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控室达标标准及门牌样式
消防控制室制度牌范本(2篇)

消防控制室制度牌范本一、工作目标:1. 提供高效、迅速的消防应急响应,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及时、准确进行。
2. 实施消防监测和管理,确保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运行和维护。
3.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4. 打造消防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二、工作职责:1. 实时监控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接收火灾报警电话和信号,迅速调度消防队伍赶赴现场。
3. 组织开展日常巡查,确保消防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指挥和协调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确保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5. 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6. 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7. 做好消防工作的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及时上报消防事故和火灾数据。
8.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协助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三、工作标准:1. 严格执行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工作的合法、规范进行。
2. 快速响应火灾报警电话和信号,及时调度消防队伍赶赴现场。
3. 提供专业、高效的指挥服务,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积极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6.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7. 做好消防工作的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8.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四、工作措施:1. 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台账,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执行方案,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 加强对消防设备设施的监控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 加大对群众的消防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标志及标牌设置要求

消防标志和标牌设置要求一、建筑外部标牌1、消防总平面布局图:在建筑大门左侧或场所主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该建筑消防总平面布局图。
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布局图、消防车道、扑救面、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控制室位置、建筑通向室外的主要出口、以及建筑通向外部的出入口等内容。
2、消防车道标识:在建筑消防车道上应喷涂黄色“消防车道严禁占用”。
3、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等消防设施:地下式采用红底白字喷涂。
地上式采用标牌标明。
分区设置的应标明所管区域。
二、建筑内部标牌1、消防安全告知书:公众聚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醒目位置应张贴消防安全告知书(格式见上层)2、楼层疏散平面示意图:在每层楼的主要疏散通道和宾馆饭店的房间内、公共娱乐场所的包房内墙面上应有本层疏散平面图,图中应明确本层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通道的布置等情况。
3、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在主要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平均每1000平方米至少配1个,每个单位或场所配置不少于2个。
每个箱内应配备不少于1根疏散荧光棒、1个移动疏散指示标志、4个口哨、1个手持扩音器、2件反光背心、2只手电筒、2具防烟面具、20条毛巾、10瓶瓶装矿泉水等器材。
4、疏散引导员标牌:应在每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明确疏散引导员,并将其照片和姓名上墙(与应急疏散器材箱相配)。
5、消防公益宣传栏:人员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和住宅小区应设置向公众宣传消防知识的宣传栏。
6、疏散走道标识线:商场市场的疏散走道与卖场摊位间应划定明显标识线。
公共娱乐场所大厅走道两侧应划定黄色标识线。
7、其它宣传方式:通过广播、视频、张贴图画等方式宣传“四个能力”及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三、消防设施设备标识标牌1、重要设备房标牌:在重要设备房(如控制室、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等)门上部应设置明显的名称标牌,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应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牌。
2、水泵、报警阀、控制柜、阀门等标识标牌:应为红底白字,标明阀门常开常闭状态、所管楼层范围、水流方向等相关内容。
消防控制室消防标识化管理模版

消防控制室消防标识化管理模版消防控制室是一个重要的指挥中心,负责监控和处理各类火灾事故。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消防控制室需要建立一套消防标识化管理模式,下面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模版:1. 建立消防标识化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应制定消防标识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确保消防标识的正确、规范使用。
2. 设立消防标识分类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将消防标识分为预警标识、提示标识、禁止标识、指示标识等不同分类,并在消防控制室中进行明确的标识。
3. 标识布局规划根据消防控制室的实际布局和人员流动情况,合理规划消防标识的布局位置,确保消防标识能够被人员迅速、准确地识别。
4. 消防标识制作要求制作消防标识时,应保证标识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标识的材质、字体大小、颜色等均应明确,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耐用耐候。
5. 标识更新管理定期对消防标识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标识的信息准确有效。
标识损坏、褪色或信息过时的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消防控制室的正常运行。
