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研究质量、保障实验安全、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室目标、规章制度、设备采购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分工、质量控制体系、安全管理措施、数据管理与分析以及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一、明确实验室目标与定位在创建标准化实验室之初,首先要明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目标和定位。

这有助于确定实验室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为后续的规章制度制定、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工作提供指导。

实验室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前瞻性,能够引领实验室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二、制定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实验室运行的基石,它包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规章制度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优化设备采购与配置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物质基础,其采购与配置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的研究需求,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

同时,设备的配置也要考虑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人员操作习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人员培训与分工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研究质量。

因此,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与分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操作、仪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同时要根据人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研究成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同时,要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

此外,还应定期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以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模版(四篇)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模版(四篇)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模版____年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一、引言标准化实验室是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建立的重要机构。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发展的快速进步,我们制定了____年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以确保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达到最高标准。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 加强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设备更新。

3. 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4. 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a. 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实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b.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c. 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团队建设。

2. 提升设备和技术水平a.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b. 更新实验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仪器。

c.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a. 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b. 确立标准化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c. 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a.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客户意见的反馈和整改工作。

b. 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c.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和需求。

四、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a.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和考核计划。

b. 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及时更新老旧设备。

c. 确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制定操作规范。

2. 第二季度a. 组织实验人员培训和考核,提升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b. 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

c. 开展与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提升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能力。

3. 第三季度a.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意见。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范文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范文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范文实验室工作方案一、实验室概述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学术机构科学研究的核心场所,通过实验室我们能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本实验室工作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标准化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确保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1. 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与更新:根据实验室需求,并结合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设备购置与更新计划。

在实验室设备购置与更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采购程序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2.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设立设备保养台账,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 设备的使用与规范:实验室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进行相关培训,确保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安全守则的制定:制定实验室安全守则,详细规定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安全规范,包括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方法、紧急事故处理程序等。

2. 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新进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要求、事故处理知识等。

同时,对实验室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实验室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3.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紧急疏散通道、防火设施、安全警示标识等。

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有效。

四、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实验室人员的出勤管理、实验室空间和设备的利用管理、实验室物品的购置和使用管理等。

2. 实验室数据管理与备份:建立实验数据管理制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备份,并定期进行实验室数据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3.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水平。

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实验室是科研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其标准化建设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于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提高实验室安全性;2. 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3. 规范实验室管理。

三、实施方案1. 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1)实验室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安全隐患。

(2)实验室物品摆放的标准化:对实验室内的物品进行合理摆放,确保通道畅通,避免物品堆放引起的安全事故。

(3)实验室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制定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化,减少操作失误。

2. 实验室工作效率标准化建设为了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1)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对实验室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冗余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2)实验室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实验数据、文献资料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信息检索和利用效率。

(3)实验室人员协作的标准化:建立团队协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 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了规范实验室的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1)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规范实验室管理行为。

(2)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

(3)实验室安全培训的标准化: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总结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实验室安全性、工作效率和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优化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求,推动实验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加速发展,试验室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好、实用、布置合理,还要求具备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人员技术水平强等点。

试验室应有相对独立的试验场地及生活、办公区域,布局合理,且经济适用。

—、建设试验室的依据1.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

1.2)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9024-2015)设置成立。

1.3)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相应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二、试验室人员配备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九条、第十五条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4.2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用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建设单位人员配备建设单位应具有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进行管理的能力,应配备专职试验管理人员,其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的业务素质(工作五年以上)。

2.2)管理人员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主要负责人如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用的合同制员工。

试验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应履行审批手续(中心试验室经母体试验室确认,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试验分室主要人员变更向监理单位等主管部位提出书面申请)。

2.3)技术人员铁建建设项目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铁路试验人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但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

试验室人员配备要求见下表。

2.4)对授权签字人的要求2.4.1)试验室的检测资质借用现象较为普遍,检查常发现工地试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含授权签字人)非母体试验室的正式聘用员工。

