行DNA重组的一种既有效又实用的手 段,兼具有同聚物加尾法和粘性末端连接法的优 点,而且它可以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设计出具 有不同限制酶位点的人工接头。若在体外连接反 应中增加人工接头的浓度,还会大大提高平末端 DNA片段间的连接效率。
不会自身环化,转化率高,转化后的细菌克隆大 多数携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一些内切酶如HaeⅢ和HpaⅠ切割产生DNA的 片段没有粘性末端,而是平末端。 具有平末端的 酶切载体只能与平末端的目的基因连接。 T4DNA 连接酶可催化相同或不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的平端间的连接。 平端连接比粘性末端连接要困 难的多,其连接效率很低,约有粘性末端连接的 1%。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6)利用遗传选择标记筛 选哺乳动物转基因细胞
• 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采用的氯霉素乙酰转移 酶(Cat)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 因也可用于哺乳动物转基因细胞的筛选。
• 常用的标记基因还有: • -- 胸腺核苷激酶基因(tk)、 • --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 • --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
斑点杂交法
狭缝式点样器
斑点及狭缝印迹杂交的特点
1、斑点印迹为圆形 2、狭缝印迹为线状 3、鉴别DNA、RNA 4、简单、快速,同一张膜可检测多个样品 5、特异性不高、不能鉴别核酸分子量
4、菌落(或噬菌斑)原位杂交
基本原理 直接把菌落和噬菌斑转移到滤膜上 溶菌、变性 DNA暴露并于滤膜原位结合
第六章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第三节 重组子的筛选
在重组DNA分子的转化、转染或转导过程 中,一般仅有少数受体细胞成为克隆子。必 须采用合适的方法从大量的细胞背景中筛选 出期待的克隆子。
• 概念
–克隆子 –转化子 –重组子
将摄取外源DNA分子并能使该分子在其中稳定维持的 受体细胞统称为克隆子。
把采用各种转化方法或转导方法获得的克隆子叫做转化 子(导入外源DNA分子后能稳定存在的受体细胞称为 转化子 ),现在这两者有通用的趋向。
含有重组DNA分子的克隆子被称为重组子,如果重组 子中含有外源目的基因则又称为阳性克隆子或期望重组 子。
经过各种方法将外源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后,获得 所需阳性克隆子的过程称为克隆子的筛选。
一、遗传表型直接筛选法
• (一)根据载体选择标记初步筛选转化子
• 在构建基因工程载体系统时,通常在载体DNA分 子中组装了一种或两种选择标记基因,在受体细 胞内进行表达,呈现出特殊的表型或遗传学特性, 作为筛选转化子的依据。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2课时)◆教学目标1.列举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方法。
2.列举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方法。
3.能够用流程图的形式概括出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4.针对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一需求,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尝试设计并获得某一转基因产品的方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2.目的基因的监测与鉴定。
【教学难点】农杆菌转化法。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展示资料:研究人员将一种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afp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然后用它侵染番茄细胞,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
【学生活动】阅读上述资料,思考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分别是什么?(抗冻蛋白基因afp,Ti质粒)如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重组Ti质粒侵染番茄细胞属于基因工程中的哪一步操作?(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如何检测才能证明转基因抗冻番茄转化成功呢?【过渡】先来认识什么是转化呢?【新知讲解】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生物学知识,受体细胞可能有哪些种类?提示:(1)植物细胞——体细胞或受精卵(植物容易诱导全能性表达)(2)动物细胞——受精卵(全能性最高)(3)微生物细胞——大肠杆菌(使用最广泛)(一)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教师活动】教师结合植物花的结构讲授花粉管通道法,并向学生阐述,“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1.花粉管通道法方法一:用微量注射器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入子房中。
方法二:在植物授粉后的一定时间内,剪去柱头,将DNA溶液滴加在花柱切面上,使目的基因借花粉管通道进入胚囊。
2.农杆菌转化法【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81页资料卡中“农杆菌转化法”的内容,思考为什么选择农杆菌?它具有的怎样的优势?“农杆菌转化法”操作流程是怎样的?提示:可侵染植物细胞;具有T-DNA。
动物基因工程—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基因导入方法
(1)显微注射法 利用显微注射仪,通过机械方法把外源DNA直接注入细胞质或细胞核的基因转化
方法。 一般是微管吸取供体DNA溶液,在显微镜下准确地插入受体细胞核中,并将
DNA注入进去。此法常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基因转移。
将外源基因用微玻璃管在显微镜下注射入受精卵细胞核中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一、受体细胞(receptor cell)
作为基因工程的宿主细胞必须具备的条件: 便于重组DNA分子导入;能使重组DNA分子稳定 存在;便于便于重组体的筛选;遗传稳定性高,易于扩 大培养;安全性高,无致病性,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生 物污染;利于外源基因蛋白产物高效表达。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入的外源基因进行遗传分析。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一、受体细胞(receptor cell)
原核生物受体细胞缺点
原核生物细胞不具备真核生物的蛋白质折叠复性系统,即使真核生物基 因能得到表达,得到的多是无特异性空间结构的多肽链。
原核生物细胞缺乏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加工系统,而许多真核生物蛋白质 的生物活性正是依赖于其侧链的糖基化或磷酸化等修饰作用。
二、基因导入方法
(4)基因枪法
又称微弹轰击法,是利用高速运行的金属颗粒(微弹,1um)轰击细胞时能进入细胞内的 现象,将包裹在金属颗粒(钨或金颗粒)表面的外源DNA分子随之带入细胞进行表达的基 因转化方法。
基本做法:先将外源DNA溶液与钨或金颗粒(直径0.5-um)共同保温,使DNA吸附于金 属颗粒表面,然后放电加速金属颗粒,使之以400m/s的速度直接喷射受体细胞,外源 DNA随金属颗粒进入细胞内部。
具有趋化性的农杆菌移向这类植物受伤细胞,并将其Ti质粒上的T-DNA转移至细 胞内部。根据这一性质,将待转移的目的基因组入Ti质粒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进入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DNA整合,得以稳定维持或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检测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第2课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一、选择题题型一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受体细胞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也不相同,下列受体细胞与导入方法匹配错误的是()选项受体细胞导入方法A 棉花细胞花粉管通道法B 大肠杆菌农杆菌转化法C 羊受精卵显微注射技术D 小麦细胞基因枪法答案 B解析花粉管通道法是一种十分简便、经济的方法,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此种方法获得的,A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采用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这种方法能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B错误;显微注射技术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如羊受精卵)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C正确;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单子叶植物(如小麦)可用基因枪法导入目的基因,D正确。
2.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 A.Ti质粒上B.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C.T-DNAD.农杆菌的拟核答案 B解析在农杆菌转化法中利用农杆菌的T-DNA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3.目前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A.显微注射法B.农杆菌转化法C.基因枪法D.花粉管通道法答案 A解析显微注射法是迄今为止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采用最多、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4.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需要用氯化钙处理的环节是()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C解析如果载体是质粒,受体细胞是细菌,一般是将细菌用氯化钙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更容易进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就可以随着受体细胞的复制而复制。