6. 标识使用培训针对消防控制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标识的使用培训,使其熟悉各类标识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培训应包括标识布局、标识分类、标识规范等内容。
7. 标识定期检查定期对消防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标识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如发现标识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维修或更换。
8. 标识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消防标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员对消防标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安全意识。
9. 标识使用监督建立消防标识的使用监督机制,对消防控制室的标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如发现不规范使用、损坏或缺失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 标识问题处理对于发现的标识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以便后续跟踪和改进。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和整改,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1. 标识不断改进消防标识化管理工作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相关制度和流程,以提高消防标识化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消防控制室消防标识设置标准

武汉大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药剂学》试卷(A)一、名词解释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3.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牙孢全部杀灭4.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到肝、脾等器官5.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产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填空题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态溶液;共沉淀物2.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渗透压原理;离子交换原理3. PH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型剂4.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5.稳定性6.EV 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7.类脂,胆固醇三、判断正误1.R2.R3.F4.F5.R6.F7.F8.F9.R10.F四、选择题1.C2.A3.C4.A5.C6.B7.B8.C9.A10. A五、简答题1.单凝聚法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的方法,原理是: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凝聚剂,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胶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二凝聚形成囊,该凝聚过程可逆,经过几次凝聚与解凝聚,指导凝聚囊形成满意的形状后用交联剂固化复凝聚法是使用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2.(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处的状态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载体材料和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物溶出(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对药物有抑晶作用3.(1)使用促渗剂(2)离子电渗(3)超声促渗(4)制备前体药物(5)脂质体包裹药物4.(1)毛细管作用:这类崩解剂在片剂中能保持压制片的孔隙结构,形成易于润湿的毛细管通道,并在水性介质中呈现较低的界面张力,当片剂置于水中时,水能迅速地随毛细管进入片剂内部,使整个片剂润湿而促使崩解(2)膨胀作用:有些崩解剂除了毛细管作用外,自身还能遇到水膨胀而促使片剂崩解(3)产气作用:有些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借助气体膨胀而使片剂崩解(4)酶解作用:有些酶对片剂中某些辅料有作用,当将它们配制在同一片剂中时,遇水即能迅速崩解5.六、处方分析1.片剂硝酸甘油0.26 g(10%乙醇溶液2.95ml )(主药)十六醇 6.6 g(粘合剂)硬脂酸 6.0g(润滑剂)聚维酮(PVP) 3.1 g(粘合剂)微晶纤维素 5.88 g(填充剂)微粉硅胶0.54 g(润滑剂)乳糖 4.98 g(填充剂)滑石粉 2.49 g(润滑剂)硬脂酸镁0.15 g(润滑剂)PVP加入的目的:作为粘合剂,将易于均匀润湿,并且能使疏水性药物硝酸甘油颗粒表面变成亲水性,有利于药物的崩解和溶出释药机理:答:1.溶出原理。
消防控制室制度牌范本

消防控制室制度牌范本
1. 消防控制室是保障火灾安全的关键控制中心,严禁非授权人员进入。
2. 进入消防控制室的人员应佩戴有效工作证,并向值班人员进行登记。
3. 值班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及应急处理程序,且轮班期间需保持手机等通信设备畅通。
4. 消防控制室值班期间禁止大声喧哗、吸烟、饮食等妨碍工作的行为。
5.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使用涉及火源的电器设备,如电磁炉、电吹风等。
6. 灭火器、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应在消防控制室内存放,并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7. 发现火警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启动警报系统,并按照应急处理程序报警和组织疏散。
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损坏、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9. 值班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灭火技巧。
10. 严禁私自带人进入消防控制室,如有需要,应事先向上级领导报备。
11. 消防控制室的重要信息和记录应妥善保管,且不得私自外泄。
12. 所有人员离开消防控制室时,应及时关闭门窗,确保安全。
此制度牌为公司消防控制室管理所必需,违反者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微型消防站标识标牌设置标准

微型消防站标识标牌设置标准为统一全省微型消防站标识标牌设置,参照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标准和公安派出所外观标识规范,特制定本标准,供基层单位参考使用。
一、微型消防站门头制作标准门头设计在入口处,中间为主体(如下图所示),按16:5的比例制作,高度最小值不低于30cm;两边根据现场尺寸制作,遇有挑棚时,则三面合围,上端可安装射灯。
参考色卡:红C:0M:93Y:84K:0,白C:0M:0Y:0K:0。