242)技术负责人等主要负责人的技术职称及从事本职工作年限不符合要求。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是确保试验室运行高效、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个标准
化建设方案的概述:
1. 确定建设目标:明确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包括提高试验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安全等。

2. 制定标准程序:根据试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各项实验操作的标准程序,包括样品
接收、测试方法、数据记录等,并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正确执行这些标准程序。

3. 确定设备设施要求:对试验室所需的设备设施进行评估,包括实验仪器、工作台、
通风系统等,并确保这些设备设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4. 文档管理体系:建立试验室的文档管理体系,包括试验记录、操作手册、标准程序
等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和更新,以确保所有文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5. 培训和质量控制:对试验室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意识、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审。

6. 安全管理:建立试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处置、消防设施、个
人防护措施等,确保试验室的安全运行。

7. 运营管理:建立试验室的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维护计划、实验室清洁计划、耗
材管理、设备调试等方面的管理,以保障试验室的正常运行。

8. 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试验
室的标准化建设。

以上只是一个初步的建设方案概述,具体的建设方案应根据试验室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定,确保试验室能够达到高标准的运行要求。

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为了构建一个标准化的小学实验室,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 实验室规划:确定实验室的布局和大小,根据实验室需求确定实验室的分区,包括
实验区、仪器设备区、材料储存区和教学区等。

2. 实验室设备:根据小学课程要求和实验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的实验设备,如显微镜、天平、试管架和酒精灯等。

确保实验设备的品质和安全性。

3. 实验室材料: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包括化学试剂、生物标本、植物种子、实验动
物等。

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年级选购合适的实验材料。

4. 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电开关、紧急洗眼器、灭火器等,确保
学生和教师的实验安全。

5. 实验室管理: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守。

定期维
护和保养实验设备,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作,并及时更新和更换设备设施。

6. 培训教师:为实验室教师提供相关实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
意识。

7. 实验项目:根据小学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确保实验室能够满足小学教育要求,并
可以进行相关实验项目的开展。

8. 实验室资源建设: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资源库,包括实验教材、实验设计、实验记录
和实验报告模板等,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通过建设标准化的小学实验室,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进小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试验室已成为各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试验室的建设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试验室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而且因为试验室的特殊要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问题。

因此,建设一间标准化的试验室不仅关系到试验室的使用效果,更关系到试验室的安全和健康状况,同时也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产品生产的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试验室建设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提高试验室效率。

二、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一)试验室建筑设计试验室建筑设计是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

首先要确定建筑面积、层数和高度等参数,并根据试验室功能需求配置试验室区域。

试验室应按照“三防”要求进行设计,即防潮、防风、防腐,同时要注意通风、隔音、遮光等因素。

建议选择专业机构设计,并注重设计合理性和实施性,例如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建筑结构中的梁柱和隔墙等,以方便安装设备,提高空间效率。

(二)试验室环境治理试验室环境治理包括地面环境、墙面环境和室内温湿度等。

地面环境应选用防静电地板,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性。

墙面应使用光滑、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例如采用白色瓷砖等。

试验室环境温湿度应稳定,建议选择空气处理设备,以保证试验室环境卫生和环保。

(三)安装仪器设备试验室仪器设备是试验室实验工作的核心,因此在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运转稳定,建议选用优质、可靠的仪器设备,并按照试验室功能需求进行布局。

安装前需要进行细致的方案策划和检测,确保仪器设备安装稳固和性能良好。

同时,还需考虑试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维护保养和更新换代等因素。

(四)试验室标准管理试验室标准管理是实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试验室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确保试验室实验工作符合标准化要求。

建议选择一位专业人员负责试验室管理,制定试验室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试验室总体测试,以保证试验室效率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案1.试验室基础建设1.1.设置原则1.1.1.一施工单位原则上设置一处工地试验室, 如果施工单位线路跨度较大, 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试验室。