5.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C.遗传物质含量少,易操作D.性状稳定,变异少答案 B解析微生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②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③代谢类型多,活性强;④易变异,相对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2第2课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第2课时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学习目标] 1.熟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2.了解农杆菌转化法。
3.画出DNA 分子杂交示意图。
4.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的比较。
知识点一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知识梳理1.转化的含义: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01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1)□01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02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最常用的方法 ①农杆菌特点: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03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04Ti 质料上的T -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05DNA 上。
②受体细胞:植物□06体细胞或受精卵。
③操作过程:将目的基因插入到□07Ti 质粒的TDNA 上―→转入□08农杆菌―→导入□09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10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 上―→目的基因表达。
(2)基因枪法:适用于□11单子叶植物,成本较高。
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动力,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12表达载体DNA 打入受体细胞中,使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并□13表达的方法。
(3)花粉管通道法:我国科学家独创的方法花粉管通道法,就是在植物受粉后,花粉形成的花粉管还未愈合前,剪去□14柱头;然后,滴加□15DNA(含目的基因),使目的基因借助□16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细胞。
该方法十分简单经济。
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此种方法获得的。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1)方法:□01显微注射技术,采用最多、最有效的方法。
(2)受体细胞:动物的□02受精卵。
(3)操作过程:将含有□03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04受精卵)―→□05显微注射―→受精卵经胚胎早期培养后,□06移植到雌性动物的□07输卵管或子宫内―→获得□08新性状的动物。
4.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1)方法01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①用□胞称为□02感受态细胞)。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教案

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的方法:利用显微注射将目的基因注入动物的受精卵中。
4.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其中以大肠杆菌应用最为广泛。
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提醒]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优点。
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提醒]PCR不仅可用于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还能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或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2)为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3)常用卵细胞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4)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必须通过分子检测。
()(5)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6)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中,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答案:(1)√(2)×(3)×(4)×(5)√(6)×知识点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中的两次拼接和两次导入第一次拼接是将目的基因拼接到Ti质粒的T-DNA上;第二次拼接(非人工操作)是指插入目的基因的T-DNA被拼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第一次导入是将含目的基因的Ti质粒转入农杆菌;第二次导入(非人工操作)是指将含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
2.受体细胞的选择(1)对于植物来说,受体细胞可以是受精卵或体细胞,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对于动物来说,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高,而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抑制。
高中生物选修 基因工程 目的基因的导入、检测与鉴定

第8课时目的基因的导入、检测与鉴定[学习目标] 1.理解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2.掌握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的方法。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结合生产实际,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2.社会责任:针对生产生活中的某一需求,尝试提出基因工程构想,完成初步设计。
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转化的含义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转化的方法(1)导入植物细胞①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时最常用的方法。
a.土壤农杆菌的特点: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侵染,其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
b.方法步骤: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转入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目的基因表达。
②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常用的方法。
表达载体DNA包裹在微小的金粉粒子或钨粉粒子表面→用基因枪高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
③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受粉后,花粉形成的花粉管还未愈合前,剪去柱头,滴加DNA(含目的基因),使目的基因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细胞。
(2)导入动物细胞①方法:显微注射技术。
②常用受体细胞:受精卵。
③步骤: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胚胎早期培养→移植到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获得具有新性状的转基因动物。
(3)导入微生物细胞①原核生物的特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②常用的方法a.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b.感受态细胞和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在缓冲液中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1.将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胰岛素”未能达到期待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大肠杆菌中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经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 化 过 程
Ca2+处理细胞→ 感受态细胞→重 组表达载体与感 受态细胞混合→ 感受态细胞吸收 DNA分子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细胞种类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常用 方法
受体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 基因枪法、花 技术 粉管通道法
Ca2+处理法
原核细胞
体细胞
以农杆菌转化 法为例: 将目的基因插 入Ti质粒的 T-DNA上→农杆 菌→导入植物 细胞→整合到 受体细胞的DNA 上→表达
受精卵 将含有目的基 因的表达载体 提纯→取受精 卵→显微注射 →受精卵发育 →获得具有新 性状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