设置在公安派出所、设置在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内的微型消防站色卡应当与所在建筑标识统一。
(参考色卡:蓝C:100?M:100?Y:50?K:20)二、微型消防站竖式标牌制作标准尺寸标准为160cm×30cm,也可根据微型消防站建筑物大小适当调整。
标牌上缀中文“×××单位(单位名称)微型消防站”,下缀底部为英文“MICRO VOLUNTEER FIRESTATION”,其颜色为银灰底黑字。
材质使用铝合金或户外用铝塑板,字体为黑体。
竖式标牌设置在微型消防站大门的右侧(进门方向)。
三、微型消防站灯箱制作标准(一)微型消防站标识灯箱的尺寸标准为40cm×50cm×25cm,灯箱底色为上白下红,边框为橙色,参考色卡:红C:0M:93Y:84K:0,白C:0?M:0Y:0K:0,橙C:7M:62Y:91K:0。
内容上缀为纯白色底,内侧印制消防警徽,下缀红底内印“微型消防站”英文“MICRO VOLUNTEER FIRE STATION”。
横排列,颜色纯白色,字体为黑体,灯箱边框采用铝合金,内设三只20W电感式日光灯管,发光功率≥60W便于维修更换;安装在微型消防站进门方向左侧,离地距离在1.8m以上位置。
设置在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内的微型消防站色卡应当与所在建筑标识统一。
(二)微型消防站路边导视牌高2350mm(上部40cm,印制消防徽;中部40cm,印制字体;下部1000mm。
消防标志和标牌设置要求

消防标志和标牌设置要求一、建筑外部标牌1、消防总平面布局图:在建筑大门左侧或场所主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该建筑消防总平面布局图。
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布局图、消防车道、扑救面、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控制室位置、建筑通向室外的主要出口、以及建筑通向外部的出入口等内容。
2、消防车道标识:在建筑消防车道上应喷涂黄色“消防车道严禁占用”。
3、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等消防设施:地下式采用红底白字喷涂。
地上式采用标牌标明。
分区设置的应标明所管区域。
二、建筑内部标牌1、消防安全告知书:公众聚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醒目位置应张贴消防安全告知书(格式见上层)2、楼层疏散平面示意图:在每层楼的主要疏散通道和宾馆饭店的房间内、公共娱乐场所的包房内墙面上应有本层疏散平面图,图中应明确本层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通道的布置等情况。
3、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在主要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平均每1000平方米至少配1个,每个单位或场所配置不少于2个。
每个箱内应配备不少于1根疏散荧光棒、1个移动疏散指示标志、4个口哨、1个手持扩音器、2件反光背心、2只手电筒、2具防烟面具、20条毛巾、10瓶瓶装矿泉水等器材。
4、疏散引导员标牌:应在每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明确疏散引导员,并将其照片和姓名上墙(与应急疏散器材箱相配)。
5、消防公益宣传栏:人员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和住宅小区应设置向公众宣传消防知识的宣传栏。
6、疏散走道标识线:商场市场的疏散走道与卖场摊位间应划定明显标识线。
公共娱乐场所大厅走道两侧应划定黄色标识线。
7、其它宣传方式:通过广播、视频、张贴图画等方式宣传“四个能力”及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三、消防设施设备标识标牌1、重要设备房标牌:在重要设备房(如控制室、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等)门上部应设置明显的名称标牌,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应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牌。
2、水泵、报警阀、控制柜、阀门等标识标牌:应为红底白字,标明阀门常开常闭状态、所管楼层范围、水流方向等相关内容。
消防标志和标牌设置要求

消防标志和标牌设置要求一、建筑外部标牌1、消防总平面布局图:在建筑大门左侧或场所主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该建筑消防总平面布局图。
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布局图、消防车道、扑救面、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控制室位置、建筑通向室外的主要出口、以及建筑通向外部的出入口等内容。
2、消防车道标识:在建筑消防车道上应喷涂黄色“消防车道严禁占用”。
3、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等消防设施:地下式采用红底白字喷涂。
地上式采用标牌标明。
分区设置的应标明所管区域。
二、建筑内部标牌1、消防安全告知书:公众聚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醒目位置应张贴消防安全告知书(格式见上层)2、楼层疏散平面示意图:在每层楼的主要疏散通道和宾馆饭店的房间内、公共娱乐场所的包房内墙面上应有本层疏散平面图,图中应明确本层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通道的布置等情况。
3、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在主要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处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平均每1000平方米至少配1个,每个单位或场所配置不少于2个。
每个箱内应配备不少于1根疏散荧光棒、1个移动疏散指示标志、4个口哨、1个手持扩音器、2件反光背心、2只手电筒、2具防烟面具、20条毛巾、10瓶瓶装矿泉水等器材。
4、疏散引导员标牌:应在每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明确疏散引导员,并将其照片和姓名上墙(与应急疏散器材箱相配)。
5、消防公益宣传栏:人员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和住宅小区应设置向公众宣传消防知识的宣传栏。
6、疏散走道标识线:商场市场的疏散走道与卖场摊位间应划定明显标识线。
公共娱乐场所大厅走道两侧应划定黄色标识线。
7、其它宣传方式:通过广播、视频、张贴图画等方式宣传“四个能力”及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三、消防设施设备标识标牌1、重要设备房标牌:在重要设备房(如控制室、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等)门上部应设置明显的名称标牌,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应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牌。
2、水泵、报警阀、控制柜、阀门等标识标牌:应为红底白字,标明阀门常开常闭状态、所管楼层范围、水流方向等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消防控制室分类达标创建标准(I类)属于I类消控室的为下列单位:23I类消控室标准如下:场所设置第二条消防控制室应单独建造或附设在建筑物内单独的房间内。
附设在建筑物内时,不得与其他功能用房合用。
第三条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第四条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在建筑物的首层靠外墙部位,也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第五条消防控制室的面积大小应满足相关控制设备的摆放和操作要求。