1.1.2.工地试验室应设置在监理、施工项目经理部驻地或集中拌合场内, 其周边场所、交通通道均应硬化。

1.2.选址要求1.2.1.工地试验室应选择在交通相对便利, 尽量靠近公路。

通信、电力相对畅通, 满足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2.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 避开取土、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

必须距离集中爆破区域500m以外。

1.3.硬件设施及环境要求1.3.1.工地试验室原则上采用院落式封闭管理, 且生活区、工作区必须分设。

工作区设置科学合理, 办公区与功能室各功能区面积应满足规定要求, 区内场地及主要通路应做硬化处理, 排水设施完善, 庭院适当绿化, 做到环境优美整洁。

1.3.2.办公区内应设试验室主任办公室、技术员办公室、试验员办公室、资料室等。

功能室应根据工地内容和规模分设样品间、土工室、集料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等功能室。

夏季在办公室设置防暑降温设施, 冬季在办公室设置取暖设施。

1.3.3.工地试验室如采用板房, 其结构设计应考虑空间跨度、风雪等极端气候的影响, 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处理, 保证其使用周期内安全可靠。

对砖混结构房屋, 其墙面抹灰刷白, 地面硬化, 镶贴地板砖。

1.3.4.混凝土压完试件应划定集中区域, 集中管理。

1.4.工地试验室具体要求1.4.1.功能室总面积应≥355m², 其中样品间面积应≥20m², 土工室面积应≥35m², 集料室面积应≥30m², 化学分析室面积应≥15m², 水泥室面积应≥30m², 水泥混凝土室面积应≥30m², 力学室面积应≥30m², 沥青室面积应≥25m², 沥青混合料室面积应≥35m², 检测室面积应≥20m², 标准养护室面积应≥30m²。

另外, 办公室面积应≥40m², 资料室面积应≥15m²。

1.4.2.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②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的, 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设置基座, 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 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

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它建筑物直接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 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

③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 防护网( 罩) 网眼尺寸不应大于1cm×1cm, 使用的防护网( 罩) 应既保证安全、方便操作, 同时美观大方。

1.4.3.设备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设备配置应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符合投标文件承诺。

②设备配置应能够适应工程内容及规模相关要求。

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应按能满足基本周转要求的原则配置多台。

③设备精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试验规程相关要求。

④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试验辅助器具及工具。

⑤试验室应至少配备1辆专用汽车。

⑥试验室应配置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 具备网络通信条件。

1.4.4.仪器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②设备需要安设基座与其固定的, 应在试验室建设时根据布局设计设置基座, 基座顶面应保持水平, 待设备就位调平后采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

对基座有隔振要求的应设立不与其它建筑物直接相连的独立混凝土台座, 周围存在振源时应在地面与台座间设5mm厚橡胶垫。

③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 防护网( 罩) 网眼尺寸不应大于1cm×1cm, 使用的防护网( 罩) 应既保证安全、方便操作, 同时美观大方。

1.4.5.各部门办公室应单独设立, 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并排列整齐。

各部门办公室宜配备组合办公桌。

室内必须将制度图表上墙, 文件资料归档整齐。

办公室应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 以满足施工信息收集、整理、传送的要求。

1.4.6.试验室应备有专门的发电设备( 功率≥15kW) , 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开展。

试验室电路应为独立的专用线, 在总闸及力学室、标准养护室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对工作电压要求380V的仪器设备应接地线。

试验室应至少配备1辆专用汽车。

1.4.7.试验室办公区域及各功能室应有必要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试验室( 含办公区域) 外窗应安装防盗网, 防止设备和各种档案资料失窃影响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试验室( 含办公区域) 内必须配备不小于4kg干粉灭火器, 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 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5m; 每50 m³~100 m³配置1个。