第六条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严禁穿过消防控制室。
第七条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第八条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通信设施、灭火器、应急手电、防毒面罩、消火栓扳手、消防斧等装备以及公共区域和重要设备用房的钥匙。
列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单位条件允许的,还应配置连4接互联网的电脑,便于开展“户籍化”管理相关工作。
第九条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堆放与设备无关的杂物。
人员配置第十条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及相关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负责。
第十一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数不应少于6人,且均应取得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定期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并鼓励考取更高级别的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一)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控制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熟悉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及其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不得擅自拆卸、挪用或停用消防设施。
(三)负责消防控制设备的监视和运用,做好检查、操作、记录等工作,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不得擅离职守。
(四)对各种消防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做好系统功能试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五)熟练掌握《消防控制室火警应急处置程序》,火灾情况下能够按照程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5(六)自觉保持消防控制室整洁,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堆放杂物。
日常管理第十四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超过8h,每班不少于2人。
第十五条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其它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自动喷水、防排烟等设施设置在自动状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停消防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启动开关处于自动位置(通电状态)。
第十七条每日填写值班记录,在消防设施巡查、检查和维修后,及时填写相关记录,由值班、检查、维修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
列入“户籍化”管理的单位,相关记录还应及时录入“户籍化”管理系统。
第十八条消防控制室应建立系统的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并做好系统的运行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维修保养,确保系统的完好有效。
第十九条单位应与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签订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单位自身有维6护保养能力的,可由维护保养部门和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第二十条单位每年应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在当年12月30日前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二十一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按时上岗,交接班后应对消防控制室主机进行自检,对主、备电源进行切换检查。
第二十二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脱岗、睡岗,严禁值班前饮酒或在值班时进行娱乐活动,因确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应提前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相同岗位的人员替班。
第二十三条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
第二十四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严禁随意触动设施设备。
处置程序第二十五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号后,应保持镇定并按照相应的处置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十六条消防控制室火警应急处置程序:(一)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核对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确定其具体楼层和平面位置。
(二)迅速通知现场相关责任人员,由现场相关责任人员携带通讯工具,迅速到达报警部位进行核查确认,并及时将情7况反馈给消防控制室。
(三)核查人员核实报警部位起火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并立即拨打电话“119”报警,报警时应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四)确认火灾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消防广播,通知火警楼层和相关楼层的人员安全有序撤出,并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设于自动状态,在联动设备未动作的情况下,应手动启动所有的联动设备。
(五)火灾处置过程中,值班人员应监视消防设备运行情况,注意火灾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设备工作状态。
(六)火灾处置完毕后,值班人员应对相关消防设备进行复位、保存消防设备运行记录,配合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人员恢复所有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
第二十七条消防控制室火警误报处理程序:(一)核查人员在现场核实为火警误报或消防检查试验时,应及时通知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应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并在值班记录中对误报的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及时将系统误报的原因及处理情况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档案资料8第二十八条消防控制室内应保存下列纸质和电子档案资料:(一)建(构)筑物竣工后的总平面布置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图及安全出口布置图、重点部位位置图等;(二)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灭火预案、应急疏散预案;(三)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包括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义务消防人员等内容;(四)消防安全培训记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五)值班情况、消防安全检查情况以及巡查情况的记录;(六)消防设施一览表,包括消防设施的类型、数量、状态等内容;(七)消防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等;(八)设备运行状况、接报警记录、火灾处理情况、设备检修检测报告等资料;(九)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的备份资料;(十)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报告。
(十一)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
第二十九条设备运行状况、接报警记录、火灾处理情况、9设备检修检测报告等资料应能定期保存和归档。
标识设置第三十条消防控制室门外应设置醒目的标识,标示“I 类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应标识保护区域。
第三十一条消防控制室内醒目位置应张贴《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火警应急处置程序》等标牌,标牌制作应工整美观,规格协调统一。
第三十二条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后应在联动控制柜的左上角张贴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的标识,标明系统名称、使用编号、维保单位、检测单位、检测负责人、检测日期等内容。
考核奖惩第三十三条单位应建立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工作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方法及奖惩办法,定期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严格奖惩。
消防控制室分类达标创建标准(II类)属于II类消控室的为下列单位:10II类消控室标准如下:场所设置第二条消防控制室应单独建造或附设在建筑物内单独的房间内。
附设在建筑物内时,不得与其他功能用房合用。
第三条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四条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开设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第五条消防控制室的面积大小应满足相关控制设备的摆放和操作需求。
第六条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严禁穿过消防控制室。
第七条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第八条消防控制室应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通信设施、灭火器、应急手电、防毒面罩、消火栓扳手、消防斧等装备,以及公共区域和重要设备用房的钥匙。
列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单位条件允许的,还应配置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便于开展“户籍化”管理相关工作。
第九条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堆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杂物。
人员配置第十条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负责。
第十一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人数不应少于6人,且至少应有3人取得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定期进行再学习、再教育,鼓励考取更高级别的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一)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控制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熟悉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及其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不得擅自拆卸、挪用或停用消防设施。
(三)负责消防控制设备的监视和运用,做好检查、操作、记录等工作,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不得擅离职守。
(四)对消防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做好系统功能试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自动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五)熟练掌握《火警应急处置程序》,火灾情况下能够按照程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六)自觉保持消防控制室整洁,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堆放杂物。
日常管理第十四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超过8h,且不少于2人,其中1名为主班,由取得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第十五条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自动喷水设施设置在自动状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停消防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的配电柜启动开关处于自动位置(通电状态)。
第十七条消防控制室应每日填写值班记录,在消防设施巡查、检查和维修后,及时填写相关记录,由值班、检查、维修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
列入“户籍化”管理的单位,相关记录还应及时录入“户籍化”管理系统。
第十八条消防控制室应建立系统的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并做好系统的运行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维修保养,确保系统的完好有效。
第十九条单位应与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签订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单位自身有维护保养能力的,可由维护保养部门和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第二十条单位每年应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在当年12月30日前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