资料室应单独配置一组。

除此之外还应备有不少于0.5m³消防砂和足够数量的消防桶、消防锹等消防工具。

上述消防设施应合理科学分布在各个功能室及办公区。

1.5.工地试验室布设1.5.1.功能室布设1.5.1.1.试验室应制作试验室专用牌匾悬挂于醒目处, 牌匾内容与工地试验室印章内容一致, 为”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合同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1.5.1.2.某个试验项目会用到多个功能室, 功能室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试验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功能室设置在一起, 且试验过程需要使用隔振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的功能室应远离振源功能室。

功能室室内设备应本着优化试验工作流程、减少功能室内的人流与物流的交叉、整体摆放和谐美观、同时作业不至于造成相互干扰等原则进行平面布局布置。

1.5.1.3.标准养护室内应设置试件养护架, 养护架须具有一定的刚度条件, 其高度不宜高于150cm, 分层搁架应镂空处理, 保证试块养生效果。

1.5.1.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应安装大功率排气扇, 保证检测人员的健康。

1.5.1.5.集料室中集料采用隔仓存放, 而且应设置材料标示牌。

1.5.1.6.资料室应配备专用金属柜, 应具备防潮、防蛀及通风条件。

1.5.1.7.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功能室, 应配置相应设施, 如喷湿装置、温控装置、抽湿装置、防振动装置等。

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区域应有环境条件要求标识及限入标识。

各功能室应在墙体上悬挂温湿度表。

对于空间较大的功能室及标准养护室应在房屋对角墙体位置布置不少于两个温湿度表。

1.5.1.8.各个功能室操作台高度应控制在70cm~90cm之间, 台面宽度为60cm~80cm之间, 台面宜采用光洁、耐磨、耐腐蚀的材料。

台下可根据操作台结构设置储物隔柜, 储物隔柜立面应采用统一材料遮挡, 保持美观。

温湿度表格、仪器使用( 运行) 记录表格悬挂在对应仪器背面墙体上, 具体离地150cm左右即可。

需要设置自来水水池的功能室, 水池布置应适用、美观。

水泥砼室地面应设置水槽, 方便设备及场地清洗。

另外, 各功能室电源插头应高出地面100cm以上, 防止冲洗时进水漏电。

1.5.2.办公室布设1.5.2.1.办公室及功能室外应悬挂或张贴有统一规格的门牌标识。

办公室内墙体上应悬挂工地试验室组织机构框图及人员配置图。

办公室应在墙体合适位置张贴工地晴雨表、人员考勤表、工程形象进度图、人员去向表等图表。

1.5.2.2.安全帽、工作服应统一悬挂在靠近门口的一字形木条上。

另工作服不少于2套, 以便换洗。

1.5.2.3.办公桌应统一购买组合套桌, 而且摆放应科学合理, 以人为本。

个人工作面积不能小于6m²。

饮水机、挂衣架等基本生活需要设备应齐全。

室内应适当增设简单易养的生态植物, 而且定期进行修剪, 保持办公室空气清新, 增加工作人员心情愉悦指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试验室制度建设2.1.工地试验室应根据母体机构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要求, 结合工程项目具体特点, 充分考虑工地试验室工程现场检测的的基本属性, 编制简介、适用、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的各项试验检测制度。

以下几项基本制度应建立完善。

2.2.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母体机构编制) 。

2.3.工地试验室岗位职责( 含母体机构授权负责人、专业检测工程师、检测员、资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岗位) 。

2.4.设备管理制度( 含设备校检、使用及维修保养) 。

2.5.样品管理制度。

2.6.试验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 含分析及档案管理)2.7.外委试验取送样制度。

2.8.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9.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2.10.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11.含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2.12.试验室廉政制度。

3.试验室组织机构3.1.工地试验室应是具有交通行业试验检测等级的母体检测机构的派出机构。

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试验检测机构, 应在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授权。

授权内容包括工地试验室可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授权负责人、授权工地试验室的公章、授权期限等。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设立授权书”应加盖母体机构行政章及等级专用标识章。

监理、施工单位委托非自设检测机构设立工地试验室的, 其母体应同时具有《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以下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